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6-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父子之礼。皇了承继文宗之统矣,何以又别立后,不知父子 
 之说,汉唐来久已不行,且皇上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已有明 
 文,文宗有子,则穆宗无子矣。岂有御宇十三年、功德溥四海 
 之先帝,而不为立后者?其不足辨一也。一曰礼嫡子则不得后 
 大宗,不知此为臣庶言之,非为天家言之也。古来择取亲属入 
 承大统,则本宗不敢私其嫡予,尊尊也。若后君为先君立嗣, 
 则嗣君亦不得私其嫡子。 
      盖嗣君与先君,当日固有君臣之分者,亦尊尊也。然入承 
 大统者,既承累朝之大宗,则本支应自为继别之宗,并不得以 
 小宗论,于理于法,当别立嗣者也。嗣君既为大宗,则虽以子 
 为先君后,于礼于法,不能别立嗣者也。然则就今日事势论之, 
 将来皇子虽为穆宗之嗣子,仍无妨为皇上之嫡子,尊尊亦亲亲 
 也。皇朝律令,对承继之文,则曰本生父母,他日称谓区别, 
 圣心自有权衡。两宫以圣而行权,皇上以圣而制礼。一举而忠 
 孝慈友之人伦备焉,尊尊亲亲之礼意赅焉。义协而礼起,何为 
 不可?其不足辨二也。一曰《春秋传》云 :“君子大居正,故 
 兄弟叔侄,辗转授受,每难帖然,不知从父从子,乃生衅隙。 

… Page 390…

清朝秘史                                                         ·814· 

 ”若皇子承继先明,但存名义,岂判亲疏?其不足辨三也。凡 
 此皆群经之精言,而实不切于今日之情事,设有迂儒引之以挠 
 夫国是,佞夫藉以文其莠言,大智聪明,岂能惑哉? 
      今者往事已矣,惠陵永閟,帝后同归,既无委裘遗腹之男, 
 复无慰情胜无之女,伤心千古,夫复何言?承继承统之说,不 
 过于礼制典册之中存此数字空文,俾穆宗在天之灵爽,虽远而 
 不远,几忘而不忘,庶可稍慰两宫鬻闵之思,且伸皇上友于之 
 爱。 
      夫吴可读区区一贬谪小臣耳,尚且昌言以发其端,致命以 
 期其许,何况子道、弟道兼尽之圣主哉?昔汉景帝欲悦窦太后 
 之意,至有千秋万岁后传梁王之语。梁王非有应嗣之分者也。 
 宋高宗以太宗之后,乃闵太祖子孙零落,而以太祖七世孙为嗣, 
 孝宗非有承统之约者也。皇上圣明,远在二君之上。窃谓今日 
 者,惟在责成毓庆宫侍学诸臣,尽心辅导,培养天心,开陈至 
 道。皇上孝悌之心,油然而自生,尊尊亲亲之等秩然而不紊。 
 任贤去佞,内修外攘,则所以仰体两宫,上慰穆宗者,固不仅 
 在继嗣承统一端而已也。即此一端而论,其沃心正本之方,亦 
 在彼而不在此。伏惟皇太后与皇上,名分已定,恩谊日笃。皇 
 太后观皇上所生皇子,无论承继穆宗与否,同为己子。君臣一 
 德,共济艰难,此宗社之福,而臣民之愿也。臣恭绎懿旨中即 
 是此意,妥议具奏,二语文义,是者,是其将大统宜归嗣子之 
 意;议者,议夫继嗣继统并行不悖之方。臣工应命陈言,岂敢 
 依违两可之游词。贻庙堂他日之筹虑,乃诸臣心知其意,而苦 
 于恐涉建储,不敢发挥。故不便述此四字之文,而专驳吴可读 
 之请,以为如此,便可不类建储矣。岂知圣意已经宣播,若不 
 善为会通,乘此时画一长策,究其时势,转恐终必类于建储而 
 后已。且懿旨上言预定下言,即是语意相连,今不为之疏解分 

… Page 391…

清朝秘史                                                        ·815· 

 明,以妥议具奏,始以无庸设置议,终传之四方。四海闻听, 
 虽其所谓无诵者,系指原折而言,诚恐迂儒以文害辞,误疑两 
 宫有游称之意,更恐他日谗佞附会,正藉此议为翻案之端。一 
 言之微,语病甚大。窃谓此事关系至重,伏望两宫圣裁熟思, 
 权衡至当,再降懿旨。臣愚,不胜大愿。谨奏。 

      西宫太后瞧见此奏,不胜叹赏。慈禧后道 :“究竟念书的 
 人,讲出话来,句句都有理 。”慈安后道:“被他这么一说, 
 到不能不另降一道旨了 。”慈禧后道:“那是不能少的。”随 
 传军机拟旨。一时拟就,两宫太后瞧时,上面写着: 

      前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俟嗣皇帝生有皇子, 
 即承嗣大行皇帝为嗣。原以将来继绪有人,可慰天下臣民之望, 
 第我朝圣圣相承,皆未明定储位。彝训昭垂,允宜岁世遵守。 
 是以前降谕旨,未将继统一节宣示,具有深意。吴可读所请颁 
 定大统之归,实与本朝家法不合。皇帝受穆宗毅皇帝付托之重, 
 将来诞生皇子,自能慎选元良,缵承统绪,其继大统者,为穆 
 宗毅皇帝嗣子,守祖宗之成宪,示天下以无私,皇帝亦必能善 
 体此意也。所有吴可读原奏及王大臣等会议折,林桐、翁同和、 
 潘祖荫联衔折,宝廷、张之洞各一折,并闰三月十七日及本日 
 谕旨,均着另录一份,存毓庆宫。至吴可读此死建言,孤忠可 
 悯,着交部照五品官例议恤。钦此。 

      满汉文武见了这道谕旨,纷纷议论,都说吴可读一条性命, 
 换得这么一道旨意,总算不曾吃亏。一人道 :“可读遗命葬在 
 蓟州,他说出蓟州一步,即非死所,眷眷毅庙,耿耿惠陵,烈 
 魄忠魂,自能千古 。”一人道:“可读还有一封给他儿子的信。 

… Page 392…

清朝秘史                                                          ·816· 

 内称:‘先皇殡天时,即拟就一疏,欲由都察院呈进。彼时已 
 以此身置之度外,嗣因一契友见之,劝余不必以被罪之臣,又 
 复冒昧上言。且疏中援引近是情事,未尽确实,姑留以有待。 
 今不及待矣,甘心以死,自践前日心中所言,以全毕生忠爱之 
 忱。我所以迟至今日者,以国家正有大事,岂可以小臣扰乱宸 
 听,故不遽引决,正为候朝廷大事竣耳 。’可见他慷慨捐躯, 
 不是朝夕之间粹定的,安排了好久好久了 。”正说着话,忽见 
 一人匆匆奔入道 :“不好了!日本国起兵攻打琉球,琉球人无 
 力抵拒,一瞬间就灭亡了。现在日本把琉球夷为冲绳县了。总 
 理衙门王大臣得着消息,就向日本使臣争论:咱们的属国,贵 
 国何得恃强硬占?日本使臣并不回答。这件事可弄大了,现在 
 王大臣都入朝请旨去了。估量去,怕要跟日本开仗呢 。”众人 
 瞧时,发话的不是别个,就是总理衙门七品章京谢同寿。众人 
 道 :“此话确吗?”谢同寿道:“瞧今儿的旨意,十分中就能 
 料到八九。前任福建巡抚丁日昌,奉旨以总督衔专驻南洋,会 
 同沈葆桢筹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倘然不开仗,要办这海防 
 做什么?”众人都道 :“这一用兵,又不知要造化多少人呢。 
 新疆事情,左宗棠俘获帛夏妻女并金相印父子,就得着二等侯 
 的封爵,连他的部将刘锦棠,都得了个二等勇 。”谢同寿道: 
  “日本国力,可不比从前了,吞得琉球,他总有恃无恐,不然 
 决不会这么轻举妄动 。”众人听了,都不很信,当下无话。 
      流光如水,已届端阳。清朝制度,每逢佳节,懿亲国戚, 
 都要入宫叩贺的。一等公崇绮,列在国戚里。孝哲毅皇后虽已 
 崩掉,贺节的仪注,是不能免掉的,崇绮夫妇少不得备了几色 
 贡品,入宫应一个景儿。宫中规矩,凡有品物入贡,无论国戚 
 懿亲,投递职名贡单时,须先缴纳小费于守宫门内监名叫宫门 
 费。崇绮当日照例送了二十两银子的宫门费。宫门上内监,不 

… Page 393…

清朝秘史                                                        ·817· 

 很如意。开言道 :“公爷,你老人家是两宫太后的亲家呀,就 
 多赏几两,太后脸上,也得光辉光辉 。”崇绮道:“那是老例, 
 咱们娘娘在日,也是如此。现在娘娘没了,我不减掉已经好了。 
 ”内监见他不肯增添,心上很不舒服,因见崇绮贡单上不过是 
 几色绣物,几色香料,并没有奇珍异宝,想出一个法子,把他 
 的职名贡单,排在第一呈上去,太后就要注目的。慈禧后生性 
 很喜欢人家奉承,不论节贡年贡,贡物珍贵的就喜欢,贡物简 
 陋,心上就不大高兴。那班内监就在这里做手脚。宫门费重的, 
 贡品珍贵就替你列在前面,贡品简陋,就替你排在后面,宫门 
 费轻的,贡品珍贵,反替你列在后面;贡品简陋,反替你排在 
 前面。所以宫门内监把崇绮职名贡单排在第一。当下慈禧后瞧 
 见崇绮贡单,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心下大不为然。冷笑道“难 
 为他想着,巴巴的贡这几色东西来。那几色东西,我知道定是 
 人家送他,他嫌坏,用不着,转与我的。本来那蹄子的老子娘 
 就不是好东西,他哪里会有好了?”这事,慈禧后生了半日的 
 气。次晨上朝,恰好热河都统出了缺,军机开单请简,慈禧后 
 瞧了一瞧,只把头摇摇,一个也没有圈出。提起朱笔,写了一 
 行朱字道: 

      热河都统,着崇绮去。钦此。 

      军机自然遵旨。宣布了恩命,朝臣无不愕然。御史孔宪勋 
 奏称 :“硕辅不宜远离,恳请收回成命。”慈禧后批斥“不准 
 ”。于是堂堂国戚,遂远谪西疆而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 
 回分解。 

… Page 394…

清朝秘史                                                         ·818· 

                                第九十回 
             崇星使蹒跚误国 张洗马慷慨谈兵 

      却说这一年,是光绪五年,上有女中尧舜,下尽虞阙皋夔。 
 言路大开,直臣遍地。张佩纶、张之洞、李端棻、宝廷几位, 
 不是都察院御史,就是开坊翰林,都是好笔仗,掀波起浪,撼 
 天摇地。不知被他们为了多少的利,除了多少的弊。参掉多少 
 贪官污吏,铲掉多少恶棍土豪。闹得鸡犬不宁,烟云缭绕。北 
 京城里,替这起造言生事之徒,起了一个美号,叫做“清流党 
 ”。满朝文武,听得“清流党”三字,头也胀起来。朝廷初时 
 虽很嘉纳,日子久了,也渐渐嫌腻生烦。恰好这日,翰林院侍 
 讲王先谦上了一奏,称说宜防流弊,两宫很为嘉纳。特下旨意 
 道: 

      近来颇有搀越陈奏,逞其私见,率意上陈,必至是非淆乱, 
 渐开攻讦之端。甚至此唱彼和,议论纷腾,亦恐启党援之渐。 
 于风俗人心,大有关系。嗣后不得以雷同附和之词,相率渎陈。 
 钦此。 

      御史台一见此旨,顿时大闹起来。内中要算李端棻最为激 
 昂慷慨,飞笔草奏,立刻做成一折,弹参王先谦莠言乱政。谁 
 知拜发了上去,朝旨下来,竟斥他为措辞过当。李端棻撞了一 

… Page 395…

清朝秘史                                                         ·819· 

 鼻子灰,没处诉冤去。在两宫太后,以为言路诸臣,经这么一 
 斥之后,总会谨慎点子。哪知水尽山穷,偏遇花明柳暗。朝中 
 于此时适有一桩外交事情,竟致激起滔天大浪。 
      原来同治十年,西域叛乱,强邻俄罗斯乘乱而入,一举手 
 就把伊犁占据了去,只说代替中国暂行保守。这时光,政府精 
 神全注在回子身上,谁还有暇询问俄人?光绪四年,削平回乱。 
 五年四月,特命吏部侍郎崇厚为出使俄国大臣,索取伊犁。赐 
 与全权,许以便宜行事。可惜这位崇大臣,只有给人家便宜的 
 本领,没有得人家便宜的能耐。新订条约十八款,第六款,俄 
 既归还伊犁,中国愿给俄国银五百万卢布;第七款,伊犁既归 
 中国,当以西河之西及麓山之南之地,以至于底克斯河,尽让 
 与俄;第十款,除喀什噶尔及库伦两地已照先立和约,俄国立 
 有领事外,今议定在嘉峪关、科布多、哈密、吐鲁番、乌鲁木 
 齐,无庸付税;第十四款,凡俄商贩通货物,至张家口、嘉峪 
 关、天津、汉口等处者,可过同州府、西安府、汉中府各路。 
 其将中国货物运人俄国,亦由此路约文咨送到说。朝野骇然。 
 修撰王仁堪、庶吉士盛昱,交章论劾,意气很是激昂。洗马张 
 之洞大出风头,特上一疏,词倒三峡,笔挟风霜,说得十分厉 
 害。其辞道: 

      新约十八条,他姑勿论,其最谬妄者,如陆路通商。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