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供的却极可观。不过,在商业范围还极狭隘的那时,就有些国家很富裕、产业就很发
达了。例如,未曾灭亡时的希腊帝国,亚巴西德统治下的撒拉逊人的帝国,未被土耳其
人征服的埃及,巴伯里海岸某地,以及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各省。
    在欧洲,最早由商业致大富的,似为意大利各城市。意大利当时居于世界的文明部
分和进步部分的中心。十字军虽然破坏了许多资财,伤害了许多居民,妨碍了欧洲大部
分地方的进步,但却非常有利于意大利若干城市的发展。为争夺圣地从各地出发的大军,
对于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各市的航海业,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十字军有时由这些地方
的船只运送,其粮食则常由它们供给。它们简直可以说是大军的辎重队。使欧洲其他各
国遭受极大破坏的十字军,却成为这些民主国富裕的泉源。
    商业城市的居民往往以制造品和奢侈品运往富国,只满足大富翁的虚荣心,大富翁
亦极愿以大量本国土产物来交换。因此,当时大部分欧洲商业,主要都是以本国土产物
交换较文明国的制造品。英格兰的羊毛常与法兰西的葡萄酒及弗兰德的精制呢绒交换;
波兰的谷物亦常与法兰西的葡萄酒白兰地酒及法兰西意大利的丝绒交换。
    这样,对精良制造品的嗜好,就通过国外贸易超渐普及到未有精制造业的国家。但
此种嗜好,一经普及于国内,便引起很大的需要,商人为免去运输费起见,自然会想到
在本国建立同种制造业。这就是罗马帝国崩溃后西欧各地为远地销售而建立的制造业的
由来。
    但我们必需注意,世界上从未存在过而且也决不能存在完全没有制造业的大国,我
说的大国没有制造业,所指的只是精良进步的制造业,或适于远地销售的制造业。各大
国大部分居民所穿的衣服所用的家具,都是本国产业的产物。此种情形,在普通所谓无
制造业的贫国,尤为常见,而在普通所谓制造业发达的富国,反而不常见。与贫国比较,
富国下等阶级人民日用的衣服家具,反有大得多的部分,是外国的产物。
    各国适于远地销售的制造业,其发生的情况有两种。
    第一种是国内商人和企业家象上面所说,有时因要仿效外国某种制造业,而勇往直
前地(如果可这样说),把资本投下来经营的。象这样发生的制造业乃是国外通商的结
果。十三世纪盛行于路卡地方的绸制造业、绒制造业、缎制造业,即如此发生。此等制
造业,后为马基雅弗利的英雄之一卡斯特拉卡尼的暴令所驱逐。1310年,有九百家族,
被逐出路卡;其中,有三十一家,退往威尼斯,建议在那里开办绸业。当地官吏准许,
并给以多种特权。因此,他们就在那里创设绸业。开始的时候,即雇有工人三百。伊丽
莎白时代才传入英格兰而在古代即已盛行于弗兰德之呢绒业,现在里昂及斯皮塔菲尔的
绸业,似乎也是这样发生的。这样发生的制造业,因为是仿效外国,所以,大部分使用
外国材料。当威尼斯初有制造业时,一切材料,都从西西里及利文运来。更久以前的路
卡制造业,其所用的材料亦产在外国。桑树的培植,蚕虫的饲养,在十六世纪以前,意
大利北部人似乎还不大知道。种桑养蚕的技术,在查理九世时代,才传入法国。弗兰德
制造业所用的羊毛,主要来自西班牙和英格兰。西班牙羊毛,虽然不是英格兰毛织物最
初采用的材料,却是适于远地销售的毛织业最初所采用的材料。现时里昂制造业所用的
丝,亦大半是外国产;而且,在它初建时,就全部或几乎全部是外国产。斯皮塔菲尔制
造业所用的材料,大概一向全部都不是英国产物。象这样的制造业,大部分是因少数人
的计谋而创办的,所以设立的地址,有时是滨海的都市,有时是内陆的都市,视这少数
人的利害关系和主意而定。
    有时,适于远地销售的制造业,是自然而然地由家用品制造业和粗物制造业逐渐改
良而成的。我们说过,即最贫陋的国家,亦常有家用品制造业和粗物制造业。由这种制
造业逐渐改良而生的制造业,大都使用本国出产的材料;这些材料最初往往是在离海岸
很远有时甚至离可通航运的水路亦很远的内地加工的。土壤肥沃的内地,耕作容易,所
产物品,除了维持耕者生活所需外,还有很多剩余。这种剩余,因陆运费太贵,航运不
便,不易运往外地。因此,出产的丰饶,使粮食低廉,从而鼓励工人住在那里。他们觉
得,在那里劳动化在其他地方可获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他们所用的材料是本
地出产的,他们把材料加工后,即以制成品,或者说,以制成品的价格,换得更多的材
料和粮食。他们节省了由内地到沿河沿海各地或遥远市场的运输费,从而给剩余部分原
生产物,增加了一个新的价值。这样,耕者可以比从前更为简易的条件,从这班工人手
里取得对他们有用或者使他们满意的物品。对于剩余部分农产物,耕者可取得更高的价
格;他们所需耍的其他便利品,又可以较低价格买得。这鼓励农民并使农民有能力进一
步改良土地耕作土地,因而增加剩余的广量。土地肥沃,使制造业诞生,而制造业的发
展,又转过来增进土地的出产力。制造业最初仅供应本地;后来,作品精致改良了,便
能供应远地的市场。因为,原生产物甚至粗制造品很难担负由陆运运往远地的费用,而
精制造品却不会成到这种困难。精制造品,在小容积中,常包含大量原生产物的价格。
例如,一匹精制呢绒,虽仅重八十磅,但所含价格,却不仅是八十磅羊毛的价格,而且,
有时,还包含着几千磅谷物,即各种工人及其直接雇主的生活资料的价格。这种谷物,
如果以谷物的原形运往海外,定然是极困难的。但若以精制品的形态运往,则虽运往最
远的角落亦很容易。利斯、赫利法克、设菲尔德、伯明翰、沃弗汉普顿等地的制造业,
就是按照这个方式,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这种制造业是农业的结果。其推广与改进,
在欧洲现代史上,一般迟于那些由对外贸易促成的制造业。在现在在上述各地很繁荣的
那些制造业适于外销以前一百多年,英格兰就以其用西班牙羊毛为原料的精制呢绒业著
名于世了。前一类制造业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而推广、改进的,而农业的推广与改进,又
是国外贸易和直接由此而产生的制造业的最后和最大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下面
说明。
 
  


国富论(第三篇)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工商业都市的增加与富裕,对所属农村的改良与开发,有所贡献,其贡献的途径有
三。
    一;为农村的原生产物提供一个巨大而便易的市场,从而鼓励了农村的开发与进一
步的改进。受到这利益的,不仅仅是都市所在的农村。凡与都市通商的农村,都多少受
其实惠。它们为此等农村的原生产物或制造品,提供了市场,结果就鼓励了其产业和产
业的改进。当然,靠近都市的农村,所得实惠,自必最大。其原生产物的运输,所费既
较省,所以,与较远农村的产物比较,商人们即使付给生产者较高的买价,但对于消费
者,取价却仍可一样低廉。
    二,都市居民所获的财富,常用以购买待售的土地,其中很大一部分往往是向未开
垦的土地。商人们都渴望变成乡绅。而且,在他们变成了乡绅的时候,他们往往最能改
良土地。商人与乡绅不同。乡绅是一向奢侈惯了的,他只会花钱,从来不会想到赚钱。
商人却常用钱来经营有利事业,他用一个钱,就希望在这一个钱回来的时候,带回一些
利润。他们这种不同的习惯,必然会影响他们在一切事业上的性情和脾气。商人往往是
勇敢的事业家,乡绅往往是胆怯的事业家。就商人说,如果他觉得投下大资本来改良土
地,有希望按照费用的比例增大它的价值,他就毫不迟疑地马上去做。但乡绅很少有资
本,即使有些资本,也很少敢如此来使用。如果他真的着手进行改良,所用以改良的,
亦往往不是资本,而是每年收入的剩余。设你幸而住在四周农村多未开垦的商业都市中,
你当能看到商人在这方面的活动,比乡绅是活跃得多啊。此外,商人由经商而养成的爱
秩序、节省、谨慎等各种习惯,也使他更适合于进行土地上的任何改良,不愁不成功,
不愁不获利。
    三,农村居民一向处在与其邻人的战争和对其上司的依附状态中。但工商业的发达,
却逐渐使他们有秩序,有好政府,有个人的安全和自由。这一种效果,是最重要的,但
却不为世人所注意。据我所知,曾注意此点的作家,迄今只有休谟先生。
    在既无国外贸易又无精制造业的农村,一个大地主,对维持耕作者所剩余的大部分
土地生产物,既无物可以交换,就无所谓地把它花费于乡村式的款客。这剩余部分,如
足够养活一百人,他即用以养活一百人,如足够养活一千人,他即用以养活一千人。舍
此以外,实无其他用途。所以,他的周围常有成群的婢仆和门客。他们依赖他的给养,
既无任何等价物品为报酬,就服从他,象兵士服从国王一样。在欧洲工商业尚未扩张以
前,大人物和大富翁,上自王公,下至小领主,其待客的阔绰,都超过我们今日所能想
象的。例如,威斯敏斯特大厅,为威廉·鲁弗斯的饭厅,然而常有人满之患。托马斯·
伯克特常以清洁的草秣,铺于厅的地上,使坐不到座位的坐地就食的武土文人,不致染
污他们崭新的衣裳。据说,瓦维克大公每日在各庄园所款待的宾客,达三万人;此或言
过其实,但数目必很大,否则不会被夸大到如此程度。我们知道,不多几年前,苏格兰
高地一带,仍盛行近似这种规模的款客,而在工商业很不发达的民族,这种风气,似乎
也很普遍。波科克博士说:“我曾见一阿拉伯酋长,在他售卖牲畜的市中,当街宴请一
切行人,即普通乞丐,亦在被邀之列。”
    佃耕者依赖大领主,无异于他的婢仆。他们即使不是贱奴,也是可随意退租的佃农。
他们所纳的地租,无论就任何方面说,也不能与土地所提供的生活资料等价。数年前在
苏格兰高地一带,足维待一家生活的土地,普通所纳地租,仅为一克郎、半克郎、一羊、
一小羊而已。有些地方,现在依然如此;而且现在该处的货币,与他处比较,也并不能
购买更多的商品。其实,在一个大庄园所产的剩余产物必须在本庄园内消费的农村,为
地主便利打算,与其在家中消费这全部剩余,不如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消费其一部分,如
果消费它的人们,是象门客家仆一样,听从自己号令的话。这样,他可省去许多麻烦,
伴侣不至过多,家庭不至过大。仅付比免役租多一点的地租,而占有能维持一家生活的
土地的可随意退租的佃农,其从属于领主,无异于婢仆、家奴。他们须绝对服从领主的
命令。这种领主,在佃农家里养佃农,与在自己家里养婢仆、家奴,无甚区别。婢仆和
佃农的食粮都来自领主的恩施。恩惠是否继续则取决于领主的高兴。
    在这情况下,大领主对于其佃农和家奴,必然有一种驾驭的权威。这种权威,便是
一切古代贵族权力的基础。他们在平时,是境内居民的裁判者,在战时,是境内居民的
统领者。他们有统率境内居民以抗不法者的权力,所只在境内成了治安的维持人,法律
的执行者。没有任何其他人拥有这样的权力,国王也没有这权力。国王在古代,不过是
领土内最大的领主,其他领主,只为共同防御共同敌人,才给他一定程度的尊敬。如果
国王要依靠自己的权力,强制某大领主领地内人民偿还小小的债务,那里居民都守望相
助,恐怕国王所要花的力量,几乎将等于消灭一个内战所花的力量。因此,他不得不将
大部分农村的司法权,交给能执行法律的人,不得不把统辖民军的权力,交给能统辖民
军的人。
    说这种地方性裁判权起源于封建法律,实是一个错误。不仅最高的民事刑事裁判权,
在欧洲尚不知有所谓封建法律以前数百年,即已掌握在大土地领有者手中。而且一切募
兵权、铸币权、制定地方行政法规权,也已在这时候掌握在大领主手中了。英格兰被征
服前的萨克逊各领主所掌握的统治权与裁判权,并不下于被征服后诺尔曼各领主所掌握
的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