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孙膑兵法-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应天运。还有签语传言说:  ‘代替汉朝的人,是当涂名叫高的人。’我表字公路,正是应了签语。而今, 我又有了传国玉玺,如再不称帝,那就违背天意了。我的主意已定,谁再多 说就处斩!”说完之后,就搞了一套登基称帝的仪式和封赏,还派人去催吕 布把女儿送来给他做东宫妃子。可是,吕布却不肯听命,把他的使臣送到许 
 

都去给曹操杀了。袁术闻报不禁大怒,当即派出七路人马,由七员大将统领, 去向吕布问罪。袁术自己带三万军兵随后进军。      袁术出动七路大军,20多万人马征讨吕布,每天只能前进50里,这些 军兵一路抢劫掠夺,祸害百姓。吕布得报,忙请众谋士商议,陈宫和陈珪父 子都到了。陈宫说: “徐州的祸事全是陈珪父子招来的,是他们主张把袁木 的使臣送去许都,向朝廷讨好以求封赏,现在让灾祸落在将军头上。应该立 即斩下他父子二人的头献给袁术谢罪,袁术就会退兵了。”吕布听了陈宫的 话,马上下令把陈珪和他儿子陈登抓了起来。陈登却大笑说: “怎么这样胆 小怕事啊?我看袁术那七路军兵,就如同七堆烂草一般,有什么值得焦急 的!”吕布说:“你如有破敌的计策,我就免你的罪。”陈登出了一条计谋:  “袁术的军兵虽然很多,只不过是乌合之众,他从来没有亲信。我们如以一 部分军队正面防守,再加奇兵配合,一定能胜过袁木。我还有一计,不但可 以保证徐州安全,还可以活捉袁术。”吕布忙问:“是什么计呀?”陈登说:  “韩暹和杨奉是汉朝的老臣,只因畏惧曹操才出走,由于无处安身而暂时归 附袁术。袁术必定轻慢于他们,他们也不会乐意为袁术效力。如果我们给他 们写书信,约他们为内应,再联合刘备作外援,那将必定能捉住袁术了。” 吕布说:“那你得亲自去给韩暹、杨奉二人送信。”陈登答应去送。吕布便 向许都上表报告,给刘备去信,然后让陈登带了几个随从到下邳路上等候韩 暹。韩暹领兵到达,下寨完毕,陈登便去求见。韩暹说: “你是吕布的人, 来这里干什么?”陈登笑着说:“我是大汉的公卿,你怎么说我是吕布的人? 像将军你一直是汉朝的臣子,现在却成了叛贼的臣子,你当日在关中保驾的 功劳化为乌有,我认为将军这样做不值得。再说,袁术生性特别多疑,将军 以后必定被他所害。现在将军如不早想办法,将悔之不及!”韩暹叹息道:  “我想回归汉朝,只恨没有门路啊!”陈登取出吕布的书信,韩退看后说道:  “我知道了。您先回去吧,我和杨将军定会反戈一击。你们只看火起就是信 号,请吕温侯立即派兵接应。”陈登告辞,回报昌布。      吕布分兵五路迎敌袁术大军,自己领兵出城30里下寨。袁术的一路人马 在张勋带领下先到,自知不是吕布对手,便后退20里下寨。当天夜里二更时 分,韩暹、杨奉如约行动,分兵到处放火,接应吕家军入寨。张勋的军兵大 乱,吕布趁势掩杀,张勋败逃。吕布追到天亮,和袁术部下第一勇将纪灵相 遇,两军刚要交锋,韩、杨两军向纪灵杀来,纪灵败走。吕布领兵再追,又 与袁术相遇,一阵对骂,两军交战,袁术部将不敌吕布,袁术军兵大乱败走。 途中又被关云长截杀一阵。袁术逃回淮南,从此一蹶不振。      袁术之败,主要在于他妄自称帝,已是大失人心;他的军兵一路上又大 肆抢掠,更是民怨沸腾,连部下将领也离心思叛,最后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反观吕布,由于接受了陈登的计谋,抓住了袁术的致命弱点,实施分化瓦解, 因而轻易战胜了兵力大占优势的袁术军队。这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都在孙膑 的论述之中。      上面举了三个用兵决策指挥错误而导致失败的事例。现在让我们再来看 一个指挥正确的事例。那是曹洪统兵到汉中,与张飞交战时,曹操的得力大 将张 领兵三万,分立三个营寨,都有山险作为依傍。这三个寨一叫宕渠寨, 一叫蒙头寨,一叫荡石寨。扎好寨后,张 从三寨各分出一半军兵去攻打张 飞镇守的巴西,其余一半军兵守寨。张飞得报,召来副将雷铜商议,雷铜说,  “阆中地恶山险,便于设伏。将军领兵出战,我出奇兵相助,就可以擒拿张 
 

   了。”张飞拨了五千精兵给雷铜,让他去埋伏;自己领兵一万,在离阆中 30里处与张 带领的军兵相遇。两军摆开阵势,张飞出马向张 挑战,张    也不示弱,挺枪出战。两人打了20几个回合,张  的后军忽然乱喊起来。 原来他们望见北山背后有蜀军的旗幡隐现,便乱了起来。张 不敢恋战,拨 马退走。张飞挥兵掩杀,雷铜又堵住退路,两下夹击,张 大败而逃。张飞、 雷铜领兵连夜追赶,直追到宕渠寨。张 下令坚守不出。      张飞便在离宕渠寨 10里处下寨,天天去叫骂挑战。但无论张飞如何叫 骂、挑战,张 只是坚守不出。张 的三个营寨据险而设,张飞也攻不下 来。两军对峙50多天,张飞索性在宕渠山前扎下大寨,每天饮洒,喝得大醉 时,便坐在山前辱骂张 。      刘玄德派去劳军的使者见张飞终日饮酒,便回去向玄德报告。玄德怕张 飞酒醉误事,十分着急,而孔明却笑着说:“原来如此!军前恐怕没有好酒, 而成都的美酒极多,可以用三辆车子装50瓮酒送到军前,供张将军饮用!” 玄德忙说: “我这个兄弟向来饮酒多了便出事,军师为什么反而送酒给他 呢?”孔明说: “主公不必担心,其中自有奥妙!”孔明让魏延押送美酒到 张飞军前,每辆车上都插上一面大黄旗,旗上写着几个大字, “军前公用美 酒。”美酒送到军中,张飞拜领。然后吩咐魏延和雷铜各领一支人马,分为 左右两翼,只看军中升起红旗,便各自进兵。随后张飞吩咐把酒摆在帐下, 命众军士大张旗鼓饮酒。曹军细作报告张 ,张 亲自到山顶观望,只见 张飞正坐在帐下饮酒,还让两名小兵在他面前表演相扑游戏。张 见状气愤 极了: “张飞欺我太甚!”当天夜里,张 领兵去张飞处劫营,到其寨前, 远远望见张飞帐中灯火通明,张飞正坐在帐中饮酒。张 一马当先,大喊一 声杀入张飞帐中。曹军在山头擂鼓助威。张  到得寨中,见张飞仍端坐不动, 真是喜出望外,一枪刺了过去。枪一刺中,张 才知不妙,原来那个张飞是 个草人。张 知道中计,连忙勒马退回。说时迟,那时快,张飞帐后连珠炮 响,一员大将拦住张 去路,一声如霹雷般的大吼“燕人张翼德在此等候!” 吓得张 丢魂落魄,慌忙应战。张 苦斗坚持,只盼蒙头和荡石二寨来救。 他哪里知道,那两个山寨已被魏延、雷铜夺去。张 盼不来救兵,又见山头 火起,宕渠寨已失,万般无奈,只好逃奔瓦口关去了。      这一仗,张飞一改有勇无谋,用计引出了张 ,使其失去山险据点,又 用两路奇兵,断其后路,从而一举破了张 倚为犄角的易守难攻的三个山 寨,获得大捷。而张 却终于免不了意气用事,中了张飞诱敌之计,招致大 败。      从这几个正反事例,人们不难领会孙膑的有关论述,悟出用兵决策的真 谛。 
 

                                  将 义      '原文'      将者不可以不义,不义则不严,不严则不威,不威则卒弗死。故义者, 兵之首也。      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克,军不克则军无动。故仁者,兵之腹也。      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手 也。      将者不可以不信,不信则令不行,令不行则军不 ,军不 则无名。 故信者;兵之足也。      将者不可不智胜,不智胜……则军无□,故决者,兵之尾也。      '译文'      军队的将领绝不能不公正,如不公正就不可能严格治军,冶军不严就没 有威信,将领没有威信,那士兵就不会拼死效命。所以说,公正是统兵的首 要条件,就像人必须有头一样。      军队的将领不能不仁爱,将领不仁爱军队就不会有制胜的能力,军队没 有制胜的能力就不能使用。所以说,仁爱是统兵的中心事项,就像人必须有 腹心一样。      军队的将领不能不施恩德,将领不施恩德就没有威力,没有威力的将领 就无法发挥全军的威力。所以说,恩德是统兵的手段,就像人必须有手一样。      军队的将领不能不讲信用,将领不讲信用,他的命令就无法贯彻执行, 军令不能贯彻执行,军队就不能集中统一,那军队就不会有声名了。所以说, 信用是统兵的支点,就如同人必须有足一样。      军队的将领不能没有智慧,将领没有智慧……'解析'      自古以来,我国政治家、军事家崇尚的选将标准便是文武双全,德才兼 备,而把只有武功的将领视作只不过是一介武夫,只配去冲锋陷阵,对敌拼 杀,而不能担起统兵指挥的重任,所以自古以来便有一句感慨:“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很明显,这里所说的难求的 “将”,就是指那种智勇双全、文 韬武略皆备的统兵将帅。      所谓的文武双全,其内含是非常深广的,其 “文”当然不是指一般的有 学问,而是要有很渊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素养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 地理、天文,社会等方面的学识,按古人的说法就是 “经天纬地”之才。而 其 “武”也不单是指武艺,更主要的是英勇善战,善于把自己的军事才干用 于实战,能够克敌制胜,百战不殆,也就是能够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然而,仅有这些才干还不足以成为杰出的将领,还必须有德,我国历来非常 重视这个 “德”字,有“德”之人,才能称之为贤才。那么,对于一个统兵 将领在 “德”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正是本文所论述的“义、仁、 德、信、智”这些方面。我国著名的兵法家,历来都十分重视这几个字,只 不过提法略异而已,姜太公在 《论将》一文中提出“五材”作为将领的美德, 并明确回答: “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孙子(武)在其兵 法的开卷首篇 《始计第一》中,就明确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 也。”诸葛亮在 《将材》一文中提出“将村有九”,这九项标准中,除“步、 骑、猛”是军事素养方面的要求外, “仁、义、礼、智、信”五项以及最后 提出的 “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的大将修养,均 
 

是德方面的标准。除在 《将材》一文中论述将领的品德修养外,诸葛亮还在 其 《将器》、《将善》、《将强》等多篇论述将领的文章中,从正反两方面 深入透彻地论述将应有的品德修养,如 “五强”,要求将领“高节、孝悌、 信义、沉虑、力行”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要求。      孙膑在这篇文章中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论述了“义、仁、德、信、 智”。他把 “义”比作“首”,把“仁”比作“腹”,把“德”比作“手”, 把 “信”比作“足”(可惜“智”一项残缺,不知其所比),他这么一比, 不用再多费唇舌,便使人得出结论,这几项是一员称职的将领所不可或缺的。 哪一个健全的人也不能没有头,或缺手、缺足、缺肚腹,健全的人不能缺其 中的任何一项,同样的道理,合格的将领也不能少任何一项。这种比喻论证, 确实言简意赅,很有说服力。      这篇文章不但比喻论证用得好,而且从反面论述其危害也用得很出色。 孙膑一一指出不义、不仁、无德、不信、不智的恶果,从而反证 “义、仁、 德、信、智”是缺一不可的,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包括孙膑在内的著名兵法家为什么十分注重 “义、仁,德、信、智”这 类品德修养呢?因为这些品德修养,确实是一位杰出将领所应具备的、缺了 任何一项,都会给统兵用兵带来致命的后果。我们不妨拿 《三国演义》中的 重要人物作些比较。       《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名著,这部小说可以说 是集我国兵法大成的形象化军事教材。先看三国的首领人物,曹操可谓有勇 有谋,能征惯战,但在 《三国演义》中他却是为人奸诈,不仁、不义:为了 灭口,他竟能杀了他父亲的结义兄弟、热情款待他的吕伯奢全家;为了稳定 军心,他毫不犹豫地问斩一名管粮官员作替罪羊;为防备暗杀,他可以装着 睡梦中杀卫士;为了嫁祸于人,他可以忍辱让弥衡出使荆州;因为忌才,他 便以惑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等等方面,把曹操刻画成了一个奸雄形象。刘 备,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