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1-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狱将起,先出了一种藩王逆案。欲知何人构逆,容待下 
回表明。 

      郑众出使匈奴,抗礼不屈,幸得脱身南归,是固可谓不辱 
使命者矣。明帝必欲令众再往,是使之复入虎口,于国无益, 
于身有害,无惑乎众之一辞再辞也。况众已具陈情迹,言之甚 
详,而明帝犹未肯听纳,强迫忠臣于死地,果胡为者?及召还 
系狱,嫉众违命,微虏使言,则罪及忠臣,几何不令志士短气 
耶?明帝对于药崧,欲自杖之,对于郑众,乃轻系之,虽其后 
闻言知悟,而度量之褊急,可以概见,盖已不若乃父矣。洎乎 
梦见金人,即令蔡愔秦景等,万里西行,往求佛法,夫修齐平 
治之规,求诸古训而已足,奚必乞灵于外族?就令佛家学说, 
亦有所长,究之畸人之偏身,未及王道之中庸,而明帝乃引而 
进之,反开后世无父无君之祸,是亦一名教罪人耳。邱琼山之 
讥,岂刻论哉? 

… Page 227…

后汉演义                                                            ·221· 

    第二十六回 辨冤狱寒朗力谏 送友丧范式全交 

      却说广陵王荆,自奉诏还国后,仍然怀着异图,应二十四 
回。暗中引入术士,屡与谋议,且日望西羌有变,可借防边为 
名,称兵构乱。事为明帝所闻,特将他徙封荆地。荆越加恚恨, 
至年已三十,复召相工入语道 :“我貌类先帝,先帝三十得天 
下,我今亦三十岁,可起兵否?”相工支吾对付,一经趋出, 
便向地方官报明。地方官当即奏闻,朝廷遣使责问,荆因逆谋 
发觉,不免惊惶,自系狱中。明帝尚不忍加罪,仍令衣租食税, 
惟不得管属臣吏,另命国相中尉,代理国事,慎加约束。荆犹 
不肯改过,潜令巫祝祈祷,为禳解计。国相中尉只恐自己坐罪, 
详报上去,廷臣即劾他诅咒,立请加诛。诏尚未下,荆已自杀, 
胆小如此,何必主谋?明帝因荆为同母弟,格外怜恕,仍赐谥 
为思王。嗣且封荆子元寿为广陵侯,食荆故国六县,又封元寿 
弟三人为乡侯。荆死逾年,东平王苍入朝,时在永平十一年。 
寓居月余,辞行归国。明帝送至都门,方才与别。及还宫后, 
复怀思不置,特亲书诏命,遣使赍给东平太傅,诏曰: 
      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怀, 
实劳我心。诵及采菽,以增叹息。采菽见诗经,系天子答诸侯 
诗。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 
大,启予多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以上能趋拜 
者,皆令带之,王其毋辞。 
      原来光武帝十一子,惟临淮公衡,未及王封,已经殇逝, 

… Page 228…

后汉演义                                                            ·222· 

尚有兄弟十人,除明帝得嗣统外,要算东海王强,及东平王苍, 
最为循良。强逾壮即殁,事见前文;苍却持躬勤慎,议政周详, 
比东海王更有才智,所以保全名位,备荷光荣。独楚王英为许 
美人所生,许氏无宠,故英虽得沐王封,国最贫小。明帝嗣阼, 
系念亲亲,却也屡给赏赐,并封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偏英心 
怀非望,居然有觊觎神器的隐情,前次访求佛法,并不是有心 
清净,实欲仗那佛氏灵光,呵护己身。嗣是私刻图印,妄造灵 
符。到了永平十三年间,忽有男子燕广,诣阙告变,弹劾楚王 
英,说他与渔阳人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谋为不轨等语。明 
帝得书,发交有司复查。有司派员查明,当即复奏上去,略称 
楚王英招集奸猾,捏造图谶,擅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 
不道,应处死刑。明帝但夺英王爵,徙英至丹阳泾县,尚赐汤 
沐邑五百户;又遣大鸿胪持节护送,使乐人奴婢妓士鼓吹随行。 
英仍得驾坐辎軿,带领卫士,如有游畋等情,准卫兵持弓挟矢, 
纵令自娱。子女既受封侯主,悉循旧章,楚太后许氏,不必交 
还玺绶,仍然留居楚宫。时司徒范迁已殁,调太尉虞延为司徒, 
复起赵熹行太尉事。楚王谋泄,先有人告知虞延。延因藩戚至 
亲,未便举发,延捱了好几日,即由燕广上告,惹动帝怒,且 
闻虞延搁住不奏,传诏切责,延惧罪自尽。又枉死了一个。楚 
王英至丹阳,得知延不为奏明,尚且遭谴,自己恐再撄奇祸, 
索性也自杀了事。事闻阙下,有诏用侯礼葬祭,赙赠如仪,封 
燕广为折奸侯。一面且穷治楚狱,历久不解,自京师亲戚,及 
郡国吏士,辗转牵连,嫌重处死,嫌轻谪徙,差不多有千人; 
尚有数千人被系,淹滞狱中。何必兴此大狱?先是光武帝舅樊 
宏,曾受封寿张侯,光武帝母为樊重女,见前文。宏子倏承袭 
父爵,累世行善,戒满守谦。明帝因东平王苍,亲而且贤,特 
将寿张县移益东平,改封倏为燕侯。倏弟鲔尝求楚王英女为子 

… Page 229…

后汉演义                                                            ·223· 

妇,倏从旁劝阻道 :“前在建武年间,我家并受荣宠,一门五 
侯,樊宏兄弟,并得封侯。当时只教一语进谏,便是子得尚主, 
女得配王,不过天道忌盈,贵宠太过,适足招灾,所以可为不 
为。今我家已不如前,怎得再联姻帝族?且尔只有一子,为何 
弃诸楚国呢?”鲔不愿从谏,竟为子赏娶得英女。及楚狱一起, 
倏已早逝,明帝曾闻倏前言,且追怀旧德,令倏诸子俱得免坐。 
英尝私录天下名士,编成薄籍,内有吴郡太守尹兴姓名,是簿 
被有司取入,按名逮系,不但将尹兴拘入狱中,甚且连掾史五 
百余人,俱执诣廷尉,严刑拷讯。诸吏不胜痛楚,多半致死, 
惟门下掾陆续,主簿梁宏,功曹驷勋,备受五毒,害得肌肤溃 
烂,奄奄一息,终无异词。续母自吴中至雒阳,烹羹馈续。续 
虽经毒刑,却是辞色慷慨,未尝改容,及狱吏替续母进食,续 
不禁下泪,饮泣有声。狱吏诧问原因,续且泣且语道 :“母来 
不得相见,怎得不悲?”狱吏本未与续说明,又怪他何由得知 
?还要细问,续答说道:“这羹为我母所调,故知我母必来。 
我母平日截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今见羹中如是,定 
由我母到此,亲调无疑。”说至此,更涕泪不止。孝思可嘉。 
狱吏乃转达有司,有司具状奏闻,明帝也不觉动怜,才将尹兴 
等一并释放,使归原籍,禁锢终身。虽得不死,痛苦已吃得够 
了。 
      颜忠王平,连坐楚狱,情罪最重,自知不能幸生,索性信 
口扳诬,竟将隧乡侯耿建、郎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 
刘建等,一古脑儿牵引进去。四侯到庭对簿,俱云与颜忠王平, 
素未会晤,何曾与谋?问官不敢代为表白,还想将他们诬坐。 
侍御史寒朗,亦尝与问,独以为四侯蒙冤,使他们退处别室, 
再提平忠二人出讯,叫他们说明四侯年貌。二人满口荒唐,无 
一适符,朗遂入阙复陈,力为四侯辨诬。明帝作色道 :“汝言 

… Page 230…

后汉演义                                                          ·224· 

四侯无罪,平忠何故扳引?”朗亦正容答道:“平忠两人,自 
知犯法不赦,所以妄言牵引,还想死中求生 !”明帝又问道: 
 “汝既知此,何不早奏?”越问越呆。朗答说道:“臣虽察知 
四人冤情,但恐海内再有人告讦,故未敢遽行奏陈 。”明帝不 
禁怒骂道 :“汝敢首持两端么?”竟是使气。说着,即回顾左 
右道 :“快将他提出去!”左右不敢怠慢,便牵朗欲出。朗又 
说道 :“愿伸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君,无非欲为国持正罢了!” 
明帝道:“他人有否与汝同情?”朗答言无有。明帝复问道: 
 “汝何故不与三府共商?”三府,即三公府。朗伸说道:“臣 
 自知罪当族灭,不敢多去累人。”明帝问他何故族灭?朗复说 
道 :“臣奉诏与讯罪犯,将及一年,既不能穷极奸状,乃反为 
罪人讼冤,料必将触怒陛下,祸且族灭;但臣终不敢不言,尚 
望陛下鉴臣愚诚,翻然觉悟!臣见决狱诸人,统说是妖恶不道, 
臣民共愤,与其失出,宁可失入,免得后有负言,因此问一连 
十,问十连百。就是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亦无非长跪座 
前,上言旧制大逆,应该惩及九族,今蒙陛下大恩,止及一身, 
天下幸甚。及退朝归舍,口虽不言,却是仰屋叹息,暗暗呼冤, 
惟无人敢为直陈。臣自知死罪,理在必伸,死亦无恨了 。”明 
帝意乃少解,谕令退去。过了两日,车驾亲幸洛阳,按录囚徒, 
得理出千余人。时适天旱,俄而大雨,明帝亦为动容,起驾还 
宫。夜间尚恐楚狱有冤,徬徨不寐,起坐多时,马皇后问明情 
由,亦劝明帝从宽发落,于是多半赦免。唯颜忠王平,不得邀 
赦,竟在狱中自尽。侍彻史寒朗,自悔监狱不严,就系廷尉, 
明帝不欲穷治,只将朗免去官职,释归薛县故乡。任城令袁安, 
擢为楚郡太守,莅任时,不入官府,先理楚狱,查得情迹可矜, 
即具奏请赦。府丞掾吏,并叩头力争,谓纵容奸党,应与同罪, 
断不宜率尔上陈。安奋然道 :“如有不合,太守愿一身当罪, 

… Page 231…

后汉演义                                                           ·225· 

决不累及尔曹 !”也是一条硬汉。到了复谕下来,果皆许可, 
得全活四百余家。明帝且下诏大赦,凡谋反大逆,及诸不应宥 
诸囚犯,尽令免死,许得改过自新。一面敬教劝学,尚德礼贤, 
凡皇太子及王侯公卿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 
马氏诸子立学南宫,号为四姓小侯,特置五经师,讲授经义。 
他如期门羽林诸吏士,亦令通孝经章句。此风一行,人皆向学, 
连匈奴亦遣子肄业,愿冰陶熔。义士如范式李善等,俱由公府 
辟举,破格录用。 
      式字巨卿,山阳人氏,少游太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 
字元伯,游罢并告归乡里,式与语道:“二年后拟过拜尊亲。” 
劭当然许诺。光阴易过,倏忽两年,劭在家禀母,请具馔候 
式,母疑问道 :“两年阔别,千里结言,难道果能践约么?” 
劭答说道 :“巨卿信士,必不误期。”母乃为备酒餐,届期果 
至,升堂拜饮,尽欢乃去。已而劭疾不起,同郡人郅君章殷子 
征,日往省视,劭叹息道 :“可惜不得见我死友!”子征听了, 
却忍耐不住,便问劭道 :“我与君章,尽心视疾,也可算是死 
友了,今尚欲再求何人?”劭呜咽道 :“君等情谊,并非不厚, 
但只可算为生友,不得称为死友;若山阳范巨卿,方可为死友 
哩 !”郅殷两人,未曾见过范式,并觉得似信非信。越数日, 
劭竟告终,时式已为郡功曹,梦见劭玄冠垂缨,曳履前呼道: 
 “巨卿!某日我死,某日当葬,君若不忘,能来会葬否?”式 
方欲答言,忽然惊觉,竟至泣下。翌日具告太守,乞假往会, 
太守不忍拂意,许令前往。式即素车白马,驰诣汝南。劭家已 
经发丧柩至圹旁,重量逾恒,不肯进穴,劭母抚棺泣语道 : 
 “元伯莫非另有他望么?”乃暂命停柩。移时见有单车前来, 
相距尚远,劭母即指语道 :“这定是范巨卿!”及素车已近, 
果然不谬。式至柩前,且拜且祝道 :“行矣元伯!死生异路, 

… Page 232…

后汉演义                                                            ·226· 

永从此辞?”寥寥十二字,已令人不忍卒读。众闻式言,并皆 
泣下。式即执绋引柩,柩已改重为轻,当即入穴。式又留宿圹 
间,替他监工,待至墓成,并为栽树,然后辞去。如此方不愧 
死友。 
      后来式又诣洛阳,至太学中肄业,同学甚众,往往不及相 
识。有长沙人陈平子,与式未通謦咳,却已知式为义士。一夕 
罹疾,服药无效,逐日加剧,势且垂危,妻子含泪侍侧,平子 
欷殻в胗锏馈。骸拔椅派窖舴毒耷洌乓寰祝梢酝兴馈N议狻
后,可将棺木舁置巨卿户前,必能为我护送归里,汝切勿忘!” 
言毕再强起作书,略说旅京得病,不幸短命,自念妻弱儿幼, 
未能携榇归籍,素仰义士大名,用敢冒昧陈请,求为设法,倘 
得返葬首丘,存殁均感云云。书既写就,嘱妻使人送与范式, 
掷笔即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