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5-医宗金鉴-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产后大便出血; 有因大肠经热者; 宜芩连四物汤; 黄芩; 黄连 
俱酒炒黑用; 更加地榆; 阿胶; 荆芥穗微炒; 蜜制升麻; 棕榈皮灰治 
之。若因脾虚不能摄血者; 宜归脾汤。 中气下陷; 补中益气汤。 
芩连四物汤 归脾汤 补中益气汤 方俱见首卷 

卷四产后门
败血成痈
属性:加味生化汤 
18。荣气不从逆肉理; 败血留内发痈疽; 只用生化加连翘; 银花甘草 
乳没宜。 切勿败毒施过剂; 致令溃腐必难医。 
【注】产后气血两虚; 荣气不从; 逆于肉理; 或败血留内结成痈疽者 
;只宜用生化汤加连翘; 金银花; 甘草节; 乳香; 没药治之。 切不可 
用寒凉败毒之药; 恐溃后腐烂; 必难医治。 

卷四产后门
产后虚实宜审
属性:19。震亨产后惟大补; 从政莫作不足看; 二说须合形证脉; 攻补虚实 
仔细参。 
【注】朱震亨云: 产后气血两虚; 惟宜大补; 虽有他证; 以末治之。 
张从政云: 产后慎不可作诸虚不足治之。 二说各有偏处; 当合形; 证 
;脉三者细参; 方不致误。 

卷四产后门
产后门汇方
属性:1。开骨散 
当归五钱 龟板 ( 醋炙; 研 ) 三钱 川芎二钱 妇人发一团水煎服 
。 
2。夺命散 
没药 血竭各等分; 上研为细末。 才产下; 便用童便细酒各半杯; 煎 
一两沸; 调下二钱; 良久再服。 其恶血自下行; 便不冲上; 免生百疾 
。 
3。清魂散 
泽兰叶 人参各二两 川芎五钱 荆芥穗一两 甘草 ( 炙 ) 二钱; 
上为末。 用温酒热汤各半杯; 调一钱灌之; 下咽; 眼即开; 气定即醒 
。 
4。大岩蜜汤 
当归 熟地 白芍各二钱 干姜 肉桂各一钱 吴茱萸 独活 远志 
(炙 )  细辛 甘草 ( 炙 ) 各八分; 上水煎服。 
5。香桂散 
当归 肉桂 川芎各等分; 上为末; 酒调服。 
6。延胡索散 
当归 赤芍 生蒲黄 桂心 琥珀 红花 延胡索各等分; 以上以好 
醋浸一宿; 焙干为末。 每服二钱; 酒调。 
7。趁痛散 
当归 官桂 白术 黄耆 独活 牛膝 生姜各五钱 甘草 ( 炙 ) 
 薤白各三钱半; 桑寄生五钱; 上嚼咀; 每服五钱; 水煎服。 
8。丁香豆蔻散 
公丁香 白豆蔻仁 伏龙肝各等分; 上为末; 生姜汤点服。 
9。茹橘饮 
竹茹 橘红各三钱 干柿一枚; 水; 姜煎服。 
10。参附汤 
人参一两 附子 ( 炮 ) 五钱; 上作一服; 姜; 枣水煎; 徐徐服。 去 
人参加黄耆; 名耆附汤。 
11。二味参苏饮 
人参 ( 为末 ) 一两 苏木二两; 上以苏木煎汤; 冲人参末服。 
12。 枳术汤 
枳实 ( 炒 ) 二两 白术 ( 土炒 ) 二两; 水; 姜煎服。 
3。小调中汤 
茯苓 当归 白芍 陈皮各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上作一剂; 煎汤服 
。 
14。小调经散 
白芍 当归 没药 琥珀 桂心各一钱 细辛 麝香各五分; 上为细 
末;每服五分。 姜汁; 温酒各少许调服。 
15。更生散 
当归 川芎 人参 生地各二钱 荆芥穗三钱 干姜 ( 炮 ) 八分; 
水煎服。 
16。当归六黄汤 
当归 熟地 ( 自制 )  黄耆 ( 炙 ) 各二钱 生地 黄柏 ( 炒黑 
) 黄芩 ( 炒黑 )  黄连 ( 炒黑 ) 各一钱; 上水煎服。 
17。黄耆汤 
黄耆 ( 炙 ) 三钱 牡蛎粉二钱 白术 ( 土炒 ) 二钱 茯苓一钱  
麦冬二钱 熟地三钱 防风一钱 甘草 ( 炙 ) 七分; 上加浮小麦一 
合;煎服。 
18。七珍散 
人参 石菖蒲 生地 川芎各一两 细辛一钱 防风 辰砂 ( 另研 
)各五钱。 上为细末; 每服一钱。 薄荷煎汤调服。 
19。 茯神散 
茯神 ( 去木 ) 一两 人参 黄耆 ( 炙 )  赤芍 牛膝 琥珀 龙 
齿( 研 ) 各一钱五分 生地一两五钱 桂心五钱 当归二两; 上为 
末;每服三钱; 水煎服。 
20。妙香散 
甘草 ( 炒 ) 五钱 远志 ( 制; 去心 )  山药 ( 姜汁炙 )  茯苓 
 茯神 ( 去木 )  黄耆 ( 炙 ) 各一两 人参 桔梗各五钱 辰砂 
(另研 ) 三钱 麝香 ( 另研 ) 二钱 木香一钱五分;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当归; 熟地煎汤调下。 
21。 参麦饮 
人参 麦冬; 上水煎服。 
22。人参当归汤 
人参 当归 熟地 麦冬 白芍各二钱 五味子三分 桂枝一钱; 上 
锉;水煎服。 
23。竹叶归耆汤 
人参 白术 ( 土炒 )  当归 黄耆 ( 炙 ) 各二钱 竹叶二十片  
甘草 ( 炙 ) 五分; 上锉; 水煎服。 
24。旋覆花汤 
旋覆花 赤芍药 荆芥穗 半夏麴 前胡 甘草 ( 炙 )  茯苓 五 
味子 杏仁 ( 去皮尖; 麸炒 )  麻黄各等分。 上?? 咀; 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 生姜三片; 枣一枚; 煎至七分; 去滓; 食前温服。 有汗不 
宜用。 
25。人参泽兰叶汤 
人参五钱 泽兰叶 丹皮 牛膝各二钱 生地三钱 熟地五钱 藕节 
五枚; 煎; 冲童便服。 
26。槐连四物汤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生地 槐花 黄连 ( 炒 ) 各一钱 御米壳 ( 
去蒂; 蜜炙 ) 五分; 上锉; 水煎服。 
27。芍药汤 
芍药 ( 炒 )  当归 黄连 ( 炒 ) 各半两 槟榔 木香 甘草 ( 
炙) 各二钱 肉桂二钱五分 黄芩 ( 炒 ) 三钱; 上每服半两; 水 
煎。如不减; 加大黄。 此证又有因中气虚弱; 脾气郁结者; 治当审察 
。 
28。真人养脏汤 
人参 白术 白芍药各二钱 肉桂 肉豆蔻 诃子 ( 煨 ) 各一钱  
木香 甘草 罂粟壳各八分; 上锉; 姜; 枣煎服。 
29。人参败毒散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各一钱五分 枳壳 桔梗 人参 茯苓各一 
钱 川芎八分 甘草五分; 上锉; 姜; 葱煎服。 
30。 香连丸 
黄连 ( 净 ) 十二两 吴茱萸 ( 去枝梗 ) 十两; 上先将二味用热水 
拌和; 入磁器内; 置热汤炖一日; 同炒至黄连紫黄色; 去茱用连为末 
;每末四两; 入木香末一两; 淡醋米饮为丸; 梧桐子大; 每服二; 三 
十丸; 滚汤下。 久痢中气下陷者; 用补中益气汤下; 中气虚者; 用四 
君子汤下; 中气虚寒者; 加姜; 桂。 
31。藿香正气散 
藿香一钱五分 桔梗 大腹皮 紫苏 茯苓 白术 ( 炒 )  白芷  
半夏麴 陈皮 厚朴 ( 炙 ) 各一钱 甘草 ( 炙 ) 五分; 上锉; 加 
姜;枣; 水煎服。 
32。三合散 
当归 白芍 茯苓 熟地各一两 柴胡 人参各一两五钱 黄芩 半 
夏( 制 )  甘草各六钱 川芎一两; 上为粗末; 每服一两。 水一钟 
半;煎服; 日三。 
33。黄耆当归散 
人参 白术 ( 土炒 )  黄耆 当归 白芍各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 
;姜; 枣水煎服。 
34。桂附地黄汤 
熟地四钱 山萸肉 山药各二钱 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一钱五分 附 
子( 制 )  肉桂各一钱; 上锉; 水煎服。 
35。回生丹 
锦纹大黄 ( 为末 ) 一斤 苏木 ( 打碎; 用河水五碗; 煎汁三碗听 
用) 三两 大黑豆 ( 水浸取壳; 用绢袋盛壳; 同豆煮熟; 去豆不用 
;将壳晒干; 其汁留用 ) 三升 红花 ( 炒黄色; 入好酒四碗; 煎三 
;五滚; 去渣; 取汁听用 ) 三两 米醋 ( 陈者佳 ) 九斤。 将大黄 
末一斤; 入净锅; 下米醋三斤; 文火熬之; 以长木筋不住手搅之成膏 
;再加醋三斤熬之; 又加醋三斤; 次第加毕; 然后下黑豆汁三碗; 再 
熬;次下苏木汁; 次下红花汁; 熬成大黄膏。 取入瓦盆盛之; 大黄锅 
粑亦铲下; 入后药同磨: 人参 当归 ( 酒洗 )  川芎 ( 酒洗 )   
香附 ( 醋炒 )  延胡索 ( 酒炒 )  苍术 ( 米泔浸炒 )  蒲黄 ( 
隔纸炒 )  茯苓 桃仁 ( 去皮; 尖; 油 ) 各一两 川牛膝 ( 酒洗 
)五钱 甘草 ( 炙 )  地榆 ( 酒洗 ) 川羌活 广橘红 白芍 ( 
酒炒 ) 各五钱 木瓜 青皮 ( 去穣; 炒 ) 各三钱 乳香 没药各 
二钱 益母草三两 木香四钱 白术 ( 米泔浸炒 ) 三钱 乌药 ( 
去皮 ) 二两五钱 良姜四钱 马鞭草五钱 秋葵子三钱 熟地 ( 酒 
浸;九次蒸晒; 如法制就 ) 一两 三棱 ( 醋浸透; 纸裹煨 ) 五钱 
 五灵脂 ( 醋煮化; 焙干; 研细 ) 五钱 山萸肉 ( 酒浸; 蒸捣 ) 
五钱; 上三十味; 并前黑豆壳; 共晒为末; 入石臼内; 下大黄膏拌匀 
;再下炼熟蜜一斤; 共捣千杵; 取起为丸。 每丸重二钱七; 八分; 静 
室阴干须二十余日。 不可日晒; 不可火烘; 干后只重二钱有零。 铄蜡 
护之; 即蜡丸也。 用时去蜡壳; 调服。 

卷四乳证门
乳汁不行证治
属性:加味四物汤 
1。产后血虚乳汁少; 四物花粉不留行; 木通猪蹄汤熬服; 葱白煎汤 
乳房淋。 
【注】产后乳汁不行; 因去血过多; 血少不行者; 宜四物汤加花粉; 
王不留行; 木通; 猪蹄熬汤; 煎药服。 外用葱白煎汤; 时时淋洗乳房 
;以通其气。 
涌泉散 
2。气脉壅塞乳胀痛; 涌泉散用白丁香; 王不留行天花粉; 漏芦僵蚕 
猪蹄汤。 
【注】产后乳汁不行; 因瘀血停留; 气脉壅滞者; 其乳必胀痛; 宜用 
涌泉散; 即白丁香; 王不留行; 花粉; 漏芦; 僵蚕; 猪蹄汤煎服也。 

卷四乳证门
乳汁自涌证治
属性:兔怀散 麦芽煎 
3。产后乳汁暴涌出; 十全大补倍参耆; 食少乳多欲回乳; 兔怀红花 
归芎膝; 无儿食乳乳欲断; 炒麦芽汤频服宜。 
【注】产后乳汁暴涌不止者; 乃气血大虚; 宜十全大补汤; 倍用人参 
;黄耆。 若食少乳多; 欲回其乳者; 宜兔怀散; 即红花; 归尾; 赤芍 
;牛膝也; 若无儿食乳; 欲断乳者; 用麦芽炒熟; 熬汤作茶饮之。 

卷四乳证门
乳证总括
属性:4。乳房忽然红肿痛; 往来寒热乳痈成; 乳被儿吹因结核; 坚硬不通 
吹乳名。 初起结核不肿痛; 年深内溃乳岩凶; 乳头生疮名妒乳; 细长 
垂痛乳悬称。 
【注】妇人乳房忽然红肿坚硬疼痛; 增寒壮热; 头痛者; 此欲成乳痈 
也。若乳儿之时; 乳被儿口中气吹; 以致乳管不通结核者; 名曰吹乳 
。更有乳内结核如围棋子; 不肿不痛; 但坚硬不散; 日久内溃者; 谓 
之乳岩; 其证甚凶。 若乳头生小细疮痛者; 为妒乳。 若瘀血上攻; 乳 
房之忽然细小下垂; 长过于腹; 此名乳悬; 惟产后有之。 

卷四乳证门
乳痈证治
属性:消毒饮 
5。乳痈初起消毒饮; 青芷归柴浙贝蚕; 花粉银花甘草节; 寒热荆防 
羌独添; 脓成皂刺穿山甲; 溃后益气养荣煎。 
【注】乳痈乃阳明; 厥阴二经; 风热壅盛。 初起宜服消毒饮; 即青皮 
;白芷; 当归; 柴胡; 浙贝母; 僵蚕; 花粉; 金银花; 甘草节也。 若 
兼增寒壮热者; 加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以解散之; 若服后不消 
;其脓已成者; 宜加皂角刺; 穿山甲; 以穿发之; 若溃后气血虚者; 
宜益气养荣汤培补之。 他如溃久脓清不敛; 又须急服大剂参; 耆; 桂 
;附矣。 
益气养荣汤 方见首卷汇方 

卷四乳证门
吹乳证治
属性:栝蒌散 外敷法 
6。吹乳结核栝蒌散; 乳没归甘用酒熬; 更加皂刺名立效; 已成脓溃 
未成消; 外敷星夏蚕芷刺; 草乌为末蜜葱调。 
【注】吹乳结核不散者; 当早消之; 久则成痈; 宜用栝蒌散; 即栝蒌 
实;乳香; 没药; 当归; 甘草; 酒熬服也。 若服后不散者; 加皂角刺 
;名立效散; 脓成者溃; 未成者消。 外用南星; 半夏; 僵蚕; 白芷; 
皂角刺; 草乌; 为末; 用葱汁合蜜调敷。 

卷四乳证门
乳岩证治
属性:十六味流气饮 青皮甘草散 
7。乳岩郁怒损肝脾; 流气饮归芍参耆; 芎防苏芷枳桔草; 槟榔乌朴 
桂通随。 外熨木香生地饼; 青皮甘草服无时; 溃后不愈须培补; 十全 
八珍或归脾。 
【注】乳岩之证; 初起结核如围棋子大; 不痛不痒; 五; 七年; 或十 
余年; 从内溃破; 嵌空玲珑; 洞窍深陷; 有如山岩; 故名乳岩。 皆缘 
抑郁不舒; 或性急多怒; 损伤肝脾所致。 宜速服十六味流气饮; 其方 
即当归; 白芍; 人参; 黄耆; 川芎; 防风; 苏叶; 白芷; 枳壳; 桔梗 
;甘草; 槟榔; 乌药; 厚朴; 官桂; 木通; 外以木香; 生地捣饼; 以 
热器熨之; 且不时以青皮; 甘草为末; 煎浓姜汤调服。 戒七情; 远荤 
味;解开郁怒; 方始能愈。 若溃后久不愈; 惟宜培补其气血; 或十全 
大补汤; 八珍汤; 归脾汤选用之。 
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 归脾汤 方俱见首卷 

卷四乳证门
妒乳乳悬证治
属性:鹿角散 连翘散 
8。妒乳甘草鹿角散; 鸡子黄调炙敷之; 连翘散防升元芍; 敛射消黄 
甘杏宜。 瘀血上攻乳悬证; 芎归汤饮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