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李威正为移民忙得焦头烂额。
第一批货物,也到了碎叶城,立即送到河中各国,唐朝是金字招牌,但看到货物,各国才能更放心。看到没有,我们替你们出头,马上与大食人交战,只是向你们要粮食,还是拿货物来换的。是不是仁义之师。还有大批的货物,天已很冷了,要到明年才能抵达。
可天一冷,出的事就多了。
虽做了细致的安排,然而这么漫长的道路,这么多驿站,大批移民一出发,陆续地发生了许多意外事件。天一冷,突发事件就越多。这时候,李威才真正意识到文官的作用。西域此时不缺少武将,能拿得出手的武将不少。可能文能武的将领,却象大熊猫一样稀罕。许多事故,正是因为缺少文官造成的。
想了想,不是狄仁杰与魏元忠二被贬职了吗?魏元忠贬到幽州担任长史,幽州都叔李文暕态度又十分暧昧。于是写了一份制书,将魏元忠从幽州调来,到西域与王方翼二人共同处理安西与金山事务。这也是一种变项的保护。又让刘仁轨推荐一些基层官员,前来充实西域,特别是碎叶的中层文职。
但等这些人到来时,最少要等到明年。
然而移民是此次李威的重点,它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即将到来的大食之战。能不能使西域成为唐朝真正的领土,就看此次移民了。否则军队就是打开了麦加那,也会很快肢离破碎。成吉思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元蒙的疆域都比后来苏联辽阔,然而坚守了几十年?
这也是前世小市民实用主义的生动表现。
事故多,文官少,只好与王方翼事必恭亲,每天处理这些琐碎的事务。
接到了李谨行的信后,淡淡地说了一句:“好。”
派了很多斥候出去,广种薄收,天知道那一个斥候有用,那一个斥候没有用,而且谋夫城并不是康大胡子这一路斥候,还有两路斥候,只是相互不知道罢了。但心中也好奇,这几人胆很大!
另外从各路斥候,也大约得知了大食许多情报,在塞斯坦与呼罗珊地区,大食的驻兵大约在三万到五万人。兵力不算多,于是将王方翼喊来,说道:“王都护,你看大食的兵力是不是少了些?”
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
此次唐朝军队不多,包括王方翼手中的兵力,合在一起,能动用的不超过四万人。但联合突厥与河中、吐火罗就很可观了。此战是以歼灭有生兵力为主,太多了怕吃不下来,太多了,又起不到威慑作用。
也不能公开下制书,说我们大唐要与你决一死战,若是那样的话,招来几十万大食军队,吃不了就会兜着走,甚至自己这支军队会成为人家可口的点心。
王方翼有些迟疑。
两人想法不同,王方翼宁肯兵力少,也不愿意皇帝冒险。
李威又说道:“要么我派人下一道战书,对那个萨勒姆说,我们大唐反对阿维叶与叶齐德父子对《古兰经》的亵渎,所以应阿卜杜拉左拜尔的邀请,向叶齐德发起圣战。让他勿得阻拦,协助我们进军大马士革。”
“圣战?”王方翼正在喝着茶,听完后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第574章 诸神的黄昏
王方翼在西域做得很不错的,不但能战,安抚诸族也不亚于裴行俭。可终是一个中原最正统的世家子弟出身的,很难理解西方世界的宗教狂热程度。
李威却越说越高兴,提起了这件事,他想起了记得的前世可怜巴巴的西方历史。比如十字军远征,再比如阿卜杜拉与候赛因,还有什叶派与逊尼派,一直影响到后世,整整一千多年,这两个教派还在争执不休,西亚更有许多领导人有阿卜杜拉与候赛因的名字,这个影响很深远的。
于是说道:“王都护,西方人对宗教狂热,你很难想像。有时候教权都能颠覆王权,你再看看斥候带来的情报。为什么大食人一开始轻松地拿下叙利亚?不仅仅是波斯与大秦长期作战两败俱伤,还有西方基督教不承认叙利亚的一性论,导致教廷对叙利亚教民压迫所致的。再看看大食向伊拉克的扩张,伊拉克百姓信仰的是基督教,波斯信仰的是祆教。所以伊拉克人对波斯王室一直很不满意,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有许多是闪族人,血缘上与大食很相近,所以让大食轻松地夺下伊拉克,与都城苏蔺城(泰西封),并且在苏蔺城得到了价值九十亿第纳尔财富。”
说到这里,李威眼中很是艳羡。
九十亿啊,虽然第纳尔不及迪勒木昂贵,可折算一下,一个第纳尔也相当于三四十文钱(老午私自根据大食税务与关税,还有其他一些考证,比如大食扩张时掳掠了大量财富,给了将士丰厚的奖赐,最低一年有四五百个第纳尔年金,估测出来的)。
九十亿第纳尔也包括了一些固定物,不好全部带走,但至少能带走三分之一。若是落在唐军手中,一亿缗的财富,相信举国上下都会同意发动一场战争吧?
很快地将这个念头减去。
还是要打胜这场战争,一旦能推进到整个呼罗珊与塞斯坦,即便自己再仁义,收获也会很丰。
继续说道:“为什么在北非几个国家推进那么慢?还有呼罗珊与塞斯坦。波斯王子卑路斯与泥涅师没有作为的情况下,反抗的旗帜有没有断过?难道是他们想念波斯王室?不是,后几代波斯王室所作所为也十分残暴,对百姓并没有树恩。那是大食人残暴?也不是。大食才入叙利亚时,每一人仅征收一第纳尔与一代麦的轻税。后来扩张得快,各个总督不停变更税率。有的地区是什一税(十取其一),有的地区又加上了人头税,按贫富征四个第纳尔,两个第纳尔与一个第纳尔的税率。看到如此混乱的情况,几代哈里发做了调整,结果每次调整,税务就增加了一回。”
说到这里,他自己儿也在迷茫。
斥候源源不断地将消息反馈回来,得到的消息让他感到有些诧异,因为扩张的脚步太快了,大食国内有许多人认为要稳一稳。可是摊子铺开,各个总督手中又有着很大的权利,控制不住。害怕各地反抗,能催毁整个帝国,所以各代哈里发对税率进行了统一的改革,试图减轻占领区百姓的负担。可皆没有成功。
这使他想起了西门翀的建议。又想起了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用心肯定是好的,可最后演变成什么了?
顿了顿,又说下去:“虽然税务提高,但是王都护,是不是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没有,相反,波斯以前与大秦交战不休,税务比现在大食人的还要更高。甚至大食人对老弱病残、乞丐等弱势群体进行免税。为什么同样的占领区,百姓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是宗教。大食人强行推广伊斯兰教,而这两个地区信仰的是祆教。”
这些情报王方翼也看过,可夹杂在庞大的信息里,对西方宗教不了解,疏忽了。经李威提醒,才逐一回忆起来。思索着,道:“陛下,你让张仁愿前去大秦,也鼓动他们发起圣战的。”
“好东西,难道仅能拿来用一回吗?”
“若是借这个名义,又如何向波斯人解释?”
“替波斯人复国,让泥涅师去解释,我们的解释就是圣战。推翻大食所有非穆罕默德血缘的哈里发,支持什叶派。”
王方翼哭笑不得。
大秦发动圣战还能解释过去,可我们唐朝发动圣战,岂不是强盗理论。
这就是强盗理论。
比如后世的人权,人权是不好,可那些国家人权没有问题?没有想到自己居然颠倒过来,能用这种理论打人家的脸,心中很是扬眉吐气。
想到这里,脸上不由堆起笑容。
王方翼仔细地想了一下得失,无论陛下用什么借口出战,都不影响呼罗珊与塞斯坦百姓的支持。再说,支持波斯复国也好,圣战也好,都不是陛下的本义。只是在乌浒河南方树立一道防线,削弱西方强大起来的大食,对河中的入侵。
但会不会招来大食本土强烈的反抗?想到这里说道:“若是陛下一心想去做,臣也不反对。不过要等张仁愿回来。”
是想拜占庭作为进攻的主力,只要拜占庭进攻,大食就不能分出主力,支援呼罗珊与塞斯坦。那么无论陛下打出什么旗号,都无所谓。这是很稳妥的做法。
然而李威考虑的不是这个。
一旦提出圣战,大食人自己同样很迷茫,就象阿史那步真前往北方,让突厥人产生迷茫一样。要么奴役波斯人做为士兵,更不可靠。自己这个无理的理由,会给大食造成很大的冲击。究竟能给大食带来什么,不能预测,但利肯定大于弊。王方翼好心他心领了,道:“也行。”
继续兴奋地说道:“还可以再派人前去罗马,劝说罗马教皇发起大规模的圣战,动援各个基督教国家与百姓,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只要他有勇气恢复圣地的荣光,我将下制书,在我们大唐协助他们基督教,在我们唐朝几千万百姓当中推广。”
“陛下,万万不可。”
“王都护,我不是埋了一个坎吗?想在我们大唐推广,得有一个前提,拿下耶路撒冷并且将它占领,你认为会不会成功?占领了耶路撒冷,就等于占领了整个叙利亚,大食人就是亡国,也不可能让罗马教皇得逞的。很可惜,听说这个教皇同样对一性论很排斥,否则一旦包容了一性论与景教,不但欧洲数国,有可能整个叙利亚与北非数国,都会支持他一举光复失地的。这将会为成一场诸神之战。”
“诸神之战?”王方翼苦笑。
“是啊。就怕挑不起来,一挑起来,欧洲数国与大食人、波斯人全部陷进去,不能自拨。若是欧洲所有国家与民族皆普及了基督教,危害不大。但北方还有许多不信仰基督教的蛮族。民不聊生之下,蛮族会得逞。那么不是诸神之战了,而成了诸神的黄昏。”
这个意义那就大了。
在李威记忆中,对华夏伤害最深的,一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次次地催垮了中原的文明。不仅是入侵,没有入侵之前,在北方的压迫下,中原不得不征收沉重的税务,来用作为军资抵抗北方蛮族的南下。这又伤害了平民百姓,造成国内矛盾激化。中原的头号强敌。
二是倭人,不用解释的。三是西方列强,穿来之前,看似的和平年代,可形势很不乐观的,那根头上的达尔摩斯之剑,就在头顶上挂着,没有掉下来。
基督教是做过很多压迫的事,却正是因为这个教派,将欧洲各国松散的联合起来,传授文明,为后来的欧洲复兴打下了基础。可是鞭长莫及,所以偷偷摸摸地与阿瓦尔人联系,试图用它来颠覆。这个可能性很小的。
若是罗马教皇能被劝说,发动一次次类似十字军远征的壮举,那么欧洲文明真的有可能如愿地肢解了。
想到这里,不由得意地大笑起来,问道:“王都护,你意下如何?”
王方翼可没有李威想得那么长远,换谁都不行,裴行俭也不行。
但有一点,要与大食人作战,盟友越多越好,最好再联合几个强大的国家,一起向大食人进攻,况且唐朝也没有付出什么,仅仅出了一些嘴皮子,开开空头支票罢了,答道:“臣认为可以。”
……
缚喝城(马扎里沙里夫)内此时也有人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契苾明率领的唐朝军队主要就驻扎在这里。泥涅师从碎叶城返回,同样将从唐朝带过来的家属与忠于波斯的亲卫,以及唐朝派来保护他安全的侍卫,也带到了缚喝城内安居下来。
但他心情是又羞又喜。
得到唐朝皇帝的承诺,复国终于有望了。然而唐朝的皇帝言下之意,是想他去疾陵城(扎博勒)亲自领导义军反抗。甚至感到他很懦弱。当时热血沸腾地答应下来,回到疾陵城,他又犹豫起来。
也曾战斗过,当时大食入侵,波斯告急,父王卑路斯从信德带来军队,无奈祖父被杀,只好困于疾陵城,向唐朝求救。唐朝派了使者与波斯王室子弟阿罗憾在波斯等地设置了都督府与州县。接着又让自己担任波斯王,护送自己来到疾陵城主持复国活动。
但是自己前面来到疾陵城,大食又将自己盯住了,认为疾陵城与塞斯坦是东方动乱中心,派出大将萨姆拉攻击疾陵城。自己苦战不支,唐朝又受困于吐蕃,不能派出军队援助,屡屡战败,再次逃亡唐朝。
在那几年,他看到太多的死亡,锐气也在一次次失败中丧失得一干二净。
临到头来,又害怕起来。
这时他儿子波善活走过来问道:“父王,你在忧虑什么?”
泥涅师很喜爱这个儿子,将心中的心事说了出来。
波善活道:“父王,那么让我去吧。”
“你还年轻。”
“唐朝皇帝在做太子时,就远征南方,苦战青海,他那时也年青。父王,唐朝皇帝亲自前来,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我们波斯人能不能复国,对唐朝影响不大,此时不做出果断的选择,唐朝皇帝看到无望,会主动放弃我们。”
“不行,你去疾陵城太危险了,漕矩吒国(漕利国)又落入大食人手中,几个通向疾陵城的要道上的三个城市鹤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