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证类本草-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肿。捣韭及蓝置上,以火灸,热彻即瘥。黄帝云∶霜韭冻,不可生食,动宿饮,令人必吐水 
出。 
令人乏气力。秦运副云有人消渴,引饮无度,或令食韭黄,其渴遂止。 
或炒或作羹,无入盐,极效。 
但吃得十斤即佳,过清明勿吃,入酱无妨。 
衍义曰∶韭,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昏神。子,止精滑甚良。未出粪土为韭黄, 
最不 
益人,食之滞气。盖含噎郁未之气,故如是。孔子曰∶不时不食,正为此辈。花,食之动风。 
r薤pd532。bmpr 
味辛、苦,温,无毒。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归于骨。菜芝也。除寒热,去水 
气,温中,散结,利病患。诸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生鲁山平泽。 
陶隐居云∶葱、薤异物,而今共条。《本经》既无韭,以其同类故也,今亦取为副品种 
数。 
方∶家多用葱白及叶中涕,名葱苒(音冉),无复用实者。葱亦有寒热,白冷,青热,伤寒 
汤 
不得令有青也。能消桂为水,亦化五石,仙方∶所用。薤又温补,仙方∶及服食家皆须之, 
偏 
辛为忌。唐本注云∶薤乃是韭类,叶不似葱,今云同类,不识所以然。 
者补而美;赤者主金疮及风, 
苦而无味,今别显条于此也。今按陈藏器 
本草云∶薤,调中,主久痢不瘥,腹内常恶者,但多煮食之。赤痢取薤致黄柏煮服之,瘥。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形似韭而无实。山薤一名 ,茎叶相似,体性亦同。叶皆冬枯 
,春秋分莳。尔雅云∶ ,山 。释曰∶《说文》云∶ ,菜也。生山中者名 。又云 , 
鸿 
释曰∶ 一名鸿荟。孟诜云∶薤,疗诸疮中 
风水肿,生捣,热涂上,或煮之。白色者最好。虽有辛不荤五脏。学道人长服之,可通神, 
安魂魄,益气,续筋力。日华子云∶轻身,耐寒,调中,补不足。食之能止久痢冷泻,肥健 
人。生食引涕唾。不可与牛肉同食,令人作症瘕。四月不可食也。 
图经曰∶薤,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似韭而叶阔,多白无实。人家种者,有赤、白 
二种 
,赤者疗疮生肌,白者冷补。皆春分莳之,至冬而叶枯。《尔雅》云∶ (与薤同),鸿荟(乌 
山。山 茎叶亦与家薤相类,而根长,叶差大,仅若鹿葱, 
体性亦与家薤同,然今少用。薤虽辛而不荤五脏,故道家长饵之,兼补虚,最宜人。凡用葱 
、薤,皆去青留白,云白冷而青热也,故断赤下方,取薤白同黄柏煮服之,言其性冷而解 
毒也。唐·韦宙《独行方》主霍乱,干呕不息。取薤一虎口,以水三升,煮取半,顿服,不 
而复发者,取薤根五斤,捣绞汁,饮之,立止。 
食疗∶轻身耐老。疗金疮,生肌肉。生捣薤白,以火封之。更以火就灸,令热气彻疮中, 
干 
则易之。白色者最好。虽有辛气,不荤人五脏。又,发热病,不宜多食。三月勿食生者。又, 
散结气。可作羹 
。又,治女人赤白带下。学道人长服之,可通神,安魂魄,益气,续筋力。骨鲠在咽不去者 
,食之即下。肘后方∶救死,或先病,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恶。以薤汁鼻中灌。 
又方∶手指赤,随月生死。以生薤一把,苦酒中煮沸,熟出以敷之,即愈。葛氏方∶治疥疮。 
煮薤叶 
之亦得。又方∶诸鱼骨鲠。小嚼薤白令柔,以绳系中,吞薤到鲠处引之 
,鲠即随出。又方∶误吞钗。取薤白曝令萎黄,煮使熟,勿切,食一大束,钗即随出。又方∶ 
痛。杵薤以敷上,炙热拓疮上,便愈。又方∶虎、犬咬人。杵汁敷,又饮 
又方∶食郁肉脯,此并有毒。 
杵汁服二、三升。梅师方∶有伤手足而犯 
火使薤白极热,去帛,以 
薤敷疮,以帛急裹之, 
灸疮肿痛。薤白切一升, 
猪脂一升细切,以苦酒 
浸经宿, 
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敷上。食医心镜∶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切,煮作粥食之。又方∶ 
治 
不饥,耐老。宜心归骨,菜芝也。除寒热,去气,温中散结气,利病患。 
生杵敷之。鲠骨在咽,煮食 
佳,作羹粥食之,炸作齑菹,炒食并得。黄帝 
云∶薤不可共牛肉食之,成瘕疾。冬月勿食生薤,多涕唾。范汪治目中风肿痛。取薤白截, 
仍以肤上令遍膜,皆瘥。头卒痛者,止之。又方∶产后诸痢。宜煮薤白食之,唯多益好。 
用肥羊肉去脂,作灸食之;或以羊肾脂炒薤白食,尤佳。杨氏产乳∶疗疳痢。薤白二握,生 
捣如 
相和,捏作饼,炙取熟与吃,不过三、两服。 
衍义曰∶薤,叶如金灯叶,差狭而更光。故古人言薤露者,以其光滑难伫之义。《千金》 
治 
肺气喘急,用薤白,亦取其滑泄也。与蜜同捣,涂汤火伤,其效甚速。 

卷第二十八
(音甜)菜
属性:味甘、苦,大寒。主时行壮热,解风热毒。 
陶隐居云∶即今以作 蒸者。 ,作甜音,亦作时忝。时行热病初得,便捣汁皆饮得除 
瘥。 
唐本注云∶此菜似升麻苗,南人蒸 (音缶)食之,大香美。今按别本注云∶夏月以其 
菜研作 
粥解热,又止热毒痢。捣敷灸疮,止痛,易瘥。又按 陈藏器本草云∶ 菜,捣绞汁服之, 
主冷热痢,又止血生肌。人及禽兽有伤折,敷之立愈。又收取子,以醋浸之, 
揩面,令润泽有光。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高三、四尺,茎若蒴 ,有细棱,夏盛冬 
枯 
。孟诜云∶ 菜,又,捣汁与时疾人服,瘥。子,煮半生,捣取汁,含,治小儿热。陈士良 
云∶ 菜,叶似紫菊而大,花白,食之宜妇人。日华子云∶红菜头,冷,无毒。炙作熟水饮, 
开胃,通心膈。 

卷第二十八
假苏
属性:r假苏pd533。bmpr 
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 ,瘰 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一名鼠 , 
一名姜芥。生汉中川泽。 
陶隐居云∶方∶药亦不复用。唐本注云∶此药即菜中荆芥是也,姜、荆声讹耳。先居草 
部中 
,今人食之,录在菜部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荆芥,去邪,除劳渴,出汗,除冷风,煮 
汁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引吴氏本草云∶名荆芥,叶似落藜而细,蜀中 
可单用。治恶风贼风,口 
面邪,遍身 痹,心虚忘事,益力添 
精,主辟邪毒瓦斯,除劳。久食动渴疾,治疔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 
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孟诜云∶荆芥 
,多食熏人五脏神。陈士良云∶荆芥,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香港脚, 
筋骨烦疼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本草呼为假苏,假苏又别。按假苏叶 
锐圆,多野生,以香气似苏,故呼为苏。日华子云∶荆芥,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 
生、熟食。并煎茶,治头风并出汗。豉汁煎,治暴伤寒。 
图经曰∶假苏,荆芥也。生汉中川泽,今处处有之。叶似落藜而细,初生香辛可啖,人 
取作 
生菜,古方∶稀用。近世医家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等为要药。并取花实成穗者, 
曝干入药,亦多单用,效甚速。又以一物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取干荆芥穗, 
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立效。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皆效 
。近世名医用之,无不如神云。医官陈巽处,江左人,谓假苏、荆芥实两物。假苏叶锐圆, 
多野生,以香气似苏,故名之。假苏叶锐圆,多野生,以香气似苏,故名之。苏恭以《本经 
》一名姜芥,姜、荆声近,便为荆芥,非也。又以胡荆芥俗呼新罗荆芥。石荆芥,体性相近 
,入药亦同。 
陈藏器∶一名姜芥,即今之荆芥是也,姜、荆语讹耳。按张鼎《食疗》云∶荆芥一名析 
。 
《本经》既有荆芥,又有析 ,如此二种,定非一物。析 是大荠,大荠是葶苈子,陶、苏 
大 
亦误尔。荆芥本功外,去邪,除劳渴,主疔肿,出汗,除风冷,煮 
汁服之。杵和酢敷疔肿。新注云∶产后中风,身强直,取末,酒和服,瘥。食疗性温。辟邪 
气,除劳,传送五脏不足气,助脾胃。多食熏五脏神。通利血脉,发汗,动渴疾。又,杵为 
末,醋和,封风毒肿上。患疔肿,荆芥一把,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经验方∶ 
产后中风,眼反折,四肢搐搦,下药可立待应效。如圣散∶荆芥穗子为末,酒服二钱,必效。 
《 
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 
内研,生绢绞汁于瓷器内,看浓薄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漉滓不用,将二分滓,晒干为 
末,以膏 
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孙真人∶荆芥,动渴疾。 
衍义曰∶假苏,荆芥也,只用穗。治产后血晕及中风,目带上,四肤强直。为末二、三 
钱, 
童子小便一小盏,调下咽,良久,即活,甚有验。又治头目风,荆芥穗、细辛、川芎等为末, 
浓煎汤淋渫或坐汤中。 

卷第二十八
白荷
属性:r白 荷pd534。bmpr 
微温。主中蛊及疟。 
陶隐居云∶今人乃呼赤者为 荷,白者为覆菹,叶同一种尔。于人食之,赤者为胜。药 
用白 
者。中蛊者服其汁,并卧其叶,即呼蛊主姓名。亦主诸溪毒、沙虱辈,多食损药势,又不利 
脚。人家种白 荷,亦云辟蛇。唐本注云∶根主诸恶疮,杀蛊毒。根心主稻、麦芒入目中不 
出者,以汁注目中,即出。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初生甘蕉,根似姜牙,其叶冬 
枯。药性论云∶白 荷,亦可单用。味辛,有小毒。 
图经曰∶白 荷,旧不着所出州土,今荆 、江湖间多种之,北地亦有。春初生叶似甘 
蕉, 
根似姜而肥,其根茎堪为菹。其性好阴,在木下生者尤美。潘岳《闲居赋》云∶ 荷根据阴, 
时 
岁时记》曰∶仲冬以盐藏 荷,以备冬储,又以防蛊。史游《急就 
篇》云∶ 荷冬日藏,其来远矣。干宝《搜神记》云∶其外姊夫蒋士先得疾下血,言中蛊, 
家人密以 荷置其席下。忽大笑曰∶蛊我者,张小也。乃收小小走。自此解蛊药多用之。《 
周记·庶氏》以嘉草除蛊毒。宗懔以谓嘉草即 荷是也。陈藏器云∶ 荷、茜根,为主蛊 
之最。然有赤、白二种∶白者入药,昔人呼为覆菹;赤者堪啖,及作梅果多用之。古方∶亦 
干 
雷公云∶凡使,勿用革牛草,真相似,其革牛草腥、涩。凡使白 荷,以铜刀刮上粗皮 
一重 
了,细切,入砂盆中研如膏,只收取自然汁,炼作煎,却,于新盆器中摊令冷,如干胶煎, 
刮 
冷失声,咽喉不利。以 荷根二两,研,绞取汁,酒一大盏,相 
和令匀,不计时候,温服半钱。《肘后方》同。外台秘要∶喉中及口舌生疮烂。酒渍 荷根 
治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可取生 荷根、叶合捣,绞 
治卒吐血,亦治蛊毒及痔血, 
妇人患腰痛。向东者 荷根一把,捣 
取二升,空心酒调服。梅师 
方∶治卒 
令病患知觉,令病 
姓名。又方∶治喉中似物吞吐不出,腹胀羸 
瘦。取白 荷根绞汁服,虫立出。荆楚岁时记蒋士先得疾下血,言蛊,密以根布席下。忽自 
笑曰∶蛊食我者张小也。乃收小小走。 
衍义曰∶白 荷,八、九月间淹贮之,以备冬月作蔬果,治疗只用白者。 

卷第二十八

属性:r苏pd535。bmpr 
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陶隐居云∶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不堪用。其子主下气, 
与桔 
皮相宜同疗。今注今俗呼为紫苏。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苏,桂荏。释曰∶苏,荏类之草 
也。以其味辛类荏,故一名桂荏也。药性论云∶紫苏 
子,无毒,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将子研汁煮粥良,长服令人肥白身香。 
和高良姜、桔皮等分,蜜丸,空心下十丸。下一切宿冷气及脚湿风。叶可生食,与一切鱼肉 
作羹,良。孟诜云∶紫苏,除寒热,治冷气,日华子云∶紫苏,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 
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一切冷气,止香港脚,通大小肠。子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 
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嗽,润心肺,消痰气。 
图经曰∶苏,紫苏也。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夏采茎叶, 
秋采 
实。其茎并叶,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桔皮相宜,气方∶中多用之。实主上气咳逆, 
令人肥健。若欲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节大良。谨按《尔雅》谓 
苏为桂荏。盖以其味辛而形类荏,乃名之。然而苏有数种,有水苏、白苏、鱼苏、山鱼苏, 
皆 
白苏方∶茎,圆叶不紫,亦甚香,实亦入药。鱼苏似茵陈,大叶而 
香,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