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7-验方新编-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矣。是大黄、芒硝、山甲、山楂等药,在所必禁者也。 
三忌妄投医药。小儿出痘,延医延医,求其有益也。岂知近代医师不分虚实,总是良药 
,毒轻者几死,毒重者不生,是以不如不服药之为妙。客问曰∶痘之顺症,可以不药,我知 
之矣。痘之险症,可以不用药乎?余曰∶若纯用凉药以治险症,但见治毙,未见治愈也。客 
猛然省悟而去。 
四忌吞服医家小丸。近代痘师所带小丸总是巴豆丸,彼以为痘是胎毒,巴豆下行,自必 
可以泻去之,岂知中虚下陷,性命休矣!小丸数粒,断非温补气血之药,即抱龙、牛黄等丸 
,亦与痘症大有妨碍,是以最不可误服。亲友处受此害者甚多。目击心伤。故特表而出之耳 
。至于前人所制人牙散、独圣散、鸡冠血、桑虫之类,逼毒外出,旋即收陷,皆非正理,何 
曾见其治愈一人!断不可用。 

卷十小儿科痘症
发热
属性:痘者,胎中之阴毒也,必赖阳气以成之。小儿出痘大约发热三日,肌肉松透,然后能见 
点苗齐,热退乃真阳内伏,交会于阴。复发热三日,是运水到苗,以成清浆,浆足热退,及 
至养浆,真阳外出,发热三日,化毒以成脓,脓成热退而阳伏。毒既化脓,又必发热蒸干, 
方能结痂。痂落后真阳外出,蒸化斑点,谓之烧斑。倘有黑斑,乃是火衰,并非因吃盐酱之 
故,所谓痘禀于阴而成于阳也。如此,治痘之法,始终当以补气血扶阳气为第一义,用药以 
温补少加发散为首务。否则,气不足则痘顶不起,火不足则浆不稠,且恐厥逆腹痛,阴寒起 
而坏症作矣。 
或问曰∶痘宜温补,此理甚明,若兼发散,岂不伤气?不知纯用散药,汗多则伤气,少 
加发散药于温补药中,则血脉疏通,痘疮易出,无壅滞之患,受解散之功。所以古方补中益 
气汤内有升麻、柴胡,大温中饮内有麻黄,温中补气尚用散药,可见古人用心之妙。痘之初 
出,是断不可减去散药者也。 
或又问曰∶痘宜温补兼散,此理已明。后开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此二方重用附、桂 
,并无散药,兼用龙骨、粟壳收涩之药,其义何取?不知温补兼散,乃治寻常痘疮之法。更 
有一种小儿发热一二日,即遍身出痘,古书无方,时师袖手,此乃阴毒太重,阳气太虚,阴 
毒一发,阳气已清,故泻痢不止,泻出之物多作青黑色,肝气所化,胃气将竭之兆。速宜大 
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二方大剂连进,可以扶元阳,可以清阴毒,操起死回生之功,有鬼神 
莫测之妙。二方合煎名返魂丹,治痘收效,指不胜屈。余治外甥汪陵医案所当细阅。 
至于清火解毒凉药,必察明果有实火者方可暂用。若误用于齐苗时,则水不能升而顶陷 
。若误用于养浆时,则浆不能稠而痒塌,痒塌者真火衰也明矣。当前速宜参、熟,并用附、 
桂同煎,脾肾双补,大剂叠进,尚可挽回。否则,寒战切牙,吐泻交作,不可为矣。至于身 
凉而脓不干,痂落而斑不化,及痘后发毒,皆因误服生地、银花、泽泄、连翘等凉药之故, 
不可不知。热有邪正,必当体察。正热者,阳气蒸腾,自内达外,苗露头而不恶寒,时热时 
止,兼有小汗,手足温和,饮食有味,二便如常,所谓内外无邪,不必服药。邪热者,偶受 
风寒,头痛恶寒,四肢冷而无汗,荆防地黄汤内加肉桂一钱,一二剂尽可解散表邪而愈。古 
人云∶热不可尽除,真格言也。 

卷十小儿科痘症
形色
属性:痘以饱满为形,红活为色。顶陷不起是气虚,色不鲜明是血虚,宜培补气血为主。真阳 
虚者、乃无红晕,甚至通身皆白,身凉不温,宜大补元煎,阳回身温,转白为红矣。又有一 
种遍身血泡者,此非血多,乃气少不能统血,故血妄行,急当大补元煎,阳气充满,血泡变 
白而成功矣。庸医不明此理,谬言血热,误用寒凉,变症日增。形与色,外象也。必要饮食 
有味,二便如常,知其无内病,可以不服药。若二便不调,饮食不下,烦躁闷乱,夜中不宁 
,形色虽好,亦甚可忧,必当察其病情何如,小心用药,挽回方妙。形色不佳,多半是气体 
虚寒,手足厥冷,头重神疲,便清泄泻等症,必当大补元煎,兼用附、桂。若泄泻不止,并 
当添入龙骨、粟壳等药以收涩之,方可回生。 
痘以红为贵,有圈红、巽红、铺红之别。圈红者、一线红圈紧附痘根,最为佳兆。巽红 
者,痘根血色隐隐散漫,亦气不收之故,速宜大补气血。铺红者,一片平铺,无痘之处亦红 
,所谓地界不分,若兼不恶寒,口渴而渴,小便臊而短,大便燥而结,内热有据,宜白虎地 
黄汤以利之。热退身凉,即宜平补,不可多剂。又有一种锡光痘,身凉不温,色白不红,此 
乃阳虚,阴象也,宜大补气血,附、桂同施,气足阳回,痘根红而浆稠痂结矣。又有一种根 
无红盘,顶含黑水者,乃阳气大虚,阴气凝结,亦宜大补元煎,兼用附、桂,黑水化而为脓 
矣。痘有五泡,曰水泡、脓泡、灰泡、血泡、紫泡。痘有五陷,曰白陷、灰陷、血陷、紫陷 
、黑陷。水泡者,皮薄而明。《经》言气热生水,要知清浆皆水。何以不成脓?火少故也。 
必当姜、桂、附子等药,大剂陡进,水必成脓。若误用凉药作泻后,转为白陷。脓泡失治, 
则破流脓水。灰泡失治,转为灰陷。二症亦宜参、熟、附、桂,大剂多进。若有小颗粒发出 
,谓之子救母,生意在焉。血泡者,乃气虚,非血热,亦宜大补元阳,否则变为白陷。紫泡 
者,其症有二∶紫中带青者,亦因气虚不能摄血、阴血凝结而成,其人必身倦,恶寒,舌苔 
白,饮食不多,大小便清白,速宜大补元阳,否则变为紫陷;又有一种紫黑焦枯者,乃纯阳 
无阴之症,其人必口干恶热,小便短,大便结,此实火也,宜清凉解毒,白虎地黄汤酌加大 
黄以行之,但得灌浆,尚可望生,失治转为黑陷。又有一种小儿因服凉药,腹中作痛,呕吐 
泻利,将成慢惊,头面大热,唇焦舌黑,亦似实火,此乃火不归元之故。实火者,二便臊闭 
。虚火者,泻利不止。全在细心体察,方得其真。《经》云∶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实者责 
之,虚者责之。盖言万病皆当体察寒热虚实。医治痘症,可概云实火肆用苦寒克削,以毙人 
性命耶。 

卷十小儿科痘症
起胀
属性:痘至开盘,头面腮颊亦肿,谓之起胀。至脓成浆足,痘回而胀消,谓之收胀。盖缘毒瓦斯 
由内达外,此时尚在肌肤之间,故腮颊亦随之而肿。迨至脓成浆足,毒瓦斯尽化为脓而胀自消 
。亦必脾胃强健,方能如此。若当起胀而不起胀,乃由元气内虚,不能送毒外出之故,宜用 
大补气血之药,少加发散,大补元煎、大温中饮相间服之,盘自开而胀自起。若痘未开盘而 
头面先肿,乃元气大虚,此乃虚肿、非起胀也。其痘必不能起胀,亦宜大补元气,肿自消而 
胀自起。又有痘已回而肿不消,乃元气大虚不能摄毒,余毒留于肌肉之间,不能尽化为脓所 
致,亦宜大补元煎,大温中饮相间服之,余毒尽化而脓消矣。《痘书》云∶痘出稠密封眼者 
有救,不封眼者无救,此言不确。起胀者有救,不起胀者无救,此言甚确。封眼者眼弦多痘 
,胭脂水涂之仍可以不封眼。不起眼者乃元气大虚,何以送毒外出?必当大补元煎、附子、 
肉桂大剂多进,胀起而毒化,一定之理也。 

卷十小儿科痘症
养浆
属性:痘之紧要,全在养浆。浆成则毒化,浆不成,痘斯坏矣。自发热、见点、齐苗、灌浆, 
无非为养浆而设。若颗粒稀蔬,根盘红润,精神爽健,二便如常,乃上等痘也,可以不药。 
倘形色平常,全凭用药、助其气血,以养其浆。最怕者无热。全仗真阳充足出而用事,方能 
化毒成脓,设阳气不足,何以蒸化其毒,宜在补阳气,实为上策。紧防泄泻,泻则中虚,阳 
气一亏,毒必内陷,定当预为提防,补其阳气,助其脾胃,浆干痂结而成功矣。煎药方无非 
补中益气汤、大补元煎之类,相兼服之,万不失一。而世之面麻者,皆因不明是理,养浆时 
被庸医误用消伐之药,中气下亏所致。若于养浆时,大剂温补,气血充足,落痂后断无面麻 
之患。又有一种小儿痘后满头溃烂,名曰虚阳贯顶,又曰发疽。经所不愈,此乃出痘时误服 
凉药,胃中受寒,阳无所根据,上冲头顶,譬之火炉中以水泼之,则热气必上冲,此理无二。 
速用大补元煎、大温中饮相间服之,引火归元,旬日可愈。 

卷十小儿科痘症
收结
属性:收者,浆回而胀收也。结者,脓干而痂结也。收结如法,其功成矣。倘浆回而肿不消, 
脓成而痂不结,亦是真阳不足,身无热,不能干浆化毒之故。脓浆充足,必赖阳气熏蒸,方 
能结痂。阳气二字,岂非痘症始终必需之至宝。设此时气体虚弱,不能结痂,必相其虚实, 
无非培补气血,无不立见奇功。又有一种浆不能干而生蛆,谓之蛆痘,总由阳气不足之故, 
俱宜大补元煎、大温中饮相间服之,脓自干而蛆自化,痂结而愈。 

卷十小儿科痘症
痘毒
属性:痘本胎毒,自内达外,若出痘时尽化为脓,痘后无余毒矣。当其初,总宜培补元阳,兼 
用散药,毒瓦斯方能尽出,化而为脓。时师用黄芩、连翘、泽泻等药,在彼以为凉药可以解毒 
,岂知痘乃胎中阴毒,得阳气则行,得凉药则滞,毒瓦斯因凉药留滞于肌肉之内,痘后所以发 
为大疽,名之曰痘毒。皮色不变者居多,宜大温中饮数剂,全愈。其色红白相兼者,半阳半 
阴症也,荆防地黄汤与大温中饮相间服之,数日亦愈。倘已溃烂,亦以荆防地黄汤与大温中 
饮相兼服之,计日可愈。荆防解其凝结,姜桂散其寒凉,所以可愈。倘时医见之不分阴阳, 
统言火毒,仍用生地、连翘、银花等药,以致坚肿不消,溃烂不敛,清浓淋漓,久而不愈, 
渐致泄泻不食,脾胃一败,不毙鲜矣。若红而带紫者,乃阳症也,方可以荆防地黄汤愈之, 
大便结者下之。然阴症多,阳症少,痘后并未见有阳症之毒也。又后有痘毒色白方最效。 

卷十小儿科痘症
痘症诸方
属性:补中益气汤∶此方补气散毒,气虚者初出痘时服三四剂,痘易起发。痘顶陷者亦宜服之 
。党参三钱,黄 二钱,白术钱半,炙草一钱,当归二钱,陈皮五分,升麻三分,柴胡三分 
,加姜煎,可与荆防地黄汤相间服之。 
荆防地黄汤∶此方补血散毒,血虚者,初出痘时服三四剂,痘易灌浆,与前后各方相间 
服,无所不可,荆芥一钱,熟地四钱,山药二钱,丹皮、防风、云苓、山萸、生草各一钱, 
加生姜二大片为引,加黄酒并冲服。 
大温中饮∶此方补气血,散寒邪,提痘浆,散痘毒。凡痘顶不起,空壳无脓,呕吐泄泻 
,脾胃不开,痘色不红,将欲塌陷,速宜煎服,并与大补元煎相间大剂连进,温中散寒,立 
时起发,功难尽述。熟地五钱,白术三钱,山药二钱,党参三钱,黄 二钱,炙草二钱,柴 
胡二钱,麻黄一钱,肉桂一钱,泡姜一钱,加生姜三片,灶心土水煎浓,用夏布拧出药汁, 
少加黄酒,多次灌之。不可减去麻黄,汗多者减之。 
大补元煎∶此方大补气血而专治痘症误服凉药,呕吐泄泻,痘不起发,危在旦夕,速宜 
大剂连进,不可减去附子。与六味回阳饮相间服之,立见奇功,有鬼神莫测之妙。倘二、三 
剂后,泄泻不止,酌加附子,更加龙骨、粟壳各一钱。倘泄泻全止,减去附子,若附子太多 
,则小便闭塞。熟地五钱,党参三钱,山药二钱,杜仲二钱,枣仁二钱,枸杞二钱,萸肉一 
钱,炙草二钱,故纸二钱,白术三钱,肉桂二钱,附子一钱,加生姜三片,好核桃仁三个, 
打碎为引。痘后减去附子,只用肉桂数分,调理数剂,计日可复元。 
六味回阳饮∶此方大补元阳,专治小儿气血本虚,痘疮白塌,或误服凉药,呕吐泄泻, 
将成慢惊,危在顷刻,速宜服此方,倘有转头,即加入大补元煎之内,同煎叠进,名返魂丹 
,真仙方也。附子二钱,炬姜一钱,当归三钱,肉桂二钱,党参三钱,炙草一钱,加胡椒细 
末三分,灶心土水澄清煎药。或减去附子,亦名六味回阳饮。以多进为好。 
白虎地黄汤∶此方去实火、解邪热。专治小儿出痘,发热不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