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廷议乃是决定在五军都督府之外再设立权海军都督府——在都督府前面再加一个“权”字,那实在还是有些底气不足。五军都督府有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衔,都督同知为从一品。这海军都督府衙门的最高长官则只是从一品,比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矮了半级。

    虽然在议定开府之前,群臣就已经知道这个海军都督是要让李彦直做的,这时却还是按规矩来,经过一轮廷推,最后才把李彦直给推了出来,由魏国公徐鹏举在京为左都督,李彦直出外为右都督,统领南北海军,迎圣剿匪期间,辖天津、上海、金州、威海、平壤、济州、宁波、琉球、澎湖、南海等十卫,主管上海、宁波、泉州三市舶司,筹组南北海军,一切海关事务、海外事务,许便宜行事。

    除军职之外,李彦直又领右都御使衔,负责清点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以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商税。都御史为监察部门首脑,一出京城那就是钦差大人了。原来新任户部尚书方钝怕市舶司“那点”收入没法支撑李彦直的建军、养军费用,因此建议把南直隶以及南方三省的商税也都输往海军都督衙门,供李彦直使用!

    明朝的商税,轻得让后人没法相信!整个大明帝国的商业税收常例不过十几万两!所以南直隶加上浙闽赣三省的那“几万两银子”的商税方钝说要输往海军都督府衙门做建军之用,不但内阁没有反对,就连言官们也没多大的意见!

    李彦直受命之后便第一时间赶到天津,开衙点将,并过问所辖诸卫所的近况,诸卫所都报平安,内中却有金州卫道:“近来似有倭寇犯境,驻扎在长生岛一带。”这句话他本来不想说,但听说这个新任的都督精通海情,又即将出海,恐怕这事瞒不过,就只好先报上了。

    李彦直眉头一皱,怒道:“倭寇犯境,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什么叫似有!”

    他是驱胡马、破海贼、复京师、拥新帝的名将大帅,不知不觉中虎威已重,那指挥使吓得磕头求饶。

    李彦直也知这帮人应该整顿,冷笑了一声,其实他心里不急,因为王直进京“勤王”之前驻扎在长生岛一事他早就知道了,却听那卫指挥使一边求饶一边说道:“卑职……卑职也是无奈啊!如今卫所失修,官兵乏饷,士气不振,那群海盗又如狼似虎一般,他们上岸修船,又派人四下巡逻,所以我们的人也进不得前……还好,还好他们也没四处扰民,只是修好船后,约十天前就已经走了。”

    李彦直本来只是要借他来开刀立威,听到最后一句话心中一惊,喝问:“你说什么?十天前走的?不是两个月前走的?”

    “不是,大概是十天之前……”

    再细加盘问,却原来是先有一支船队从东南来,进驻长生岛,后来又有一支船队从西面来,两支船队停在长生岛修船,修好之后,看看北风大作,这才联旗南下!

    那两支船队都是在海上行动,金州卫缺乏海船,多年没出海巡逻了,所以那两支船队什么时候、从什么方向来,官兵本来也不知道,当时又收了掩口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等两支船队开离长生岛之后,金州卫和复州卫的指挥使派人进入长生岛,向当地的渔民一打听,这才知道。

    李彦直将那两支船队到达的时间一加盘算,猛地以拳击掌,怒而起立,命将那金州卫指挥使推出去:“这个误国的蠢货!给我抽他六十鞭!”

    诸将与幕僚群来问出了什么事情,李彦直黑着脸不说话,遣散了诸将,只留亲信幕僚蒋逸凡、张岳二人,他二人却不用问李彦直,张岳就道:“东面来的,莫非是破山?”

    蒋逸凡哼了一声,道:“多半是他!”

    张岳顿足道:“若是破山到了,他们又曾在长生岛修船,只怕我们那‘沉舟’之计就不灵了!可惜,可惜。”

    “那个倒也就算了!”蒋逸凡忧上眉梢,说道:“我却担心王直遇到破山之后,两人会商量出什么诡计来!”

    二人对望一眼,都觉得南下之后必有波折,再看李彦直时,却见他脸有惨然之色,两人一见更是担心,蒋逸凡劝道:“都督,你也别太担忧!如今我们名分已定,又大权在握!就算让他们占了先机也没什么好怕的!当年咱们靠着一支机兵就能把半个九州翻过来,如今有整个大明做靠山呢!怕王直、破山什么?别说这两个家伙,就算是日本一统,佛郎机西来,所有海外国家都联起手来,咱们也是见谁灭谁!”

    这句话说得豪气十足!可也不全是吹牛!大明若真能整合国力全面向外,这个时代全世界其它国家都联合起来也未必是对手!

    李彦直却凄然摇头,说道:“我不是为这个……如今我已得陆海大势,破山和王五峰再这么折腾,也不过是作死前挣扎而已,难翻出我的五指山去……”

    “既然如此,都督为何还这样哀愁?”

    “我是在为行建痛惜啊!”李彦直眺望东南,一手揪住了心口,说道:“当日他没能出来,我就知道事情要糟,只是形势所格,一时也没能帮到他。只盼着到东南之后他另有脱身之计!然王五峰若是在海上遇到了破山,那行建他……他多半就凶多吉少了!”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消息传来:“淮安府海州地面,有太上皇和景王的消息了!”

    李彦直一听心中凛然!此时海涛正猛,北风正急,或许在东南等待着他的,也将是一个非他所预料的局面!

    第五卷《京华乱局》完,敬请关注第六卷《陆海巨宦》!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1章 之一 敌之敌() 
今天奉父母之命,要回老家去进行一件很麻烦的事……

    我会带上本本码字,但老家的网络不知道怎么样,希望明天不会耽误更新。

    嗯。请大家继续支持阿菩。

    ——————————————

    嘉靖二十九年冬,以皇帝“东狩南巡”之故,监国裕王即皇帝位,定以来年改元,年号隆庆。尊嘉靖皇帝为太上皇,杜皇后为太后,朝臣上表请贺。

    然而眼看着嘉靖二十九年剩下的这点日子就要过完,南方忽然传来消息:“皇上”、景王和“首辅”严阁老在淮安府海州地面出现了!

    淮安府在山东南边,淮河就在其境内入海,那海州就是后世的连云港。淮安的地方官不知是消息不大灵通,还是出于别的原因,上报这个讯息时竟然仍用“圣上”、“首辅”等用语!通政司的官员见到吓了一跳,通政使慌忙将“圣上”改为“上皇”,又去了“首辅”之称,这才传报上去!

    内阁一看之下炸开了锅!

    这时李本已经告老还乡,徐阶又援引了方钝入阁,与丁汝夔共三人,已经捆在一根绳子上!若是让嘉靖回来,他们全都没好果子吃!

    徐阶当即发下密令,命李彦直抛下其它事情,马上前往海州救护“太上皇”!

    这时他们都想,海盗们一定也是拥簇着嘉靖上岸的。

    李彦直也知道这件事一出来,东南再怎么十万火急的事也得先搁下了。

    这时五军都督府已经收回了京畿军队的统兵权,但李彦直在天津仍然有部分上得战马的精兵,而且他的营中也有二千多匹马!他和徐阶是一前一后,相差半天接到的讯息,等徐阶传下命令来时,李彦直的人马都已经准备好了!立刻就下令水路并进,同时出发!

    天津到海州之间走陆路是跨过华北平原,走海路是绕过山东半岛,若是大宗的货物运输,则海路会比陆路方便,因为可以靠风力,但这时只是图快,则轻骑兵一定会比水师迅疾得多!

    陆路以林碧川为先锋,统领骑兵二千人,直扑海州!水师方面,李彦直命诸将统领船队,到海州会合。

    这时兵部已去调了杨博来主持居庸关防务,戚继光这个官位资历远不足以服众的后生被换了下来后也到天津李彦直处听命。说到陆地行军、战绩能耐和亲近度、可信度,李彦直都该让戚继光这个将门世家子弟为先锋才是,怎么却派了林碧川去?

    这里头就大有文章了!

    内阁那帮人,岂是愿意嘉靖回来的?虽说他们已尊嘉靖为太上皇,但嘉靖毕竟是做了三十年皇帝的人!权谋厉害,根基深厚,又尚未过分衰老,而新皇朱载垕又还只是一个少年,人心其实未服,真让嘉靖回来了,则京师会发生什么变故就难说了!

    所以徐阶一听到消息,马上就命李彦直南下!这里头实有一个不可告人目的——那就是要李彦直伺机把“太上皇”给解决掉!

    李彦直又哪里会不明白徐阶的这个目的?他接到命令之后马上就行动,那两千骑兵赶得这么急,不是来救护嘉靖的,而是来谋杀嘉靖的!至于谋杀的手段则可相机而动,比如到时候冲击海盗,让嘉靖死在乱军之中,或者“救太上皇”时却出了意外等等。总之一句话:嘉靖一定要死!而且要死得不明不白!

    当然,嘉靖一死,负责去救护的李彦直便要承担罪责,事后被象征性的降职罚俸那都是可以预计的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李彦直可以没大事,那个直接的指挥者却必须背黑锅——所以林碧川被叫了来,不是因为李彦直信任他,他还以为因自己是南直隶人,事情又发生在南直隶李彦直才想到他呢,兴冲冲地就领了命令,却不知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任务!

    李彦直的中军故意和林碧川的两千骑兵拉开一定的距离,风启在林碧川身边随时监督,而李彦直则带着一百余骑兵偃旗息鼓,悄悄混在那两千骑兵里面,对外却宣称李都督还在后头。

    这支人马只半日便抵达济南府!这时又收到了南面的后续消息,说这次海州发现虽太上皇的行踪,却没见到有海盗。

    李彦直不由得一奇,细问之下,才知是数日之前有一艘海沧舟在海州附近的海岸靠岸,船上走下一批人来,却是被海盗劫持了的太上皇、景王和严嵩、严世蕃这两对父子,以及一些随行的太监侍卫。那艘海沧舟把人放下之后就走了,并没有海盗跟上来。

    蒋逸凡越听越奇:“难道太上皇这么厉害,竟在中途设计夺了船只逃走?或者是他运气好得无比,在海上遇风将船队吹散,竟然让他逃离了大队?”但转念一想,就知绝无可能!

    嘉靖是何等重要的人质?王直等就算不与他同舟,至少也要派人严密监视,绝不会放任嘉靖、严嵩与众太监聚在一艘船上而没有重兵看守!

    李彦直沉思了半晌,拍大腿叫道:“好哇!好哇!好魄力!好胆识!”

    蒋逸凡问:“什么魄力?什么胆识?”

    “他是故意放……放太上皇走的。”李彦直苦笑了一声,说:“你想想,对我们来说,太上皇是在海盗手里麻烦些,还是太上皇自由了麻烦些?”

    蒋逸凡念头一转,马上也就明白了,心中对定下这计策的人大感佩服!

    若按照寻常人的见识,手里抓着嘉靖这么一个奇货是断断不肯轻易放手的!然而对徐阶、李彦直来说,却恨不得海盗将嘉靖牢牢扣住,这样嘉靖和严嵩无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会因为他是被海盗劫持了而作废!也就是说,只要嘉靖和严嵩还在王直手里,徐阶李彦直就可以当他是一个废物。

    可一旦让嘉靖和严嵩脱离了海盗的掌控,恢复了自由,那情况可就大大不同了——无论嘉靖的身份是“皇上”也好,“太上皇”也好,他一恢复自由,那明帝国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吏便都不能再当他是一个被海盗挟持了的“工具”,而就是全天下地位最崇高的人了。甚至就是严嵩,由于他是在任上被海盗劫持的,这个“阁老”的身份也不能说就不算了,这一帝一相再加上几个太监,走到了哪里都可算是个朝廷了!

    想到这里李彦直不禁暗叫了声侥幸,幸好徐阶和他拿出绝大魄力,在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仍动用连环权谋将朱载垕推上了皇位,要不然的话现在他们就一败涂地了!

    而蒋逸凡想通了这些以后也明白了李彦直那“好魄力”、“好胆识”的六字评价。

    “一定是破山那厮来了!凭着王直绝对做不出这等事情来。”蒋逸凡心想,若王直有这等见识手段,当初在北京城时就不会任李彦直搓圆搓扁毫无还手之力了。

    “日夜兼程!奔海州!不得停留!”

    其实这队骑兵已经很赶了,但李彦直还是连番催促,从天津出发时是两千骑兵,进入青州府时已有一大半掉队,只剩下九百人不到了,但李彦直还是不停地猛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