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1-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并授段郴为中郎将,王郁为副,嘱他留戍西河,拥护南单 
于。南单于亦设置诸侯王,助汉捍边。凡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 
襄雁门上谷代八郡边民,前时避寇内徙,至此各赐钱谷,悉数 
遣归。独北匈奴单于蒲奴,恐南单于导引汉兵,乘间进击,乃 
将从前所掠汉民,陆续放还,且遣使至武威郡,乞请和亲。武 
威太守据实奏闻,光武帝令群臣集议,连日不决。皇太子庄进 
言道 :“南单于新来归附,北虏自恐见伐,故前来请和;若遽 
尔允许,恐南单于将有贰心,不如勿受为是 。”光武帝乃复谕 
武威太守,谢绝来使。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却联名上书, 
请击北匈奴,略谓匈奴贪利,不知礼信,穷乃稽首,安即侵盗, 
现在北虏饥荒,疲困乏力,万里死命,悬诸陛下,诚使命将出 
塞,招募羌胡,厚加购赏,并力攻击,不出数年,定可平虏等 

… Page 201…

后汉演义                                                            ·1955· 

语。光武帝不愿依议,独下诏答复道: 
       《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 
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 
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 虽成必败。” 
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 
外乎!孔子曰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且北狄尚强,而 
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太寇, 
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民。诸王侯公卿,其各知朕意! 
      越年为建武二十八年,北匈奴又遣使诣阙,贡马及裘,更 
请和亲,并请音乐,且求率西域诸国胡客,一同朝贡。光武帝 
再令三公以下,商议可否。当有一位文学优长的掾史,胪陈计 
议,拜表上闻。正是: 

            明主倦勤惟偃武,词臣弭笔且和戎。 

      欲知何人具奏,所奏何词,容待下回再叙。 

      光武帝优待功臣,独于伏波将军马援,轻信梁松之谗,立 
收印绶,不使归葬,后人多讥光武之寡恩,为盛德累,固矣! 
夫马援之进军壶头,尝上书奏闻,明邀俞允,即使失策,光武 
亦不能辞责,况不过兵士劳顿,并无败军覆师之罪,光武何嫌? 
乃以梁松一言,暴怒至此。意者其由松为帝婿,有舞阴公主之 
媒孽其间,乃激成此举欤?援既知蜚言之可惧,而不先引身乞 
退,自蹈祸机,殆亦明于料人,昧于责己耳!南单于款塞通诚, 
不妨受降,惟不宜徙入内地,华夷之界,不可不严,一或溃防, 
后患匪浅。汉虽未遭其害,而典午适当其祸,推原祸始,不能 
不为光武咎。光武对内则失之伏波,对外则失之南单于,为政 

… Page 202…

后汉演义                                                             ·196· 

固非易事哉。 

… Page 203…

后汉演义                                                            ·197· 

    第二十三回 纳直言超迁张佚 信谶文怒斥桓谭 

      却说北匈奴一再求和,公卿等聚议纷纷,尚难解决。独司 
徒掾班彪,陈述己见,请光武帝暂与修和,并为草拟诏书,大 
略如下: 
      臣闻孝宣皇帝敕边守尉曰 :“匈奴大国,多变诈,交接得 
其情,则却敌折冲;应对失其宜,则反为所欺 。”今北匈奴见 
南单于来附,惧谋其国,故屡乞和亲;又远驱牛马,与汉合市, 
重遣名王,多所贡献,斯皆外示富强,以相欺诞也。臣见其贡 
益重,其国益虚;求和愈数,为惧愈多。然今既未获助南,则 
亦不宜绝北,羁縻之义,理无不答。谓可颇加赏赐,略与所献 
相当,明加晓告以前世呼韩邪郅支行事。报答之辞,必求适当, 
今立稿草并上曰 :下文是代诏书口吻。“单于不忘汉恩,追念 
先祖旧约,欲修和亲,以辅身安国,计议甚高,为单于嘉之! 
往者匈奴数有乖乱,呼韩邪郅支,自相仇隙,并蒙孝宣帝垂恩 
救护,故各遣侍子,称藩保塞。其后郅支忿戾,自绝皇泽;而 
呼韩附亲,忠孝弥著。及汉灭郅支,遂保国传嗣,子孙相继。 
今南单于携众向南,款塞归命,自以呼韩嫡长,次第当立,而 
侵夺失职,猜疑相背,数请兵将,归扫北庭,策谋纷纭,无所 
不至。惟念斯言不可独听,又以北单于比年贡献,欲修和亲, 
故拒而未许,将以成单于忠孝之义。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 
月所照,皆为臣妾,殊俗百蛮,义无亲疏,服顺者褒赏,叛逆 
者诛罚,善恶之效,呼韩郅支是也。今单于欲修和亲,款诚已 

… Page 204…

后汉演义                                                            ·198· 

达,何嫌而欲率西域诸国,俱来献见!西域国属匈奴与属汉何 
异!单于数连兵乱,国内虚耗,贡物裁以通礼,何必献马裘! 
今赍杂缯五百匹,弓鞬丸一,矢四发,遗单于,又赐献马左 
骨都侯右谷蠡王,并匈奴官名。杂缯各四百匹,斩马剑各一。 
单于前言先帝时,所赐呼韩邪竽瑟箜筷皆败,愿复裁赐。念单 
于国尚未安,方厉武节,以战攻为务,竽瑟之用,不如良弓利 
剑,故未以赍。朕不爱小物,于单于便宜,所欲遣驿以闻。” 
      光武帝得书后,颇觉彪言有理,即照他所拟草诏,缮发出 
去,所有赏赐各物,亦俱如彪言。北匈奴受诏而去。会值沛太 
后郭氏,即废后。见二十一回。得病身亡,光武帝命从丰棺殓, 
使东海王强奉葬北邙。并使大鸿胪郭况子潢,得尚帝女淯阳公 
主,进潢为郎。亲上加亲,还是不忘故后的意思。且因东海王 
强去就有礼,加封鲁地,特赐虎贲旄头钟簴等物,徙封鲁王兴 
为北海王。兴系齐武王刘縯子,见前文。惟自东海王强以下诸 
兄弟,虽俱受王封,还是留居京都,未尝就国。当时诸王竞修 
名誉,广结交游,门下客多约数百,少亦数十人。王莽从兄王 
仁子磐,自莽被灭后,幸得免祸,家富如故,平时雅尚气节, 
爱士好施,著名江淮间。旋因游寓京师,与士大夫往来,名誉 
益盛,列侯公卿,喜与接谈,就是诸王邸中,亦常见王磐足迹。 
故伏波将军马援,有一侄女,嫁磐为妻。援却不甚爱磐,且闻 
他出入藩邸,愈为磐忧,尝与姊子曹训道 :“王氏已为废族, 
为子石计,磐字子石。理应屏居自守,乃反在京浪游,妄求声 
誉,我恐他不免遭殃呢 !”已而复闻磐子肃来往北宫,及王侯 
邸第,乃复语司马吕种道 :“国家诸子并壮,不与立防,听令 
交通宾客,将来必起大狱!卿等须预先戒慎,免得株连 !”观 
人不可谓不审,料事不可谓不明。吕种似信非信,总道诸王势 
大,可以无虞,因此将援言撇诸脑后,也在藩邸中奔走伺候, 

… Page 205…

后汉演义                                                           ·199· 

曲献殷勤。哪知郭氏殁后,便有人诣阙上书,说是王肃父子, 
漏网余生,反得为王侯宾客,终恐因事生乱,亟宜加防。光武 
帝览书生愤,便饬郡县收捕王肃父子,并及诸王宾佐,辗转牵 
引,系狱至千余人。吕种亦遭连坐,不禁悔叹道 :“马将军真 
神人呢 !”但祸已临头,嗟亦无及,就使没有甚么大罪,到此 
已玉石不分,无从辩诉。冤冤相凑,又出了一种杀人的巨案。 
从前刘玄败没,光武帝尝封玄子鲤为寿光侯。鲤记念父仇,迁 
怨刘盆子兄弟,因将盆子兄故式侯刘恭,乘间刺死。鲤与沛王 
辅友善,案情且连及沛王。故鲤坐罪下狱,沛王亦一同被系。 
光武帝恨上加恨,遂将王肃父子,并诸王宾客,相率处死。沛 
王系狱三日,经王侯等力为救请,才得释出,乃一并遣令归国, 
不得仍留京师。诸王奉诏,不得不入朝辞行,分道去讫。 
      皇太子庄,春秋渐高,留居东宫,光武帝欲为选师傅,辅 
导储君,因向群臣咨问,令他各举所知,太子舅阴识,已受封 
原鹿侯,官拜执金吾,群臣俱上言太子师傅,莫如阴侯。独博 
士张佚进说道 :“今陛下册立太子,究竟为天下起见呢?还是 
为阴氏起见呢?为阴氏起见,阴侯原可为太子师傅;若为天下 
起见,应该选用天下贤才,不宜专用私亲 !”光武帝点头称善, 
且顾语张佚道 :“欲为太子置师傅,正欲储养君德,为天下计; 
今博士且能正朕,况太子呢?”当下拜佚为太子太傅,佚直任 
不辞,受职而退。还有太子少傅一缺,另任博士桓荣,各赐辎 
车乘马等物。荣沛郡人,资望比张佚为优,少时游学长安,师 
事博士朱普,习尚书学,家贫无资,佣食自给,十五年不归问 
家园。及朱普病殁,送丧至九江朱家,负土成坟,遂在九江寓 
居,教授生徒,多至数百人。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荣怀藏经 
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时常饥困,尚是讲学不辍。待乱事既 
平,乃复出游江淮,仍以教授为生。建武十九年,始得辟为大 

… Page 206…

后汉演义                                                         ·200· 

司徒掾属,年已六十有余。弟子何汤,为虎贲中郎将,在东宫 
教授尚书。光武帝尝问汤师事何人,汤以荣对,乃召荣入见, 
令他讲解尚书,确有特识,因即擢为议郎,亦使教授太子。寻 
复迁为博士,常在东宫留宿,朝夕讲经。太子庄敬礼不衰,及 
为太子少傅,荣已七十余岁,乃大会诸生,具列车马印绶,欢 
颜语众道 :“今日得蒙厚恩,全由稽古得力,诸生可不加勉么?” 
以学术博取富贵,志趣亦卑,桓荣一得自矜,不足为训。越二 
年复改任太常,事见后文。 
     且说建武三十年仲春,光武帝命驾东巡,行至济南,从驾 
诸臣,俱表陈光武帝功德,宜就泰山行封禅礼,光武帝不许, 
毅然下诏道: 
     朕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 
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 
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特诏。 
     诏书既下,群臣既不敢复言,待至光武帝东巡已毕,即奉 
驾还宫。好容易过了两载, 已是建武三十二年,光武帝偶读 
 《河图会昌符》,谶记书名。有云 :“赤刘之九,会命岱宗。” 
不由的迷信起来,暗想前次东巡,群臣都劝我封禅,彼时我未 
见此书,还道封禅无益,所以驳斥。今谶文如此云云,莫非真 
要我行此古礼?乃命虎贲中郎将梁松等,按索河洛谶文,计得 
九世封禅,共三十六事。不知从何书查出。司空张纯等,即希 
旨上书,奏请封禅,略云: 
      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焉。《乐· 
动声仪》曰:动声仪, 系《乐》纬篇名。“以雅治人,风成于 
颂。” 
     有周之盛,成康之间,郊祀封禅, 皆可见也。《书》曰: 
 “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则封禅之义也。说得牵强。 

… Page 207…

后汉演义                                                           ·201· 

伏见陛下受中兴之命,平海内之乱,修复祖宗,抚存万姓,天 
下旷然,咸蒙更生,恩德云行,惠泽雨施,黎元安宁,夷狄慕 
义。《诗》曰:“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今摄提之岁,《尔雅》 
云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苍龙在寅,德在东宫,太岁号 
苍龙。宜及嘉时,遵唐帝之典,继孝武之业,以二月东巡狩, 
封于岱宗。明中兴,勒功勋,复祖统,报天神,禅梁父,祀地 
祇,传祚子孙,万世之基也。谨拜表上闻。 
      这书呈入,便蒙批准。未免自相矛盾。司空张纯,忙将汉 
武帝封禅旧例,纂辑成编,呈将进去。光武帝以汉武故事,尝 
有御史大夫从行,此次援照旧仪,就命纯比御史大夫,伴驾东 
出。择定二月初吉,启行出都,沿途仪仗,比前较盛。既到东 
岳,便柴望岱宗,封泰山,禅梁父,俱如汉武成制。惟刻石文, 
另行撰就,无非是歌功颂德的套话,小子无暇记录。但封禅礼 
告成以后,准备回銮,不料张司空骤然得病,医药罔效,延挨 
了三五日,一命呜呼。想是东岳请他修文去了。光武帝不免扫 
兴,当即拨司空从吏,护丧西归,自己亦匆匆还宫。惟既行封 
禅礼,不得不循例大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