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征身份的密锁,需要在特定的计算机上使用。”

    “爵士,这么贵重的东西,我”

    “当然,你可以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在考虑清楚之后再给我一个答复,到时候我再派人把计算机送给你。”

    瑟琳娜长出口气,这才接住了劳伦斯递来的盒子。

    既然是考虑,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好了,我们到了。”

    劳伦斯这么一说,瑟琳娜才注意到,已经来到机场,而她租用的那架飞机就停在不远处的跑道上。

    这是一座专门供私人飞机使用的小型机场,管理得没有那么严格,也没有航站楼。

    在奔驰轿车停下来的时候,提前一步到达的高峻走过来,抢在司机之前拉开了后面的车门。

    看到瑟琳娜安然无恙,高峻才暗自松了口气。

    当然,两人没有废话。

    在跟劳伦斯道别之后,瑟琳娜带着高峻上了飞机。


第298章 牟利



    大家都盯着王栋,等王栋拿主意。

    玩弄了一阵,王栋冷冷一笑,把微型储存器丢到了桌子上。

    “这事,先放到一边。”王栋扫了眼盯着他的瑟琳娜、高峻、赵禹与尼古拉斯,又敲了敲桌子,才说道:“毫无疑问,劳伦斯就是莎士比亚。我们要决定的,只是要不要接受他的邀请。”

    没有人开口,因为除了王栋,没人有权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

    在接到高峻的电话之后,王栋立即驾车赶往爱丁堡机场,只是在到达之前,就接到了瑟琳娜打来的平安电话。

    随后,王栋打电话让赵禹与尼古拉斯返回古堡。

    到此,王栋断定劳伦斯就是“莎士比亚”,因为在“军火托斯拉”,只有三巨头有权发出邀请。

    如果在一年前,瑟琳娜当场就答应了下来,根本不需要考虑。

    只是,现在有这个必要吗?

    尼古拉斯早已查清,“军火托斯拉”的成员全都来自西方国家,准确说是信仰上帝的国家。

    在这个庞大的组织里面,别说华夏人,连俄国人都被当成另类。

    此外,“军火托斯拉”并不是什么政治组织,与意识形态也没必然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垄断组织。

    简单的说,“军火托斯拉”存在的根本价值就是通过垄断获取超额利润。

    这一点,跟以戴尔比斯公司为首的“钻石与珠宝产业联合会”非常相似,追求利润才是真正目的。

    显然,跟政府合作,获得金融集团支持,组建杀手组织,发展雇佣军团,都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此外,在某些地区策划战乱,甚至搞军事政变,同样是手段。

    受利益趋势,“军火托斯拉”并没有真正的核心,连三巨头都不是不可替代的。

    其实,这也是王栋他们无法战胜,更无法消灭“军火托斯拉”的根本原因。

    只要生产与销售军火有巨额利润,只要垄断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就没有任何办法彻底消灭“军火托斯拉”。

    哪怕干掉了所有成员,所产生的真空,依然会由其他军火商填上。

    正是在搞清楚这一点之后,王栋放弃了摧毁“军火托斯拉”的念头,转而跟“军火托斯拉”对抗。

    既然如此,还有加入“军火托斯拉”的必要吗?

    此外,还有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这就是,在“军火托斯拉”里面,没有华夏军火商。

    严格说,华夏也没有军火商,因为华夏的所有军火企业都是国营,即便是总经理,也只是经营公司。

    也可以说,在华夏只有一个军火商,就是华夏当局。

    其实,这也正是“军火托斯拉”把华夏排除在外的关键所在。

    在“军火托斯拉”的众多成员当中,没有一个是真正为政府代言,跟政府保持关系只是为了获得政府支持。

    所有成员,全都来自私营军火企业。

    当然,包括俄罗斯在内,西方国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营企业。

    此外,从目的出发,“军火托斯拉”也必须把华夏排除在外。

    很简单,在当今的军火市场上,华夏既是主要玩家,也是最大的破坏份子,扮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这么复杂,因果都与“军火托斯拉”有关。

    关键就是,军火产业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上个世纪,受自身实力限制,华夏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主要买家,就算出口军火,也以低端市场为主,对西方军火企业的威胁不太大,而且华夏军火市场的利润,让很多军火企业垂涎欲滴。

    只是,这种局面肯定无法一直维持下去。

    在本质上,军火产业也是工业,而且是典型的重工业,因此军火产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直接相关。

    随着华夏逐步实现工业化,肯定会在军火产业上发力。

    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

    持续了八年的两伊战争,被很多西方军火企业当成黄金时代,而且是冷战结束前的最后一次盛宴。

    交战的伊朗与伊拉克都是产油国,都是穷兵黩武,简直就是军火商的天堂。

    也就在这场战争中,华夏军火企业崭露头角。

    更让西方军火企业无法容忍的是,华夏军火企业竟然两边讨好,同时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

    虽然西方军火企业也经常这么做,但是不会如此明目张胆。

    当然,华夏当时卖给交战双方的军火几乎全是低级货,利润不会太多,大多西方军火企业是嗤之以鼻。

    进入本世纪,第二个转结点到来。

    与第一个转折点相比,第二次转变来得更加平缓,没有那么激烈,不过对西方军火企业的威胁更加巨大。

    这就是,华夏初步完成工业化,依托工业化开始向高端领域进军。

    要知道,军火生意本来就是工业强国的专利。

    自从英国打开工业化大门之后,数百年来,只有真正的工业强国才有能力向其他国家输出军火。

    那么,华夏在初步实现工业化之后,开始在军火市场上发力,可以看成是必然结果。

    只是,没有一家西方军火企业愿意接受这个必然结果。

    很简单,华夏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此后两百多年里,米字旗飘扬在世界各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才被美国超越,而真正被美国取代是半个世纪之后,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事情。

    为什么?

    在英国称霸世界的两百多年里,其他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比如法国与德国,人口跟英国相当。

    美国能够超越与取代英国,那是因为美国的人口比英国高了一个数量级!

    此外,与美国一道把英国从世界霸主宝座上赶下来的苏联,人口也超过一亿,照样比英国高出一个数量级。

    华夏呢?

    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时候,华夏的人口高达十三亿!

    是不是很相似?

    显然,华夏的人口数量比美国高了一个数量级!

    一个人口如此多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并且进军军火产业,开始向全球输出军火,其他国家的军火企业还要活吗?

    更恐怖的是,华夏没有私人军火商,所有军火企业都是国营。

    只要华夏的军火企业走出国门,那么不久之后,国际军火市场就没有其他国家军火企业的事了。

    随同消失的,还有军火产业的巨额利润。

    为此,包括俄罗斯军火商在内,才会不遗余力的围剿华夏军火商,阻止华夏军火商进军国际市场!


第299章 求变



    在总体上,西方军火企业的努力意义不大,最多只是给华夏军火企业制造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麻烦。

    俗话说,因利而聚必因利而散。

    虽然包括俄罗斯军火企业在内,西方军火企业都很惧怕来自华夏的竞争对手,但是在本质上,并非所有军火企业都愿意把华夏挡在门外,因为华夏不但是军火出口大国,同时也是军火进口大国。

    因为各自的利益不同,获取利益的手段不同,所以在对待华夏的问题上,西方军火企业并不是一根绳。

    比如,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是“瓦森纳协定”的缔约国,却一直在向华夏出售武器。

    此外,土耳其与阿根廷等缔约国还在从华夏进口武器。

    在根本上,华夏军火产业必然跟随工业化的脚步发展壮大,华夏军火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不管是制裁、还是限制与遏止,都无法改变这个趋势。

    其实,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制裁不但无法阻挡华夏的脚步,还会让华夏军火企业闯出一番新天地。

    这种局面,其实已经出现了。

    拿军火产业中最高端的军用飞机来说,华夏已经独立研制出第五代战斗机,大型运输机与空中预警机,还在向海外推销这些军机。

    即便是技术含量最高、研制难度最大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华夏也已取得突破。

    在其他领域,无不如此!

    华夏的第一艘纯国产航母已经下水,成为了航母俱乐部的成员,而且是美国、俄罗斯与英国之后,全球第四个拥有大型航母的国家,还是除美国之外,全球唯一研制电磁弹射器的国家。

    如果以建造能力为准,华夏是美国之外,唯一能够独自建造大型航母的国家。

    把舰载战斗机等算上,华夏同样是美国之外,唯一能够靠自身能力打造以航母为平台的海空打击能力的国家。

    在传统强项,也就是地面武器领域,华夏的多种外贸坦克已经获得多个国家的订单。

    以外贸军火的品种来看,华夏已经超越美国,是全球唯一能向海外客户提供所有武器装备的国家。

    别忘了,美国不生产常规潜艇,而华夏的常规潜艇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

    这就是制裁华夏,对华夏实施军事禁运的结果?

    显然,这个结果与西方国家当初的设想截然相反。

    用网上的话来说,再制裁与禁运二十年,华夏就什么都有了。

    如果制裁与禁运没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那么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其实,在西方国家阵营里,早就有了质疑的声音。

    只是,落下铁幕容易,破除铁幕却极为困难。

    随着华夏的军工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在全球范围内跟西方军火企业争夺订单,这一切变得更加不可能。

    不说别的,只是为了自身利益,欧美国家的军火企业就会横加阻挠。

    哪怕知道迟早要跟华夏军工拼个你死我活,也不是现在,而且拖得越久越好,毕竟现实利益才是关键。

    可见,这就是王栋面对的现实难题。

    在依靠军情局拿到埋头弹的技术前,d&f公司算得上是一家正宗的西方企业,跟华夏没有必然联系。

    至于王栋、赵禹等人来自华夏,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很多西方军火企业里都有华裔员工。

    只是,在拿到了由军情局提供的技术,特别是华夏独有的二元发射药与层叠喷涂装填工艺后,那就不一样了。

    哪怕d&f公司在资本上,依然是英国企业,却打上了“华夏”的烙印。

    在这个大背景下,还有必要加入以遏制华夏军工为现实目的的“军火托斯拉”吗?

    就算有,加入“军火托斯拉”能得到什么好处?

    王栋在考虑,也必须考虑清楚。

    随着华夏军工的强势崛起,西方军火企业正在寻求改变,只是在改变方式上存在严重分歧。

    做为绝对核心的美**火企业继续在原来的道路上前进,认为加强遏制手段,比如技术壁垒,来巩固自身的优势地位,确保在各个领域,至少是高端领域拥有绝对优势,把华夏军工压在中低端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军火企业也在这条道路上前进。

    说是追随美**火企业也好,说是维护自身利益也好,欧洲军火企业确实获得了不错的发展机会。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bae系统公司。

    通过参与由美**火企业主导的项目,充当二级承包商或者子承包商,bae系统公司在这些年里发展得很不错。

    至于其他的欧洲军火企业,哪怕比不上bae系统公司,也能尝到一些甜头。

    只是,这种局面正在改变。

    英国脱欧是一个因素,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行动,还有华夏的经济扩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虽然美**火企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欧洲军火企业正在努力寻求改变。

    当然,bae系统公司也不例外。

    在英国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