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1-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三五日,一命呜呼。想是东岳请他修文去了。光武帝不免扫 
兴,当即拨司空从吏,护丧西归,自己亦匆匆还宫。惟既行封 
禅礼,不得不循例大赦,蠲免泰山郡一年田租,且改建武三十 
二年为中元元年。擢太仆冯鲂为司空,使继纯职。哪知司徒冯 
勤,也是一病不起,惹得光武帝越加懊怅,暂时不令补缺,直 
至孟冬时候,方授司隶校尉李欣为司徒。群臣尚壹意贡谀,竞 
言祥瑞,或谓京中有醴泉涌出,或谓都下有赤草丛生,就是四 
方郡国,也奏称甘露下降,说得百灵效顺,四海蒙庥。君有骄 
心,必有佞臣。一班公卿大夫,且上言天下清宁,祥符显庆, 
宜令太史撰集,传诸来世。还是光武帝虚灵不昧,未肯听许, 
所以史官只略载一二,不尽铺张。会值孟冬蒸祭,冬祭曰蒸, 
见《礼记》。光武帝使司空告祠高庙,先日颁诏云: 
      昔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赵幽 

… Page 208…

后汉演义                                                           ·202· 

王友,赵恭王恢,赵隐王如意。专王吕氏。赖社稷之灵,禄产 
伏诛,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 
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 
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祗,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 
时上祭,垂为永典,毋愆尔仪。 
      嗣是起明堂,筑灵台,作辟雍,又在北郊设立方坛,主祀 
地祗,略与南郊祭天坛相似,惟形式不同。费了若干工役,才 
得告成,乃宣布图谶,昭示天下。先是光武帝从强华言,援据 
赤伏符谶文,乃即帝位。见前文。及四方寇乱,依次削平,越 
觉得谶文不爽,迷信甚深,给事中桓谭,尝上书规谏道: 
      臣闻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 
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 
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 
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 
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 
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 
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 
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则不必索诸虚无,太平 
 自庶几矣!臣自知愚戆,谨冒死上陈。 
      光武帝览疏,甚是不怿。及建筑灵台,择视地点,又欲决 
诸谶文,谭复极言谶文不经,光武帝大怒道 :“桓谭非圣不法, 
罪当处死 !”谭不胜惊惧,叩头流血,方蒙宽宥,惟尚降谭为 
六安郡丞。谭怏怏就道,得病即死,年已七十余岁。何不早去 
?又有大中大夫郑兴,因光武帝语及郊祀,拟从谶文取断,兴 
直答道 :“臣不览谶文。”光武帝作色道:“卿不览谶文,莫 
非不信谶么?”兴慌忙叩谢道 :“臣素愚昧,书多未读,并非 
不信谶文 。”光武帝方才无语,但终不留任内用。后来兴被侍 

… Page 209…

后汉演义                                                           ·203· 

御史讦奏,说他出使成都时,私买奴婢,应该加罪,遂谪兴为 
莲勺令。兴赴任后,正欲缮修城郭,以礼教民,又奉朝命免官, 
归老开封原籍。兴素好古学,尤通《左氏周官 》,善长历数, 
如杜林桓谭诸人,往往向兴问业,取承意旨,故世言《左氏春 
秋 》,多半宗兴学说。兴归里后,但至阌乡授徒,三公屡加征 
辟,不肯复起,得以寿终。识见比桓谭为高。子众能承父学, 
下文自有交代。 
      未几已是中元二年,光武帝已六十三岁,还是昧爽视朝, 
 日昃乃罢,暇时辄召入公卿郎将,与谈经义,至夜静方才就寝。 
皇太子庄,常伺间进言道 :“陛下明若禹汤,独不似黄老养性, 
未免过劳,愿从此颐养精神,优游自适 。”光武帝摇首道: 
 “我乐为此事,并不觉疲劳呢!”话虽如此,究竟年老力衰,不 
堪烦剧,竟于中元二年二月间,染病日剧,在南宫前殿中,寿 
毕归天。总计光武帝在位,共三十三年,起兵舂陵,迭经艰险, 
终能光复旧物,削平群雄,可见他智勇深沉,不让高祖。至天 
下已定,务用安静,退武臣,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 
并且崇尚气节,讲求经义,耳不听郑声,手不持玩好,与王侯 
等持盈保泰,坐致太平,比那高祖谩骂儒生,诛夷功臣,纵吕 
后祸刘,实是相差得多哩!也是确评。惟妻妾易位,嫡庶乱序, 
嬖幸梁松,薄待马援,晚年尚迷信图谶,侈志东封,这虽是瑕 
不掩瑜,免不得有伤盛德呢!小子有诗咏道: 

           郁葱佳气早呈祥,帝业重光我武扬; 
           三十三年膺大统,功多过少算明王。 

      苏伯阿善望气顾视舂陵乡,尝叹语云 :“气佳哉,郁郁葱 
葱然!” 

… Page 210…

后汉演义                                                            ·204· 

      光武帝崩,太子庄当然嗣位,是为孝明皇帝。欲知明帝即 
位情形,待至下回再详。 

      光武帝惩诸王之滥交,并令就国,乃慎选太子师傅,为储 
养计。阴识本太子母舅,原不宜为太子师,张佚斥群臣之谬论, 
请择用天下贤才,议固近是,乃其后居然自任,未闻有至德要 
道,进勖东宫,岂太子果不必指导欤?《后汉书》不为张佚列 
传,想因其无行可述,故略而不详。至少傅桓荣,独详为记载, 
有褒美意,但观其夸示诸生,称为稽古之力,但亦一借学沽名, 
骏而不醇。荣且如此,佚更可知,光武之因言举人,得毋为佚 
所欺乎?桓谭以善琴干进,尤不足道;及论图谶之不经,却是 
持正之谈。彼郑兴之学识,较谭为优,而光武帝俱斥而远之, 
亦思依谶东封,有何效益。匝月而张纯病死,逾年而车驾宾天, 
谶语果可信耶?不可信耶? 光武邈矣!后之人幸勿过事迷信 
也。 

… Page 211…

后汉演义                                                           ·205· 

第二十四回 幸津门哭兄全孝友 图云台为后避勋亲 

      却说明帝继承大统,即日正位,年已三十,命太尉赵熹主 
持丧事。时经王莽乱后,旧典多散佚无存,诸王前来奔丧,尚 
与新天子杂坐同席,藩国官属,亦得出入宫省,与朝廷百官无 
别。熹独正色立朝,横剑殿阶,扶下诸王,辨明尊卑;复奏遣 
谒者,监视藩吏,不得擅入,诸王且并令就邸,只许朝夕入临; 
整礼仪,严门卫,内外肃然。不可谓非赵熹才能。尊皇后阴氏 
为皇太后,奉葬光武帝于原陵,庙号世祖。光武帝曾有遗言: 
一切葬具,俱如孝文帝制度,务从节省,不得妄费。因此多从 
朴实,屏去纷华。志此以见光武之俭。山阳王荆,为明帝同母 
弟,性独阴刻,专喜害人。当闻丧入临时,哭亦不哀,且伪作 
飞书,用函密封,嘱使苍头冒充郭况家奴,送交东海王强。强 
展开一阅,大为惊异。但见书中写着: 
      君王无罪,猥被斥废,而兄弟至有束缚入牢狱者;指沛王 
辅事,见前文。太后失职,别守北宫,及至年老,远斥居边, 
海内深痛,观者鼻酸。及太后尸柩在堂,洛阳吏以次捕斩宾客, 
至有一家三尸伏堂者,痛亦甚矣!今天下有丧,弓弩张设甚备, 
梁松饬虎贲吏曰 :“吏以便宜从事,见有非法,而拘常制封侯, 
难再得也 !”郎官窃恶之,为王寒心屏息。今天下方欲思刻害 
王以求功,宁有量耶?若归并二国之众,东海与鲁。可聚百万, 
君王为之主,鼓行无前,功易于泰山破鸡子,轻于四马载鸿毛, 
此汤武兵也。今年轩辕星有白气,星家及喜事者,皆云白气者 

… Page 212…

后汉演义                                                            ·206· 

丧,轩辕女主之位。又太白前出西方,至午犹现,主兵当起。 
又太子星色黑,日辄变赤,黑为病,赤为兵,请王努力从事! 
高祖起亭长,先帝兴白水,何况于王为先帝长子,本故副主哉? 
上以求天下,事必举;下以雪沉没之耻,报死母之仇,精诚所 
加,金石为开。当为秋霜,毋为槛羊;虽欲为槛羊,又可得乎? 
窃见诸相工言王贵天子法也。人主崩亡,闾阎之伍,尚为盗贼, 
欲有所望,何况王耶?夫受命之君,天子所立,不可谋也。今 
嗣帝乃人之所置,强者为右,愿君王为高祖先帝所志,毋为扶 
苏秦始皇长子。将闾,秦始皇庶子。徒呼天也。 
      是书却无署名,不过来人传言,谓是大鸿胪郭况亲笔。强 
亦不暇细讯,但将来使执住,解送阙下,并将原书呈入。明帝 
命将使人系狱,不令穷治,惟留心访察。知系山阳王荆所为, 
谋害东海王,自思荆为胞弟,未便举发,不如暂从隐秘。但遣 
荆出止河南宫,至丧葬事毕,首先令荆还国。一面颁发诏令道: 
      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若涉渊水,而无舟楫。夫万乘 
至重,而壮者虑轻,实赖有德左右小子。高密侯禹,元功之首; 
东平王苍,宽博有谋;其以禹为太傅,苍为骠骑将军。弼予小 
子,钦哉惟命! 
      原来东平王苍,系明帝同母长弟,少好经书,具有智略, 
明帝素与友爱,因特留任骠骑将军,位居三公上。高密侯邓禹, 
年已垂老,自从关中东归,深居简出,不求荣利。有子十三人, 
各使学成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俱可为后世法则。光武 
帝在位时,曾因他杖策定谋,足为功首,所以特加宠异,至是 
复拜为太傅,进见时却令东向,待若宾师。臣当北面,东向系 
宾师之位。禹就职逾年,已是永平纪元,朝贺以后,即患癃疾, 
好容易延至五月,禄寿告终。明帝优加赙赠,予谥曰元。分禹 
封为三国,令禹长子震嗣爵高密侯,次子袭封昌安侯,三子珍 

… Page 213…

后汉演义                                                            ·207· 

封夷安侯。接连是东海王强,亦已病故,讣至阙下,明帝从阴 
太后出幸津门亭,遥为举哀,使司空冯鲂持节至鲁,护理丧事。 
诸王及京师亲戚,一体会葬,予谥恭王。强本封东海,嗣加鲁 
地。见前。从前鲁恭王余,景帝子。好筑宫室,建造灵光殿, 
规模宏敞,虽经变乱,此殿独存。光武帝怜强无罪,自愿逊位, 
故特加给鲁地,令他徙居鲁殿,安享天年。偏强寿命不永,殁 
时只三十四岁。遗疏以子政不肖,未便袭封,愿仍还东海郡, 
让还鲁地。明帝不忍依议,仍使政承袭旧封。果然政纵淫渔色, 
行检不修。后至中山王焉病逝时,焉系郭后所出,见前。政往 
中山送葬,见焉妾徐姬,姿容韶秀,竟将她诱取了去,据为己 
妾。又盗迎掖庭出女,载入都中,日夕图乐。鲁相及豫州刺史, 
奏请诛政,有诏但削去薛县,薄惩了事,政幸得令终。这是后 
话不表。已为章帝时事。 
      且说西海一带,西海即青海。向为羌人杂居地,秦初有无 
弋爰剑,为秦所拘,乘间脱去,匿居岩穴间。嗣出与劓妇相遇, 
谐成夫妇,劓女自耻失容,常用发覆面,羌人遂沿为习俗。且 
因爰剑匿穴不死,必有后福,遂共推为酋长,徙居河湟。后来 
子孙日蕃,各自为种,或因地得名,或因人得名。秦汉时叛服 
靡当,汉武帝始遣将军李息,讨平群羌,特置护羌校尉。宣帝 
因先零羌寇边,复使后将军赵充国,击破先零,屯田设戍。元 
帝时又有叛羌,再遣右将军冯奉世出剿,才得平定。自从爰剑 
五传至研,颇称豪健,威服诸羌,子孙遂以研为种号。再传八 
世,又出了一个烧当,雄武与研相同,子孙更自名为烧当种。 
王莽末年,中原大乱,四夷内侵,羌人亦还据西海,入寇金城。 
时隗嚣据有陇西,不能平羌,索性发粟接济,诱他拒汉。嗣经 
来歙马援两将军,一再征讨,羌势少衰。独烧当玄孙滇良,为 
先零卑湳诸羌所侵,发愤图强,招携怀远,竟得收集各部,袭 

… Page 214…

后汉演义                                                            ·208· 

破先零卑湳,据有两羌土地。滇良死后,子滇吾嗣,辗转收抚 
各羌种,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