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器大世界--飞机-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时可能撞山的危险,艰难地向前飞行。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飞机飞临杭州上空,当飞行员看到风光如画的西子湖时,
顿时如释重负。“终于安全到达了!”李桂丹自言自语地说道。
    定桥机场上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沦。由于连日大雨,机场跑道上到处是积水。
李桂丹的飞机迎着急风骤雨着陆了,机轮飞溅着积水,激起了一个小小的“喷泉”。
飞机还未停稳,机场上却响起了凄厉的空袭警报声。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当天上午日军大本营紧急命令日海军驻九州的木更津航空队和驻台北的
鹿屋航空队,派遣“九六”式远程轰炸机人侵中国大陆,企图轰炸杭州、广德、南
昌、南京等地的中国机场。
    14时50分,鹿屋航空队的18架“九六”式轰炸机全部升空。由新田少住率领的
9 架飞机直扑杭州定桥机场。
    海上情报站发出紧急通报:“似有飞机从台湾方向向杭州飞来。”于是机场上
响起了空袭警报。
    刚从南京赶到览桥的大队长高志航,此时正忧心如焚。他是昨天在南京接受命
令的,然后即向周家口机场发出急电,命令四大队全部飞机火速赶往定桥。他仰望
天空,心里盘算着:“怎么还没到呢?”
    说时迟、那时快,天空突然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李桂丹的飞机率先着陆了。
飞机刚滑到停车线,高志航跑步赶到李桂丹的飞机前,大声下达了命令:“大批敌
机就要飞到定桥上空了,全大队立即起飞作战!”
    李桂丹只说了一句:“明白!”随即率领二十一中队起飞迎敌。
    高志航又用布板、旗语信号命令刚刚赶到的二十二、二十三中队留空拦截敌机。
然后,赶到刚落地的他本人的座机前,跃身上机,一踩油门,螺旋桨飞速旋转起来。
    替他送来这架飞机的飞行员不禁大吃一惊,赶紧高呼:“大队长,油不多了!”
    “没关系,尽油箱里的油飞。油光了,干脆跟鬼子来个同归于尽!”高志航高
声答道。随即率全大队的27架战鹰电掣风驰地直插蓝天。
    这时,9 架日本飞机已飞临杭州上空。
    当时正值黄昏,满天乌云,云层离地面只有300 来米,能见度很差。人侵的日
本飞机已无法保持编队,到处乱窜。
    高志航的飞机迅速爬高到3000米云层上,四处搜索未见敌机。于是迅速下降高
度,在云层下搜索。突然,高志航发现座机前方有一架涂着太阳旗机徽的轰炸机。
“看你往哪里跑!”高志航加大油门,直向敌机冲去。
    日本“九六”式轰炸机的机尾有一个炮塔,炮塔内装有机枪,可向后射击。炮
塔内的射手已发现高志航,他正握枪瞄准,正准备射击呢。
    “先敲掉他!”高志航抢先射击。“哒!哒!哒!”一阵枪响,这个小鬼子一
命呜呼了。
    敲掉了后炮塔,轰炸机就成了只能“挨打”的目标了,高志航毫无顾虑地向敌
机紧追过去。距离在不断缩短。他准备靠近一点再打。突然,敌机前面出现一片浓
云,日本飞行员想钻云逃命。
    “我让你跑!”高志航迅速地按下了机枪按钮,机上喷出两道愤怒的火舌,当
即把日机右侧主油箱打得四分五散。顿时火光四起,飞机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迅即
坠地。机上炸弹轰然爆炸,浓烟烈火竟上冲刃瓜多米。
    多美丽的火花!多壮观的场面!这就是在中国上空,中国人首次获得空战胜利
的情景。
    高志航乘胜追击,又在附近空域发现了一架敌机。他和战友们居高临下、先发
制人,采用轮番攻击的战术,又干净利落地击落了第二架日机。
    李桂丹升空后,率2 架僚机向乔司机场上空飞去。乔司机场又名甫明机场,是
为纪念“一二·八”事变中的抗日烈士赵甫明而命名的。不久,他们发现右前方有
一架身涂迷彩的双尾翼的敌机。
    “追上去!”李桂丹一声令下。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李桂丹已清楚地看到了敌
轰炸机上的太阳旗徽。敌机后炮塔的射击手也看到了李桂丹他们的飞机,即开枪扫
射。
    “轮番攻击!”李桂丹向僚机发出命令。于是,3 架战机向敌机展开了轮番射
击。“哒!哒!哒!”机枪声响彻了整个天空。
    日机中弹起火了,随即坠到了地面。这是李桂丹他们为赵甫明奉献的最好的祭
礼。
    空战打到了紧要关头。日本飞机在空中到处乱窜,高志航、李桂丹正准备继续
歼灭敌机,突然,座机猛地一震,高志航知道燃油已经耗尽了,他百般无奈地退出
了战斗。飞机刚一接地,发动机就停了车。不久,其他战机也相继着陆。
    30分钟的空战,高志航的四大队取得了击落日机3 架(也有史料说6 架)、而
自己无一损伤的好战绩。这一战绩震惊中外,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显
示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武汉大空战和“纸片轰炸”
    1938年5 月 20 日凌晨,日本沿海城市长崎和福冈。随着东方渐渐发白,街道
上,行人逐渐增多起来。“这是什么?”不知是谁突然叫了起来。
    人们不约而同地向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屋顶上、街道上,到处铺盖着印有
黑字的白色纸片。
    人们不禁好奇地拿起这些纸片,边看边念,很快又像烫了手似的把它扔掉。原
来这是传单,上面写着这样的话:“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训,则百万
传单,将一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
    长崎和福冈地处日本九州,和中国远隔着千里大海,这众多的传单究竟从何而
至?是谁所为?看了传单的人不禁心惊胆战,他们忧心仲忡地思考着,议论着:在
这防卫严密的日本本土,怎么会出现中国的传单呢?是啊,如果投下的不是传单,
而是真正的炸弹,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消息不胫而走,许多日本人的心头蒙上
了一层阴影,他们开始对自身的安全和战争的前途产生了疑虑。
    这就是当时名扬中外的“纸片轰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是同盟国空军
对日本本土进行的首次“轰炸”。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次轰炸的背景,我们还是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中国的抗日
战场吧。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了南京,中国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地处华中的大城市武
汉,成了当时重庆政府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作战物资主要集散地,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为此,日本空军加紧对武汉实施空袭、狂轰滥炸,为进犯武汉作准备。面对着
空中强盗的疯狂进攻,中国空军健儿奋起抗击,于是爆发了著名的武汉大空战。其
中规模最大的是“二·一八”、“四·二九”、“五·三一”三次空战。这三次空
战共击落日机47架,还发生了陈天民英勇撞击敌机的壮举,谱写了震撼人心的壮丽
诗篇。
    从1937年底开始,中国空军换装了苏联援助的伊一15、伊一16战斗机和CB-2 
轻型轰炸机。当时驻防武汉、孝感地区的部队有中国国民政府航空队第三、四、五
大队和苏联志愿航空队的战斗机群和轰炸机群。
    1938年2 月18日中午,日军出动12架重型轰炸机和26架战斗机,在安徽、江西
交界处会合后直扑武汉。
    中国空军的第四航空大队代理大队长李桂丹,率领大队的29架战斗机紧急起飞
迎敌。当时,正值四大队原大队长高志航牺牲后不久。李桂丹和大队全体飞行员为
大队长的不幸牺牲悲愤交加,誓死要为大队长报仇,向日寇讨还血债。
    李桂丹他们升空后不久就发现了敌机。他一看到涂着“膏药旗”机徽的敌机,
便怒不可遏,高声命令道:“为大队长报仇,攻击!”29架战机立即冲人敌寇的机
群。
    日机一看来势不妙,慌忙应战。李桂丹此时已“咬住”一架敌机,狠狠地按下
了机枪按钮,“砰!砰!砰!”一阵枪响,这架敌机立刻冒着黑烟,“倒栽葱”地
坠了下去。
    首战胜利鼓舞着中国飞行员,他们紧紧咬住各自的目标,乘胜追击,同敌人展
开了激烈的厮杀。在短短的12分钟内,就击落了敌战斗机10架、轰炸机2 架。残余
的日机落荒而逃。
    然而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在这次空战中,李桂丹和他的4 位战友为国捐躯,
血洒长空。李桂丹,这位东北铁汉和他的战友高志航一样,实践了生前的誓言:
“身为中国空军,怎么可以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
    武汉人民为了庆祝这次振奋人心的“空战大捷”,为了缅怀为国捐躯的民族英
雄,举行空前的大游行,参加人数多达数万。
    4 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侵华日军头目为了邀功请赏,再次出动36架轰
炸机,在12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企图偷袭武汉三镇,以示庆贺。中国空军的第4 大
队和苏联志愿航空队出动60余架飞机起飞迎敌。
    中国空军这次空战的作战方针是以伊一16机群对付轰炸机,以伊一15飞机拦截
引诱日本战斗机脱离轰炸机群。
    日机侵人武汉上空后,四大队的9 架伊一15立即迎战敌机。当时,从飞机数量
上看敌人占有绝对优势,但四大队的勇士们不畏强敌,英勇地突入敌防范严密的机
群中,在空中展开了一场“拼刺刀”式的肉搏战。
    开战后不久,年轻的少尉飞行员陈天民就抓住了战机。一架敌机的机尾被他紧
紧地“咬住”,无论敌飞行员如何上仰下翻使出全部招数,都无法摆脱他的追击。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进入有效射击距离了,陈天民迅猛地按下了机枪射击按钮,枪
响之后,敌机冒烟带火地翻滚落地。
    这一下,可把日本带队长机气昏了。本来想给天皇献礼,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
反而先将一架飞机“赔”进去了,于是气急败坏地命令日本战斗机集中向陈天民的
飞机轮番攻击。5 架敌机疯了似的围了上来。
    陈天民虽然很年轻,但久经战阵,面对这群疯狂的敌人,他毫不畏惧,英勇奋
战。但终因寡不敌众,飞机被击中了。他本可以跳伞离机,但为了消灭敌机,他驾
着负伤的战鹰开足马力向一架敌机撞去。“轰”的一声巨响,敌机炸成了碎片,他
自己也献出了宝贵生命。
    陈天民烈士舍身杀敌的壮举,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不肯屈服的英雄气概,
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祖国和人民为有这样的英雄儿女而感到骄傲!有人献
诗缅怀这位英烈,“舍身成仁同归于尽,壮烈牺牲鬼神泣。”
    “四·二九”空战共进行了30分钟,中国空军击落敌机 21 架,日本空中强盗
再次遭到惨败。
    5 月31日,仍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又派出战斗机36架、轰炸机18架,进袭武汉。
    中国空军掌握敌情后,立即升空隐蔽伺机作战。当敌机进入武汉地区时,中国
飞机立即采用合围攻击的态势,对敌猛烈攻击。日机群只得且战且退,首尾不能相
顾,最后不得不落荒而逃。这场空战持续的时间也是30分钟,日机共被击落12架。
    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虽然取得了辉煌战果,但一些悲观主义者仍认为抗日不
可能取胜,甚至提出“中国必亡”的谬论。为了警告日本侵略者,鼓舞全国人民的
抗战士气,中国空军决定到日本本上去进行一次“轰炸”。因为这次行动是宣传性
的、示威性的空袭,所以投放的不是炸弹而是百万份传单。
    要到日本去空袭谈何容易!当时中国装备的飞机中航程最远的也不足1000千米。
日本本土戒备森严,战斗机和地面防空部队比比皆是,而中国空军又没有合适的战
斗机护航。因此,用“上刀山,钻火海”来比喻这次空袭任务,是最恰当不过的。
    虽有千难万险,但为了祖国、为了民族的兴亡,英雄们不顾个人的安危,毅然
地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作战任务。
    执行这项任务的是中国空军第十四队队长徐焕升和他的僚机飞行员佟彦博。他
们驾驶的是“马丁”B -10型轰炸机。这种飞机的最大时速343 千米,航程900 千
米,为了增大航程,专门对飞机进行了改装。
    1938年5 月19日,汉口机场上空浓云密布。下午3 时23分,2 架“马丁”B -
10飞机呼啸而起,直向东方飞去。在云层中飞行了2 个小时后,降落在宁波机场。
    不是到日本去空投传单吗,怎么在宁波降落呢?
    这是因为,“马丁”式轰炸机的航程只有900 千米,从武汉到不了日本,所以
要在宁波机场补加燃油。
    当晚23时48分,夜幕笼罩的宁波栋江机场上响起了发动机的轰鸣声,2 架“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