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还不起钱,还是欠的周国公家的钱,往哪里逃?只好乖乖地做武家的部曲。不然怎么办?吞并了田地,也没有人来耕种。
说白了,又要白得地,又要白得人,也没有想将他们往死路上逼。若不是遇到了皇帝,也许坚持一两个月后,这一家老老小小乖乖地成为了武家的部曲。
这种情况各地都在发生,而且皇帝出巡,也似乎刻意没有去管,也不好管,牵涉的利益太多。
只是武承嗣这个管事做得太狠,这是什么样的利息?京城中最黑心的放高利贷商人,也不会有这么黑法。
而且外戚名声一直不大好,这份制书一到洛阳,上谏弹劾的疏奏就象雪花片一样。
武承嗣大为恐惧,立即来到上阳宫,伏在武则天面前,说道:“太后,请救侄儿。”
“嗣儿,我问你,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那是下面人在怀州胡作非为,我一直没有去过,不知道。”
“当真不知道?本宫还告诉你一件事,你的那位管事,居然杀死两名仆役逃罪,还有,陛下又留下了韦弘机盘查帐册,事情越来越大,以韦弘机的经营能力,什么样的帐面查不出来?”
武承嗣脸色发白,道:“太后,侄儿知错了。”
“你会太平无事,难的是本宫,”武则天叹了一口气。这个儿是有意将事情闹大,不然凭借武承嗣的那个管事,有什么本事一年能从四十万缗钱变成两百万缗钱?就是对怀州几万户全部用那种高的利息发放高利贷,也搜刮不到这么庞大的财富。
算能搜刮成功,朝廷也不会真的将四十万缗交给一个管事去渔肉百姓。
两百万缗是一个笑话,但自己必须做出一些退让,此事才能甘休。
这才是自己这个儿的真正用意。
“太后,侄儿不懂。”
“去吧,好好想一想,”武则天不悦地说道。
武承嗣知趣的立即起身告辞。
出了这档子事,武则天心烦意躁,连批阅奏折都没有了心思,看着李首成说道:“李内侍,你说我这个儿子,倒底想要做什么?”
李首成俯身答道:“依奴婢之意,非是他故,大约陛下想借机调几个人回京。”
这个老太监跟随武则天身后已经很长时间了,居然一语中的。
“他想这几人回京,明说就是,何必让本宫脸上难看?”
李首成不敢回答了。当真明说,就能容易回到京城?
武则天在室内踱来踱去,就是自己做出让步,毕竟是外戚身上发生的事,给自己还是带来负面影响。
踱了一会儿,说道:“上次弘儿对本宫说,有一件大事,要本宫协助,你看是不是水利?”
怀州离洛阳并不远,李威这一行说是察看旱情,然而旱情早就过去,要么察看一下民间的疾苦,看百姓需要什么,意义并不大。当时下诏出巡,是以进为退,作出妥协之举。当了皇帝,这一行完全没有必要。
李威坚持要出巡,大家也拿他没有办法。
但这一行消息却源源不断地返回了洛阳。要么安慰一下百姓,这没有什么人注意,可另外一路所行,皆在询问水利,却瞒不过有心人的。对此,大臣也没有排斥,不是不修水利,是在朝廷有限的费用下,如何不劳民的兴修水利才是关健。又不知李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裴炎都不敢表态。离开怀州,又让李义琰巡抚准南与山南道,刘仁轨巡抚江南道,韦弘机巡抚河东与河北道。更是针对了水利。
可无论卖的什么药,想要动全国性的水利,必须自己配合。
其实无需此问,也证明了她此时的不快。
李首成只好答道:“大约是。”
武则天又转了转,说道:“你将朱敬则喊来谨见。”
……
李威此时也在做着两难的选择。
这不是在怀州城外帐蓬里弹奏一曲,而是在荥阳城外,是当着这么多老百姓的面,公开与郑家这位小娘子出游。又不是其他人家的女儿,自己是皇帝,一举一动,必须三思而后行,郑家的门风严谨,真严谨或是假严谨不去计较。至少表面是如此。
若是同意,也是一种默契的承诺。
还有一个办法,装傻卖乖,我不懂你们郑家的用意。该怎么谈还怎么谈,又能怎的?
但如今他名声如日中天,普通老百姓将他的智慧夸大了十倍有余,即便是郑家与刘仁轨他们,也将他能力夸大了一倍多。能不能这样做?
郑宫楚不知道眼前这个皇帝陛下在与自己爷爷斗智斗法,认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出游,说完后,害羞地垂下头。
狄蕙看到李威迟疑的神情,第一个反应过来,低声在李威耳边说道:“陛下,答应比不答应好。”
“如你言,”李威只好答应下来。不答应,这几天自己用的功夫有可能全白费了。然后看着郑宫楚说道:“那么有劳郑小娘子。”
“臣妾不敢。”
首先来到鸿沟,也就是楚汉的分界线,在荥阳的东南面,是春秋战国时魏国开挖的一条运河,并不是一条很深的大沟,这是为了运输与灌溉的,后来历朝历代陆续地扩建,从荥阳东南的黄河引水,一直向南沟通了济水、汝水、淮水与泗水,是河南道一条重要的运河。但因为荥阳的地理位置,楚汉之争时,多次是在荥阳这段鸿沟发生的战斗。
因此,后人为了吊唁,在运河两边修了一些亭子,塔楼以作纪念,作为旅游区,荥阳这一段鸿沟最有观赏价值。
登上了一个亭子,眺望远方,运河里有一些帆船在行驶,河堤两边更种植了一排排河柳,绿荫低垂,半黄半绿时刻,绿荫下满是苍黄的野菊。水色澄明清寒,天上浮云翻滚。
伏在栏杆上,郑宫楚说道:“陛下,此时观赏鸿沟,乃是最佳时节,能让人感到那种古战场肃杀。”
李威笑笑不语。
无论背景如何肃杀,这里是中原,到处是人烟。真正想看肃杀,去青海,或者漠北,这里是看不到的。但这个大小姐没有出过远门,不能算是无病呻吟。
郑宫楚又说道:“看到此时此景,臣妾不由地想到了陛下的一些事迹,特别是万里驰骋,居然从几十万大军中杀出重围,臣妾悠然神往。”
李令月道:“是啊,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大哥做不到的。”
“小妹,不得胡说,那一次我能逃出来是侥幸。比起祖父,我什么都不是,走,我们去看看虎牢关。”
这才是李威悠然向往的,也是真正的本事,当年,窦建德率十几万大军,号称三十万,气势汹汹而来,李世民只率领三千五百名将士,于虎牢关前一战,击毙窦军数千人,生俘五万,活捉窦建德,此一役,也标志着李唐真正走向一统天下的开始。
来到虎牢关前,升平已久,虎牢关看不到几个士兵,有的关墙都因为年久失修出现了塌陷,看到这情形,李威隐隐有些担心。为什么后来安史一乱,没有多久就攻克了洛阳,也与中原这种不设防备有关的。
但没有作声,就是修葺,也要钱的,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起来。然而国库里空荡荡的,即使知道,说了也等于没有说。登上了关楼,四下里看了看,北近黄河,南连嵩岳,山岭交错,只有这一条大道沟通东西。这一关横栏于此,无疑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道:“好恶的地形。”
“大哥,哪里恶了?”李显问道。
“地势险恶。”
当然,李显的眼力是看不出来的,又指了指远处一片山道,说道:“哪里大约就是当年李绩、程知节与秦叔宝伏兵的地方。”
是指李世民与窦建德第一战的,窦建德大军前来,李世民命令大军继续围困洛阳王世充,自己率三千五百名精兵前来虎牢关,据险而守。但为了夺其气,率领五百士兵出虎牢关东,让李程秦三人伏于虎牢关东二十里山道上设围。自己只带着尉迟敬德四人前往窦建德大营,在窦营三里前遭遇窦建德大军的斥候,于马上执弓射毙一将,乃大呼:“吾乃秦王也。”
窦建德不知是真是假,只好派出五六千人追赶。几人失色,李世民让余者徐而退之,与尉迟敬德殿后,追兵至,立即用弓毙其将,追了没有多久,让李世民射毙十几名大将,尉迟敬德也击杀了十几个追兵,追兵不敢逼,李世民又诱之,于是进入埋伏圈,大破追兵,获其勇将石瓒与殷秋。为后面的虎牢关大捷布下了伏笔。
转过头,对郑宫楚说道:“与祖父相比,我相差远矣。”
“但陛下是守成之君,如此勇猛,却是千古难有。”
婉儿拽了拽李威的衣袖,那意思是说这个郑小娘子还是不错的,对你十分仰慕,就不要再排斥了。
李威依然是一笑。郑家这个小娘子算可的,长相清丽出众,举措得当,十分婉约文静。就连身上搽抹的香脂都是那种清淡的脂粉,随着八月高凉起的风吹拂,若有若无地送入自己鼻子中。一身白裙,随风裙袂飘飘,无论长相气质或者谈吐,皆是上等。但李威不以为意,长相自己数位妻妾中,杨敏、婉儿、狄氏姐妹,以及几年后的韦月皆是国色天香,谈吐,几个女子大多不弱,才情,有几个女子能及婉儿?本来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很情愿,但昨天晚上郑家这个掌门人对郑家女子出嫁的隐隐高傲态度,还是让他极其的不舒服。对这门亲事,比当初对裴雨荷进入东宫,内心还要排斥。
但没有说。
正在此时,远处一人骑着一匹快马,向虎牢关飞奔而来,来到关前,翻身下马,伏在地上大声对城墙上的李威喊道:“臣民参见陛下,臣民是朱少卿府上的仆役,有事要见陛下。”
朱少卿,肯定是朱敬则了,李威狐疑地下了闾墙,心中想到,洛阳难道发生了什么事?


第513章 多情更谁追惜
朱敬则这个仆役递上来一封信。
信上大约说了事情的经过,武则天将朱敬则召入上阳宫。这一点出于李威的意料,他离开后,李治也没有搬入皇宫。上阳宫地势开阔,环境又好,虽然危机解除,因此李治一直呆在上阳宫养病。
然后武则天说了一件事。香黛自西方来,孤苦无依,甚是可怜,自己侄子武承嗣对她有好感,想纳为媵人。也就是小老婆,但与妾不同的,妾可以自由买卖,也可以送人。这个媵是有身份的小老婆,不可以自由买卖。可小老婆就是小老婆,地位在家中还是很低下。
作为国公,可以允许纳六名媵人。
说得很轻描淡写的。
朱敬则没有同意,李威写了一封信,那时候裴行俭还没有离开洛阳。
在信上李威不大好说,于是写到,详细的原因,让朱敬则询问裴行俭去。朱敬则十分古板,收养这个西方公主为义女,心里排斥,不得己问裴行俭,裴行俭说了一些原因。有的他懂,有的他不懂,但知道这个公主,在皇帝手中,以后会有大用。
解释了一下。
关健他不明白,包括裴行俭在内,不知道后来西方的厉害,自然不会全明白,到了他嘴中,说得就有些缠杂不清。武则天微微一笑,说道:“朱卿,弘儿所想太过阔大,我朝兵力能不能投入到大食拜占庭?更不要说这个法兰克王国。”
不要说法兰克王国,就是将大军率领到达吐火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唐朝兵力都十分吃紧了。最简单的,后勤供给如何到达?
然后手一挥,道:“就这么着吧,此事勿要再议。”
强行作媒,连媒都不能算,一个小小的夷人流亡公主,在唐朝人眼里算什么?
朱敬则只好离开上阳宫,他脾气耿直,可经历过这么多年,又发生了这么多事,也不是当年不顾李敬玄权势赫赫,也要弹劾的愣头青。出了上阳宫,也就反应过来。
本来这件事,作为一个堂堂的太后,不该过问的,值得吗?但武承嗣这个管事,陛下也是有意小题大作。一个若大的皇帝,犯得着,为一桩放高利贷案,兴师动众吗?
事皆是小事,至少对这两人来说,小得不能再小了。
但博奕才是他们最终目标。
不过好无论怀州,或者荥阳,离洛阳很近,小事没有人注意,大事情能迅速得知。更能迅速通知,于是立即写了一封信,让属下来到自家府上,让家中的仆役骑马到荥阳寻找李威,将此事通知。
婉儿在边上看着信,不满地说道:“太后怎么能这样做?”
这个公主有多重要,她同样不大明白,但能看出来在陛下心中的作用,否则都不会给武承嗣那么厚的赏赐。
李威将信放下来,说道:“你回去禀报你们家阿郎,让他勿用担心,太后不会真去做的。”
但发生了这样的事,李威终于失去了赏游的兴趣,带着一干人重新回到荥阳。
天色将黑,郑父又将李威请到书房之中。
对郑父的做法,李威很不满,我都说了梁金柱会有很大的前程,而且求的不是你们郑家的嫡系女子,若是那样还算过份。只是一个外室的女子,仅在你们荥阳,没有三百个,也有两百个没有订亲的外室少女,还是我皇帝赐婚的,为什么不同意。
这让他不高兴。
可站在郑家的角度,就是外室女子又怎么的,毕竟还是我们姓郑的,怎么能嫁给一个商人。
造成这种想法,是两种观念的碰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