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舰-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俄海军技术委员会在没有其他方案的情况下对波波夫的这一设想作了全面论
证。论证的结果表明,只有圆形军舰才能满足海军部的三条要求。于是,海军部下
令由波波夫组成一个设计小组,进行圆形军舰的设计。很快,首批图纸就从波波夫
的手中诞生了。经过海军技术委员会的审核,一切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有了图纸,
赶制的模型也很快在1870年制成,并在同年的彼得堡全俄展览会上展出。
    这一奇特的军舰模型一展出便引起了舆论界的争论。因为它全然不像军舰,倒
像是插着香肠的大圆盘。有人说它开辟了军舰设计建造史上的新创举,有的人则不
以为然,认为建造这种怪舰无疑是浪费国家财产。
    由于黑海沿岸防卫的需要,也由于海军部的部分官员的虚荣心,他们认为,既
然海军部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实现。于是,在一片反对声中,圆形怪舰的建造
计划还是很快得到批准,而且一下子决定建造10艘之多,这是沙皇俄国舰队建造史
上前所未有的。
    方案完成了,但由于黑海一带还没有一个可以建造圆形军舰的工厂,于是海军
部决定先试造五艘。这样在彼得堡将圆形军舰上的零部件造好之后,运到尼古拉耶
夫进行组装。经过努力,1871年底,世界上第一艘圆形军舰终于问世了,它被命名
为“诺夫戈罗德”号。由于海军部迫不及待地要进行实用舰的建造,“诺夫戈罗德”
号的各项试验也很快完成了。
    有第一艘圆形怪舰的建造经验,第二艘圆形怪舰建造得异常顺利。这艘圆形军
舰比试验用的第一艘更加庞大。为了表彰波波夫的杰出贡献,俄国海军部决定将这
艘圆形军舰命名为“海军中将波波夫”号。“海军中将波波夫”号直径达36.6 米,
吃水41米,排水量达3550吨,装甲厚度竟达75毫米,同时装备两门口径为305 毫米
的大型火炮。“海军中将波波夫”号开始建造时装设8 台蒸汽机,功率达3000匹马
力,中剖线两侧各为4 台。后来由于感到使用不便,拆除了2 台蒸汽机,这样,这
艘载有205 名舰员,航速最多可达8 .5 节,造价高达300 万卢布的圆形怪舰就完
工了。
    圆形军舰服役后,它的缺点日益明显:圆平的船底,在海浪的冲击下非常不稳,
影响射击精度。同时,圆形军舰航行性能极差,不易操纵,不适合海上使用,即使
在河中行驶,上水时倒还凑合,下水就显得不易控制了。尽管圆形军舰缺点如此之
多,但由于其符合海军部提出的“建造原则”,维护了达官贵人的尊严,故成了俄
国海军的宠儿。不久,这艘怪舰还惊动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参观过圆形怪舰之后,一时高兴,令波波夫为其设计一艘圆形游
艇。正是这艘圆形游艇暴露了这种军舰的全部缺点,使得圆形军舰身价大跌。
    那是亚历山大二世的游艇完工之后,在开往皇室附近的途中,这艇游艇的艇体
被巨浪打了一个大洞。这样,尊贵的亚历山大二世再也不敢享受这艘豪华的游艇了。
皇帝的不悦使得计划中的圆形军舰再也没能建成。
             战列舰的诞生和崛起
    在17世纪之前,帆船上虽早已安装了火炮,并设置了供射击用的舷窗,但是舷
炮的射击仍十分笨拙。当时的火炮是从陆上移到战舰上的,也安装有木轮,因而发
射时会产生很强的后坐力。为了制止舰载炮身的后坐,火炮往往被紧紧地固定在船
的舱壁上,炮管则通过舷窗伸出船舷外,使得装填弹药十分困难,尤其是在激烈的
海战中,装填弹药简直无法进行。
    17世纪初期,舰炮射击技术出现了一项重要革新,即用绳子来制止火炮后坐,
这使得从炮门起,有很长一段炮身能够留在船舱内,装填炮弹变得简单易行了。
    1652年—1678年,为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英国同荷兰进行了3 次大规模的
海上战争。英国统帅是作战经验和训练经验极其丰富的将领罗伯特·布莱克,他根
据以往的经验和舷侧炮战船的作战特点,确立了舰队纵列这一战术思想。1653年,
英国海军颁布了两个在海军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其一是《航行中舰队良好队
形教范人规定了在航行中保持良好队形、指挥统一、完整的联络方法等重要内容;
其二是《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人第一次作出了组成纵队战斗队形的规定。依据
这一规定,作战时将所有舰只以一定的间隔排成一个纵队,战斗时每次只有一艘战
舰用舷侧炮向敌舰射击,其余各舰迅速装填弹药。一艘舰射击完毕后,第二艘进行
射击,一艘接一艘依次进行。这种队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舷侧炮的威力。与此同
时,指挥官可根据作战意图对秩序井然的队形中的舰船实施有效的指挥,大大提高
了战斗力。在此基础上,英国海军颁布了《舰队队列条令》和《舰队战斗条令人在
海军战术上改变了以往海战中无战斗队形,以单舰格斗。炮击和接舷战为主的混战
状况,转而采用纵列编队、首尾相接、抢占敌舰上风、以炮战为主的战斗手段。
    正是这一时期,采用纵列队形进行作战的主力舰船被称作为“战列舰”。因为,
只有吨位较大、舰炮较多的舰船,才有充分的能力坚持在战斗队列上。那时,英国
按舰炮的数量将战舰分成了6 个等级:第一级90门炮以上;第二级80门—90门炮;
第三级50门—80门炮;第四级38门—50门炮;第五级18门—38门炮;第六级18门炮
以下。其中,前三级船在战斗编队中适于作战,因而归人战列舰。第四级为快速帆
船或巡航舰,这些快速帆船可以说是巡洋舰的鼻祖,它们一艘只有一层炮甲板,配
备50门左右的火炮,这些战船吨位小、火力弱,无力参加大型战斗,主要担负巡逻、
警戒、侦察、护卫等任务。
    战列舰是18世纪最杰出的武器,当时几乎没有一种武器能够与之相比。最大的
战列舰可在1 小时内连续发射30吨炮弹,且可持续数小时之久。如此强大的作战能
力令人惊叹,历史学家们甚至称它为“魔鬼的武库”。
    这一时期,战列舰中最著名者为英国的“胜利”号,它于 1759 年开始建造,
1765年下水,排水量 2162 吨,全长67.8 米,宽15.3 米,共有3 根主桅杆,主
桅杆高达61.5 米,桅杆底部最粗处直径达0 .9 米。3 根桅杆的帆杆上共挂有 36
面横帆,所有帆的总面积有16000 平方米,满帆时最高航速达10节。
    “胜利”号上设有3 层炮甲板,装备102 门铁铸加农炮,可发射5 .4 千克—
14.4 千克的炮弹。另外,船上还有两门30。6千克炮弹的巨型短炮,这种被英国人
称为“粉碎者”而被法国人叫做“魔鬼炮”的短炮,专门用于抵近敌船射击,威力
巨大,两门炮一次单舷齐射,便可发射出半吨重的炮弹。
    1873年,人类造船史上最早将风帆从舰桅去掉的纯粹的蒸汽机动力战列舰“蹂
躏”号在英国诞生了,它标志着机器动力的最后胜利,标志着船舶史上新技术革命
的来临。这艘战列舰首尾各装有一座双联装305 毫米的火炮。1892年,英国又建造
了世界上第一艘钢质战列舰“君主”号,这艘战列舰满载排水量1 .5585万吨,航
速达到创记录的18节。该舰舷高,前后甲板各装有一座双联装343 毫米炮塔炮,两
舷还装有副炮。该舰一建成,立即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很快就成为各国战列舰设
计的样板,并被公认为近代战列舰的模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名叫马汉的美国海军军官于1890年撰写了《制海权对
历史的影响》一书,轰动了各海军强国。马汉在书中宣扬了这样一个观点:谁取得
了制海权,谁就能夺得世界霸权,而谁要取得制海权,就要拥有强大的海上武力,
就要建造装有大口径火炮的重型战舰。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各海军强国开始了一
场建造重型战舰的狂热竞赛。
    1904年—1905年发生的俄日战争,通过战列舰大编队交锋,证明了舰炮在远距
离上的效力,也证明了增加主炮数量的重要性。根据这场战争提供的经验,当时的
工业强国率先研制新一代的战列舰。只用了一年时问,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于
1906年匆匆下水。该舰排水量1。79万吨,速度21节。该舰采取了战列舰一律用重炮
武装的原则,使战列舰发展出现了转折点。装备的火炮只有两种口径:10门口径为
305 毫米的舰炮构成主炮,配置在5 个双管炮塔中,其中3 个在战舰的纵向,2 个
在两头。由于火力、速度和活动半径的增加以及良好的装甲防护力,使“无畏”号
战列舰胜过以往所有的战列舰,成为标准型战列舰,世界各国海军都模仿这种舰型。
当时,人们将按“无畏”号的战列舰建造的战列舰称为“无畏舰”。
    面对英国的无畏战舰,德国人不甘示弱,建造了排水量更大、装甲更厚、舰炮
口径更大的战列舰。英国海军面对德国人的挑战,公开宣称:你造一艘,我就造两
艘,以此同德海军抗衡。在这同时,日、美及其他一些海军强国,也紧紧跟上这场
军备竞赛。这期间新建的战列舰都增加了火炮的数量,提高了防护能力,主炮口径
已达380 毫米,主炮数量已由4 门增加到10门一12门,蒸汽往复机也为蒸汽涡轮机
所代替,航速已达23节一26.5 节,排水量增大到2 万吨左右,最大则达2 .25万
吨,“大舰巨炮主义”由此正式步人海战舞台。
    狂热的军备竞赛,使战列舰获得迅速发展。到1914年,英国已有战列舰和战列
巡洋舰73艘,最大的排水量3 .3 万吨;而德国也有52艘;法国拥有22艘;意大利
12艘;奥地利15艘;俄国10艘;美国和日本分别拥有25艘和13艘。
            “大舰巨炮主义”的灭亡
    1937年11月和1938年3 月,日本分别开始了两艘大型战列舰——“大和”号和
“武藏”号的建造工作。这两艘战列舰发展史上最大的战列舰的设计建造工作是在
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下进行的。
    在挑选建造人员时,军界首先对参加者的家庭情况。宗教信仰等进行了一系列
的审查,并强迫所有工作人员对天皇宣誓;在所有的图纸上将尺寸数据进行缩小,
以蒙骗其他军事强国;同时,还在船台周围用薄铁皮、棕榈绳网遮蔽建造场地。在
所有这一切都完成之后,才开始了巨舰的建造工作。
    1941年12月16日和1942年8 月5 日,“大和”号和“武藏”号两舰分别竣工,
两舰是用同一张图纸建成的,其满载排水量为7 .3 万吨,舰长263 米,舰宽38.
9 米,吃水10.4 米,甲板以上的上层建筑高达13层,并设有电梯,拥有1000多个
舱室,2500多名官兵。舰上共有12台蒸汽锅炉,由蒸汽轮机驱动4 个直径达6 米的
大推进器,总功率达15万马力,航速每小时27海里,这对当时的战列舰而言,是最
为先进的水平了。
    在“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上,装有世界上最大口径的主炮,三联装460
毫米主炮共有3 座,前面2 座,后面1 座,每座炮塔重2200吨,一发炮弹重达1 .
5 吨,最大射程达41千米。除了主炮外,它们还装有几种口径的副炮和机枪,最初
每艘是56座,后又改装为147 座,同时还增设了当时日本刚刚研制成功的雷达探测
设备。为了侦察敌情和观测、修改主炮射击的弹着点,舰上还装有6 架水上飞机,
由舰上的两座弹射器弹射起飞。
    为了防御鱼雷、水雷和炸弹的攻击,“大和”号和“武藏”号都有装甲防护。
舷部有5 层钢板的防护,最大厚度410 毫米,创造了当时战列舰装甲厚度的最高纪
录。底部也有3 层钢板防护。全舰装甲总重竟达2100多吨。舰体水下部分若中一枚
鱼雷,不会影响战斗力;同一舷若中两枚鱼雷,由进水造成的倾斜不会超过5 度,
仍能坚持战斗。
    日本军国主义花费巨资而苦心营造了这两艘大型战舰,以为凭其坚甲巨炮便可
叱咤风云于太平洋,抗衡英美于“大东亚”的防线以外。他们自誉这两艘军舰为日
本国防的“中流抵柱”,故在几次重要的水面舰艇会战中,日军都没有舍得亮出这
两张“王牌”。
    1944年10月,美军进行夺取菲律宾的登陆战时,选择了菲律宾群岛中部的莱特
岛作为登陆点,因而触痛了日本人。因为,菲律宾是日本人内侧防线的最大基地。
日本人认为这是海上决战的最后时刻,必须使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