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如前殿、中殿之仪.
    太祖亲享庙四(乾德元年十一月十五日。开宝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四年十
一月二十六日,系亲郊朝庙。开宝九年三月五日,系亲告将幸西京行雩祀礼)。
    太宗亲享庙五(太平兴国三年十一月十四日。六年十一月十六日。雍熙元年
十一月二十日。淳化四年正月一日。至道二年正月九日,系亲郊朝享)。
    真宗亲享庙十二(咸平二年十一月六日。五年十一月十一日。景德二年十一
月十二日。天禧元年正月十日。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系亲享朝庙。大中祥符元年
九月十日,系亲告将行封禅礼。十一月二十七日,系封禅礼成恭谢。三年十二月
十一日,系亲告将祀汾阴。四年四月六日,系汾阴礼成亲谒。五年闰十月七日,
系圣祖降恭谢。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系亲告将谒太清宫。七年二月十五日,系东
郊恭谢朝享)。
    仁宗亲享庙十三(天圣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八年十一月
十八日。景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宝元元年十一月十七日。庆历元年十一月十九
日。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皇五年十一月三日,系亲郊朝
享。皇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嘉七年九月六日,系亲祀明堂朝享。嘉四年十
月十二日,系亲行祭。天圣十年十一月十一日,系修大内恭谢)。
    英宗亲享庙一(治平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系亲郊朝享)。
    神宗亲享庙六(熙宁元年十一月十七日。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十年十一月
二十六日。元丰六年十一月四日,系郊祀朝享。熙宁四年九月九日。元丰三年九
月二十日,祀明堂朝享)。
    哲宗亲享庙五(元元年九月五日。元四年九月十三日。元七年十一月
十二日。元符元年十一月十九日,系亲郊祀朝享。绍圣二年九月十八日,系祀明
堂朝享)。
    徽宗亲享庙九(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崇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大观四年十一月二日。政和三年十一月五日。六年十一月九日。宣和元年十一月
十二日。 四年十一月十四日。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系冬祀朝享。大观元年九月二
十七日,系郊祀朝享)。
    高宗亲享庙十(绍兴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十年九月九日并明堂享庙。十三年
正月十一日,系奉上徽宗皇帝徽号册宝享庙。十一月七日,十六年十一月九日,
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二十八
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并系亲郊享庙。三十一年九月一日,系明堂享庙)。
    孝宗亲享庙十(绍兴三十二年七月十四日。隆兴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乾道
三年十一月一日。六年十一月五日。九年十一月八日。淳熙三年九月六日。六年
九月十五日。九年九月十二日。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十五年九月八日)。
    光宗亲享庙二(淳熙十六年四月六日。绍兴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宁宗亲享庙八(庆元三年十一月壬寅。嘉泰三年十一月癸酉。开禧二年。 
   嘉定二年九月庚子。嘉定五年十一月辛酉。八年九月庚午。十一年九月庚
辰。十四年九月庚寅)。
    按:古者宗庙之祭,有正祭,有告祭,皆人主亲行其礼。正祭,则时享、
是也。告祭,则国有大事告於宗庙是也。自汉以来,礼制堕废,郊庙之祭人主
多不亲行。至唐中叶以後始定制於三岁一郊祀之时,前二日朝享大清宫太庙,次
日方有事於南郊。宋因其制,於第一日朝享景灵宫,第二日朝享太庙,第三日於
郊坛或明堂行礼。《国史》所书亲享太庙,大率皆郊前之祭,然此乃告祭礼,所
谓卜郊。受命於祖庙,作龟於祢宫,所谓鲁人将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泮宫是
也。若正祭,则未尝亲行,虽大礼,亦命有司摄事。累朝惟仁宗嘉四年十
月亲行祭礼一次而已。盖法驾属车,其卤簿郑重,荐升降,其礼节繁多,故
三岁享帝之时,仅能举一亲祠。然告祭之事,亦有大於祀天者,如即位而告庙,
则自舜、禹受终,以至太甲之见祖,成王之见庙,皆是也。虽西汉时,人主每嗣
位,亦必有见高庙之礼。而自唐以来,则人主未尝躬谒宗庙致祭以告嗣位。宋朝
惟孝宗、光宗以亲受内禅特行此礼,而其他则皆以丧“三年不祭”之说为拘,不
复举行。然自以日易月之制既定,谅ウ之礼废久矣,何独於嗣位告祭一事以为不
可行乎?庆元,李大性、李谦所言可谓至论,要之亲享既不能频举,则合於
大祀行之,而嗣位告祭,则亦必合亲行,如卜郊之祭,则三岁常行之事。又只
为将有事於上帝而告白,则本非宗庙之大祭,有司摄事足矣。

    ●卷一百·宗庙考十
    ○
    《春秋》文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事於太庙。《公羊传》曰:“大事者何?大
也。大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於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
合食於太祖(《梁传》同。杨氏曰:愚按此谓大合毁庙与未毁庙之主於太祖之
庙而祭之也)。”
    ◎右大
    △朱子《周大图》(见书1397页缺一个表)
    祭於祖,则祝迎四庙之主(疏曰:,合祭祖。太祖当之年,则祝迎高、
曾、祖、祢四庙而於太祖庙祭之。天子祭,则迎六庙之主。今言迎四庙者,举
诸侯言也)。主出庙入庙。必跸(跸,止行也。疏曰:主,谓木主,群庙之主也。
出庙者,谓出己庙而往太祖庙。入庙,谓从太祖庙而反还入己庙。若在庙院之外,
当主出入之时,必须跸止行人。《曾子问》)天子直礻勺,,尝,
(直,音特。春一礻勺而已,不,以物无成者不殷祭。卢植曰:春特,馀时
。程子曰:,合祭也。诸侯亦祭。只是祠、礻龠、尝、之祭为庙礼烦,
故每年於四祭之中,三祭食於祖庙,惟春则祭诸庙也。杨氏曰:程子之言正解
释此章之义,其曰“,合祭也。只是礻龠、祠、尝、之祭为庙礼烦,故每年
於四祭之中,三祭合食於祖庙,惟春则祭诸庙。”此说推明时之本意,最为明
白。又曰“诸侯亦祭”,则通下章诸侯,亦概可见矣)。诸侯礻勺直(互
明直礻勺文),一,直一,尝,(《王制》。横渠张子曰:天子
七庙,一日而行,则力不给,故礼有“一直一”之说。特则祭一,则遍祭。
如春祭高祖,夏群庙,秋祭曾,冬又。来春祭祖,夏又,秋祭祢,冬又。
杨氏曰:张子谓“礼有一特一之说”,正解释此章。但本章言礻勺、尝、三
祭皆。惟一时一,礼文残缺,指不分明,故张子不从其言,又别为之说,
曰“春祭高祖,夏群庙,秋祭曾,冬又。来春祭祖,夏又,秋祭祢,冬又
。”虽一直一之说若可通,但言特只祭一庙,而遗其馀庙,恐於人情亦有
所不安,不若前章程子之言简而意备也。又春祠、夏礻龠、秋尝、冬,周时祭
名,《诗》所谓“礻龠、祠、、尝,於公先王”是也。此云礻勺、、尝、
乃记礼者之误也。详见《四时祭篇》。又按:时,即四时礻龠、祠、、尝之
祭,为特祭群庙礼烦,乃合高、曾、祖、祢之主於太祖之庙并祭之,故曰时)。
    ◎右时
    △朱子《周时图》(见书1398页缺表)
    朱子曰:“昭穆之不为尊卑说己见前。其大,则始封以下以次相承,亦无
差舛。故张ロ以为四时常祀各於其庙,不偶坐而相临,故武王进居王季之位而不
嫌尊於文。王及合食乎祖,则王季、文王更为昭穆,不可谓无尊卑之序者是也。
但四时之,不兼毁庙之主,则右无昭而穆独为尊。若两世室之主,则文常为穆,
而武常为昭也。故陆佃以为毁庙之主有不皆之时难之,而未见ロ之所以对也。
予窃以为以上世之次推之,一昭一穆固有定次,而其自相为偶亦不可易。但其散
居本庙各自为主而不相厌,则武王进居王季之位而不嫌尊於文王。及其合食於祖,
则王季虽迁,而武王自当与成王为偶,未可以遽进而居王季之处也。文王之为穆,
亦虚其所向之位而已,则虽北向,而何害其为尊哉?”作此图以见之。
    问:朱子祭考妣之位如何?答曰:太祖东向,则昭穆之南北向者,当以西
方为上。则昭之位次,高祖西而妣东,祖西而妣东,是祖母与孙并列,於体为顺。
若余正父之说,则高祖东而妣西,祖东而妣西,则是祖与孙妇并列,於体为不顺。
彼盖据《汉仪》中有高祖南向,吕后少西,更不取证於经文,而独取《传》注中
之一二执以为是,断不可回耳。
    △《祭考妣位图》(见书1399页缺一个表)
    杨氏曰:愚闻之师曰,祭有二。《曾子问》曰“祭於祖,则祝迎四庙之
主。”;《王制》云天子“尝,”,诸侯“尝,”,此时祭之也。
《公羊传》曰“毁庙之主,陈於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此大
毁庙、未毁庙之主而祭之也。祭,惟有此二条,此外无馀礼矣。汉儒之论,
又混、而并言之,何其纷纷多端也。马融谓岁及坛单,及郊宗石室。
郑元谓,,则毁主、未毁主合祭於太祖;,则惟太王、王季以上,迁主祭於
后稷之庙,文、武以下,若穆之迁主则祭於文王之庙,昭之迁主则祭於武王之庙。
何休谓祭不及功臣,则功臣皆祭。及论之岁月,则皆援《公羊》“五年
再殷祭”之说为据。按祭年月,《经》无其文,惟《公羊》文二年大事於太庙,
《传》云“太事者何?大也。五年而再殷祭夫殷祭”。乃大之祭也。五年而
再殷祭,谓三年一,五年再,犹天道三岁一闰,五岁再闰也。於祭乎何与?
汉儒乃援此以证、相因之说。为郑康成之说,则曰三年而,五年而。为
徐邈之说,则曰相去各三十月,三十月而,三十月而。唐自睿宗以後,三年
一,各自计年,不相通数,然至二十七年,凡五七。其年夏讫,冬又当
,而、同岁。
    太常议曰:今太庙,各自数年,两歧俱下,通计,或比年频合,或同岁
再序,或一之後并为再,或五年之内骤有三殷,求於礼经,颇为乖失。国朝
宗庙之祭,三年一以孟冬,五年一以孟夏,盖用郑康成之说。其後有司又言,
三年丧毕,遇则,遇则。二说牾,不可稽考。庆历初,乃用徐邈之说,
每三十月而一。後又以二祭各不相因,故熙宁八年既又,竟无一定之论。
推原其所以然,皆由混於,而皆以为合食於太祖也。夫既混於,皆以为
合食於太祖,则、无辨矣。而又欲勉强穿凿,分别其所以不同,此所以纷纷
多端而莫之一也。知者,其祖之所自出,不兼群庙之主,而惟以其祖配之,
则与异,不容混矣。知大兼群庙之主,则自太祖而下,毁庙未毁庙之主皆
合食於太祖矣。又何坛单与郊宗石室之分乎?又何大王、王季合食於后稷,文、
武以下分昭穆各祭於文、武二祧之分乎?,则功臣皆祭,即《司勋》所谓祭
於大是也,谁谓祭功臣不与飨乎?知、之不同,则郑康成、徐邈之说皆
非矣。其间相因不相因之说皆无谓矣,又何同异得失之足论乎?
    司尊彝凡四时之间祀,追飨、朝飨,用虎彝、隹彝,皆有舟。其朝践用
两大尊,其再献用两山尊,皆有。诸臣之所昨也(隹,音诔。大音泰。郑司
农云:追飨、朝飨,谓、也,在四时之间,故曰“间祀”大樽,太古之瓦樽。
山樽,山也。《明堂位》曰,泰,有虞氏之樽也;山,夏后氏之樽。元谓追
飨,祭迁庙之主,以事有所请祷;朝飨,谓朝受政於庙。《春秋传》曰“闰月不
告朔犹朝於庙”。隹,禺属,邛鼻而长尾,山亦刻而画之,为山€之形。禺,
音遇。刘,音隅。邛,鱼丈反,又五刚反。疏曰:“大樽,太古之瓦樽”者,此
即有虞氏之大尊,於义是也,故皆以《明堂位》为证也。云“隹,禺属邛鼻而
长尾”者,案鸡彝、鸟彝相配皆为鸟,则虎彝、隹彝相配皆为兽,故《尔雅注》
云隹似猕猴而大,黄黑色,尾长数尺,似獭,尾末有歧,鼻露向上,雨即自悬
於树,以尾塞鼻,或以两指,今江东人亦取养之,为物捷健。其虎彝、隹彝,
当是有虞氏之尊,故郑注《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