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一纸文凭,又不仅是一个戳,是中国人早已渗透到骨子里的对考试制度的敬畏!若说这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可是源远流长的,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而中国传统文化的鼻祖、大圣人孔子也早有高论‘学而优则仕’,几千年来,入仕就是读书人全部生存的动力,远比商贾等任何职业都重要。要不,那蒲松龄何至于在70岁的皓首之年,还拼着那老身子奋战于考场?旧文人全部生命价值的体现,就是金榜题名。你还真不能不佩服孔大圣人,这“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硬是挺了几千年都没断了根儿!它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心理机制、文化素养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或者说它一直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潜意识里起着作用。那天,儿子又开始抱怨学校学的东西都过时了,我对他说:“儿子,妈一直想问你这个问题:你说你现在在学校还能学到东西吗?是不是有些课程还是能学点东西的?”“学什么呀?主课是计算机课,讲的都是过时的东西,全是DOS的。就是老师现在讲WINDOWS的东西,也不如网上的新啊!其他就是英语、语文、数学。英语更是小儿科了,听和不听都没什么区别,而中专的语文和数学都不是主要课程了!”“那你怎么办?”    
    “有什么办法?就耗呗。真觉得浪费时间!”儿子颇为不满。“咱们退学怎样?”    
    “退学?!”儿子大吃一惊,“那我不成无业游民了?”“你觉得如果退学的话,你能找工作吗?”“谁知道呢,我没想过。”    
    “如果能找到工作,你退不退?”我问儿子。“我不知道。再说吧。”    
    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想,这么大的事,光和孩子商量也弄不出什么结果。我也不能自己作主,应该跟他爸爸商量一下,就是退了,也要让他爸爸事先知道,免得以后落埋怨。于是给他爸爸打了一个电话:“我想让淘气退学。”“你疯了吧!”他爸爸一听就急了,    
    “你怎么会想到让儿子退学呢?他才多大,17岁还不到!不管怎么样,四年学出来也是中专毕业!他现在退学,不就是初中毕业吗?你瞅瞅全北京,现在还有一个初中毕业的没有?再说了,这事我怎么跟他奶奶说?淘气是她的命根子,她这还老是问淘气的成绩呢!我都不愿意跟你说,当初你让儿子上中专,老太太意见大了!她本想让淘气上大学的,你非让他上了中专,邻居们问起来,她都不好意思说这事儿。”    
    “孩子现在在学校已经学不到东西了,教的都是DOS那一套,早淘汰了。孩子现在上学就是浪费时间。淘气现在的水平,上大学学计算机专业都学不到什么了。”    
    “你别替他吹了!淘气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从小就不好好学习,现在能比大学生都强?这不笑话吗!”    
    我心里这个气呀,心想:“本来就没管孩子,到了孩子关键的时候,又老是与我作对!”    
    一气之下,我摔了电话。    
    那时是1999年,我一直兼职在一家报纸的网络版担任网页制作工作。开始接下这份兼职的工作只是为了增加收入,因为我的工资并不高,而供一个上中学的孩子开销又很大,学校不断地要家长出各种费用。加上这些年又不断为儿子报各种辅导班和家教,买辅导书,买光盘,使我们的生活一直很拮据。那几年,我真是节衣缩食,也基本上很少给儿子买衣服,因为他有校服可穿。儿子倒不在乎,反正冻不着饿不着就行。儿子在这方面让我挺欣慰,他挺随和,在生活上要求也不多,从来没向我提出过让我给他买名牌东西。为了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了这份兼职的活儿,加上我又不坐班,就接了下来。有了两份收入,经济上就宽裕一些。做两份工作,开始还挺乐,可时间一长,就觉得有些疲惫。除了工作以外,要操心家中的柴米油盐,还要抓时间学点东西。家里经济状况稍微好一点以后,我就提出想辞去这份兼职的工作,而那时能做网页的人很难找,竟因一直找不到接替的人而辞不了这份兼职的活儿。我琢磨着,这也是一个机会,正好可以让儿子接替我这份兼职的工作。过了两天,我再次给他父亲打电话商量退学之事,他的口气软了一些:“淘气的学历太低啊,退了学找不到工作咋办?”    
    “我想好了,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我同报社商量,让他接替我这份兼职的工作,看行不行;如果不行,就先让他去上几个专业的培训班,边上边找工作。这孩子现在图形设计、网页制作、编程序都能做,像他这样技术全面的人,我觉得北京还真不多。找工作应该不是太难。”    
    “你光这么说,他那么小,又没文凭,谁认哪!”他爸爸忧心忡忡地说。    
    自从把孩子接到我这里后,在孩子的教育上,他爸爸一直是很支持我的,孩子每次出现问题,他都尽可能地帮我做儿子的工作。但退学这事太大了,每次打电话商量这件事,他都要质问我一句:“你让他退学,以后他生活过得不好了,他埋怨你,你负得起这责任吗?”    
    “他以后生活得好不好,并不取决于他是不是退学。退学只是为了不让他浪费时间,浪费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生命!再说了,我也不会逼他退学,是否退学,这个大决定还是要由淘气自己做出来的。关键是咱们俩意见要统一,再说服老人,别让他奶奶为此受刺激。”    
    “他奶奶受刺激大了,我没法儿说服她。”    
    这样的电话,我们打了多次。对于孩子的前途,我们俩都着急。我也能理解他,退学这事儿,也有点太出格儿,一般人不会这么做的。他这当爹的,平时就算很配合我了,而且基本上不干涉我对孩子的教育。可他毕竟对计算机这个行业不是很了解,对儿子的水平也不那么了解谁敢去和大一统的教育体制抗衡啊?这不是鸡蛋碰石头吗?在父亲的眼中,老淘(所有人里,只有他管淘气叫老淘)同志压根儿就是个淘气包!不惹祸已是不错了,还要工作,    
    养家糊口,这不扯淡吗!我想,我们最后终于能取得一致,是源于我们都爱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虽然分开了,彼此再有怨恨,对儿子的爱,却是一样的。取得他父亲的谅解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淘气的奶奶了。    
    那一段时间,我也不断地与儿子商量退学的事。每次儿子回奶奶家,我都要教唆他一番,如何跟奶奶谈退学之事。儿子成了说客,每次回去都不断说服他父亲和奶奶,似乎还挺有成效。待儿子铺垫到一定的火候,我才适时地出动,给他奶奶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说明了我对孩子未来的想法和退学的原因,取得了他奶奶的谅解。    
    别看儿子把别人都说通了,他自己却迟迟拿不定主意。这也难怪,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还不能很全面、很成熟地考虑许多问题。在我心里,这文凭的事,想得越清楚,越倾向于为儿子选择青春与未来,但我知道,我不能强迫他退学,退学的决定应该是他自己做出的。    
    一天,儿子从中关村上课回来对我说:“妈,我想好了,现在我就退学。”    
    “咦,你想好了?下决心了?”“我想好了。”    
    “找不着工作咋办?你想过没有?”    
    “不是有个现成的吗?我干脆接你那份兼职的工作得了,你也不用那么累。”    
    “你不想上大学了?上班可跟上学不一样。”“我想好了,以后我就自学吧。”儿子似乎是一瞬间就想好了。他总是这样,让人很怀疑他是否考虑过。其实我事后才知道,他在这个UNIX的培训班上认识了不少中关村IT界的人士,这些IT白领一直是儿子心中的偶像,他们谈论的话题,对儿子影响很大。班上一个科技企业的经理,告诉他最好去学微软的MCDˉBA,儿子也深知学MCDBA的难度,学下这门课要用很多时间。他觉得如果留在学校里,大量的功课会占用他很多的时间,而这些功课对他又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这才下了退学的决心。    
    “淘气,妈现在可是把你当作成年人实际上你也已经成年了。对于退学这件事你可想好!一旦咱们真的退了学,可就不能后悔了。妈妈也不知道退学这条路是对还是错,也许是一条捷径,也许会因此让你一生备受磨难。所以你想好,作一个大决定。妈是早不想再干这个兼职的工作了,因为太累了,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我,所以只好干着,你如果能接替妈的这份工作,那就太好了。”    
    “退。我觉得我现在在学校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妈支持你。不过,以后你可就像高尔基一样,是上社会大学了。从现在开始,你就要自己给自己当教授,安排自己的学习了。妈问你,你说自个儿教自个儿,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我不知道。”儿子一时摸不着头脑。    
    “最重要的是选择。在学校里,老师教什么你学什么,选择不了。今后,学哪些东西就要由你自己决定了。只拣最有用的学,而且还要学有发展前景的。别费很大劲学了半天,没两天这东西就被淘汰了,白费功夫。有的时候,选择比刻苦还重要。”晚上,儿子睡着了。我蹑手蹑脚地来到他的床边,望着睡梦中还是一脸孩子气的儿子,心中感叹:说到底,他毕竟只有17岁啊,现在却要工作了!从此他便要加入社会竞争的行列。而他的同龄人,还要在课堂上坐好几年呢。他睡得好沉啊,真是无忧无虑的年龄!退学这么大的决心,一旦下了之后,他竟然不失眠,还睡得这么香!不过天天从城东跑到中关村去上课,也够他累的了。房间里是一团凌乱,臭袜子扔得东一只西一只,桌上乱七八糟地摆着书和光盘。他是否知道今天这个决定对他一生的影响?他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因为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而抱憾终生?会不会因此而经受比我更多的磨难?    
    儿子走上大学讲台    
    过去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而今,计算机领域最典型地表现出这种情形。这些年,这个领域频出少年高手、少年黑客、少年专家。我发现,滋生少年高手最好的土壤就是家庭环境。当整个社会还没有完全进入数字化的时候,一个电脑发烧友无意中用数字化的方式,教育了她的儿子,于是这个普通的孩子在极短的时间里,一下子走到了专业领域的前沿,然后,他又走到了大学的讲台上。儿子接替我这份兼职的工作,到了这家报社的网络版,负责网页的设计制作及每日新闻    
    的更新。    
    在给儿子办退学时,他的班主任老师一见到我,似乎就明白了,说:“班上同学都说他要出国了,我估计就是这几天,家里就会来办手续了。”    
    当听到我的儿子并不是出国,只是要退学时,老师的脸色突然严肃起来:“那你们作为家长的,可要想好,一旦退了,想再上可就不行了!”我知道,在这所学校里,不是因为出国而退学的,还没有先例。    
    我与他的班主任老师谈起退学的原因:“我觉得中专的教材比较陈旧,计算机技术发展这么快,可孩子们还在学DOS系统的东西,很多知识已经被淘汰了。现在WIN98都出来了,以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要基于这个平台了。可他们现在还在学一大堆DOS的东西,将来找工作也是个问题。所以我考虑让孩子退学了。”    
    老师说:“我们也看到这个问题了,可我们的教学大纲是四年制定一次,即使是最新的大纲,到学生毕业时也不能保证他们学的都是前沿知识。我们老师也没有办法,我们必须按教学大纲来教。”    
    我的天,四年制定一次教学大纲!我心里暗自为自己让儿子退学的决定而庆幸。四年,在计算机领域,该换多少代技术了!我真觉得这样的大纲,是吞食年轻生命的黑洞,溜之乎吧!    
    我知道,儿子每天的工作量并不大,在网页设计完之后,就是把每天的新闻更新上去,一旦出了技术上的毛病给解决一下,这份工作其实就是个“闲差”。所以我对儿子说:“儿子,你得自己给自己制定个教学大纲。你现在每天时间这么多,别荒过去,要充分利用起来。”我想同他商量一下,还是要让他系统地学一些计算机知识,免得他整日想着当网上大侠。    
    


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8)

    “我想考微软的MCDBA。”儿子轻描淡写地说。    
    “什么?!”我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一惊非同小可,“MCˉDBA?”我以为儿子尚年轻,对今后的发展还不会有什么想法。他若有什么想法,我们母子怎么也得研究研究吧?可听他刚才这口气,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