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bae系统公司也不例外。

    在英国脱欧之后,bae系统公司不再是欧洲军火企业,而是英**火企业,被众多欧洲同行当成了外人。

    显然,美**火企业同样不会把bae系统公司当自己人看待。

    虽然bae系统公司的经营状况还算不错,但是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或者说能一直维持下去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从市场与技术的角度来看,在英国脱欧之后,bae系统公司一直在吃老本,而且处处碰壁。

    比如,美国空军的b…x项目就明确提到,必须采用变循环发动机,而当今唯一掌握这种技术的是ge,即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bae系统集团名下的罗罗公司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研制出类似的发动机。

    又比如,在欧洲的“未来战斗机”项目中,掌握主导权的是法德,bae系统公司只是参与者,甚至连英国都只是参与者,而且法德向英国发出邀请,只是因为法德两国没有生产先进军用发动机的能力。

    不寻求改变,bae系统公司的好日子很快就会到头。

    那么,怎么改变?

    投靠实力强大的美国?

    还是回归欧洲?

    显然,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而且这两个选项都很糟糕,真正的出路未必在这两个选项里面。


第300章 拖延



    bae系统公司肯把fn公司的股份卖给d&f公司,还支持d&f公司收购fn公司,去跟欧洲大陆的企业竞争海外市场,其实就是求变的具体举措之一,也表明以劳伦斯为代表的英**火商没有认命。

    只是,bae系统公司求变的**有多强烈?

    或者说,英**火商愿意做出多大的改变?

    显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却无法回答的问题。

    关键就是,bae系统公司与美国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业务大多跟美国有关,主要利润也是来自美国。

    就算bae系统公司在求变,也不会达到离经叛道的程度。

    要知道,如果遭到美国制裁,从而丢掉美国的市场,bae系统公司会立即完蛋,连求变的机会都没有。

    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理会劳伦斯发出的邀请。

    想到这,王栋敲了敲桌子,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赵禹与尼古拉斯没有发表意见,一个负责技术,一个是黑客,两人从不对公司经营指手画脚。

    瑟琳娜有点惋惜,不过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我们确实有理由担心,只是错过这个机会……”

    “这是陷阱,不是机会。”王栋看了高峻一眼,说道,“当然,你的担忧确实存在,不能一口回绝。”

    高峻微微一愣,他担心的不是这个问题,只是王栋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反驳。

    “我尽力吧,不过能拖多久,我也不敢保证。”瑟琳娜又叹了口气,才说道,“只要劳伦斯把话挑明,肯定要我给出明确的答复,到那个时候,如果我断然拒绝,与他的关系就将破裂。”

    “这是必然的结果,有什么好可惜的呢?”

    王栋这么一说,瑟琳娜就闭上了嘴。

    “这个东西先收着,”王栋把微型储存器丢给了尼古拉斯,“不要乱动,说不定里面有病毒程序。”

    尼古拉斯微微一愣,不过随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栋的意思。

    病毒程序还没什么,关键是这个储存器是否有无线电信号发射装置,如果有,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发出信号。

    显然,就算尼古拉斯是超级黑客,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找出藏在里面的发射装置。

    王栋做出决定,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本着拖的原则,瑟琳娜没有主动跟劳伦斯联系。

    有趣的是,劳伦斯也不是很积极,接下来几天都没跟瑟琳娜联系,像是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当然,这只是私下往来,而公司层面上的事情依然按照计划推进。

    因为fn公司保持独立运营,所以两天之后,高峻以d&f公司高管身份去fn公司总部坐镇指挥。

    也说不上指挥,在收购之后还有很多烦琐的事情需要处理。

    高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fn公司的产品项目进行拆分合并,名为提高效率,降低不必要开支。

    首先倒霉的,正是在scar基础上演变而来的scar…s与scar…ia。

    按照高峻的安排,这两个项目都得下马,而参与项目的开发人员全都并入scar总项目之下。

    至于接下来开发什么,高峻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

    当然,他也无权做出决定。

    在对fn公司的产品项目有了足够多的了解之后,高峻对公司的产品线进行了疏理,并且把重点放到弹药上。

    简单的说,就是用fn公司的研发能力来为d&f公司服务。

    显然,这么做有足够充分的理由。

    d&f公司已经研制出了小口径埋头弹,正在解决生产上的问题,而fn公司在弹药生产领域有着极为悠久的利益,也有很雄厚的技术实力,其设计的ss109弹被全球近百个国家采用。

    在外界看来,这也是d&f公司收购fn公司的关键所在。

    虽然d&f公司有很强的开发能力,在创新上也非常厉害,但是基础薄弱,在生产方面较为薄弱。

    此外,d&f公司研制出小口径埋头弹已经不是秘密。

    就在高峻去比利时fn公司总部之后不久,d&f公司正式以二级承包商身份参加oicw项目,成为金队的一员。

    d&f公司的资本就是小口径埋头弹。

    当然,只是加入,而且只是二级承包商。

    按照美军的招标规范,d&f公司还需要拿出一种发射小口径埋头弹的枪械,而且最好是步枪,才有资格成为一级承包商,也就是获得跟bae系统公司等其他金队主力成员相当的地位。

    那么,开发一种发射小口径埋头弹的枪械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只是,承担这个任务的不是赵禹,而是fn公司的设计团队,而且大部分开发设计者来自scar项目组。

    把枪械的设计重任交给fn公司是王栋的安排。

    这么做,主要还是让赵禹集中精力应付沙特国防部的采购项目,也就是按照沙特的标准设计发射通用埋头弹的枪械。

    不管怎么说,沙特国防部才是d&f公司的老顾客。

    此外,王栋也没有想过能够在oicw项目中胜出,毕竟能不能坚持到oicw项目结束都是个问题。

    让fn公司主导枪械的设计工作,还能让外界相信,d&f公司极为重视oicw项目。

    别忘了,fn公司的scar早就赢得了美军特种部队的招标,而且scar…h也已成为美军特种部队的制式装备。

    按照安排,fn公司将分阶段,设计两种发射小口径埋头弹的步枪。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赶上oicw项目的进度,准确的说是不至于落后太多,毕竟蓝队早就提交了完整的枪弹系统。

    首先,就是在scar的基础之上,改造出一种发射小口径埋头弹的步枪。

    难度不小,几乎等于重新设计一种步枪。

    很简单,埋头弹与传统枪弹的差别很大,因此发射埋头弹的枪械在很多方面跟传统枪械截然不同。

    名为改造,其实只是采用了scar的一些优秀设计,比如闭锁系统。

    在此之后,fn公司才会完全按照美军提出的技术标准,设计一种发射6毫米埋头弹的步枪。

    当然,最快也要用两三年才能完成。

    其实,这也是需要分成两个阶段的关键所在,即美军肯定不会为了fn公司完成设计等上两三年。

    如果金队无法及时拿出一套性能出色的枪弹系统,美军很可能在年内宣布蓝队获胜。


第301章 初具规模



    为了赶上oicp;f公司也交付了一批测试枪弹,即最先开发出来,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的6毫米埋头弹。

    在王栋看来,拖上一个月已经差不多了。

    6毫米埋头弹一直在生产,哪怕产量不是很大,也能满足测试需求。

    至于fn公司提交的样枪,其实是用scar改进而来,更换了枪机、枪管与弹匣,机匣与枪托等部件来自scar。

    按照美军的要求,fn公司为样枪提供了四种不同长度的枪管。

    测试的第一阶段,主要检验枪弹的性能,在达到美军提出的基本指标之后,才会进入枪械测试阶段。

    用scar改装的测试样枪足以应付。

    只是,在外界看来,df公司的动作快得出奇。

    要知道,df公司刚刚收购了fn公司,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整合两家公司的资源。

    在这个时候,df公司却把重点放在了oicp;f公司收购fn公司,其实就是为了在oicp;f公司不过是bae系统公司的打手。

    虽然这并不是事实,但是王栋一点都不在乎。

    有bae系统公司遮风挡雨,哪点不好?

    此外,王栋也没有把oicp;k公司的小口径埋头弹!

    唯一不足的是,6毫米埋头弹更大,也更重,携行能力稍微差一点,不过已经达到了美军的要求。

    这个测试结果,早就在王栋的预料之中。

    虽然按照赵禹所说,小口径埋头弹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随着弹药技术发展,肯定会被通用枪弹取代,但是得益于更大的尺寸,6毫米埋头弹能装填更多的发射药,枪口动能远远超过了hk公司的小口径埋头弹,主要性能指标肯定更加出色,取得更好的测试成绩也就不足为奇。

    奇怪的是,美军只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基础性能测试。

    oicp;f公司提供的只是测试用的普通枪弹,采用的是普通硬质弹头,测试结果不具备说服力。

    要知道,在枪弹的基本尺寸确定下来之后,依然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拿556毫米nato弹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等北约集团成员国研制出了数十种枪弹,而提供给美军特种部队的m995型枪弹,穿透能力远远超过ss109弹,综合性能足以跟m80枪弹媲美。

    显然,美军没有理由做出如此草率的决定。

    除非,另有所图!

    其实,这正是王栋担心的问题。

    在把样枪与样弹送往美国进行测试之前,尼古拉斯提供了一条情报,美国国防部长已经钦定了蓝队的方案。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hk公司坚持沿用g11无壳弹步枪的技术成果,也就是想借oicp;k公司坚持采用47毫米口径的弹头。

    其实,蓝队拿来竞标的枪弹就是47毫米无壳弹的改进型,即增加了提高弹药稳定性的塑料弹壳。

    按照hk公司的规划,无壳弹才是最终的结果。

    为此,在新式步枪的设计上,hk公司做了大量保留,以便在将来通过改造发射无壳弹。

    在弹药技术的发展方向上,美军与hk公司不谋而合。

    分歧,主要是口径。

    小口径枪弹,最突出的优势是初速,即通过更高的初速,获得更好的性能,而最大的劣势是质量。

    按照美军做的测试,口径得超过6毫米,才能赋予弹头足够的质量。

    为此,美军一直在跟hk公司合作,希望hk公司能按照美军提出的需求设计一种口径稍微大一点的埋头弹。

    至于47毫米埋头弹,美军认为更适合用于pdp;k公司的实力,研制一种6毫米埋头弹没有任何难度。

    问题只有一个,谁出这笔钱?

    研制一种全新枪弹,至少需要数千万美元。

    在df公司出来搅局之前,hk公司一直在跟美军谈判,五角大楼在原则上答应提供研制经费。

    当然,主要就是出多少钱。

    那么,美军在这个时候宣布df公司的6毫米枪弹更优秀,是不是为了向hk公司施压?

    果真如此,df公司在oicp;f公司提交的只是测试用枪弹,而hk公司在感受到威胁之后,很快就能按照美军的要求设计出一种口径更大的埋头弹,用来参与第二轮测试,最终赢得五角大楼的订单。

    其实,根本到不了那一天。

    在df公司把6毫米埋头弹送去测试之后,就已经成了hk公司的死敌,而hk公司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对付df公司,让df公司出局,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挖出df公司的背景。

    此事关系到北约集团未来几十年的标准枪弹,肯定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

    在此期间,王栋去了一趟沙特。

    枪械生产厂已经建成,生产线正在调试,几个月之后就将取代爱丁堡的工厂,为沙特生产df762系列枪械。

    弹药厂也已开始建造,只是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建成投产。

    沙特当局一直在采购df762,大部分用来装备沙特陆军,少数援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