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5-医宗金鉴-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科卷下内痈部
肺痈
属性:【方歌】肺痈肺热复伤风,肺脏生痈隐痛胸,状若伤寒燥欬甚, 
稠浊痰涎腥臭脓。未溃射干麻黄汗,壅不得卧葶苈攻, 
溃后脓稠能食吉,脓清兼血不食凶。 
【注】此证系肺脏蓄热,复伤风邪,郁久成痈,以致胸内中府 
穴隐隐疼痛,振寒脉数,状类伤寒,咽躁不渴,欬而喘 
满,唾稠粘黄痰,兼臭秽脓血也。治之者于未溃时,乘 
脓未成,风郁于表者,法宜疏散,用射干麻黄汤以汗之 
。如气壅喘满,身不得卧者,急服葶苈大枣汤以泻之; 
如欬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脓欲成者,宜千金苇茎 
汤以吐之;若吐脓腥臭,形如米粥者,宜桔梗汤以排余 
脓;若吐脓腥臭,欬而胸满者,宜外台桔梗白散,以开 
瘀塞;若咯吐脓血,兼午后身热烦躁,宜金鲤汤主之, 
兼饮童便。若溃后胸膈胁肋,隐痛不止,口燥咽干,烦 
闷多渴,自汗盗汗,眠卧不得,欬吐稠痰腥臭,此系痈 
脓不尽,而兼里虚,宜宁肺桔梗汤主之;若痈脓已溃, 
喘满腥臭,浊痰俱退,惟欬嗽咽干,咯吐痰血,胁肋微 
痛,不能久卧者,此属肺痈溃处未敛,宜紫苑茸汤清补 
之,渴甚去半夏加石膏服之;若痈脓溃后,欬嗽无休, 
脓痰不尽,形气虚赢者,宜清金宁肺丸主之。凡治此证 
,惟以身温脉细,脓血交粘,痰色鲜明,饮食甘美,脓 
血渐止便润者为吉;若手掌皮粗,溃后六脉洪数,气急 
颧红,污脓白血,懒食及大便结燥者为凶。 
中府穴又名肺募,在乳上第三根肋骨间。 
方剂:射干麻黄汤 
组成:射干(十三枚或三两) 麻黄 
生姜(各四两) 细辛 
紫苑 款冬花(各三两) 
大枣(七枚) 五味子 
半夏(洗,各半升) 
水煎温服。 
【方歌】射干麻黄欬上气,肺痈喉中水鸡声,射麻生姜辛苑夏, 
五味大枣并款冬。 
又方:葶苈大枣汤 
组成:苦葶苈(轻者五钱,重者一两) 
大枣(去核,轻者五枚,重者十枚) 
以水三钟,煎至一钟,服之。 
【方歌】葶苈大枣治肺壅,欬不得卧有痈脓,葶苈苦寒泻实热, 
佐枣之甘和胃经。 
又方:千金苇茎汤 
组成:苇茎(二升) 薏苡仁(炒) 
瓜瓣(即冬瓜仁,各半升)  
桃仁(去皮、尖、炒、研,五十粒) 
 水煎服。 
【方歌】千金苇茎肺痈欬,微热烦满吐败浊,皮肤甲错宜苇茎, 
薏以桃仁瓜辨合。 
又方:桔梗汤 
组成:苦桔梗(一两) 甘草(生,二两) 
水煎服。 
【方歌】桔梗汤用排余脓,肺痈吐脓米粥形,清热解毒须甘草, 
开湜肺气桔梗功。 
又方:外台桔梗白散 
组成:苦桔梗 贝母(各三分) 
巴豆(去皮熬,研如脂,一分) 
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 
上者吐脓,在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 
定。 
【方歌】外台桔梗白散方,肺痈便秘服之良,桔梗贝母与巴豆, 
药微方大功速强。 
又方:金鲤汤 
组成:金色活鲤鱼(约四两重,一尾)贝母(二钱) 
先将鲤鱼连鳞剖去肚肠,勿经水气,用贝母细末掺 
在鱼肚内,线扎之,用上白童子便半大碗,将鱼浸童便 
内,重汤炖煮,鱼眼突出为度;少顷取出,去鳞骨,取 
净肉,浸入童便内,炖热。肉与童便作二、三次,一日 
食尽一枚,其功效甚捷。 
【方歌】金鲤汤中效罕稀,法同贝母活鲤鱼,童使浸鱼重汤炖, 
肺痈烦热善能医。 
又方:宁肺桔梗汤 
组成:苦桔梗 贝母(去心) 
当归 栝蒌仁(研) 
生黄耆 枳壳(麸炒) 
甘草节 桑白皮(炒) 
防己 百合(去心) 
薏苡(炒,各八分) 五味子 
地骨皮 知母(生) 
杏仁(炒,研) 苦葶苈(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欬甚倍加百合。身热加柴胡、黄芩。大便不利,加 
蜜炙大黄一钱。小水涩滞,加灯心、木通。烦躁痰血加 
白茅根。胸痛加人参、白芷。 
【方歌】宁肺桔梗肺痈耆,归蒌贝壳甘桑皮,防己百合葶五味, 
杏知苡仁地骨宜。 
又方:紫苑茸汤 
组成:紫苑茸 犀角(末) 
甘草(炙) 人参(各五分) 
桑叶(用经霜者) 款冬花 
百合(去心) 杏仁(炒,研) 
阿胶(便润炒用,便燥生用)贝母(去心) 
半夏(制) 蒲黄(生,各七分) 
引姜三片,水二钟,煎八分,将犀角末调入,食后 
服。 
【方歌】紫苑茸汤参犀角,款冬桑叶杏百合,阿胶甘夏贝蒲黄, 
专医肺痈不久卧。 
又方:清金宁肺丸 
组成:陈皮 白茯苓 
苦桔梗 贝母(去心) 
人参 黄芩(各五钱) 
麦冬(去心) 地骨皮 
银柴胡 川芎 
白芍(炒) 胡黄连(各六钱) 
五味子 天冬(去心) 
生地(酒浸,捣膏) 熟地(捣膏) 
归身 白术(炒,各一两) 
甘草(炙,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食远白滚汤送下。 
【方歌】清金宁肺丸肺痈,陈苓桔贝参二冬,柴芩归芍黄连草, 
术味生熟地骨芎。 

外科卷下内痈部
大小肠痈
属性:【方歌】大小肠痈因湿热,气滞瘀血注肠中,初服大黄行瘀滞, 
脓成薏苡牡丹平。 
【注】此二证俱由湿热气滞,凝结而成。或努力瘀血,或产后 
败瘀蓄积,流注于大肠、小肠之中。初起发热恶风自汗 
,身皮甲错,关元、天枢二穴隐痛微肿,按之腹内急痛 
,大肠痈多大便坠肿,小肠痈多小水涩滞,脉俱迟紧, 
此时痈脓未成,宜大黄汤下之;瘀血利尽,若小水闭涩 
,仍宜大黄汤加琥珀末、木通利之自效,若痈成日久不 
溃,身皮甲错,内无积聚,腹急腹痛,身无热而脉数者 
,系肠内阴冷,不能为脓,宜薏苡附子散主之;若脉见 
洪数,肚脐高突,腹痛胀满不食,动转侧身则有水声, 
便淋刺痛者,痈脓已成,宜薏苡汤主之;腹濡而痛,少 
腹急胀,时时下脓者,毒未解也,宜丹皮汤治之;如脓 
从脐出,腹胀不除,饮食减少,面白神劳,此属气血俱 
虚,宜八珍汤加牡丹皮、肉桂、黄耆、五味子敛而补之 
。患者转身动作,宜徐缓而勿惊,慎之。如耽延日久, 
因循失治,以致毒攻内藏,腹痛牵阴,肠胃受伤,或致 
阴器紫黑腐烂,色败无脓,每流污水,衾帏多臭,烦躁 
不止,身热缢干,俱属逆证。 
关元穴又名小肠募,在脐下三寸。天枢穴又名大肠募, 
在脐旁开二寸。 
方剂:大黄汤 
组成:大黄(锉,炒) 牡丹皮 
硝皮(研) 芥子 
桃仁(炒,先以汤去皮、尖,双仁勿用) 
 上各等分,共锉碎,每用五钱。水二钟,煎至一钟 
,去渣,空心温服。以利下脓血为度,未利再服。 
【方歌】大黄汤善治肠痈,少腹坚痛脓未成,牡丹皮与大黄妙, 
芥子桃仁硝石灵。 
又方:薏苡附子散 
组成:附子(炮,二分) 败酱(五分) 
薏苡仁(炒,一钱) 
 上为末,每服方寸匕,以水二合煎,顿服,小水当 
下。《三因》云:薏苡、附子同前,败酱用一两一分, 
每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方歌】薏苡附子散甲错,肠痈腹胀痛脉数,附子败酱薏苡仁, 
为末水煎空心服。 
又方:薏苡汤  
组成:薏苡仁 栝蒌仁(各三钱) 
牡丹皮 桃仁(泥,各二钱) 
 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方歌】薏苡汤治腹水声,肠痈便淋刺痛疼,牡丹皮栝括蒌子, 
还有桃仁薏苡仁。 
又方:丹皮汤 
组成:丹皮 栝蒌仁(各一钱) 
桃仁(泥) 朴硝(各二钱) 
大黄(五钱) 
 水二钟,煎一钟,去渣入硝,再煎数滚,不拘时服 
。 
【方歌】丹皮汤疗肠痈证,腹濡而痛时下脓,硝黄丹蒌桃仁共, 
水煎服之有奇功。 
又方:八珍汤(见溃疡门) 

外科卷下内痈部
胃痈
属性:【方歌】胃痈中脘穴肿疼,不欬不嗽吐血脓,饮食之毒七情火, 
候治肠痈大法同。 
【注】此证初起,中脘穴必隐痛微肿,寒热如疟,身皮甲错, 
并无欬嗽,咯吐脓血。由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热聚胃 
口成痈。脉来沈数者,初服清胃射干汤下之;若脉涩滞 
者,瘀血也,宜服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成也,赤 
豆薏苡仁汤排之;体倦气喘作渴,小水频数者,肺气虚 
也,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补之。其候证生死、治 
法,与大、小肠痈同。 
中脘穴又名胃募,在脐上四寸。 
方剂:清胃射干汤 
组成:射干 升麻 
犀角 麦冬(去心) 
元参 大黄 
黄芩(各一钱) 芒硝 
栀子 竹叶(各五钱) 
 水煎服。 
【方歌】清胃射干汤射干,升麻犀角麦冬全,参芩大黄芒硝等, 
竹叶山栀胃痈痊。 
又方:赤豆薏苡仁汤 
组成:赤小豆 薏苡仁 
防己 甘草(各等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赤豆薏苡汤最神,甘己赤豆薏苡仁,胃痈脓成脉洪数, 
二钟水煎服八分。 
又方:丹皮汤(见大、小肠痈) 
补中益气汤(见溃疡门) 

外科卷下内痈部
脾痈
属性:【方歌】脾痈湿热瘀血凝,章门穴肿兼隐疼,腹胀嗌干小水短, 
利下湿瘀补收功。 
【注】此证始发章门穴,必隐疼微肿。由过食生冷,兼湿热, 
或瘀血郁滞脾经而成。令人腹胀,咽嗌干燥,小水短涩 
,初宜大黄汤、赤豆薏苡仁汤,二方合而用之,以攻滞 
郁。二便通利,腹胀全消,宜六君子汤扶脾调理。顺逆 
看法与胃痈同。 
章门穴又名脾募,在脐旁开六寸高上二寸。 
又方:大黄汤(见大、小肠痈) 
赤豆薏苡仁汤(见胃痈) 
六君子汤(即香砂六君子汤去藿香、砂仁。见溃疡门) 

外科卷下内痈部
肝痈
属性:【方歌】肝痈愤郁气逆成,期门穴肿更兼疼,卧惊胠满溺不利, 
清肝滋肾即成功。 
【注】此证始发期门穴,必隐痛微肿,令人两胠胀满胁痛,侧 
卧则惊,便溺艰难,由愤郁气逆而成。初服复元通气散 
,次服柴胡清肝汤;痛胀已止,宜服六味地黄丸;脾虚 
食少,则佐以八珍汤,滋肾补脾,治之取效。禁用温补 
、针灸。 
期门穴又名肝募,在乳旁一寸半,再直上一寸半。 
方剂:复元通气散(见肿疡门) 
柴胡清肝汤(见头部鬓疽) 
六味地黄丸(见面部雀斑)   
八珍汤(见溃疡门) 

外科卷下内痈部
心痈
属性:【方歌】心痈巨阙肿隐疼,酷吹嗜热火毒成,面赤口渴身作痛, 
治法阳热总宜清。 
【注】此证始发巨阙穴,必隐痛微肿,令人寒热,身痛,头面 
色赤,口渴,随饮随干,由心火炽盛,更兼酷饮嗜热而 
成,宜服凉血饮。酒毒为病者,宜服升麻葛根汤治之, 
此证甚属罕有,但治法不可不备。 
巨阙穴又名心募,在脐上六寸五分。 
方剂:凉血饮 
组成:木通 瞿麦 
荆芥 薄荷 
白芷 花粉 
甘草 赤芍 
麦冬(去心) 生地 
山栀子 车前子 
连翘(去心,各等分) 
 引用灯心,若沛热加淡竹叶,水煎温服。 
【方歌】凉血饮善治心痈,瞿荆荷芷草翘通,赤芍山栀干生地, 
车前花粉麦门冬。 
又方:升麻葛根汤   
组成:山栀 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 黄芩(各一钱) 
黄连 木通 
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方歌】升麻葛根汤山栀,酒毒心痈黄连宜,柴芍通芩升葛草, 
水煎温服不拘时。 

外科卷下内痈部
肾痈
属性:【方歌】肾痈肾经不足生,京门微肿隐隐疼,少腹肋下〔月真〕 
胀满,房劳形寒邪外乘。 
【注】此证始发京门穴,必隐痛微肿,令人寒热往来,面白不 
渴,少腹及肋下〔月真〕胀塞满。由肾虚不足之人,房 
劳太过,身形受寒,邪气自外乘之。初服五积散,加细 
辛;寒尽痛止,宜用桂附地黄丸调理。 
京门穴又名肾募,在身侧腰中监骨下肋间。 
方剂:五积散 
组成:苍术(炒,二钱) 陈皮 
桔梗 川芎 
当归 白芍(各一钱) 
麻黄 枳壳(麸炒) 
桂心 干姜 
厚朴(各八分) 白芷 
半夏(制) 甘草(生) 
茯苓(各四分) 
 引姜一片,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头痛恶寒者,加速须葱头三个,盖卧汗出甚效。 
【方歌】五积散苍壳陈苓,麻黄半桔归芍芎,芷朴桂心干姜草, 
肾痈寒邪服成功。 
又方:桂附地黄汤(见溃疡门) 

外科卷下内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