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之救赎-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些还没来得及涂上沙漠保护色的刚出产的5号坦克更是显得杀气腾腾,直接就冲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德军的坦克太多了,根本就没有办法从英军部队的间隙中穿过去,于是有的德军坦克不得不对着对面开过来的英军坦克动起手来。

最先开火的是德军的第101装甲师的米歇尔、魏特曼中尉。这位28岁的年轻坦克指挥官是一个作战经验很丰富的人。早先培训的时候驾驶过四轮轻型装甲侦察车,后来又驾驶六轮重型装甲侦察车。整个培训过程中他显示出了一个优秀驾驶员的素质。再后来又接受了突击炮驾驶训练。

在德国入侵苏联的以后米歇尔、魏特曼一直在苏联的坦克部队中服役,驾驶的变成了德军的主战4号坦克。后他因在一次战斗中击毁六辆苏军坦克而获得了坦克突击纪念章。但也在战斗中负伤,送到了德国养伤,伤好以后就被留到了坦克训练营任教员。

可是米歇尔、魏特曼一心想得是回到部队,根本就不愿意在后方任教员一职。于是就趁德国这次补给之计,米歇尔、魏特曼就被装甲学院派了过来进入了101装甲师成了一名坦克指挥官。米歇尔、魏特曼被派过来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就是代表军方学院检验第二个目的就是指导一些新手的实战技术。

不过米歇尔、魏特曼其实还不算是真正的学院派的教官。跟那些资深的教官比起来米歇尔、魏特曼不过是刚入行的小鱼而已。

两更送上多字,也没注意章节长短,祝大家看的爽。

第五十一章装甲对决2

从德国来的其实不止米歇尔、魏特曼中尉一个人。!三军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的一封调令,从各个装甲军官学院,陆军装甲训练营里直接抽调了将近400名的坦克教官。直接随乘专列跟着军火一起行动。他们的基本任务就是担任5号坦克的指挥官。这其中专门有100名是专门为了6号坦克而配备的,每辆6号坦克配备2人,其中一人为车长,另一人为驾驶员和维修工程师。还有20名作为候补军官随时对这40辆6号坦克的人员进行轮换。这样每一辆的新式坦克上最少都有了一名资深的坦克指挥官。

这些人可不是像普通的装甲师的坦克指挥官人员那样。这些人平时都是专家级的人物,对驾驶坦克,维修坦克,坦克行军,坦克行军作战那都是很讲究的。再加上给他们配备的坦克的其他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他们以前的学生,合作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而这些人里面米歇尔、魏特曼中尉只不过是个很普通的角色。所以才被分配到了一辆5号坦克任指挥官。而米歇尔、魏特曼中尉任教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人气。当然米歇尔、魏特曼中尉因为指教时间短的原因,也并没有真正被这些教官接纳为自己人。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米歇尔、魏特曼中尉的指挥,在野战部队作战养成的气质很快就让他跟他的坦克成员们打成了一片。不像别的专家级和教授级的坦克指挥官,只相信数据和科学。

米歇尔、魏特曼中尉相信的是自己的感觉和经验。

沙漠中,两方的坦克集群不期而遇,远远的两方的坦克都扬起了尘土。米歇尔、魏特曼在车中的潜望镜中根本什么都看不清楚,只好带上护目镜,打开了舱盖,半边身子架在坦克的炮塔外面。这时全靠目测来观察着敌方的坦克,米歇尔、魏特曼看到英军的坦克大概离己方的坦克还有3千米的距离,刚刚的进入5号坦克理论上的最大射程。米歇尔、魏特曼直接下令道“炮塔最大仰角,高爆榴弹准备。”

坦克的装填手很快就利落的回答道“完毕”。

“分离变速,发射。”米歇尔、魏特曼说道。

作为一个资深的坦克指挥官,米歇尔、魏特曼才不会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边开着坦克边发射炮弹。那样的话对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损害将是致命的,一场战斗以后估计发动机可以直接送废品收购站了。新手才会犯这样的错误,装甲教科书里对于这一点也没有提到,只有经验丰富的坦克指挥官才会懂得这一点。

驾驶员连忙一脚踩下了离合器,坦克的瞬间就停在了原地。炮手等车停稳以后才扣动了75毫米坦克跑的扳机。炮弹的后坐力顿时狠狠的顶了坦克一下,整个地面都显得抖抖瑟瑟的颤动。

一发炮弹直接画着曲线射向了英军的坦克编队米的距离炮弹飞行了3秒的时间才到达,一头扎在了英军坦克行进的区间里。虽然没有直接命中,但是炮弹爆炸的弹片还是使周围的几辆正在行驶的‘谢尔曼4’坦克受到了冲击,一名也是在外面观察的英军坦克车长直接被炮弹爆炸的碎片击中了头部,直接就咽了气,趴在了坦克的外面,血液顺着坦克的炮塔流了下来。

别的英军坦克车长见到此情此境都连忙钻进了坦克。吓的再也不敢冒出头来。

米歇尔、魏特曼在车外用望远镜观察到没有坦克被击中一起的爆炸,知道没有击中。但是米歇尔、魏特曼并不失望。

德军别的专家级的坦克指挥官完全是按照坦克的的高效命中距离来作战的。而且还是要保证最高的命中率,所以根本就不会在3000米的距离上开炮,他们要等2000米以内才会开火。但是米歇尔、魏特曼就不这样。

米歇尔、魏特曼在东线战场上也是久经考验出来的人物。他深知在一场遭遇战中,往往先开火的一方基本上就是能够获得胜利的一方,而后开火的一方往往就是倒霉挨打的一方。先开火对敌我双方的影响里都是很大的,先开火的一方的士气都能高涨不少的。

所以米歇尔、魏特曼的这一炮对英军虽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也没有触动那些德军坦克指挥官的心境。但是对于那些其他的坦克成员,无线电操作员、炮手、装填手、驾驶员来说意义却是很大的。最少让那些基层的官兵的心里不再那么的紧张了,也很快的都进入到了战斗心态。

米歇尔、魏特曼也没有命令重新挂档开动,而是命令装填手接着装填高爆榴弹炮弹,一发接一发的以最大的射角向英国人的坦克发射着炮弹。而且发射的都是高爆榴弹。炮弹的后坐力每次都轻微的改变着坦克的发射角度,这些角度经过3000米距离的放大就变成了炮弹在不同的地点爆炸。

这些高爆榴弹炮弹说实话对那些坚固的美国制造的‘谢尔曼’坦克威胁确实不大。防护能力方面,谢尔曼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护效果相当于70毫米,侧面则没有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88毫米。可以说没有任何高爆榴弹能够打穿这些装甲。

但是谢尔曼坦克装备的是汽油发动机,也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最令英军苦恼的就是‘谢尔曼’坦克那门40倍径的75毫米主炮,33吨重的坦克在发射高爆榴弹对付步兵时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对付坦克时却没有多大的作用,炮管短的缺陷也让‘谢尔曼M4’在发射穿甲弹时表现平平米以内只能击穿60毫米厚的平面装甲。

当然对付那些老破的1、2、3号德国坦克,和那些馅儿大皮薄的意大利所有的制式坦克,‘谢尔曼’还是表现的很有实力的。但是跟德军的主站4号坦克就很有点吃力了。

现在‘谢尔曼’面对的可不是那些老旧破残式的坦克,而是横空出世的德军最新式的5号坦克。说5号坦克大家可能不明白,但是要是说道德国‘豹式’坦克大家估计都不会陌生。

6号坦克那更是不用介绍了,地球人都知道那是‘虎’式坦克的代名词。5号坦克装备的是70倍径的75毫米火炮,这样的炮管发射的炮弹能很猥琐的在2000米以外就击穿100毫米的装甲。这样长度的炮管本来是为了对付那些在东线苏联战场上横行的坦克的。英国人就是想破大天也不会料到会有这些本应该出现在俄国战场的杀手出现在这里。

很快的米歇尔、魏特曼的非瞄准射击就迎来了第一个战果。一发炮弹直接就扎中了英军的一辆‘谢尔曼’坦克的发动机附近的装甲,并发生了爆炸。薄皮大馅儿的发动机里的汽油也跟着被点燃,又发生了二次爆炸,爆炸的火焰直接就冲进了驾驶室和指挥室。

坦克前方驾驶坦克的英军当场就被火焰加气浪烤熟并撕成了碎片。指挥室的几名英军也都被爆炸的震荡给整的瞬间晕了过去。

整个英军的坦克在火焰中被烤的火热,坦克的指挥官被烫得醒了过来,醒来才发现坦克内部已经悲惨的变成了人间的地狱,而那无情的火舌正像情人一般抚mo着那坦克中贮备的炮弹。那名醒过来的英军顿时惊叫起来,挣扎的想爬出坦克。但是伴随着他的大叫,被火焰殉爆的坦克炮弹也也发出了抗议。

第三次爆炸就这样发生了,殉爆的坦克炮弹产生的爆炸把这辆坦克的底部给炸了一个大洞,火焰从坦克底部喷涌而出,在大量气体的作用力下,这辆坦克被喷气的力量给顶到了足足3米高的空中。要是刘七在这里的话肯定是会大呼‘喷气式坦克’的。

还不算完,在空中那辆坦克的炮塔部分再也不受车体的约束,甩着那2米多长的炮管飞行了几十米,一头砸在另一辆‘谢尔曼M4’坦克的履带负重轮上。当时就把另一辆‘谢尔曼’坦克也砸的当场报废,而被砸中的负重轮像一个飞盘一样,带着呼啸的声音直接就落到了后面的一辆装甲运兵车的的机枪上,把机枪砸的跟个后现代艺术品似的,然后才挣扎的落到一边的沙土上。

这个难得的精彩画面的结果让后面的英军吓的提心吊胆。

这时还没有电影特技这一说法。更别提是真人版现实中的现实演出。

英军的士气跟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去。这次爆炸也被在2千多米外的德军豹式教官级坦克指挥官看到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级坦克指挥官也不禁暗暗的羡慕米歇尔、魏特曼的运气真是好到了家。

这场战斗的第一个战果竟然被这个家伙取得了。估计一枚装甲突击勋章是跑不了了。这家伙在俄国就已经弄到了一枚,这次估计还会是这家伙首先弄到。

这个战果对于德军的下级坦克官兵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米的远距离射击,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前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可是像火炬一样燃烧的英军坦克却矗立在哪里,一下子德军官兵的士气被提升到了定点。

士兵都像小老虎一样嗷嗷的直叫,恨不得马上像米歇尔、魏特曼的坦克那样,把英国人打的落花流水。

第五十二章装甲对决3

一千米的距离是多长,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猎豹也就是不到1分钟的事情。对于蜗牛来说那就可能会是永远。

对于北非沙漠中的正在进攻的英军第一装甲师来说是一千米的距离是8辆被打成火炬的‘谢尔曼’美制坦克。

米歇尔、魏特曼所指挥的坦克一共只携带了25发高爆榴弹炮弹。就这样一发一发的停在3千米以外向英军的密集的坦克队形射击。25发榴弹直接命中的就有10发炮弹,而其中有7发高爆榴弹直接引燃了谢尔曼坦克发动机里的汽油,包括刚才第一次被砸坏的坦克在内,米歇尔、魏特曼的战绩直接就升到了8辆。将近3发炮弹就能摧毁一辆坦克的命中率让英国人恐惧不已,要是德国坦克都是这样的命中率,那还打什么打,直接投降算了。

米歇尔、魏特曼之所以这么神勇也是很有原因的,第一个就是德国的‘豹式’坦克造的实在是太好了,44吨的重量足以能够承受那将近5米长的炮管所产生的后座力。虽然坦克的履带和悬吊系统时常受损,而坦克的引擎更往往因为过热起火,但是不能否认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中型坦克就是‘豹式’坦克。说是中型坦克,其实按照二战时的标准,豹式已经是中型坦克中的重型坦克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制造的‘谢尔曼’又称‘M4’坦克,根本就不是用于跟‘豹式’这种杀手作战的。谢尔曼的长处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T34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坦克的高精密度也让德国坦克在跑千把公里后必须进行大修,而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

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式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

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便于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