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舟山群岛其余岛屿全获解放。

    点评:此战,共俘国民党军5210人,毙伤3640人。舟山群岛的解放,对巩固海防、粉碎国民党军的经济封锁有重要意义。

中国战争 安州空战

    1953年5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4师,在朝鲜安州地区与美国空军进行的战斗。

    29日夜,志愿军空军指挥所发现多批美机在朝鲜北部活动。第4师第10团副团长侯书军和领航主任宋亚民,于30日凌晨2时05分及06分先后起飞,侯书军高度5000米,宋亚民高度4500米,按照地面指挥所的指挥,经铁山、宣川飞向战区。当侯书军飞至定州上空时,指挥所通报有美机2架在永柔、顺川之间活动。侯书军一面上升高度到6000米,一面向安州方向搜索前进。当飞到博川以南上空,突然发现美机从左前方闪过。侯左转追赶,又丢失目标。随即根据指挥所通报,飞向安州继续搜索。终于发现目标,迅即加大油门,向美机逼近。此时,美机正向土拉起,侯书军一抬机头,猛烈开炮,美机当即中弹起火坠落。志愿军空军首次夜间击落美机1架。

中国战争 安州一·二一空战

    1951年1月21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的首次空战。

    1950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进驻安东(今丹东)一线机场。翌年1月21日上午,侵朝美国空军F—84型战斗轰炸机20架,沿平壤至新义州对铁路线进行轰炸,阻滞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供应。志愿军空军第4师第10团第28大队大队长李汉率领米格—15型歼击机6架起飞迎战,接近安州时,发现美机正对清川江桥进行俯冲轰炸。李汉遂率队向美机发起突然攻击。一批美机与第28大队飞机对头冲过,另一批向南飞离。李汉迅速迂回至美机左后方400米处,向美机发起攻击,将其击伤,首创战绩,安全返航。

中国战争 883。7及973高地战斗

    1953年6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夏季进攻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一部在朝鲜鱼隐山以西北汉江以东,向南朝鲜军发动的进攻战斗。

    1953年4月,因战俘问题中断了6个半月的停战谈判恢复了,但美方一直拖延时间,不想很快达成协议。1953年5月,美第8军前任司令范佛里特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反对妥协,鼓吹要彻底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以军事方式解决朝鲜问题。5月7日,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在汉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声称要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必要时单独作战”。

    为了教训敌人,配合停战谈判,促进停战早日实现,志愿军领导决定对敌人发起夏季反击战役。志司于4月20日向各兵团发出了战役指示。第60军当时归第20兵团指挥。根据兵团首长的战役决心,攻击的目标是海拔902。7米、973米、883。7米等敌人占领的几座高山阵地。然而要夺取这几个高地并非易事。南朝鲜军3个营防守的883。7与973两高地,是其在北汉江以东防线的突出部,地势较高,而敌我阵地前沿都在高山顶上,中间深沟相隔,地形复杂,两军对峙相距300米—2000米,距离较远,从我方阵地出发,先要下山,走两三个小时;然后再过沟上山,要三四个小时。部队展开,完成进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要七八个小时。如果晚上8点开始行动,到达敌阵地前沿展开,就是拂晓四五点钟,离天明的时间不远。如果攻击战斗不能在预定时间结束,白天攻击,必然要增大部队伤亡。即使占领了敌人阵地,也没有充分时间作好打敌反扑的准备。反而第二天在敌连续不断反扑的情况下,坚守新占阵地的部队,就会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

    为此,第60军军长张祖谅为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缩短进攻时间,减少伤亡,准备用潜伏的方法进行攻击,他想起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军在列宁格勒战役中,有一个在敌前潜伏成功的战例;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也有过小分队潜伏成功的战例,伟大战士邱少云就是在潜伏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可那都是小分队的潜伏,如今要打的是敌人一个团,潜伏的部队少了不行,而是要二千多人,这使张祖谅倍感焦虑。5月上旬,第20兵团召开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20兵团的各军军长、政治委员和参谋长,还有新到任的第3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副政委杜义德,及从国内来观战的李天佑、李成芳等高级将领。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在会议上也提出了大潜伏的设想,与张祖谅军长不谋而合。郑维山分析:敌人阵地工事坚固,地形有利,但也容易松懈麻痹,戒备疏忽,造成可乘之隙。还说:我反复思考,敌人前沿和翼侧都有大片树林,可供部队隐蔽潜伏。如果我们提前把部队隐蔽集中在敌前沿,第二天黄昏发起攻击,前半夜就可完成进攻战斗,可以有4~6个小时的时间改造工事,部署兵力、火力,组织步炮协同,补充弹药。这样,在第二天拂晓敌人反扑时,我军已作好战斗准备,可有效地反击敌人。在敌人反扑兵力增多时,由于山地狭窄,不易展开,可以集中炮兵打击敌人,以巩固阵地。于是采用潜伏手段的作战决心就这样定了下来。

    战前,181师对咳嗽、大小便、打呼噜、受伤等有可能发生的困难做了充分准备,作到万无一失。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杨得志、参谋长李达等听取作战部队汇报后,邓华代司令员特别强调两手准备:潜伏暴露,奇袭不成,立即强攻,要及时投入后续部队。对于潜伏战士背上的手雷防止敌人打着的问题,张军长和战士一起商定,办法是,把手雷的背带用铁丝搞成活扣;或用一根绳子把背袋在胸前勒紧,潜伏时,解开它,使手雷带能够转动,卧倒后,转到胸前,把手雷压在身体下面,用身体作掩护。为了作好万一潜伏企图被敌人发现改为强攻的准备,张祖谅和王诚汉副军长等根据志司、兵团首长指示,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和部署。

    6月9日夜先将8个步兵连、4个机炮连、两个营部,计2000多人秘密进入南朝鲜军第5师第27团阵地正面和翼侧,潜伏在3公里地带上,距守军阵地前沿200—500米处达19个小时。同时,为了加强进攻火力,在当时我军还没有空军支援地面作战的情况下,把一部分野炮利用夜暗,推上高山,悄悄地进入坑道工事。大部分火炮,分期分批被推进了距敌前沿几公里的一片杂木林。直到战役发起之前,敌人对我新的炮兵阵地和进攻企图竟毫无察觉。

    10日20时20分,张祖谅军长“声东击西”的炮火准备开始。我即将发起进攻的敌阵地一片寂静。而两侧山头则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第181师担任助攻的师属侦察连,首先向第27团前沿警戒阵地向两翼山头发起攻击,以吸引守军火力,分散其注意力,敌人产生错觉集中一切兵力和火力还击。同时,第181师以各种火炮、追击炮153门向第27团基本阵地前沿各支撑点,实施炮火准备,之后,各突击分队从北、东两个方向朝该两商地发起冲击,并迅速突破守军前沿阵地。第181师第534团第7连1个加强排兵力向883。7高地反复冲击,最后仅剩7名战士,终于攻占高地。第4连于10日2l时许夺取973高地。接着对两高地附近阵地之残余守军,进行逐一清除。进攻战斗共历6小时38分。11日至14日,南朝鲜军第5师、第3师各一部约3个团兵力,在炮兵、航空兵支援下,向第181师发起反击。第181师投入预备队第543、第542团及第541团两个连,在炮兵支援下,打退南朝鲜军100余次反冲击,巩固全部既得阵地,战斗结束。

    点评:此战,正如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发来嘉奖令所说:“我军60军此次反击883。7高地(含973高地)和902。8高地战斗,是我从敌一个团阵地同时突击,并占领了该团的主峰阵地,仅经1小时零10分钟战斗即创歼敌一个团大部的范例。这说明了只要我们战前真正作到充分周密的准备和细致的组织步炮协同,并把指挥的技巧与部队的英勇顽强相结合,同时冲锋突破敌一个团的防御阵地是完全可以的。我60军首创我军防御作战以来一次歼敌一个团大部的范例,特予通报表扬。望再接再励,继续稳扎狠打,争取更大的胜利。”此战,第181师共歼南朝鲜军5620余人。己方伤亡2200余人,涌现出30多名邱少云式的英雄。

中国战争 883。7西北无名高地战斗

    1953年4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反登陆战役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一部在朝鲜北汉江东岸鱼隐山西北,向南朝鲜军发动的进攻战斗。

    位于江东八九公里的883。7高地西北无名高地,高约600米是拱卫南朝鲜军第3师主要阵地883。7高地和949。2高地的屏障。志愿军第60军为锻炼部队,以第541团一部,在48门火炮支援下,于4月1日深夜向该高地之守军发起进攻。突破后迅速占领守军阵地表面工事,并成功地围歼退守坑道的全部守军。在以后15天的反复争夺中,南朝鲜军第3师预备队第22团投入战斗。在8日这一天,南朝鲜军以1个营兵力,并出动飞机33架次、坦克lo余辆,连续3次反冲击未达目的。第541团进攻分队以灵活的阵前出击,预先潜伏,先后打退南朝鲜军1个排至两个营兵力63次反冲击,最后巩固既得阵地。此战,共毙伤南朝鲜军2100余人,俘13人。第541团伤亡331人。

中国战争 草鞋洞华岳里战斗

    1951年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一部在朝鲜草鞋洞、华岳里一带对南朝鲜军的进攻战斗。

    志愿军第66军第197师,于1950年12月31日从高秀岭等地段突破南朝鲜军第5师第36团的防线后,即以第590团从高秀岭以西向南朝鲜军纵深猛插。该团第1连于1951年1月1日下午首先插向南朝鲜军阵地侧后。并于黄昏前占领草鞋洞,割裂南朝鲜军第36团的纵深防御体系。当夜,第1连继续南进,攻占华岳里附近的南朝鲜军榴弹炮阵地,为后续部队扫清障碍。至此,第1连已达成穿插目的,当发现南朝鲜军已开始撤退时,便机断行事,一面继续追击,一面用信号弹向指挥机关报告。该连在距华岳里不远的上南淙附近截南朝鲜军一部,遂发起冲击,经1小时激战,将其全部歼灭。此次穿插战斗,第1连共歼南朝鲜军600余人,其中俘虏376人。

中国战争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至11月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鲜清川江以北和长津湖地区,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发动的反击战役。

    1950年10月上旬,“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分3路继续向朝中边境推进,计划在西线(太白山脉以西)占领平壤、东线(太白山脉以东)占领元山后,两线部队东西对进,会合后再向北推进。15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和“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威克岛就朝鲜战局举行秘密会议。会后,“联合国军”加快进攻速度,17日占领咸兴,19日占领平壤。麦克阿瑟认为北朝鲜已彻底失败,中国不会出兵。于是,麦克阿瑟宣称要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并迅即改变其原定作战计划,命令部队以最快速度向北推进,先控制边境要点,堵住朝鲜人民军退路,防止中国军队介入,尔后再行全面占领。据此,东西两线部队采取以师甚至以团或营为单位,分兵多路向朝中边境冒进。此时,“联合国军”地面部队为23万余人,其中用于“三八线”以北作战的13万余人。其战役布势是:西线为美军第8集团军,有6个师另1个旅、1个空降团。其中:美军第1军(辖第24师、英军第27旅及南朝鲜军第1师)由平壤地区向新义州、朔州、碧潼方向推进;南朝鲜军第2军团(辖第6、第7、第8师)由成川、阳德地区向楚山、江界方向推进;美军骑兵第1师(机械化师)及空降第187团为第8集团军预备队,位于平壤、肃川地区。东线为美军第10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第1军团,有4个师。其中美军第10军(辖第7师、陆战第1师)由咸兴、利原地区向江界及惠山镇方向推进,南朝鲜军第1军团(辖首都师、第3师)沿海岸铁路线向图们江边推进。西线为主要方向。

    在朝鲜处境危急,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开始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3个口岸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龟城、泰川、球场、德川、五老里一线开进。计划在此线先组织防御,稳定战局,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