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向龟城、泰川、球场、德川、五老里一线开进。计划在此线先组织防御,稳定战局,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待装备、训练完毕,各方情况弄清后再组织反攻。20日,“联合国军”已抵近或进至东线志愿军预定防御地区,未发现志愿军入朝,仍放胆前进,兵力逐渐分散,西线右翼南朝鲜军第2军团态势突出,且与东线部队之间敞开80余公里的缺口。21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鉴于志愿军徒步开进,已来不及在预定地区组织防御,遂电示志愿军改变原定计划,争取战机,采取在运动中歼敌的方针。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决定利用战略上和战役上的突然性,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各个歼灭分兵冒进之敌,随即调整部署:西线集中第40、第39、第38军(附第42军第125师)在温井、云山、熙川以北地区,分别先歼灭南朝鲜军第6、第1、第8师,后打孤立的美英军,第66军主力立即入朝,向铁山方向前进,准备阻击英军第27旅;以第42军(欠第125师)在东线黄草岭、赴战岭及其以南地区阻击美军第10军及南朝鲜军第1军团,保障西线主力的翼侧安全。25日,“联合国军”在西线继续以师或团为单位分兵冒进,先后进至博川、龙山洞、云山、温井、桧木洞、熙川一线。为捕捉战机,彭德怀决心以军或师分途歼灭冒进之敌。2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表示赞同,并指出:第一个战役需确定以歼灭南朝鲜军第1、第6、第8师为目标,分为几个大小战斗完成,然后再打美、英军。

    东线作战10月25日7时许,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60团在云山以北与进犯的南朝鲜军第1师以坦克为先导的先头部队接触,将其击退。10时许,第40军第118师于温井西北两水洞地区与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第3营和1个炮兵中队预期遭遇,即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将其全歼(见两水洞战斗)。当夜,第118、第120师乘胜前进,占领温井。从而,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26日,美军和南朝鲜军继续北进,南朝鲜军第6师第7团先头营进至鸭绿江边的楚山,并炮击中国边境城镇乡村,该师主力位于熙川地区;南朝鲜军第8师主力由德川经球场进至熙川;南朝鲜军第1师主力进至云山地区;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分别进至龙山洞、博川地区。同日,东线美第10军陆战第1师在元山登陆,向长津地区推进。志愿军为分途歼灭冒进之敌,迅速调整作战部署。28日晚,第40军主力在温井以东龟头洞地区,向南朝鲜军第6、第8师各2个营发起攻击,激战至29日晨将其大部歼灭。该军第118师转兵向北,进至古场地区,攻击由由楚山折返古场的南朝鲜军第6师第7团,于29日晚乘该团动摇之机,发起冲击,经一夜战斗,将该团大部歼灭于龙谷洞、柳良洞、谷场洞地区。与此同时,第39军进至云山地区,对南朝鲜军第1师构成三面包围。第66军进至龟城以西地区,准备迎击美军第24师。第38军在南朝鲜军第8师南撤后占领熙川。至此,西线志愿军主力已进至古军营洞、塔洞、泰川以北、云山以北、温井、熙川一线,完成了战役展开。

    “联合国军”遭打击后,虽已发现志愿军入朝参战,但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故稍事调整后继续向北推进。10月31日,英军第27旅进至定州、宣川;美军第24师进至泰川、龟城,骑兵第1师由平壤调至云山、龙山洞地区;南朝鲜军第1师主力向宁边地区转移,第8师退集球场地区,第7师东调球场、德川地区;美军第2师北调安州地区作为第8集团军预备队。其清川江以北的兵力虽增至5万多人,但仍处于分散状态。此时,西线志愿军可集中10~12个师、12~15万人作战,兵力居优势。据此,志愿军领导人决心采取向敌侧后实施战役迂回、结合正面突击的战法,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南朝鲜军第8、第7、第1师,尔后视情况再歼美、英军。各军按统一部署,于11月1日黄昏发起攻击。第39军集中8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高射炮兵团,于16时发起云山进攻战斗。2日凌晨占领云山,歼灭美军和南朝鲜军各一部。至3日夜,在云山以南诸仁桥地域将由云山撤退的美骑兵第1师第8团直属队及其第3营聚歼,并歼灭南朝鲜军第1师第12团一部,击溃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和南朝鲜军第1师第15团,毙伤俘敌2000余人。同日,第40军前出至龙柱洞及曲波院地区后,受阻于上九洞、古城洞、墨时洞一线,未能达成包围宁边南朝鲜军第1师主力的任务。第38军经球场沿清川江左岸攻击前进,占领院里地区,对西线“联合国军”侧后构成威胁。第66军主力进至龟城以西、以北地区,将美军第24师先头团阻于大安洞以南。第50军第150师由安东(今丹东)渡江后进至新义州以南,准备阻击进至南市洞的英军第27旅(参见云山战役)。

    “联合国军”西线部队在遭到志愿军连续突击,深恐志愿军攻占其后方交通枢纽价川、新安州等地,切断其退路,于11月3日开始全线撤退,并以南朝鲜军第1师在宁边东北地区,以美军第2师、南朝鲜军第7师和第6师余部在价川、军隅里地区实施掩护。志愿军随即转入追击作战。4日,第39军主力两个师在上杨五里歼英军第27旅1个榴弹炮兵营;第40军在龙渊洞歼美军1个加强连;第38军攻占军隅里东北龙登里、飞虎山等地后受阻,配属该军作战的第42军第125师占领德川,第50军前出至铁山、古军营洞地区,第66军逼退美军第24师。是日晚,“联合国军”除以一部兵力扼守清川江北滩头阵地,阻击志愿军外,主力已全部撤至清川江以南,在新安州至价川沿江一线占据有利阵地,转入防御。志愿军鉴于已不能在运动中捕捉战机,为保持主动,乃于5日停止进攻,第一次战役西线作战结束。

    西线作战10月25日,在西线反击作战的同时,为在东线阻击美军第10军向江界推进,志愿军第42军(欠第125师)先以汽车输送2个营至黄草岭、赴战岭地区,抢占要点,掩护军主力开进。27日,军主力到达该地区后,即将第126师1个团部署于赴战岭以北地区,以另2个团为军预备队;将第124师部署于黄草岭以南草芳岭、烟台峰地区(见黄草岭阻击战),并以该师1个加强营控制小白山要点。28日~11月1日,第124师在人民军1个炮兵大队、1个装甲兵联队的配合下,多次打退南朝鲜军第3师的进攻。第126师第376团在南朝鲜军首都师1个团南撤后,进占赴战岭。11月1日,美军第10军急调陆战第1师参战。2日,该师与南朝鲜军第3师在50余架飞机、40余辆坦克配合下,向志愿军烟台峰一线阵地猛攻。第124师防守部队依托野战阵地,在给敌以大量杀伤后主动撤出烟台峰阵地。4日,美军和南朝鲜军以40余辆坦克、200余辆汽车和装甲车组成快速突击部队,在飞机掩护下突进草芳岭。志愿军和人民军防守部队在粮弹不足、饮水极缺的情况下,顽强抗击,至7日将其阻于三巨里东西一带,歼灭2700余人,粉碎其迂回江界的企图,有力地配合了西线主力作战。此时,向惠山镇进攻的美军第7师也被人民军阻于丰山地区。

    点评: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英勇奋战,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毙伤俘敌1。5万余人,粉碎了麦克阿瑟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并取得了以劣势装备同具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增强了胜利的信心,为尔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作战中,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

    

中国战争 第二次战役

    1950年11月至1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三八线”以北地区,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的反击战役。

    “联合国军”遭志愿军第一次战役打击后,由鸭绿江边败退到清川江以南。仍认为中国不会大规模介入朝鲜战争,志愿军兵力不多,不足为虑,继续推行占领全部朝鲜的计划。于是,迅速调整部署,集中5个军13个师3个旅和1个空降团共22万余人的兵力,由“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于11月中旬分东西两线,继续向北进攻,拟于圣诞节前占领全朝鲜,结束朝鲜战争。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决定利用麦克阿瑟对形势的错误判断,故意示弱后撤,采取“诱敌深入,先歼其侧翼一路,尔后猛烈扩张战果”,将战场推进到平壤、元山一线。同时,调志愿军第9兵团入朝,担任东线作战任务。此时,志愿军前线作战兵力已达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为“联合国军”前线地面部队的1。72倍。其中东线15万人,为“联合国军”的1。66倍。西线兵力23万余人,为“联合国军”的1。75倍。11月16日,“联合国军”开始试探性进攻,志愿军以小部兵力抗击,且战且退,让其大胆前进。24日,西线“联合国军”被诱至纳清亭、延兴洞、上九洞、新兴洞、牛岘洞、丰田里和直上地区。东线“联合国军”被诱至社会里、柳潭里、新兴里等地区后,志愿军即按原定计划发起反击。25日黄昏,西线第38、第42军首先向德川、宁远发起进攻,以迂回包围战术,将南朝鲜军第7、第8师大部歼灭,打开战役缺口。第40军主力为配合第38军作战,割裂“联合国军”部署,在球场以北之新兴洞、苏民洞地区歼美军一部。26日,志愿军司令部为抓住战机,求得在清川江南北大量歼敌,乃调整部署,以第38军和第42军向价川、顺川及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第50军向博川、安州方向进攻,第66军主力向宁边、价川方向进攻,并以一部兵力向博川方向进攻,第39军向宁边、价川方向进攻,第40年向球场洞、价川方向进攻。28日拂晓,第38军主力抢占戛日岭及其以西地区,粉碎土耳其旅一部的阻击,与美军一部在瓦院展开激战,该军第113师14小时前进70公里,于28日8时,前出到三所里地区,随后又主动攻占龙源里,截断价川美第9军的退路(参见三所里战斗);向肃川方向迂回的第42军攻占北仓里。正面各军先后推进到泰川以东地区和宁边、球场地区。“联合国军”侧后受到严重威胁,于29日开始全线收缩。志愿军加紧发展进攻,是日,第42军进至新仓里,遭美军骑兵第1师阻击,延误了向顺川、肃川方向迂回时间。美第9军在大量航空兵及坦克的支援下,向南突围,猛烈进攻第113师三所里、龙源里一线阵地,并以骑兵第1师、英第29旅北上接应,企图打开由价川南撤的通路。志愿军第113师在南北夹击下,顽强战斗,使美军南北相距不足1公里,始终未能会合。30日,第38军主力进至龙源里地区。“联合国军”无法打开经由三所里、龙源里向南的退路,遂转向安州南撤。志愿军各军乃乘“联合国军”混乱之机,猛烈进攻,在清川江畔西起新安州,东至军隅里,南至三所里、龙源里之间地区围歼美第2师、美第25师、土耳其旅、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其中美第2师遭歼灭性打击。西线“联合国军”其余部队经安州、肃川,于12月1日撤至平壤,3日开始向“三八线”以南实施总退却。志愿军在追击中于6日收复平壤,继之以部分兵力尾随向“三八线”挺进。在东线,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于11月27日向“联合国军”发起进攻,第27军当夜包围新兴里和内洞寺美军第7师1个团,歼其一部(参见新兴里战斗)。第20军迅速占领死鹰岭,将柳潭里与下碣隅里美陆战第1师隔开,并切断了古土里以北公路,将美陆战第1师及美第7师一部分割包围于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30日晚,志愿军第27军首先向新兴里发起进攻。美军突围南逃,12月1日被聚歼于后浦、泗水里地区。与此同时,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于古土里以北歼灭美军增援部队一部。此时东线美军全线动摇,开始撤退。位于柳潭里的美军向下碣隅里方向突围,被第20军截击于死鹰岭地区,歼其一部,其余于3日撤向下碣隅里。当志愿军第26军准备围歼下碣隅里美军时,6日晨,该地美军在航空兵、坦克掩护下,突围南撤,志愿军层层阻击,歼其一部。12日,该路美军在第3师接应和海空军的掩护下,从海上撤退。东线“联合国军”其余部队也先后从海上撤走。至24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先后收复元山、咸兴、兴南地区及沿海港口。“联合国军”全部撤到“三八线”以南。

    点评:此战,是朝鲜战争的关键一仗,对朝鲜战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冒着严寒,奋战40余天,共毙伤俘“联合国军”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