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也不算数。对自己都不算数了,何况对别人!对别人说话不兑现似乎是正常的,说了话会兑现的,现在在这个社会上愈来愈少;说话算话,说话能兑现,变成很希有了。於是人与人之间往来没有不怀疑的,似乎与一切人事物接触,怀疑是正常的,怀疑是应该的,应该有的态度,不能完全听信人言,现在是这样的社会,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对人不怀疑,彼此都是坦诚对待。现在社会真的变了,这些疑虑都是不正常的,真心里头没有,本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都可以说是不良的习性。上一堂课我们用有色眼镜来做比喻,诸位要细细想想这个比喻,我们戴了很多副不同颜色的眼镜,所以看外面的境观眼花撩乱,没有法子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利害,没有法子辨别。眼镜戴得太多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的搞不清楚。古人不一样,古人一副眼镜也不戴,所以对於万事万法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没有怀疑、没有顾虑,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一生确实有方向、有目标,志愿高大有高大的成就,志愿小有小成就。如果一生不改他的志愿,又能够不断的在学习经验当中求进步,那真是所谓行行出状元,无论哪个行业都有出人头地的进步。
  在佛法里面众所周知,一切诸佛因地里面发愿不同,但是把所有的志愿归纳,不出四大类,这四大类就是佛家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要问这个愿发了没有?你说你发了,我说你没发。为什么你没发?你这一生的思想言行,那个动向跟这个方向、目标不一样。甚至於你的思想、见解、行为与这四弘誓愿是背道而驰;所以,你没有发。诸位想一想,如果你真的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你真的发了这个愿,度是什么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协助、是帮助。你今天不能够全心全力帮助别人、帮助一切众生,你这个愿没有!要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去观察,现在众生受苦受难,受尽煎熬,他需要人帮助,最需要帮助的,是帮他破迷开悟。为什么?所有一切苦难的根源是迷惑,才造业,造业才受苦报;所以,迷惑是第一个灾难的根源。你有没有很认真的帮助他化解这个根源,把他的迷惑转化成智慧?我们看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在九法界示现帮助一切众生,可以说是一切时一切处念念不舍、念念不离这个目标;不舍众生,不离目标,不离方向。
  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一生所作所为就知道了,真正是关怀众生、帮助众生。你听了:我也想帮助,我没有能力。没错,你想帮助别人头一个要帮助你自己,你自己不能够转迷为悟,你怎么能帮助别人转迷为悟?要想自己转迷为悟,怎么个转法?后面两愿「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的智慧、德能、相好不能够现前,佛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里头包括有我,我也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换句话说,但以烦恼而不能证得。所以我们要想证得智慧、德能、相好,先要把烦恼断掉,「烦恼无尽誓愿断」。你不断烦恼,你没有发愿,你的愿是假的不是真的!烦恼、习气不能不断。「我也很想断,我断不了!」断不了是什么原因?你没有上学,你没有学。佛法,讲了不知道有多少遍,它是教育,它是教学,你要真肯学,你得天天去上课。学生不上课,逃学,三天不上课心就野了。我们学佛又何尝不如是?决定不能离开书本,经本就是教科书,我天天要读、天天要学、天天要练习。所以,一天都不能离开书本,特别是我们初学的凡夫;离开书本就像野马一样,没法子控制,失控了。
  「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的学习一定要亲近善知识,就是要亲近一个好老师,听老师的指导。为什么要听他?他是过来人。所以,我们亲近一个好老师,你要仔细观察,这个老师是不是天天在学、天天在教。果然天天在学、天天在教,每天没有离开过书本,跟他学靠得住。如果这个老师不常读经、不常教学,这个难!古时候也有,他不读经,他也不念经,但是怎么样?他没有妄想,确确实实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他的身心在定中,他有真正的智慧。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什么经也没有念过,但是人家怎么样?烦恼断尽了。烦恼断尽,根本智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生后得智。你看他对五祖忍和尚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生智慧是生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你学经教不懂经教里头的意思,你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他一讲你就明白、你就开悟了,他有这个本事。那是什么?人家没有烦恼,成就根本智。虽然经他没念过,你念给他听,他一听智慧就现前,智慧能解佛的真实义,所以他给你讲解的时候你会开悟。《坛经》里面都是讲的这个例子。
  但是,六祖之后,跟诸位说,没听说有这样的人物出现了。从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因为我那个时候很喜欢看《坛经》,他就跟我讲,他说:《坛经》不能看!为什么?容易起狂慧,受害,不会得益。这个话是真的,因为它不是一个正规的教学方式,它是特殊的,那个特殊的是教天才儿童的,不是普通班。我们是普通根性,我们入不了他那个班,但是要知道有这种人,太少太少了。方先生讲,六祖之前没有这种人,历史上没记载过,六祖之后到今天,将近一千四百年也没有,也没有出现过。这些话都是教导我要走正常的路子。正常的路子,你要亲近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常常在课堂里面教学上课的。他经验丰富,天天在学,我们跟这种人不太容易走错路。如果跟的老师,这个老师不常上讲台、不常教学,自己又不常去读书,这个难!我们很客观的仔细去观察,世出世间,中国外国,一个真正的学者、专家出现於世,你自己去调查一下,去问一问他怎么成就的。多半是一生教书,自己学业完成之后,教小学、教中学、教大学、教研究所,成为一个学者。他一生就那么一个方向,求学!一面求学,一面教学;他志在此地,愿也在此地。志於学,愿教学,他成功了,成为知名的学者,成为一个教育家,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佛教是教育,我们要找这样的老师。
  早年我在台中,没有学佛之前,我亲近方东美先生,那是个好老师。天天读书,他教的是博士班,不是天天有课,一个星期好像只有两天的课程。但是他不上课的时候,他在家里读书。我常常到他家去,我了解他!除了课堂讲学之外,平常在家里,有客人来造访,有学生来请教,把这些科目包括进去,教学内容不一定,时间长短不一定,天天在教。换句话说,他给一切众生上课,一年到头没有一天间断的。虽然学校课程一个星期只有两次,平常对於一切众生的教导没有中断,这是个好老师。你跟他接触,他没有废话,他不会给你说些不相关的话。我亲近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行住坐卧都在戒定慧中。他的戒定慧三学,是从身上表现出来给你看,你要会看,你就能看到他把他平生所学都应用在生活上。从早到晚,真的是从初一到腊月三十,我看他老人家一分一秒都没有空过。这个话怎么说?与三学相应,这是大德。
  我到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知道我过去跟章嘉大师学的,他对於大师赞叹备至。大师的身心清凉自在,我到今天还是比不上他。从什么地方看?从身体适应气候来看。夏天炎热,章嘉大师也会找棵大树,树荫底下坐坐,但是没有搧过扇子,没有用过冷气,没有看到他家里有电风扇。而且他穿的衣服,我们这里有张照片,就跟照片上一样,四季都是这个打扮,冬天也是这个衣服,夏天也是这个衣服;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我们不能不佩服。我们冬天要穿厚衣服,夏天要穿很薄的衣服,在他不需要。这是什么?身心清净能转境界,他不会被境界所转。跟一切人接触确实一句废话都没有,他老人家说话很少,但是他所说出来的话简短有力。不要说没有一句废话,一个废字都没有,真正是做到中国古人所讲的标准,简要详明,他真做到了。我这一生当中所遇到希有的大善知识!我跟他三年,我修学的底子是从他那个地方得来的;一个是他告诉我的,一个是我的观察,我所受到的影响。这是我们怎样观察善知识、认知善知识,然后去拜老师,做他的学生,听他教导,认真向他学习。老师不在了,离开我多年,老师的影响、老师的音声、老师的教诲就跟在昨天一样,我们做学生的人一生遵守。为什么?那是正确的,那是真理,不可以违背。章嘉大师著作非常丰富,很可惜他离开中国大陆到台湾,没有能够带到台湾,可能全部都散失了,没有能够流传到后世。
  所以天天要读经,天天要在经典当中学习,这叫真修行。念经不解其义,解其义不能落实,都不是真修行;真修行一定天天读,解其义。这部经我常常讲,里面的义理深广无尽,同样这部经天天有悟处、年年有悟处。你所悟得的就改正自己的思想、行为,自己思想、行为里面的过失完全都改正过来了,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显示出来的,长寿。我常常讲的不老、不病、不死,你会现出这个果报。修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凡夫最严重的病根是妄念、妄想,妄想是根,从妄想起分别,从分别起执著。分别就是造作,妄想还没有造作,分别就已经有造作;执著是严重的造作,在造业了。所以一切佛法的修学,大愿为先!我们没有办法断烦恼,就是因为你没有学法门,要认真学习,依照佛菩萨的教诲,要做到!佛教给我们做的,一定要做,佛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一定要遵守,决定不可以违犯。我们的目标是成佛道!目标不是求世间名闻利养,这要搞清楚!所以我们是不是真的天天在学法门、天天在断烦恼,天天向著成佛道的这个大目标、大方向精进不懈。是不是这样的?得好好自己问问自己。
  四弘誓愿,总说。在别说里面,《华严经》文殊菩萨教给我们十种法门,十波罗蜜;普贤菩萨也教我十个法门,十大行愿。跟这一句经文相应,「知诸佛法,愿为本故」。在《华严经》确确实实这个「愿为本」就是普贤的十愿,普贤十愿是四弘誓愿具体的说明。你仔细去分配,你看这十条当中哪几条是属於「度众生」的,哪几条是属於「断烦恼」的,哪几条是属於「学法门」的,哪几条是属於「成佛道」的。你这么一分配就看清楚、看明白了。礼敬、称赞、供养、随喜,都是属於度众生的;忏悔法门、常随佛学,是断烦恼的;请佛住世、请转法轮,是学法门的;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是成佛道的。所以大经里面才说,菩萨不学普贤行,不能证得无上菩提;换句话说,要不修普贤行,四弘誓愿里面「成佛道」这个目标他达不到!你要想成佛道,你不能不学普贤菩萨的法门;换句话说,你不能不听普贤菩萨的教诲,用现在的话来说,普贤菩萨的课程。普贤、文殊的课程在哪里?《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这两位菩萨为大众所开的课程。
  净土法门,这是佛法里头常讲的易行道,希有难逢。我们展开《无量寿经》,诸位就看到了,头一句,还不是正宗分,别序里头头一句,「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所有的人,从十方世界去往生的,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修普贤这个课程。所以清朝初年干隆时间,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我们听到这句话,我们点头肯定。他说得出来,我说不出来,他说出来我承认。我凭什么承认?就是《无量寿经》别序里头这一句「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华严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佛在大经里面讲,不学普贤行,不能够成就无上菩提,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各个都能得证无上菩提,有根据,不是随便说的。
  普贤菩萨这十愿,我们要了解得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得修!「修」就是你要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第一个「礼敬」,我们要学。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要有礼,内里头要存著「诚敬」。内有诚敬、外有礼貌,这是对人第一堂课。你们在这次举办的圣诞夜,庆祝耶稣圣诞举办的晚会,你们录相我看了,内容确实不错,可以流通。但是我看了之后,不能流通。什么原因?「礼敬」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