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文选没见过这种格局,进来后微微一愣,王彦轻咳一声,不待他反应过来行礼,便挥手示意道:“带白将军到屏风后面旁听,金国的使者马上就到了。”

    白文选立时大惊,这么大的阵仗,难道是明朝要和金国签约了么?他虽想说些什么,可是两名侍卫却一左一右将他请到了屏风后面。

    不多时,外面一阵喧哗,韩朝宣带着副使进到厅堂,见礼寒暄几句之后,便都座了下来。

    白文选坐在屏风后面,却坐立不安,可是他又不能采取什么异动,几名甲士按着战刀,目光盯着他,直挺挺的站在他身前,他不禁额头冒汗。

    这时王彦的声音传了进来,“之前的谈判没有什么进展,据说这次韩大人拿出了新的方案?”

    “没有新的方案,也不敢浪费殿下的时间!”金使约带着自得的声音传到屏风后面,“殿下,孙可望流贼出身,霍乱地方久矣,我国与大明在其它方面虽然还未达成一致,但可以求同存异,在剿灭西贼的问题上,我想我没两方完全可以进行合作。”

    “怎么合作?”

    “我们两家联手,西贼岂是对手,到时候我国攻川南,明军取云南,两家共分其地,灭掉孙可望易如反掌。而这联合灭西,只是其次,主要是通过这次联合,我们双方能够重新建立一个信任,不知道殿下以为如何?”

    屏风后面,声音入耳,白文选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惨白的脸上滚落下来。

    (感谢我王大拿的打赏,求订阅,求月票,推荐)

第960章挺进西南

    共治二年,四月底,声称要在一个月内,将西军赶出川南的的豪格并没能如愿,他的大军陷入川南已经四个多月。

    孙可望进入川南之后,还是老一套,他知道士绅不喜欢他,所以也没打算让他们改变对他的看法,他的态度就是每占一地,大族豪绅不论好坏,全部杀完,粮食银钱作为军资,田产直接分给当地贫民。

    这样一来,他获得了足够的军资,让他能将战事进行下去,同时又获得了一定的民意基础,使得他能够立足。

    虽然民间对于孙可望的风评很差,掌握话语权的士绅将他形容成杀人魔王、西匪头领,但是普通的穷人对他到不是特别反感,毕竟能分田地,况且孙可望也有他的一套主张,“抵抗鞑虏,杀尽不平,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建立太平之国,使耕者有其地”。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一句话,道出了多少血泪。

    古往今来,农民以及一切自食其力的百姓,无疑最渴望天下太平,希望社会秩序能正常,希望政治清明,能够公平。

    身处在纷争的年代,清军、明军、金军、盗匪在四川大战十多年,百姓渴望太平,所以孙可望提出给予田地,杀尽不平,还天下一个太平,这样明确的政治主张,还是很具有煽动性。

    这使得西军在川南占稳了脚跟,得到了不少底层民众的支持,让他们面对战力强劲的金军时,虽败不亡,金军攻占了城池,可是却无法肃清西军,形成金军占据城池,西军占据四野的局面,让豪格处处分兵不敢深入进攻。

    豪格从川东撤兵,转而与孙可望争夺川西、川南,孙可望出于实力差距,主动放弃了对川西的占领,而是重点防守人口众多和相对富裕的川南。

    战争之初,金军势如破竹,收取了嘉定州,可是当推进到泸州等地时,情况开始转变,金军围攻富顺已经一个月,期间,金军粮道不断的被袭扰,在正面进攻中也屡屡受挫,使得豪格的攻势有些乏力起来。

    而在此时,明朝进一步向西南增加兵力,原本直属于湖广战场的两支精锐部队,开进了贵州,连王彦的亲卫部队克胜营也已经到了广西桂林。

    豪格进攻川南,是为了将孙可望赶出四川,夺回他的胜利果实,可是现在却陷入相持阶段,夺取川南的目标恐怕无法实现,而密探报告明朝不断增兵,就使得他急躁起来。

    四月底,豪格孤注一掷,留下偏师继续围攻富顺,命索尼领两万人马,绕道去攻打泸州,准备尽快结束战事。

    谁知道孙可望见明军不断增兵,也急于击败豪格,他见金军久攻富顺不下,士气必然低下,而西军刚从何腾蛟手里换了一批军械,战力有所增强,他也打起了攻击金军后路的主意。

    两支迂回的军队,在小道上不期而遇,大战一场,双方的目的都没有达成。

    在这一战后,豪格无奈,只能暂时退回嘉定州,双方都意识到无法将对方赶出川南,加上明朝增兵带来的压力,两方的战火逐渐熄灭下了,进入对持阶段。

    五月间,贵州的丘林中,不少百姓正在相对平坦的地方,砍伐树木,用锄头除去杂草,整出一片片旱地。

    这样的土地,原本不适于耕种,但是官府今年从福建运来了大量的番薯,说是能在旱地种植,百姓将信将疑,但官府先分发,等收获之后才收取番薯的费用,便有不少人决定试一试。

    这时山间零星散落着不少人,在旱地上劳作,而在他们下面的山道上,一队人马正向一条大蛇一样蜿蜒前行。

    劳作的人们直起身子,只见无数带着碟盔插着红翎的人头在官道上起伏,足有万余人,他们排成三列,衣甲鲜明,扛着长枪旌旗,低头向前赶路,没有发出什么声响,只有大车嘎吱声和皮鞭抽打牲口的声音传入百姓耳中。

    这一看就是精锐的官军,但是山道两旁劳作的百姓,却并不惊奇,不少人看了一会儿,便又弯下去继续整理旱地。

    “这一天到晚的过兵,这个月都是第六批了吧!”一名年轻人双手杵着锄头,看着下面的官军,没有特定的对谁说道:“这么多人,是要去打谁啊?”

    一名锄地的老者直起腰来,“前些天去保正家领番薯,听说是去年朝廷在四川吃了亏,估计这是要去找回面子。”

    又一人站起来,“前些天经过的那队官军,到我家讨水喝时,我听军爷说是要去打孙魔王,不是去什么四川哩。”

    那最先说话的年轻人,听了这话,却有些不乐意了,“吴老三,你别听保正那厮瞎说,我都打听清楚了,这次官府规定每户发四十斤番薯,狗日的就给老子三十斤,一下吞了老子十斤,你算算咱们村有多少户,那直娘贼吞没了多少。那孙大王就是专杀那直娘贼这样的畜生,还给咱们分田地,根本就不是那厮说的什么杀人魔王。”

    “牛二,你不要命了,那孙魔王可是官府的对头,其实官府对我们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咱们也没有番薯种,只是保正那厮不是东西。”

    本来是议论山下过兵,可是话题很快就被带偏了。

    五月中旬,明军各部的调动基本完成,各种物资也堆积如山。

    从去年九月间爆发战事,到现在整整八个月,明朝用了将近七个月来,准备战事。现在可以说,西南的各部明军,吃不愁吃,穿不愁,用不愁,摆在明军面前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士气,二是朝廷的指令。

    川东之败,是明军近些年来少有的大败,损失将近四万人,合州两万五千人,只换回来一千多人,几乎是全军覆没一般的惨景,对明军士气打击之沉重,大军士气之低落可见一斑,要不是李定国一场伏击,稍微挽回了一点颜面,明军还真的不容易回过气来。

    不过就算明军杀了大金第一勇士,将士想要恢复士气也不容易,军中还是人心惶惶,私下传言着金军势大,重庆恐将不保,悲观的情绪在军营中蔓延,而这种状况在明军援军不断开进来后,士卒们的底气才慢慢恢复过来。

    (跪求老爷们支持正版,求订阅,求月票,推荐)

第961章枭雄

    虽然孙可望与何腾蛟达成了口头协议,他也从明军那里得到了一些支援,可是他清楚,何腾蛟给的支援只是为了让他与金军血拼,并不是两方已经确定盟友关系,而且何腾蛟给他的军械也都是些劣等的货色而已。

    孙可望知道这种关系,极为不牢靠,所以他才派遣白文选到南京,务必与明朝达成书面的和议,他才能够心安,为此他不惜许下了称臣纳贡甘为藩属的条件。

    只是,白文选去了南京,谈判还在进行,明朝却频繁向西南增兵,积极备战,便让他不安起来。

    孙可望疑心很重,不是坐以待毙之辈,因此在豪格撤向嘉定州后,他并没有逼近嘉定州,而是暂时休战,并快马通知云南的艾能奇看好云南,于此同时他则在泸州城中全面备战,没有火炮,便让工匠昼夜不停地制作投石机和石,并招来数万士兵和青壮,集中起来训练守城作战。

    一大早,孙可望便带着数十名大将巡视城中的募兵点,见有不少青壮应募,便对众人道:“要是能有三年时间休养生息,本王能练出二十万大军出来!可惜现在危机重重,明朝的态度又不明确,不断向边境增兵,本王没有充足的时间。现在你们都要提起警惕,打起精神来,如果明朝真的翻脸不认人,那我们唯一取胜的关键,就是训练再训练。”

    众多将领纷纷点头,孙可望又道:“王复臣你的人马要往回缩一缩,不要进入豪格控制的区域,一切等白文选带回消息之后,再做决议。”

    说完孙可望吐出一口浊气,算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南京也应该有消息传来了,难道明朝真的想用谈判来使他放松警惕,然后借机备战,突然袭击。

    想道这里,孙可望脸色不禁一沉,而正在这时,一名将领匆匆走上前,躬身施礼道:“大王,白将军带着明朝使节回来了!”

    “人在哪里?快带来见我!”

    明朝使者也来了,孙可望立刻大喜。

    “刚进城!末将这就将他们带来!”

    “慢着,将白文选领来,使者先找地方安顿。”

    将领疾步离开,不多时,一名风尘仆仆的汉子,骑马过来,正是白文选,他翻身下马给孙可望行了一礼,孙可望大喜的将他扶起,便急问道:“文选,南京那边怎么说?”

    白文选左右看了下,都是西军老人,于是从胸口拿出一封信件递给孙可望,“大王,之前的条件都被明朝拒绝,这是王彦所提的条件,都在信中。”

    孙可望不禁皱了下眉头,接过信件,只见上面写着,大明楚亲王彦致孙将军!

    这让孙可望有股不好的预感,可是他还是麻利的将信打开,目光上下移动着把信看完。

    旁边的将领只见孙可望脸色越来越沉,最后居然猛然将信件揉成了一团,愤怒道:“王彦劝本王投降,遣散部署,许我前军都督府右都督之职,封安国公。哼,他想得到美,以为本王会不顾部署,只想着自己荣华富贵,像三岁小孩一样,给一点甜头就会屈服么!。”

    众人听了立刻激愤起来,白文选却愣着看向孙可望,因为他没有对众将说实话,明朝不是要遣散西军,而是要整编。

    有人忿忿不平道:“大王坐拥千里之地,雄兵十万,他王彦却连个郡王都不给,还想解散西军,将大王软禁到南京,我看一点诚意也没有!”

    “不错!明朝一边积极备战,一边给出让我们无法接受的条件,我看他们早就包藏祸心,要算计我们!”

    白文选知道孙可望野心极大,不会轻易接受明朝的条件,可是如果明金联合,那不接受就是死路一条。

    白文选见众人义愤,他心里立刻急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挑破孙可望的话语,而是说道:“大王,臣到南京时,金国的使者也在南京,臣亲耳听到豪格要联合明朝瓜分我们,正是因为如此,明朝才有底气开出这样的条件。”

    他这话说完,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将领们一下便安静下来,孙可望也立刻脸色一变。

    他想做大西王,割据西南,然后待天下大变,争霸天下,王彦开出一个国公的爵位,就想把他骗到南京,简直是痴心妄想,可是如果白文选说的是真的,那这个条件就算不错了,因为以他的实力,明朝一方都扛不住,更不要说是明金两军联合进攻。

    孙可望神色凝重,“这件事属实吗?”

    “金国使者是豪格的兵部尚书兼大学士韩朝宣,他不可能配合明朝演戏给臣看,臣可以保证千真万确,因为当时臣就在屏风后面。”

    周围的将领惊呼起来,孙可望心头一颤,又将揉成一团的信纸再次展开,低头看了一遍,他好不容易创下一番基业,实在是不甘心接受这样的条件。

    孙可望沉默一阵,周围的人都不敢出声,忽然孙可望眼光一寒,看着白文选,“文选,这个消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