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 角人二 羽人二 掌葛二 掌染草二 掌炭二 掌茶二 掌蜃二 囿人八 
廪人十六  仓人八 司禄八 司稼八(右地官,共一万八千二百九十六人)  宗
伯:旅三十二。郁人二 鬯人二 鸡人一 司尊彝二 司几筵二 典祀四 职丧
八 乐师十六 小胥八 磬师八 钟师八 笙师四 钅专师四 师二 旄人四
 章四 娄氏四 典庸器四 司干二 卜人十六  叶氏二 占人八 小祝
十六 丧祝八 甸祝二 诅祝二 小史十六 冯相氏四 保章氏四 内史十六 
御史十六 巾车十六 典路四 车仆四 司常四(右春官,共二百七十五人)司
马:旅三十二。司勋四 量人二 小子二 羊人二 司二 掌固八 司险四 
候人十二 环人六 挈壶氏六 射人八 服石氏一 射鸟氏一 罗氏一 掌畜二
司士十二 司右四 旅贲氏十六 节服氏八 御仆十二 隶仆二 弁师二 司戈
盾二 缮人四 驭夫十四 校人十六 趣马一 巫马二 牧师四 庾人二 土方
氏十 山师四 川师四 原师八(右夏官,共二百四十六人)  司寇:旅三十二。
司刺二 司约二 司盟二 职金四 司厉二 犬人二 司圜十二 掌囚十二 掌
戮二 司隶十二 布宪四 禁杀戮二 禁暴氏二 野庐氏六 蜡氏四 雍氏二 
萍氏二 司寤氏二 司ピ氏六 条狼氏六 修闾氏二 冥氏二 庶氏一 冗氏一
 {羽是}氏二 柞氏八 氏二 {折石}蔟氏一 翦氏一 赤友氏一蝈氏一 壶
涿氏一 庭氏一 衔枚氏二 伊耆氏一 行夫三十二 掌客四 掌货贿十六 都
则二 都士四 家士四(右秋官,二百一十三人)。
    右下士共一万九千二百零九人。
    有命官,难考员数:
    山虞,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中山下士六人,小山下士二人(族、党、
州、县、乡、ガ、鄙、遂,皆有定数,可以推官数之多少,如云每遂中大夫一人,
则六遂可知为六人,族师每族上士一人,则七百五十族可知为七百五十人之类。
若山泽之名数,则注家不言其有几,所以难考官数)。林衡,每大林麓下士十二
人,中林麓如中山之虞,小林麓如小山之虞。川衡,每大川下士十二人,中川下
士四人,小川下士二人。泽虞,每大泽大薮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中泽、中薮如
中川,小泽、小薮如小川。场人,每场下士二人。司关,每关下士二人。内宗,
凡内女之有爵者。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都司马,每都上士二人,中士四人,
下士八人。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朝大夫,每国上士二人,
下士四人。
    无命官:
    酒人(奄。郑注谓宦人,贾注谓不称士则称奄。亦府史之属)浆人(奄)笾
人(奄)  醢人(奄)醯人(奄)  人(奄)  幂人(奄)  阍人 寺人 内
竖 九嫔 女御 女祝 女史 内司服(奄)  缝人(奄)  胥师 贾师 司
 司稽 肆长 邻长 舂人(奄)饣喜人(奄)  人(奄)  守祧(奄)瞽
蒙(奄)  视了 凡以神仕者 方相氏 圉师 罪隶 蛮隶 闽隶 夷隶 貉

    汉自丞相至佐史,凡十三万二百八十五员(哀帝时数,兼诸府州郡胥吏)。
後汉七千五百六十七员。晋六千八百三十六员。宋六千一百七十二员。齐二千一
百三员。後魏七千七百六十四员。北齐二千三百二十二员(并内官)。後周二千
九百八十九员(并内官)。隋一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员(内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外
郡县官九千九百九十五)。唐一万八千八百五员(内官二千六百二十,外郡县官
一万六千一百八十五)。
    宋内外官员数:
    元丰间,南丰曾巩议经费,言景德官一万馀员,皇二万馀员,治平并幕职
州县官三千三百馀员,总二万四千员。
    《朝野杂记》:“祖宗时,内外文武官通一万三千馀员。天圣中,两制、两
省不及三十员,京朝官不及二千员,三班使臣不及四千员。庆历中,两制、两省
至五十员,京朝官二千七百馀员,流外铨选人仅万计。乾道中,京朝官已三四千
员,选人亦七八千员。绍熙二年,京朝官四千一百五十九员,合四选,凡三万三
千一十六员。庆元二年,京朝官如绍兴之数,选人增至一万三千六百八十员,大
使臣六千五百二十五员,小使臣一万八千七十员,通四选、凡四万二千有奇。盖
五年之间所增,仅九千馀员,可谓官冗矣。嘉泰元年春,左选京官以上三千一百
三十三员,选人万五千二百四员,大使臣以上六千八百五十四员,校尉以上万二
千六百十六员,通四选,共三万七千八百馀员。是五年间所损,仅二千馀员,未
知何故。”

    ●卷四十八·职官考二
    ○三公总序(四辅二大附)
    《记》曰:“虞、夏、商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尚书大传》
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
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其
爵视卿,其禄视次国之君。”),不必备,惟其人。语使能也。”故天子无爵,
三公无官,参职天子,何官之称?天文三台,以三公法焉(三台,星名。台,一
作能)。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大夫知人事,列士去其私。”周
成王作《周官》,曰:“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於德义者。此惟三公之任,佐
王论道,以经纬国事,和理阴阳。)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此三官名曰三
孤。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特置此三人),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
一人(副贰三公,弘大道化,敬信天地之教,以辅我一人之治)。”则三太,周
之三公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公,八命也。九命则分陕为二伯)。又以三少为
孤卿,与六卿为九焉(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也。《周礼
正义》曰:“按《婚义》云三公、九卿者,六卿并三孤而言九,其三公又下兼六
卿。故《传》云司徒公、司马公、司空公,公各兼二卿。按《顾命》,太保领冢
宰,毕公领司马,毛公领司空,别有芮伯为司徒,彤伯为宗伯,卫侯为司寇,则
周时三公各兼一卿之职,与古异矣。”又《周礼》王畿有六卿,每二卿则公一人,
盖一公领二卿也)。舜之於尧,伊尹於汤,周公、召公於周,是其任也(贾谊曰:
“天子不喻於前圣之德,不知君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诗》、《书》无宗,
学业不法,太师之责也。古者齐太公职之。天子不惠於庶民,不礼於大臣,不中
於折狱,无经於百官,不哀於丧,不敬於祭,不诚不信,太傅之责也。古者周公
职之。天子处位不端,受业不敬,言语不叙,音声不中,进退升降不以礼,俯仰
周旋不以节,此太保之责也。古者燕召公职之。天子燕业反其学,左右之习诡其
师,益诸侯,过大臣,不知文雅之辞,此少师之责也。天子居处出入不以礼,衣
服冠带不以制,御器倒侧不以度,采服从好不以章,忿悦不以义,与夺不以节,
此少傅之责也。天子居燕私,安而易,乐而耽,饮食不时,醉饱不节,寝起早晏
无常,玩好器弄无制,此少保之责也。”)。故《周礼》建外朝之法:左九棘,
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
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後(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
以赤心三刺也。槐,怀也,言怀来人於此,欲与之谋也。群吏,谓府史也。州长,
乡、遂之官)。三公一命衮,若有加赐也,不过九命(三公八命矣,复加一命,
则服衮龙,与王者之後同,多於此赐也,非命服也。虞、夏之制,天子有日月星
辰。《周礼》曰:“诸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春秋》九命作
伯,尊公曰宰,言於海内无不宰统焉。或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
为三公(《韩诗外传》曰:“故阴阳不和、四时不节、星辰失度、灾变非常,则
责之司马。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民怨其上,则责之司徒。山陵崩弛、
川谷不通、五不植、草木不茂、则责之司空。”)。汉初唯有太傅、太尉,後
加置太师、太保、大司徒、大司空(哀帝时,议以汉旧无司徒,故定三公之号曰
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史记》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汉初因秦置丞相,而弘为之。则丞相为三公矣)。王莽居摄,置四辅官(初,王
莽为左辅,甄丰为右弼,甄邯为右丞。後又制以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为四辅,
位上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後汉唯有太傅一人,谓之上公。及
有太尉、司徒、司空(光武初诏司徒、司空二府去“大”,无称爵),而无师、
保(董卓盗为太师,非汉本制)。太尉公主天(部太常、卫尉、光禄勋),司徒
公主人(部太仆、鸿胪、廷尉),司空公主地(部宗正、少府、司农),而分部
九卿(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风俗通》云,三公一岁其
食万石也。)盖多以九卿为之。若天地灾变,则皆册免,自太尉徐防始焉(後汉
本制,日食、星流及大雨雹等灾变者,惟免太尉。自徐防为太尉,凡天地灾变,
三公皆免。至魏黄初二年,始罢此制)。汉制,三公不与盗贼,若领兵入见,皆
交戟叉颈而前(使虎贲执刃夹之也。魏武为司空,破张绣,入觐天子,亦行此制,
汗流洽背,自此不复朝觐也)。朝臣见三公皆拜,天子御座即起,在舆为下。凡
拜公,天子临轩,六百石以上悉会,直事卿赞拜,御史授印绶,公三让,然後受。
至安帝时,三府任薄,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其灾眚变咎,则责免公台。灵帝
临朝,始遣使者就长安拜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自温始也。至献帝建安十三年,
乃罢三公官。魏初复置,与後汉同(有太傅、太尉、司徒、司空),然皆无事,
不与朝政(高柔上疏云:“今公辅之臣,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非
朝廷崇用大臣之义、大臣献可替否之谓也。”)。初封司空崔林为安阳亭侯。三
公封列侯,自林始也(林字德孺。裴松之曰:“汉封丞相己为荀悦所讥。魏封三
公,其失同也。”)。黄初二年,又分三公户邑,封子弟各一人为列侯。末年,
增置太保。晋武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
阳王子初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ダ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
八公,同时并置,惟无丞相焉,时所谓“八公同辰,攀€附翼”者也。遂以太傅、
太保为上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无其人则阙,盖居者甚寡(诸公,品第一,
食俸日五斛。太康二年,又给绢,春百疋,秋二百疋,绵二百斤。元康元年,给
菜田十顷,田驺十人。立夏以後不及田者,食俸一年。又给虎贲二十人,特班剑。
给朝车驾安车黑耳)。其太尉、司徒、司空,自汉历魏,皆为三公。及晋迄於江
左,相承不改(上公、三公之制不改)。前代三公册拜,皆设小会,所以崇宰辅
之制也。自魏末废而不行,至晋拜石鉴(字林伯)为左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
始有诏令会,遂以为常(十六国姚泓僭号,受经於博士淳于岐。岐病,泓亲省疾,
拜於床下。自是公侯见师傅皆拜)。宋皆有八公之官,而不言为八公也(《宋志》
曰:“三公黄ト,前史无有义。按《礼记》:‘士与天子同,公侯、大夫则异。’
郑元注云:‘士贱,与君同,不嫌也。’夫朱门洞启,当阳之正色也。三公之与
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ト,以示谦不敢斥天子。宜是汉旧制。”音毕)。齐时
三公,唯有太傅。梁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
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从公开府者,亦置官属。陈以丞相、太宰、太
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并为赠官。三公之制,开黄ト,厅事置鸱尾。後魏以
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上公也;大司马、大将军谓之二大,太尉、司徒、
司空谓之三公。北齐皆有三师、二大、三公之官,并置府。其府三门,当中门黄
ト,设内屏。三师、二大置佐吏,则同太尉府。後周置六卿之外,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