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5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评:此战,日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苏军自称伤亡3。2万人。远东战役就其企图,规模、多变性、遂行任务方式和最终结果来说,是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远东战役中,军队从西向东进行了9000—1。2万公里的规模空前的变更部署,在山地—原始森林地和沙漠地的远东战区实施远距离的重兵机动,组织陆海军的协同动作,这些经验都丰富了苏联军事学术。远东战役可资借鉴的地方是:规模大,善于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战役开始时间,在各方面军、集团军的进攻地带都很宽的情况下,在各主要方向造成兵力兵器的决定性优势。远东战役的一个特点是,不仅方面军,集团军的行动,而且兵团的行动都互无联系,这是由各战役方向互相隔绝所决定的。外贝加尔方面军战役布势的特点是,方面军第一梯队有坦克集团军和骑兵机械化兵集群,这对达成军队进攻的高速度起了重要作用。航空兵是对军事行动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强大斗争手段,共出动飞机2。2万余架次。航空兵广泛用于实施侦察,空降军队,运送物资,特别是为坦克集团军运送油料。战役期间,共空运16500人,油料约2780吨,弹药563吨,其他物资约1500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专门建立的远东苏军总指挥部在战役中对军队实施统一指挥,是远东战役的又一特点。这大大有利于提高军队指挥的效能,密切协调3个方面军、舰队和航空兵在最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中的行动。但苏军对合成军队的指挥协同不好,尤其是陆、空军的协同较差;对日军筑垒地域的攻击战术欠灵活。苏军的这此经验教训,对战后苏联军事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远东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阶段的主要作战行动。苏军由于进行了远东战役,粉碎了日本陆军在大陆的最重要的集团之一的关东军,从而迫使日本接受了同盟国波茨坦公告各项条款,加速了日军的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被迫在东京湾美国“米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了投降书。

    作战地图

    

兵书战策 '二战…Z'爪哇战役

    1942年2月14日—3月1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为占领爪哇岛而进行的战役。

    爪哇战役的目的是:攫取爪哇岛极其丰富的原料和人力资源,并完成对整个荷属印度(印度尼西亚)各岛的占领。1942年2月14日前,日军从东、西、北三面推进到爪哇岛近接近地,控制了婆罗洲,西里伯斯等岛屿。日军指挥部的企图是,预先突击盟军在南海海域的基地和战舰,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削弱爪哇岛的防御,从海上封锁爪哇岛接近地域,尔后从东西两岸同时上陆,占领爪哇。为实施爪哇战役,日军投入的有第16军(3个师另1个独立旅)、海军第3舰队、第11航空队。第3航空兵团部队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与日军相比,盟军兵力处于劣势,他们在荷属印度各岛只有5万守备部队,约200架飞机,以及一支先后停泊在雅加达和泗水基地的由英,美、荷三国舰只组成的联合分舰队(巡洋舰8艘,驱逐舰12艘)。2月14日,日军使用航空兵对荷属印度军事目标实施突击之后,在巨港〔巴邻旁(苏门答腊岛)〕地域实施空降兵机降和海军陆战队上陆,2月17日占领港口和附近机场。2月19日,日军在巴厘岛登陆。当日,日军航空母舰编队对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实施突击,停泊在那里的船只几乎全部被击沉。截至二月底,日军占领了苏门答腊岛和帝汶岛,切断了爪哇海的各个通道,将敌舰队封锁在该地,并使敌人无法从澳大利亚派兵增援爪哇。盟军分舰队阻止日军在巴厘岛上陆的企图遭到失败。为占领爪哇,日军登陆部队(西部集群: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5艘和搭乘部队的运输舰56艘;东部集群:巡洋舰4艘、驱逐舰8艘和运输舰41艘)从东西两面向爪哇推进,航空母舰突击编队(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8艘)实施海上掩护。由荷兰海军少将多尔曼率领的盟军分舰队(巡洋舰5艘、驱逐舰10艘)企图阻止日军在爪哇上陆,2月27—28日,与日本海军上将高桥率领的东方兵团的护卫舰队(巡洋舰4艘、驱逐舰14艘)交战。盟军兵团没有空中掩护,而且所属战舰又从未进行过协同行动。交战结果,日军击沉敌军2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日舰没有损失。盟军从爪哇海突围时损失了仅有的3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只有4艘美国驱逐舰得以逃往澳大利亚。在日军完全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2月28日,日军开始在爪哇南望地域上陆,3月1日,又在雅加达地域上陆。3月5日,日军占领雅加达,3月8日,占领泗水,3月12日占领爪哇岛,3月15日前,占领荷属印度诸岛。

    点评:此战,日军占领整个东南亚,战场态势大大得到巩固。爪哇战役的特点是:日军不停顿地向爪哇挺进,海、空军随之向占领的敌基地转场,夺取制空权,并从海上和空中封锁爪哇。

    作战地图

   
兵书战策 '二战…Z空海'珍珠港战役

    1941年12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进行的一次突袭作战。从而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入侵中国(参见抗日战争),在很短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把中国大陆作为北进苏联南下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基地。但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加上入侵苏联的两次作战行动受挫(参见哈勒欣河战役、哈桑湖战役),日军统帅部深感同时进行两面作战力不从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战局的发展和《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日军统帅部决定利用英法忙于欧洲战事的有利时机,转而采取南攻北守的方针。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的爆发解除了日本南进的后顾之忧。日军统帅部于7月初召开会议,分析了形势,制定了计划,决心在年初侵占法属印度支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东南亚的进攻行动,同时发动太平洋战争。

    由于日本南下进攻行动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和特权,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制裁措施。如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实行全面石油禁运等,这样,日美矛盾就日益尖锐起来。美国为了保卫其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以珍珠港为主要基地和活动中心,组建了一支上百艘的庞大舰队。

    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位于太平洋中部瓦胡岛(夏威夷群岛)南端。东距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2090海里,西距日本横滨3400海里;是美国通往亚洲和澳洲的交通枢纽。建于二十世纪初。面积22。7平方公里。可保障各种舰艇驻泊。进港航道水深达13。6米,有宽阔的码头区。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第3舰队司令部、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部队司令部、后勤部队司令部和舰队陆战队司令部都设在该基地。太平洋舰队主力也驻在珍珠港。海军基地拥有补给中心、弹药库、燃料库、有大型干船坞的修船厂和潜艇艇员训练中心。修船厂能保障各种舰艇(包括攻击航空母舰在内)的修理和进坞。珍珠港的有利地理位置便于驻在该地的海军兵力控制太平洋中部海区。

    1941年12月7日前,美国海军有93艘舰艇和辅助船只停泊在珍珠港,其中有8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29艘驱逐舰、5艘潜艇、9艘布雷舰和10艘扫雷舰。珍珠港空军基地共有394架飞机。防空体系共有294门高射炮。守备部队42959人。美军司令部没有考虑到日本海、空军的强大兵力可能对珍珠港进行突然袭击,而且毫无根据地排除了鱼雷航空兵对停泊在浅水港湾(水深20米以内)的舰艇实施攻击的可能性。珍珠港的防御仅仅是在入口处设置了栅网障碍和实行了灯火管制。基地的舰艇远程巡逻也仅限于在基地的南面,空中侦察也只是偶尔进行。

    早在1941年初,当日美矛盾尖锐的时候,日本海军就提出了奇袭珍珠港的设想。8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具体制定了代号为“Z”的奇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并于10月得到日本大本营的正式批准。这个计划的中心环节就是从空中进行奇袭,猛烈攻击美太平洋舰队的主力。

    为了袭击珍珠港,日军司令部派出一支航空母舰编队(6艘航空母舰携载353架飞机、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3艘潜艇、8艘油船)和一支预先在夏威夷群岛海域展开的潜艇编队(27艘)。战役企图是:航空母舰编队隐蔽地完成航渡后,母舰航空兵对珍珠港的美国舰艇、岸上设施和飞机进行突然的密集突击。在航空兵行动的同时,还计划使用由母潜艇送到作战海域的5艘超小型潜艇。这种潜艇的任务是在航空兵突击的前夜潜入珍珠港内,用鱼雷攻击战列舰。航空母舰编队中的两艘驱逐舰担任佯动突击——炮击中途岛上的航空基地。

    珍珠港战役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军事上,反复进行图上作业和沙盘演练,还在佐伯湾以战列舰为目标进行了2次攻击预演;加强保密措施,严格限制作战计划、命令等文件的传阅范围,控制参战官兵的书信往来;突击舰队保持无线电静默,其他在日本内海的舰船和飞机却频繁进行无线电联络,还组织大批水兵到东京游览;指令日本驻夏威夷总领事要利用武官、领事、日侨及各种侦察工具,从地面、空中、海上、水下对瓦胡岛特别是珍珠港基地进行侦察活动;在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集结关东军70多万人,搞了一次准备北进的军事演习。在政治外交上,日本近卫首相亲自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建议举行和谈,并任命与罗斯福素有交情的海军上将野村为日本驻美大使;东条英机上台后也玩弄和谈骗局,表示要消除双方的敌意,阻止欧战蔓延远东。这些措施为日军奇袭珍珠港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美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达成突然性是这次战役取胜的关键,为此航空母舰编队选择了航程最远(6300公里),时常出现风暴,其他船只很少采用的航线进行航渡。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担任指挥。

    11月23日,根据山本五十六的命令,担负奇袭任务的南云特混舰队在择捉岛(在千岛群岛南端)的单冠湾集结,并做好了出发前的最后准备。26日晨,南云特混舰队在3艘潜艇的引导下启航,保持无线电静默,驶向珍珠港。为了伪装,日军指挥部进行了假的无线电通信,似乎日本所有大型军舰仍停泊在濑户内海。12月7日晨,日本航空母舰编队到达展开海域(珍珠港以北300—500公里)。与此同时,即12月7日前夜,两艘日本驱逐舰炮击了中途岛,下水的5艘超小型潜艇也在珍珠港附近开始行动,但其中两艘被美巡逻舰艇部队击沉。美军指挥部对日本舰队的积极行动没有引起警惕,没有采取任何补充措施来提高珍珠港基地部队和编队的战备等级。美国太平洋舰队除航空母舰出港外,港内的舰艇和机场上的飞机都密集地停靠在一起,成了攻击的有利目标。美军舰艇的对空防御同整个珍珠港基地一样,全都没有做好抗击日军突击的准备。12月7日那天,大部分舰员放假上岸去了。

    12月7日6时,日本第一波飞机(40架鱼雷机、49架俯冲轰炸机、51架水平轰炸机和43架战斗机,由渊田美津雄率领)从航空母舰起飞。7时55分,对珍珠港内所有大舰和机场上的飞机发起突然攻击。日军的攻击持续约1小时,击沉3艘战列舰,炸毁大量飞机,自己仅损失飞机9架。7时15分,日本的第二波飞机(54架水平轰炸机、78架俯冲轰炸机和35架战斗机)从航空母舰起飞,但遇到较有力的抵抗。这次攻击持续到9时30分,进一步扩大美军的损失。日军成功奇袭珍珠港后2小时,日本政府才向美国正式宣战。

    点评:日本母舰航空兵突击珍珠港的结果基本上达到了战略目的——击毁美国全部战列舰(击沉4艘、击伤4艘),6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和272架飞机。美军伤亡3400人。日本损失29架飞机,1艘潜艇和5艘超小型潜艇(这些超小型潜艇的战果很小)。由于日军的军事行动使美国舰队遭到巨大损失,日本第一天就取得了制海权,从而能在菲律宾、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实施广泛的进攻战役。美军珍珠港惨败的主要原因是美军指挥部未能有效地组织侦察和基地防御,疏忽大意以及忽视海上战争的经验。珍珠港战役在战术上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在战略上却是非常失败的,他的不宣而战激怒了美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