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曰∶一贵人病疽未安而渴作,日饮水数升。予用前方。诸医大笑云∶此药若能 
止渴,我辈不复业医矣!仍用木瓜、乌梅、百药煎等,渴愈甚。不得已,用此丸三日渴止, 
久服气血益壮,饮食加倍。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属性:x〔大法〕x 
《精要》云∶呕逆有二证,一证谓初发,不曾服内托散,伏热在心;一证谓气虚,脾 
气不正,其伏热在心者,与内托散三两帖。气虚者,宜嘉禾散,有寒热宜正气散,兼与山 
药丸以补肾。丹溪曰∶诸逆冲上,呕哕,皆属于火。内托散性凉,固有降火之理。若嘉 
禾散补力已少,徒温暖以助火耳。山药丸补肾,以壮下焦之阴,粗为近理。然治呕须分 
先后,肿疡时当作毒瓦斯上攻治之,溃疡后当作阴虚治之。若年老因疽溃后,呕逆不食者, 
宜参 白术膏峻补取效,佐使药,随时随证加减,恐用山药丸缓急,未易得力,河间谓∶ 
疮疡呕者,湿气侵胃也,药中宜倍加白术。 
x〔薛〕x 疮疡作呕,不可泥于毒瓦斯内攻而概用败毒等药。如热甚 痛,邪气实也,仙 
方活命饮解之。作脓 痛胃气虚也,托里消毒散补之。脓热胀痛,气血虚也,先用托里 
散;后用针以泄之。 痛便秘,热蕴于内也,内疏黄连汤导之。若因寒药伤胃而呕者,托 
里健中汤。胃寒少食而呕者,托里益中汤。中虚寒淫而呕者,托里温中汤。肝木乘脾土而 
呕者,托里抑青汤。胃脘停痰而呕者,托里清中汤。脾虚自病而呕者,托里益黄汤。郁 
结伤脾而呕者,托里越鞠汤。若不详究其源而妄用攻毒之药,则肿者不能溃,溃者不能 
敛矣。丹溪虽曰肿疡当作毒瓦斯攻心治之,溃疡当作阴虚治之,亦大概言耳。今之热毒内 
攻而呕者寡,脾胃虚寒而呕者多,岂可胶柱而鼓瑟哉!又曰∶欲呕作呕,或外搽内服寒 
凉,或痛甚,或感寒邪、秽气而呕,皆胃气虚也,托里消毒散,去三味,加藿香、倍参 
术。 
热盛脉数,《精要》与漏芦汤,单煮大黄汤等。若不甚热,脉缓弱,只投五香连翘汤。 
丹溪曰∶热盛脉数,若肿疡时,脏腑秘而体实者,犹可与也。若溃疡脓血出多,热盛脉 
数,去死为近,岂可下乎!缓弱之脉,古人皆以为邪毒已散,五香之飞走升散,其可用 
乎。 
李氏云∶痈疽呕逆,是毒瓦斯冲心,非脾胃之冷,当服内托散。杨氏云∶鼻衄初愈,不 
曾表汗,毒在经络,则背发大疽,自肩下连腰胁肿硬如石,其色紫黑,以凉药投之,终 
夜大呕,连进内托散,呕止疮溃,赤水淋漓,四十日而愈。又有患 者,痛过彻呕,服此 
即止。今有病疽不服此药者,故引杨氏之言,以解世人之惑。 
丹溪治一老人,年七十,患背疽径尺余已,杂与五香、十宣数十帖,脓血腥秽,呕 
逆不食者旬余。病患自服内托散,膈中不安,且素有淋病三十年,今所苦者淋之痛,与呕 
吐不得睡而已,急以参 、归术煮膏,以牛膝汤,入竹沥饮之。三日后,尽药一斤半,淋 
止思食,七日后,尽药四斤,脓自涌出而得睡,又兼旬而安。一男子,年六十余,性好 
酒肉,背疽见脓,呕逆发热,盖其得内托、十宣多矣。医以呕逆,于嘉禾散中加丁香以温 
胃行气,时七月大热,脉洪数有力,予因谓∶此脉证在溃疡尤忌。然形气实,只与人参膏 
和竹沥饮之,尽药十五斤,竹百余竿而安。予曰∶此病幸安也,不薄味必再作。仍浓味自 
若,夏月醉后坐水池中,又年余,左胁傍生一软块如饼,二年后软块为疽,本人见脓血 
淋漓而脉洪数有力,又呕逆食少,遂自以人参膏,入竹沥饮之,又十余斤,百余竿而安, 
今八十岁强健如旧。此病两以老年气血弱,专服人参、竹沥而愈。若与内托、十宣,恐未 
能若是之安全也。娄全善,治一男子肿疡呕,诸药不止,用独参汤一服,呕即愈。 
薛新甫治一人,腹痈 痛,烦躁作呕,脉实。河间云∶疮疡者,火之属,须分内外,以 
治其本。若脉沉实者,先当疏其内,以绝其源。又云∶呕哕心烦,脉沉而实,肿硬木闷, 
或皮肉不变,邪气在内,宜用内疏黄连汤治之,遂用前汤通利二三行,诸证悉去,更以 
连翘消毒散而愈。一人患臂毒, 痛作呕,服托里消毒药愈甚,以凉膈散二剂顿退,更以 
四物汤,加芩、连,四剂而消。新甫又治一人,年逾四十,患发背已溃,忽呕而疮痛,胃 
脉弦紧,彼以为余毒内攻。东垣云∶呕吐无时,手足厥冷,脏腑之虚也。丹溪云∶溃后 
发呕不食者,湿气侵于内也。又云∶脓出而反痛,此为虚也,今胃脉弦紧,木乘土位,其 
虚明矣,欲以六君子汤用酒炒芍药、砂仁、藿香治之。彼自服护心散,呕愈甚,复邀治,仍 
用前药更以补气血药,两月而愈。大抵湿气内侵,或感秽气而作呕者,必喜温而脉弱,热 
毒内攻而作呕者,必喜凉而脉数,必须辨认明白。 
x橘半胃苓汤x 治痈疽呕吐不下食,不知味。 
橘红 半夏(姜制,各一钱) 苍术(米泔浸炒) 白术(炒) 浓朴(姜制) 甘草(炙) 
茯苓 人参 泽泻 茅根(各二钱) 姜汁(数匙) 
水二盅,煎一盅,入姜汁,煎一二沸。作十余次饮之。 
薛氏曰∶前证七恶中之五恶也。用此方后,胃气将醒,宜用六君子汤兼服之。亦有 
烦躁饮冷,不食,脉沉实而呕者,恐不可用此,宜内疏黄连汤。(方见肿疡。) 
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治疮疡欲呕作呕,或外搽内服寒凉,或痛甚,或感寒邪秽气而 
呕,皆胃气虚也,去白芷、连翘、金银花,加参术、藿香。(方见肿疡内托条) 
x托里健中汤x 治疮疡元气素虚,或因凉药伤胃,饮食少思,或作呕泻等证。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各二钱) 半夏 炮姜(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黄 (一钱五分) 
肉桂(三分) 
上姜枣,水煎服。 
x托里益中汤x 治中气虚弱,饮食少思,或疮不消散,或溃而不敛。 
人参 白术 陈皮 半夏 茯苓 炮姜(各一钱) 木香 炙甘草(各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x托里抑青汤x 治脾土虚弱,肝木所侮,以致饮食少思,或胸膈不利等证。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各一钱) 芍药 柴胡 甘草(各五分) 陈皮(一钱) 
上姜枣,水煎服。 
x托里清中汤x 治脾胃虚弱,痰气不清,饮食少思等证。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各一钱) 半夏(八分) 桔梗(七分) 甘草(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x托里益黄汤x 治脾土虚寒,水反侮土,以致饮食少思,或呕吐泄泻等证。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 半夏(各一钱) 炮姜 丁香 炙甘草(各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x托里越鞠汤x 治六郁所伤,脾胃虚弱,饮食少思等证。 
人参 白术(各二钱) 陈皮 半夏(各一钱) 山栀 川芎 香附米 苍术(各七分) 炙甘草(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x人参理中汤x 治疮疡脾胃虚寒,呕吐泄泻,饮食少思,肚腹作胀,或胸膈虚痞,饮 
食不入。 
白术 人参 干姜 甘草(炙,各等分) 
上姜枣,水煎服。 

卷之二痈疽所兼诸证

属性:夫疮疡之证候不同,寒热虚实皆能为痛。止痛之法,殊非一端,世人皆谓乳、没可以 
止痛,殊不知因病制宜,自有活法。故因热而痛者,以寒凉之剂折其热,则痛自止也。因 
寒而痛者,以温热之药熨其寒,则痛自除也。因风而痛者,除其风。因湿而痛者,除其湿。 
燥而痛者,润之。塞而痛者,通之。虚而痛者,补之。实而痛者,泻之。脓郁而闭者,开 
之。恶肉侵溃者,引之。阴阳不和者,调之。经络滞涩者,利之。忧愁者,远志酒饮之。虚 
寒而痛者,乳香、没药止之。大抵痈疽不可不痛,不可大痛,若大痛闷乱者危。薛新甫 
云∶疮疡之作,由六淫七情所伤,其痛也,因气血凝滞所致。假如热毒在内,便秘而作痛 
者,内疏黄连汤导之。热毒炽盛, 肿而作痛者,黄连解毒散治之。不应,仙方活命饮 
解之。瘀血凝滞而作痛者,乳香定痛散和之。作脓而痛者,托里消毒散排之。脓胀而痛者, 
针之。脓溃而痛者,补之。若因气虚而痛,四君加归 。血虚而痛,四物加参 。肾虚而 
痛,六味地黄丸。口干作渴,小便频数者,加减八味丸。此皆止痛之法也。 
x托里消毒散加减法x 若高肿 痛,热毒也,加黄连。漫肿微痛,气虚也,去金银花、 
连翘,加参术。肿赤作痛,血凝滞也,加乳香、没药。如不应,暂用仙方活命饮。脓出 
反痛,气血虚也,去金银花、连翘、白芷,加参 、归也。漫肿不痛或肉死不溃,脾气虚 
也,去三味,加人参、白术。如不应,加姜桂。更不应,急加附子。 
痈疽脓血大泄,败臭痛甚,宜用黄 人参汤。 
x黄 人参汤x 
人参 苍术(米泔浸,炒) 陈皮(炒) 麦门冬(去心) 当归(酒拌) 神曲(炒) 甘草(炙) 
五味子(杵,各一钱) 黄 (炙,二钱) 黄柏(炒) 升麻(各四分) 
作一剂。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x〔薛〕x 按∶前证七恶中之二恶也,宜此方治之。亦有溃后虚而发热,或作痛少寐尤 
效。若痛少止,大便不实,黄柏、麦门冬可不用,盖恐寒中也。凡疮脓溃之后,若脉洪 
大则难治,自利者不治。 
痈疽大痛不止,宜用加味解毒汤。 
x加味解毒汤x 
黄 (盐水拌,炒) 黄连(炒) 黄芩(炒) 黄柏(炒) 连翘 当归(酒拌,各七分) 甘草(炙) 
白芍药 栀子仁(炒,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盅,煎八分服之,药下痛即止。 
按∶此方若脉洪大按之有力者,用此解之,其功甚捷。亦有便秘脉实而痛者。宜用 
内疏黄连汤下之。若溃而反痛者,宜用内补黄 汤补之。 
x内补黄 汤x 
黄 (盐水拌炒,二钱) 熟地黄(酒拌) 人参 茯苓 甘草(炙,各五分) 芍药(炒) 川芎 官 
桂远志(去心,炒) 当归(酒拌,各八分) 麦门冬(去心,五分) 
作一剂。水一盅半,姜三片,枣二枚,煎六分,食远服。 
x当归和血散x 治疮疡未发出,内痛不可忍,及治妇人产前产后腹痛。 
当归(二钱) 乳香(半钱) 没药(一钱半) 白芍药(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和滓温服,日二。妇人酒煎。疮既发不 
须用。疮痒者,加人参、木香。妇人服之,加赤芍药。 
x回疮金银花散x 治疮疡痛甚,色变紫黑者。 
金银花(连枝叶俱用,锉研,二两) 黄 (四两) 甘草(一两) 
上 咀。用酒一升,用入壶瓶内闭口,重汤煮三两时辰,取出去滓,顿服之。一方无 
黄。 
x郭氏定痛托里散x 治一切疮肿疼痛不可忍。如少壮气充实,先用疏利,后服此药。 
粟壳(去蒂,炒,二两) 当归 白芍药 川芎(各半两) 乳香 没药 桂(各三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 
x乳香止痛散x 治一切疮肿,疼痛不止。 
粟壳(六两,制) 白芷(三两) 甘草(炙) 陈皮(各一两半) 乳香 没药(各一两) 
丁香(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 
x乳香黄 散x 治一切恶疮、痈疽、发背、疔疮,疼痛不可忍者。或未成者速散,已成 
者速溃败脓,不假刀砭,其恶肉自下,及治打扑伤损,筋骨疼痛。 
黄 (去芦) 当归(酒洗) 川芎 麻黄(去根、节) 甘草(生用) 芍药 人参(去芦) 
粟壳(各一两,蜜炒) 乳香(另研) 没药(各五钱,另研) 陈皮(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如疮在上食后,在下食前 
服之。 
x人参内托散x 治疮疡溃脓而作痛者。 
人参 黄 当归 川芎 浓朴 防风 桔梗 白芷 官桂 紫草 木香 甘草 
上入糯米一撮,水煎服。 
x乳香丸x 治发背及一切疽疮,溃烂痛不可忍。 
乳香(别研) 没药(别研) 羌活 五灵脂 独活(各三钱) 川芎 当归 真绿豆粉 交 
桂川白芷 白胶香(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薄荷汤送下。手足损痛不能起 
者,加草乌,用木瓜盐汤送下。 
x乳香定痛散x 治一切疮疡,溃烂疼痛。 
乳香 没药(各五钱) 滑石 寒水石(各一两) 冰片(一钱) 
上为细末。擦患处,痛即止。敷药中加南星、半夏能止痛,更加蓖麻仁,尤佳。 
x豆豉饼x 治疮疡肿痛,硬而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用江西豆豉饼 
为末,唾津和作饼子如钱大,浓如三文,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干则易之。如背 
疮,用漱口水调作饼,覆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如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毒,如 
有不效,气血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