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很好,武则天看了直点头。
一会功夫文章写完了。大意是说唐朝立国以来,兵戈太多。太宗说过,马上能夺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所以晚年后,十分后悔出征高丽。近几年,唐朝与吐蕃血战青海,将士牺牲无数。又先后动用了几十万人马,大征突厥。因此,上天示警,关中大灾,孟州决口。不可不防也,当以休生养息,抚爱百姓为主,不能妄加开边。
与封禅没有关系了,反而倒是皇帝跃马沙场有了过错。
上官婉儿站在边上看,眼儿尖,看完了,俏脸蛋气白了,很想抬起她那只小脚,狠狠地在这个小白脸上狠踹那么几脚。
武则天则很高兴,将它拿出去,颁发天下。
咱不想打仗,老百姓也大多数不愿意打仗,一打,负担重,有可能自己儿子名列府兵当中,就会战死沙场。至于边境上的那几州百姓,管他呢。大多数百姓支持,这才是武则天看重的。
这时,青海的事也传到了洛阳。
李首成风尘仆仆地赶,出了青海管辖境内,长松了一口气。但是他也老了,跑来跑去的,跑不动,于是利用职权,在谓州调动快马,先行将情况通知武则天。
武则天看完后,额头都涔出细密的汗珠。
李威想错了武则天的内心,她没有废李威想法,皇太子废都很难,况且已经是皇帝。更没有想杀害过李威,毕竟是自己亲生长子,以前多次向自己示好,不象二儿子可恶,三儿子浑蛋。
她想做的是一个有权的太后。不然不放心,恨她的大臣很多,而这些大臣又多是儿子的心腹,比如刘仁轨,裴行俭。关健是真走到那一步,她会不会保留这个想法呢?
青海出了这件事,老百姓如何想?相信自己,是相信自己的儿子?不用说,肯定相信自己儿子。刚刚自己颁发了诏书,用黄河决堤做文章,使这个决堤格外引人注目。说不定,反过来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百姓拿决堤做自己的文章。
不但如此。
儿子斩杀王果,将两百名侍卫,包括中间一些中低层羽林军将领,一起流配到尼沙普尔城。什么时候唐朝将犯人流配到波斯呼罗珊南方的?不仅是彰显他的武功,也是在向群臣警告,在向自己宣威,亮剑!
一想到青海十几万能征善战的将士,还有西域、河中与吐火罗很有可能被儿子收服的几百万,近千万的百姓,就会想到铺天盖地的大军,象蝗灾一样,密密麻麻地从西方而来。
儿子不是大臣,再多的士兵,也能对付。他是皇帝,就是率领一百万大军,所过之处,谁敢阻拦?丈夫活在人世间,都不敢拦阻!
自己弄巧成拙了。
怎么办?
她似乎都能看到西方的天空中,有无数打着清君侧的大旗,向东方飘扬过来。
踱来踱去。
上官婉儿走了进来,正好看到这一幕,讨好地问道:“太后,怎么啦?”
怎么办呢?每天相伴,过得如履薄冰,只能笑脸相迎,以免灾祸上身。
看到了上官婉儿,武则天想到了一件事,儿子对几位妻妾很看重,难道不怕自己对几女动手?但是一摇头,不可能。自己不敢动手,只要一动手,最后一块遮羞布将会撕破。他是不敢对自己怎么样的,可是敢将自己幽闭起来。相信许多大臣也会看到他这样做。再将裴炎等数人诛杀,丈夫一死,自己待在冷宫里吧。
心情烦恼,说道:“婉儿,给本宫弹一首曲子,要安静。”
“喏。”上官婉儿取来古琴,弹了一首《前溪》。是跟狄蕙学的,属于《清商乐》中的一曲,东晋沈充谱写。与《流水》不同,同样用琴音阐述水的,《流水》活泼多变,节奏明快。《清溪》则是很幽静。
不过清商乐里的曲子,皆是南朝遗曲,多以安静清雅为主,许多曲子都清淡到凄苦的地步。除了少数性格恬淡的人喜欢外,唐朝人大多数不喜欢清商乐。
但武则天要听安静的曲子,这时候又没有出现《春花江月夜》,更不会用风笛吹《南来风》,只好弹奏《前溪》了。
武则天小时候生活艰难,只认识少数字。知识大多是进了皇宫后学习的。不过她的超级智商,虽然学得晚,进步却很快。几年后,不但有一身好学问,还能写一手好字。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的。得宠后,整天勾心斗角,没有空再学习了。因此,诗作得只能说是马马虎虎,不及上官婉儿。弹琴也弹得不大好。可不妨碍她听。
听了一会儿,森冷地说道:“为什么弹奏这样的靡靡之音?”
老祖宗,这可是你要求的,况且《前溪》绝对不能算上靡靡之音。但上官婉儿很精明,不能抬杠,武则天说太阳是方的,那就是方的。从容地答道:“启禀太后,琴音必是如此弹。这是古例。”
“古例?说给本宫听听。”
“琴为万乐之首,乃是天赐于人世,降五星之精,飞坠梧桐,然后凤皇来仪,示之于伏羲。于是伏羲乃知梧桐是树中之良材,令人伐之。又见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为天、地、人三才。取上段则轻,取下段太重,于是又取中段,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瑶琴方成。”
“虽如此,也不代表非得弹奏这种冷音。本宫闻吴使季扎聘于鲁,为歌《周南》《召南》,季扎说美哉,始基之矣。为歌《邺》《付》,说美哉,渊乎。为歌《王》,说美哉,思而不惧。为歌《齐》,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可见上古之时,琴风已多是激昂奋发。”
上官婉儿更晕,刚才你可没有让我弹奏激昂奋发的曲子。只好说道:“太后,听臣妾将话说完。当初伏羲制琴时,有很严的标准,长必须三尺六寸一分,合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很了不起,那时候的人就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一天,十分标准了)。按八节,所以前阔八寸。按四时,后阔四寸。按两仪,厚二寸。按人伦阴阳,上天赏赐与四贵,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按十二月,徽有十二。按闰月,又有一中徽。五条弦在上,是谓外按五行,内按五音。尧舜歌南风,天下大治。后因为文王囚于羡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急,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合五行五单之弦,故称之为七弦琴。太后,虽然我朝乃大,包容万国,因此多有胡乐,可琴才是乐之根本啊。”
“嗯。”让上官婉儿一忽悠,武则天真重视起来。没有想到这一把小小的琴里面,包含着这么多象征。改天得让乐师们查一查,这个尺寸是不是很标准,不能让内行的人笑话了。
“因此弹奏瑶琴时,必须很慎重。有六忌七不弹,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还有八绝,清、奇、幽、雅、悲、壮、悠、长。若是琴技弹到妙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清、幽、雅、悲,也是琴音四绝啊。刚才太后让臣妾弹奏一曲安静的曲子,臣妾于是弹奏了这首以清幽见长的《前溪》,正合了王乐的宗旨。只是臣妾弹奏得不好罢了。有人又说南朝乐乃是靡靡亡国之音,于是多不喜清音,此乃错误的想法。南朝之乐非清乃冷,非奇乃肆,非幽乃孤,非雅乃纵,非悲乃怨,非壮乃绮,非悠乃苦,非长乃狎。故乃为亡国之音也。但有的曲子,因为晋朝南迁,带去了不少古曲。这些古曲还是好的,而且也得到上古真味。太后,恕臣妾斗胆说一句,今人多喜胡曲。这些胡乐是上天赏赐下来的吗?这些胡曲,能褒彰中国雅容之音吗?”
“听你这说,倒有三分道理。来人哪,传懿旨于鼓吹署,让他们搜罗雅正的《清商乐》,记谱于册。”咱好歹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高贵的汉人,不能让人家笑话了。
这才放过了上官婉儿。
下值后,上官婉儿带着一身冷汗离开上阳宫,在太后发怒那一刻,她明显从武则天眼中,看到杀气。
来到东宫,看到诸女在等她,伏于桌子上哭泣起来。
“怎么啦?”裴雨荷关注地问。
“裴皇后,我不想去上阳宫啊。”吓坏了。
“发生什么事?”几女立即担心起来,特别是狄蕙,皇上临走时,可是再三嘱咐,东宫交给她了。
上官婉儿将事情经过一说,韦月忽然高兴地说道:“有喜啦。”


第604章 问琴(下)
上官婉儿迟疑了一下,道:“什么喜啊?”
心里在想,我都快被吓死了,还有喜呢!
“婉儿,你到上阳宫也有很一段时间了吧,太后有没有责难你?”
上官婉儿摇了摇头,到上阳宫有一个多月时间,这段时间也发生了许多让太后不快的事情,但太后都没有对她发过火。眼睛已亮了起来。野辞明月还没有听明白,问道:“韦德妃,太后也不会天天责难婉仪。又为什么有喜?”
“野辞才人,道理很简单啊,为什么对婉仪发怒,是因为陛下做了一些事,让太后很不舒服,所以太后才拿婉仪撒气的。并且此事太后会十分棘手,所以才让婉儿弹奏一首安静的曲子,平静内心。”
野辞明月还是不懂。
来到东宫后,生活变好了,可觉得东宫好象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面居住的人,无论是妃子,或者是太监宫女,每天都在想无数心思。幸好一群人袒护,不然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能在东宫生活下去。
不过也要感谢李威的平均制度,再说,她只是一个党项人,后宫中再争也争不到她头上。就象狄蕙与狄好一样,难道她们还能变成皇后不成?有的人明白了,有的人没有明白。
韦月很得意地继续说下去:“太后虽然让人忌惮,但通常情况下,也讲道理的。她忽然让婉儿弹琴,又忽然发怒,必然是得到陛下的一些消息动怒的。可最后为什么又放过了婉儿呢?”
郑宫楚与狄好也听明白了。太后性格很要强的,若是对婉儿动怒,怎么真的问了问琴,就再次欣赏婉儿才情,不责罚了?
“才人,还不懂啊?是陛下手中有一些东西,太后感到害怕。于是问琴,听婉儿说琴,借此找了一个台阶下,才没有追究婉儿。这是不是喜事啊?”
这样解说,全部会意。
自去年来,发生了一系列对皇上不利的消息。先是利用张虔勖与程务挺架空裴行俭的功劳与军权。接着刘仁轨弄到了长安。再接着陛下远行,狄仁杰与魏元忠用了模棱两可,对国事不尽心的罪名贬出朝堂。再接着李义琰罢相。
一系列的变动,好象天都塌了。
狄蕙也说道:“我想起来了,婉儿没有到上阳宫前,太后喊我们全部到白马寺进香,接着婉儿去上阳宫。又接着我听到朝廷派了人到青海去调黑齿常之回来。是不是与此有关?”
“是啊,那能调呢?一调青海的军队有可能也被太后掌控。”
“你是说陛下也到了青海,太后计划没有得逞?”
“大约是此,并且陛下做了一些警告太后的事,让太后感到害怕了。”
“韦德妃,没有那么简单,太后既然有雅兴问琴,不但是找台阶下,更是在思考,感到能化解。否则她真想处罚婉儿,又岂能惧怕陛下?”
说来说去,是婉儿地位太低,一名带罪宫女出身。不象韦月、郑宫楚与裴雨荷,出身良好。那怕杨敏与徐俪出身,也远远高于上官婉儿。虽升了婉仪,太后杀了婉儿,李威只能不高兴,不能用此事做文章。
东宫里在猜测,但确定了一件事,太后想要对青海军队下手,肯定没有得手。
猜得也是八九不离十。
武则天头痛了。
看着奏折,想了大半天,将程务挺与裴炎传了进来,将奏折递给了二人。先是看着程务挺,朝堂上的事再说,主要是青海的军队,武则天很害怕儿子用更粗暴的办法,来解决自己。
程务挺思付了一下,他很自付的,不过想到黑齿常之,以及青海西域一些将领的指挥才能,自己是好汉,可好汉难敌四手,青海与西域有许多名将,士兵也远远比中原的士兵强悍。若真的打起来,自己恐非敌手。
苦思了一会儿说道:“从长安到剑南与陇右大道只有数条,每一条上都有雄关耸立。每一关皆十分易守难攻。臣以为只要在这些关卡与重上上,每一关津布置一千士兵到两千士兵看守,朝廷国库这几年又有充盈,拿出一些钱帛对将士进行赏赐,再授予一些官爵,给将士动力。那么再加上关卡扼守,关中自会无失。”
程务挺是指唐朝二十六关的。
唐朝设立了二十六关,有京兆府蓝田关,华州潼关,同州蒲津关,岐州散关,陇州大震关,原州陇山关六座上关,京兆府子午、骆谷、库谷,同州龙门,会州会宁,原州木峡,石门孟州、岚州合河(山西岚县),雅州邛崃(四川荥经),彭州蚕崖(四川彭县),安西铁门(新疆吐鲁番),兴州兴城、渭津(陕西汉中略阳)十三座中关,凉州甘亭、百牢(甘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