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作者:隋邦森隋海英-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顺治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中山狼孙绍祖与潘又安同时影射吴周太子吴应熊。贾迎春与司棋同时影射皇太极十四女和硕格格,与薛文龙夏金桂相对应。《石头记》作者还让潘又安与司棋隐射过在皇宫里偷情的顺治与董鄂氏,让鸳鸯(苏麻喇姑)为其拉线做掩护。

  王梦沅指出:“盖上下数百人中,不必一一派定角色,或以此言彼,或数人合演一人,或一人分扮数人,或先演后半部再演前半部,或但用之此一场即不复问下一常”假假真真,虚虚实实,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读者要理解这种迫不得已的写作方法。

  皇太极十四女和硕格格并非孝庄所出,却赫然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此一政治婚姻当有两个用意:一是朝廷笼络吴三桂,二是暗留吴应熊为人质。

  就《石头记》人物的重要性而言,第一要算孝庄——“龙王来请金陵王”(蒙族八旗的代表),第二要算顺治——“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汉将孔有德的后代,汉军的代表),第三要算吴三桂——“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虽是汉奸,但承担了汉族帝统帝权的传递作用),第四才是多尔衮——“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满洲八旗的代表)。这就是《护官符》里强调的明末清初的四大家族。

  吴三桂(薛蟠)是《石头记》里的重要人物,比孔有德(“一道”、张道士、贾敬假道士)、范文程(贾代儒)、洪承畴(贾瑞、假天祥)等人、皇太极(贾赦、“一僧”)、多尔衮(贾政、贾琏)、康熙(贾兰)的戏都多。因为孔有德、皇太极、多尔衮、范文程、洪承畴都死得较早。吴三桂不仅是吴周开国皇帝,而且活到康熙二十年。吴三桂势力的消逝,仅比孝庄(王熙凤、元春、王夫人、贾母)之死——康熙二十六年早6年。

  薛姨妈、薛蟠、薛宝钗、香菱、夏金桂、宝蝉、薛蝌、薛宝琴、邢岫烟这个大家族,不要单纯理解为吴三桂与所有汉族藩王包括台湾郑成功家,而要理解为一个戏剧演出班子。他(她)们一进京就住进了荣国府东北角的梨香院。其中有双层含义:一是梨香院的含义——“梨香院”隐射梨园,说明这一大帮子人都是梨园弟子,来《石头记》这个历史舞台演戏的。二是住进荣府的含义——“荣府”隐射清朝的皇宫后宫,说明这批演员不但可以演皇宫外的吴三桂三藩家与郑成功家的故事,也可以演皇太极、顺治与康熙三个朝代皇家的故事。《石头记》作者通过薛家演出班子,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写作范围的历史空间与地理空间。否则,荣宁二府是皇宫,任何外人都无权进入,就无法表现皇室与外界的联系了。

  薛蟠仅仅隐射吴三桂就失去了住在皇宫里的权利。薛姨妈仅仅隐射吴三桂与郑克塽的母辈,更不可能住在荣府。既然他(她)们住在荣府,就必然要表演皇室人物,包括孝庄与顺治皇帝等大人物。例如,薛姨妈与王夫人是姐妹,她们就可以共同表演科尔沁蒙古王爷的女儿孝庄皇太后。甚至可以让王夫人表演皇太极的宸妃,让薛姨妈表演孝庄皇太后,让贾母表演她们的姑姑孝端皇太后。这是完全符合历史真实的,并非向壁虚构。不然贾母(姑姑孝端皇太后)与两个王氏姐妹(宸妃与庄妃)、王子腾(吴克善)的亲密关系,就没有历史根据了。

  薛姨妈与王夫人都可以隐射孝庄皇太后或其姐妹,《石头记》就全盘皆活了。

  (1)薛姨妈与薛宝钗(冷美人静妃)住梨香院,相当于贾母、王夫人与王熙凤(泼皮破落户)住前后院,都隐射顺治第一位皇后大婚前“待驯与废黜后的处境。

  (2)薛姨妈(孝庄)为儿子薛文龙(顺治皇帝)操办娶夏金桂(第一位皇后河东狮博尔济吉特氏),相当于王夫人(孝庄)为儿子贾宝玉(顺治皇帝)操办迎娶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如此以来,第一男主角贾宝玉(顺治皇帝)就不用直接出面了,既符合了历史真实,又瞒过了清朝的文化检察官。演员变变脸,换换衣服,像孙猴子拔根毫毛那么容易,却将大量历史事实一股脑儿地塞进去了。

  让薛姨妈、王夫人都隐射孝庄——薛家才住进皇宫《石头记》第四回挑明了薛姨妈与王夫人都隐射孝庄皇太后,原文:那日已将入都时,却又闻得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愁进京去有个嫡亲的母舅管辖着,不能任意挥霍挥霍,偏如今又升出去了,可知天从人愿。”因和母亲商议道:“咱们京中虽有几处房舍,只是这十来年没人进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着租赁与人,须得先着几个人去打扫收拾才好。”他母亲道:“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

  “王子腾”隐射孝庄的哥哥科尔沁蒙古的吴克善亲王。王子腾(吴克善亲王)是贾宝玉(顺治皇帝)的“母舅”,又是薛蟠(顺治皇帝)的“母舅”。而贾宝玉与薛蟠又是同一天生日(五月初三)。这是提示读者:(1)此处的薛蟠与贾宝玉都是王子腾(吴克善亲王)的外甥,两个外甥都住在荣府(皇宫)里,而吴克善亲王在皇宫里只有一个外甥顺治皇帝。显然,薛蟠与贾宝玉都可以隐射顺治皇帝。

  (2)吴克善亲王在皇宫里只有一个亲妹妹孝庄皇太后。显然,薛姨妈与王夫人都可以隐射孝庄皇太后。

  薛蟠仅仅隐射吴三桂,住在皇宫里不合理,让薛文龙隐射顺治皇帝,住在皇宫里就顺理成章了。既然贾宝玉与薛文龙都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表演顺治皇帝,当然两个人的生日就是一天了(五月三日),两个人也可以经常见面了(姨表兄弟),两个人就可以一起喜欢蒋王函(盛皇帝玉玺的紫檀匣子——想亲政想龙袍)了。薛文龙就可以代替目标太大的贾宝玉(顺治皇帝)与夏金桂(博尔济吉特氏)成亲并且废黜她了。

  在皇宫之外薛蟠代表吴周帝系而影射吴三桂。薛蟠打死张三隐射吴三桂为首的三藩造反。薛蟠进了监狱隐射吴应熊进了监狱。香菱代表陈圆圆而隐射明朝传国玉玺。夏金桂代表孝庄侄女顺治的废皇后,字里行间还隐射引诱、拉拢、利用、控制吴三桂的孝庄皇太后。作者借用八面来风,使《石头记》在明亡清兴的汪洋大海里纵横游弋……《石头记》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原文:“……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前日说起来,你们两府都也知道的。合长安城中,上至王侯,下至买卖人,都称他家是‘桂花夏家’。”(顺治皇帝是一条喜欢诗词歌赋的“文龙”,而不是善张长弓夺天下的“武龙”。)

  第4节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2)

  注解:“原是老亲”——隐射清朝皇室与科尔沁蒙古王爷吴克善家是满蒙联姻的老亲,满洲第一、第二、第三代皇帝的后妃几乎都来自孝庄的娘家。

  “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平西王是南方“户部挂名行商”,而科尔沁蒙古王爷则是北方“户部挂名行商”。“数一数二的大门户”隐射夏金桂孝庄家与薛文龙顺治家都进了“护官符”的四大家族,自然“数一数二”。

  “桂花夏家”——实为“华夏贵家”也。“桂”字之“木”指孝庄布木布泰。二土隐射孝庄有两个丈夫。隐射顺治第一位皇后来自孝庄的娘家——科尔沁蒙古草原。

  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中的丘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只吃亏了一件,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弟兄,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因此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在家中时常就和丫鬟们使性弄气,轻骂重打的。今日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作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这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况且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

  注解:

  入关前的满蒙贵族,都不太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他们需要保持后代的武勇精神,只会读书则意味着灭族灭种。入关后,满洲皇族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极大转变。他们必须尽快学习汉文化,因为统治对象主要是汉族,皇室子弟的汉文化教育几近苛刻,显然是政治的需要。但留在草原上的蒙古王爷们却依然故我,从不为子女的教育费心。顺治皇后就是在可以杀人取乐的荒蛮环境里长大的公主。是个草原“泼皮”,是“凤辣子”,是一头无法驯服的野马,是个河东狮子吼。

  “颇步熙凤之后尘”——夏金桂与王熙凤隐射同一个“泼皮破落户”——顺治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她是孝庄皇太后的亲侄女,脾气性格“颇步”孝庄姑姑(王熙凤)“的后尘”。

  顺治帝与蒙古皇后的洞房花烛夜,史书上记载云:“合卺之夕,意志即不协。”顺治帝在庶妃巴氏的身上,得到的是和谐的性欲快感和极大的心理满足。因为巴氏有过以奴侍主的性经验,懂得如何满足主子的虚荣心。她生活在民族歧视社会的最下层,深知和皇帝共赴爱河,是奴隶一方尽最大可能满足主子的性欲望。只有在这种极不平等的性心理条件下,才能达到所谓的性和谐,因为自己的男人是皇帝。

  顺治皇帝娶的这位蒙古皇后,决不懂得这点儿浅显的做女人的道理。她是蒙古亲王府的千金,根本不懂得怎样伺候别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男人,哪怕自己的男人是中国的皇帝,她也不知道应当去伺候他。只想让这个男人像戈壁草原上的奴隶一样,供自己滋情驱使。她生性刁蛮,尖刻泼辣,《石头记》里凤姐儿与夏金桂是什么样子,这位蒙古皇后就是什么样子。

  孝庄皇太后特意挑中了这个比皇上大两岁的皇后。她长得“丽而慧”,很像当年的孝庄。但她外表像庄妃,心里却是个“河东狮”。恶劣凶险的政治环境,迫使顺治皇帝懂事特别早。庶妃巴氏的百依百顺与性感肉感,使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道。他的汉文化修养相当好,连佛经也能阅读领会。可蒙古皇后别说汉文化,就是蒙古字也认不得几个。她既不会满语,更不会汉语,满口蒙古“胡话”。幸亏顺治对满蒙汉三种语言都运用自如。否则就等于娶了一个刁蛮的哑巴婆娘。

  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小夫妇之间无话可说。皇后也不明白中原的皇宫与草原的帐篷有什么两样。她把金屋藏娇的坤宁宫当成了可以为所欲为的王爷府。她每天数次更换服饰,热衷于名贵首饰,此外再没有让她感兴趣的事。稍不遂意,就指骂太监和宫女,直闹得宫中人人怀怨。

  “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隐射大婚半年后,博尔济吉特氏与顺治的关系就成了龙狮对峙的关系了。

  让薛文龙学会贾宝玉那一套——对女人做小伏低《石头记》第七十九回原文: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如今得了这样一个妻子,正在新鲜兴头上,凡事未免尽让他些。那夏金桂见了这般形景,便也试着一步紧似一步。一月之中,二人气概还都相平;至两月之后,便觉薛蟠的气概渐次低矮了下去。一日,薛蟠酒后,不知要行何事,先与金桂商议,金桂执意不从。薛蟠忍不住便发了几句话,赌气自行了,这金桂便气的哭如醉人一般,茶汤不进,装起病来。请医疗治,医生又说“气血相逆,当进宽胸顺气之剂。”……金桂见婆婆如此说丈夫,越发得了意,便装出些张致来,总不理薛蟠。薛蟠没了主意,惟自怨而已,好容易十天半月之后,才渐渐的哄转过金桂的心来,自此便加一倍小心,不免气概又矮了半截下来。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起来。

  注解:

  《石头记》对顺治皇帝的第一次大婚,写得淋漓尽致。此处的薛蟠,性格大变,做小伏低,简直是贾宝玉对林黛玉了。怪不得书上说“薛蟠一见林黛玉风流婉转”,一下子就酥倒了。

  《石头记》出现如此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话。为什么?因为演员要服从历史真实。薛文龙要演顺治皇帝,非如此不可。十四岁的顺治皇帝刚刚性启蒙,面对十六岁“青春烂漫”的新娘子,确实有点儿“有酒胆无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