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舰-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会钻到金属片上,他使尽全身力气,始终不能钻进去。半个小时过去了,空气
不足使驾驶员不能再战,他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浮出水面。正在这时,英国巡逻艇
发现了像怪物一样在水面缓缓移动的“海龟”艇,于是前往追赶。人力驱动的“海
龟”艇哪里是巡逻艇的对手,在拼命逃跑之时,驾驶员急中生智,连忙扔出水雷,
英国巡逻艇不知这海上怪物施放的是何种武器,不敢恋战,匆匆逃离现场。大约20
分钟之后,水雷在定时器的操纵下爆炸了,吓得封锁纽约港的英国军舰纷纷起锚。
“海龟”艇尽管未能直接给敌舰有力的打击,但从冲破英军的封锁这一点来看,它
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海龟”艇的水下爆破未能成功,却揭开了水下进攻战斗的序幕,成为首次使
用潜艇携带水雷作战的战例。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叶,潜艇正式为各国军事家所关注,潜艇从早先的缓慢发
展进入到正常发展时期。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这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对潜艇的
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796年,富尔顿开始改进“海龟”艇,他将依照“海龟”
艇改型设计的“红鱼”号的方案献给法兰西和荷兰,由于两国政府软弱无能,故未
能使“魟鱼”号及时投入建造。直到拿破仑执政之后,法国海军才于1801年正式决
定建造“魟鱼”号。“魟鱼”号潜艇是一艘铁架钢壳、形如雪茄、小巧玲拢的潜艇。
该艇长7 米,最大直径近3 米,艇上设有水柜,以使潜艇能够浮沉。艇上装有一根
可以折叠的桅杆,用以在水面航行时利用风帆推进;当潜艇在无风或水下航行时,
可收起桅杆,使用艇上装设的一台手摇螺旋桨推进。“红鱼”号无论从艇体材料、
武器和设备等方面都比“海龟”艇有较大的改进,所以能潜人水下8 米—9 米深处。
这种风帆潜艇主要载有水雷,当作水下兵器进行战斗,不过,“魟鱼”号在战斗中
一次也没能取得超群的战绩。为此,连早先支持富尔顿的拿破仑也视“魟鱼”为废
物,从而挫伤了富尔顿研究潜艇的积极性。
    19世纪中叶,德国正与丹麦作战,为了能击破丹麦对德的封锁,德国炮兵下士
威廉·鲍尔按照富尔顿的式样改进制成了名为“火焰”的潜艇。“火焰”号潜艇的
动力装置与当今的自行车驱动装置很相像,是用脚踏飞轮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驱
动潜艇前进。但是,在一次试验中,由于操纵失灵,“火焰”号一头扎向海底,艇
员差点全部丧命。“火焰”号失败后,鲍尔跑到奥地利和英国,企图在那里实现自
己的远大抱负,可是结果使他很沮丧。不屈的鲍尔还是不放弃自己的努力,终于在
俄国建成了一艘新的潜艇‘冰鬼”号。这艘潜艇仍靠人力踏踩推进,但是,尽管
“水鬼”比“火焰”的结构、性能等优越得多,但在漫长的岁月里,“水鬼”一直
未能一显身手。
    潜艇史上最后一艘人力推进的潜艇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建造的“亨莱”号潜艇。
“亨莱”号潜艇是由一台锅炉改建而成的。它的艇体像一支细长的雪茄,由8 人转
动一根曲轴来推动艇体前进,这根曲轴贯穿了长达60多英尺的大部分艇体,艇内有
压载物和压载水舱,用来控制艇体的沉浮。艇内空气可供艇员短时间内呼吸,故从
这一点上讲,“亨莱”号可空舱下潜,以完成短时间突击任务。艇上装有水雷,可
以每小时6 千米—7 千米速度进行作战。
    由于“亨莱”艇是由锅炉改建而成的,所以存在着长宽不相称的巨大缺点,使
得它仅在试航时就先后沉没4 次。第4 次试航沉没之后,美国南部海军还是将它打
捞上来进行初步改装,并在艇首装有撑杆水雷。1864年2 月17日,“亨莱”号潜人
查理士顿港,直逼北军停泊在港内的轻巡洋舰“休斯敦”号的尾部,只听一声轰响,
“亨莱”号和“休斯敦”号同归于尽。
    “亨莱”号先后葬送了35人的生命,为此人们将它称为“水下棺材”。不过,
尽管它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击沉敌舰的潜艇。
    正当“亨莱”艇屡建屡沉之际,一艘新奇的潜艇正在诞生。从德布雷发明的第
一艘潜艇到“亨莱”艇,由于一直以人力推进作为惟一动力,所以拖延了潜艇技术
的发展,而蒸汽机在这个时代早就用于铁路运输和水面舰船了。18世纪50年代末,
法国海军的一名工程师终于提出了改装机械动力潜艇的建议。1863年,装有一台80
马力的压缩空气发动机的潜艇“潜水员”号在法国下水。由于这艘潜艇安装有80马
力体积较大的新式发动机,因此其尺寸超过当时所有的潜艇而成为20世纪以前最大
的一艘潜艇。它长达140 英尺、排水量达420 吨。“潜水员”号的艇体是模仿海豚
外形设计的,由于设计水平的限制,当增加压载使潜艇的浮力等于零时,潜艇下潜
就失去了控制能力。因此,“潜水员”号艇无可奈何地以失败而告终。
            众说纷纭的中国第一艘潜艇
    也许人们不信,就是今天,他的子孙们也曾抱有怀疑的态度,在19世纪80年代,
在中国——一个机械制造业十分落后的国度里,也曾建造成功一艘在当时居世界领
先地位的潜艇。
    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介绍一下这一艘理应值得华夏子孙自豪的潜艇。
    1880年初夏,位于海河岸边的天津机器局内,一群民工正头顶烈日建一座谁也
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围墙”。别说民工了,就是指挥施工的负责人也不知道这围墙
的用途,其机密程度在整个人类海军建设史上也极其罕见。
    围墙建成后,天津机器局这个清政府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平添了一种神秘的气
氛,因为,从不见围墙内人员的出人,只是每天见到指定的差役定时将饭食、物品
送人围墙之内。
    天津机器局与福建船政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一时期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
批军事工业。该局由清朝中央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奕沂提议,由三口通商大臣崇
厚于1867年创办,最初几年忙于选址,一无所成。1870年,法国驻天津领事车大业
等因作恶多端被群众打死,法国教堂、育婴堂、领事署及英、美教堂被焚烧,发生
了所谓的天津教案。迫于英、法、美等国威胁,清政府派崇厚为钦差大臣,向法国
道歉,天津机器局便由新任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
    李鸿章创办过江南制造总局,接办天津机器局后,他将江南制造总局的总办沈
保靖调人局内主持工作。
    务实的沈保靖一调人局内,就整顿局务,购买机器,扩建厂房,逐步使天津机
器局的生产规模、制造水平达到了相当程度。1876年,天津机器局生产出第一批水
雷。1880年,又建成引军桥船130 余只(这大概称得上中国最早的军用舟桥了),
而制造枪、炮、子弹及炸药,更是该局所长,仅炮弹一项,年生产量就达到2 .7 
万颗。
    天津机器局的成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而机器局内的围墙,更引起人们的兴趣,
人们纷纷猜测、打听。1880年6 月20日,敏感的新闻界经多方了解,最先披露了围
墙之谜:“试造轮船”。
    新闻界的披露并未能够真正解谜,因为,此时的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局早
就公开造船,而且已达相当水平。在这以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两局已先后建成轮船、
军舰近30艘,甚至曾接待过英国军舰官兵的参观,所以人们认为天津机器局围墙内
决不会仅仅是“试造轮船”。
    几个月后,新闻界终于摸清了详情,围墙之内确实是造船,但造的不是普通的
轮船,而是“水下机船”。“水下机船”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潜艇”。据介绍,
提出试造这艘“水下机船”的人是一个姓陈的“道员”。他带着设计图纸及说明,
主动找到清政府大员,要求建造,并表示愿以合同保证,若建成后经过试验证明不
适用,工费分文不取,照价赔偿。当时清政府正为获得先进舰船加速“水师”建设
而努力。陈道员所提建议,引起清政府的兴趣,很快就被批准,陈道员及10余名大
臣不几日便在围墙内开工了。为了保密,负责建造的工匠被隔绝了一切对外联系,
吃、住及日常生活全被限制在围墙以内,即使是天津机器局的工师,也不能接近围
墙。
    经过整整一个夏季的努力,“水下机船”终于在当年秋天建成完工。它“式如
橄榄,上有水标及吸水机,水标人船一尺,船即人水一尺。可于水底暗送水雷,置
于敌船之下”。这是当时的记载,尽管比较简单,但它已经说清楚了潜艇潜浮的原
理,后人曾争论这“水下机船”有否建成,是不是不负责的“文字匠”胡言乱语,
其实,没有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是不会了解这些原理的,有了这些原理,造潜艇已
经不太困难了,充其量仅仅是工艺问题罢了。
    1880年9 月18日,这天正是中秋节,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试航,船
半浮水面航行,灵捷异常,颇为合用;沉入水下,水标浮出水面尺许,令水面一无
所见,而布雷无不如意。
    从这些介绍来看,中国人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潜艇,在当时绝对称得上处
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不知何故,它竞销声匿迹了,以后既没有见到任何文字介
绍,也没见官方消息,更没见到它留下的一舱一室、一片甲板。史学家认为,有可
能是“水下机船”的消息披露后,昏庸的清政府迫于西方列强的压力而下马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海军重新开始了中国潜艇的建造。
    设计图纸及说明,主动找到清政府大员,要求建造,并表示愿以合同保证,若
建成后经过试验证明不适用,工费分文不取,照价赔偿。当时清政府正为获得先进
舰船加速“水师”建设而努力。陈道员所提建议,引起清政府的兴趣,很快就被批
准,陈道员及10余名大臣不几日便在围墙内开工了。为了保密,负责建造的工匠被
隔绝了一切对外联系,吃、住及日常生活全被限制在围墙以内,即使是天津机器局
的工师,也不能接近围墙。
    经过整整一个夏季的努力,“水下机船”终于在当年秋天建成完工。它“式如
橄榄,上有水标及吸水机,水标入船一尺,船即入水一尺。可于水底暗送水雷,置
于敌船之下”。这是当时的记载,尽管比较简单,但它已经说清楚了潜艇潜浮的原
理,后人曾争论这“水下机船”有否建成,是不是不负责的“文字匠”胡言乱语,
其实,没有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是不会了解这些原理的,有了这些原理,造潜艇已
经不太困难了,充其量仅仅是工艺问题罢了。
    1880年9 月18日,这天正是中秋节,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试航,船
半浮水面航行,灵捷异常,颇为合用;沉入水下,水标浮出水面尺许,令水面一无
所见,而布雷无不如意。
    从这些介绍来看,中国人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潜艇,在当时绝对称得上处
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不知何故,它竞销声匿迹了,以后既没有见到任何文字介
绍,也没见官方消息,更没见到它留下的一舱一室、一片甲板。史学家认为,有可
能是“水下机船”的消息披露后,昏庸的清政府迫于西方列强的压力而下马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海军重新开始了中国潜艇的建造。
            “现代潜艇之父”的杰作
    1841年2 月24日,约翰·霍兰在爱尔兰的利斯凯纳镇出生了。他家境贫寒,一
家6 口的生活,全靠在英国海岸警卫队当雇员的父亲微薄的薪水维持。霍兰15岁才
进入一所学校学英语,3 年后又进入中等学校读书,然而,命运偏偏捉弄穷苦人,
他父亲这时不幸病故了,霍兰只得结束学生生涯,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以担
负养活全家的重任。
    霍兰出生前,爱尔兰已并人英国版图,英国人的蛮横在霍兰幼小的心灵埋下了
仇恨的种子。他想,如果能发明一种水下航行的军舰就能隐蔽地攻击不可一世的英
国军舰了,于是,他一面教学,一面埋头于潜艇的设计。1873年,他辞去了教师的
工作,带着自己的一些潜艇设计图纸到美国,担任一个教会学校的教师。这年冬天,
他不幸滑倒,把腿摔断了,但他在治疗腿伤的几个月内,把他的潜艇设计得更加完
美了。1875年,他将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美国海军部,用以抗击英国。但是,
由于3 年前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