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媲爸富尤舳ǎ馐顾职旨染嬗指咝恕W奂洌透职肿傲瞬簧傩孪释嬉舛碫CD的,听MP3的,画画的,上网的……在别的家庭里,这些东西都是慢慢买了软件才逐渐装备起来的,而现在儿子一口气都给他装上了。装上之后,还挨个儿都给他演示了一遍。一个电脑竟有如此多的功能俨然一个家庭娱乐中心嘛!让他又惊又喜,因为在他眼里,淘气还完全是个孩子,没想到对电脑使用得这么熟练。于是这当爹的什么都听儿子的,这让一直被人当作孩子的儿子特别地感觉良好,也就更加地要作专家状。麻烦的是,这还一下子激发起儿子的主人翁精神来了!我想我们都低估了儿子的这点主人翁精神。主人嘛,就要指挥一切,要有权力。而不懂的那个人,自然是要乖乖地听人家的。“主人翁”第二次去他爸爸那儿,就开始行使权力,提出要把那新买的宝贝给拆了。他爸爸心里挺别扭的:毕竟是崭新东西,就大卸八块了?可看看“主人翁”的脸色,便把话又咽回去了。一则他不了解儿子的水平究竟有多高,以为能装这些软件就必是高手;二则这一周来用儿子帮忙给调试好的电脑,让他玩得不亦乐乎,加之儿子平时又不是总在身边的,不便像过去那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而也只好同意。儿子这时颇有点儿大拿的样子,根本不去注意当爹的脸上那勉强的表情,一脸高手的严肃状,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宝贝给大卸八块了他的好奇心太强了!这孩子也是给憋了好久了,在我这儿,我不让他随便给电脑动手术,他基本上没有决定权。因为他一旦把电脑弄坏了,我就写不了东西了,会影响我的工作。我也不让他动他自己的机器,因为我知道他的水平,加之学习紧张,因而他一直也没有机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儿子,其实根本没有掌握攒机的技术,就迫不及待地想探究“宝贝”的内脏这铁玩意儿肚子里到底是些啥东西?现在他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倒要看看这铁玩意儿的“牛黄狗宝”是什么样儿!    
    看到自己新买的计算机被儿子卸了个七零八落,他爸爸甚是心疼,但“门外汉”又不知儿子的计算机究竟到什么程度,只好自己安慰自己:他能拆还不能装么?反正也是给拆了,说也没什么用,倒让儿子不高兴。他爸爸耐心地在一旁等着,不时还向一脸严肃的高手问几句。没想到这一次高手算是瞎菜了。儿子左捣鼓右捣鼓,怎么也装不起来了,那一脸严肃渐渐变成了慌张。“怎么回事?装不上了?”    
    “这不装着呢嘛!你别急呀!”其实儿子已经急出汗了。鼓捣了一天,儿子仍然回天乏力。“宝贝”终于宣告不治。他爸爸到处打电话,找了几家公司,人家都不给上门修,于是只好把散了架的“宝贝”搜罗起来,叫辆出租车送到中关村找到买机器的公司才给装好。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怕儿子回他父亲那儿。只要他父亲打电话来,多半是告状,一定是他那“宝贝”又受到侵害。    
    “这是很正常的。”我总是这样安慰他,“如果你老怕机器弄坏而不让儿子捣鼓的话,儿子就总也学不会。学计算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大胆,敢去弄,弄弄就弄会了。为什么越年轻学计算机越快呀,就是因为年轻人没什么顾忌,敢弄。年龄大的人,老怕把机器弄坏,所以就老也学不会。为了让他学好计算机,咱们也得付出点儿代价呀!”    
    有一天他父亲又打来电话抱怨:“嗨!这些日子,别人推荐我装了个炒股的卡。我现在也忙,没时间老上证券公司去,装了这个卡觉得挺方便,在家里就可以买单了。可这孩子这次回来又不知犯了什么邪,就跟我这机器有仇似的,又开始拆机器了。我怕他把机器再弄坏了,还告诉他我装了炒股的卡,叫他小心点儿,他一边答应着一边又把机器拆了,结果又装不好了。机器这一坏,弄得我几天没法儿上网走单,正好赶上股市变化,一下子损失了10万!你说这孩子气人不气人!”    
    这么惨重的损失!我一下子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嗫嚅着说:“那……那你也不能不让儿子弄机器呀?”“唉!”对面是一声长叹。    
    怎么办?谁让我们为人父母呢?机器还得让儿子弄,没办法,这关乎他的前途!    
    但他爸爸后来终于苦尽甘来,因为儿子的计算机水平提高很快,软件方面不用说,硬件方面也很快熟练起来,他爸爸的机器不论出了什么问题,他都能很快解决了。他爸爸想装什么软件,想听音乐、看电影、上网等一系列的问题,儿子都可以轻松为他办到。他根本不用花钱买软件,想用什么只要叫儿子给装上就可以了,因为我这里什么软件都有。儿子成了他那”宝贝”的保镖。他的朋友也都知道他有一个儿子是电脑高手,谁家电脑出了问题都找他,甭管什么毛病,儿子都能手到病除。他爸爸开始为他感到骄傲。退学风波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时间,它是构成生命的单元。    
    在文凭与儿子的青春之间,我选择哪一个?从母亲的角度,我衡量的是文凭与儿子的青春哪一个更重。然而,当我从记者的角度来看这个考试制度时,便不再是孰轻孰重的问题了,而不得不颇为困惑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换言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培养的却是考试机器?我们的教育在培养越来越善于考试、并且只具有此类知识结构的人才。我们造就了为考试而学习的学生,为考试而教书的老师,为考试而存在的教育体制,为考试而忐忑不安、心力交瘁的家长。多少年来,我们就是在营造一个适合考试生存的土壤。儿子在上中专的两年中,他的学习成绩一路飙升,很快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他还学了大量课外的知识,计算机水平也越来越专业了。按理说,我应该很欣慰,终于不再为他的分数发愁了。照这样发展下去,他应该能顺利地毕业并由学校分配工作,像所有身边的孩子那样,走上工作岗位。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内心却越来越感到不安,以往的惯性思维突然停止了,我觉得我不能让儿子再这样学下去了!他将还要用两年时间去学习很多对他来说是无用的知识。在我的人生信条中,一直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单元。    
    两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总觉得,一个人在60岁时浪费两年时光也许并不可惜,而在16岁时浪费两年,代价就太高了。因为在16岁这个年龄,是一个人记忆力、理解力、综合反应能力都达到最佳状态的年龄。在学计算机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在学习上,开始是我跑,然后是我拉着儿子跑,以后我们并肩跑,最后,我眼看着儿子甩下我,绝尘而去……他真是年轻啊!他学计算机不到两年,而我使用计算机已经10年了,我从1990年就买了一台计算机,一直用它打稿子。真正全面学习计算机知识也有5年了,可到现在,就水平来讲,我已经无法和他相比了。我们俩虽然互教互学,但我教他的,说一遍他就会了,有时甚至只说一半他就明白了,灵得让我吃惊;而他教我时,常常要说好几遍,而且有的东西我就是学不会了。我们俩就像龟兔赛跑,乌龟很勤勉地爬着,而兔子虽不勤勉,但也没有长时间睡懒觉,他轻轻松松地跑着跳着,就远远地跑到前面去了。这个时候我发现,儿子不仅是记忆力超过我,理解力也远远在我之上。使我吃惊的是他在学习上的这种爆发力,在很短的时间,也就是三两个月的时间,他的英语突然上去了,计算机突然上去了,学习成绩一跃而为班上前几名,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连我这个做母亲的都很吃惊:知识的积累应该是一个过程,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发生这种大的变化呢?难道男孩子就是有一个这样爆发的时期吗?    
    我相信,在人的一生中,这种最佳状态、或者说最聪明的时期不会是很长时间,如果把这一段时间用于学习淘汰知识,就有点儿太亏了。这就好像打硬仗时要用精锐部队一样,最聪明的这一段年龄要用来学习最重要、最前沿的知识。虽然现在儿子能通过自学学到很多东西,甚至成绩能在班里名列前茅,但他毕竟每天都要用最主要的时间学习学校的课程,真正对他有用的知识,却只能“业余”学了。    
    我不想让儿子再在学校浪费时间了。可真是退学,我又下不了决心。这么小的孩子,退了学,让他干什么去?儿子当时不到17岁,比我下乡时的年龄还稍大点儿。可我当时是没办法,没学可上呀!儿子就不一样了,硬让他退学,当社会青年?    
    这也没有先例呀!我周围就没有一个孩子退学的。似乎一退学就脱离了“组织”了,人怎么可能没有单位呢?这个单位是学校也好,是工厂也好,是杂志社也好,总之是得有一个地方管着你,生老病死,分子,分配工作,都是要组织上管的。我这一辈子都是非常有“组织观念”的,那是我的靠山,我所有的安全感,都是因为有了组织。儿子也应该如此呀,中专毕业或者由国家分配或者升大学,然后再由国家分配工作。一退学,岂不成了社会游民?别的不说,档案放在哪儿呀?没有转档案的地方,不跟外地民工一样了吗?犹犹豫豫中就到了暑假。我早就计划好了,让他利用这个暑假去学UNIX,这一般是作为网络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做网络管理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但是学这门知识需要有较高的计算机基础,一般中学生是学不了的。当时网络管理员的职业非常吃香,工资也很高。由于这两年不断地给儿子开“小灶”,以儿子目前的计算机水平,去学这门知识应该是没问题的。上培训班学一周,学费是1400元,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尽管这钱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为了儿子的前途,这钱也得花。儿子对学这门知识没什么意见,一放暑假就高高兴兴地每天到中关村去上课了。    
    恰恰在这时,国家的教育政策改变了。过去,按照国家规定,中专毕业是不允许考大学的,这是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鉴于近些年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国家开始允许中专毕业生考大学了。儿子所在学校曾为此专门召开了全校家长大会,校长语重心长地讲到中专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和国家这项政策给中专学生带来的光明前景。其实家长心中都明镜似的,别说中专了,就是大专毕业,找工作也不容易。所以中专毕业后继续上大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让儿子继续追寻传统的大学梦还是退学的选择让我备受煎熬。以儿子目前的学习成绩,上大学应该是没问题了,特别是如果能学计算机专业,他应该更是驾轻就熟。我在心中反复权衡这样一个问题:为了一纸文凭,值不值得让孩子付出几年一生中最好的时光?而到后来,儿子越学越深的时候,我越发觉得儿子别说再接着上两年中专了,就是上四年大学去学计算机也是很不划算的。他的计算机水平甚至可能不比大学教计算机的老师差了。我认为,这时就是让儿子直接读计算机系的研究生,应该都没问题,甚至他连这也已经没必要读了。因为儿子已经掌握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善于选择。他基本上是没有学无用的知识。如果继续上学,被动地受教育的话,在学习上绝不可能突进得这么快。其实一张中专的文凭确实犯不着我这么作难,关键是儿子要接着拿下一个文凭大学的文凭。而为了那个大学文凭,儿子就要再拿出六年的时间来学对他来说可能毫无意义的课程。六年的生命啊,这让我这个做母亲的真是难下决心。    
    敢走退学这一步吗?这毕竟是你最爱的一个人,这是他六年的青春!    
    那些日子,我夜夜难以入眠。当妈的也真是难啊!儿子学习不好,你着急;现在他学习好了,好得老师都教不了他了,你还着急!我就想不明白,这文凭,不就是一张纸么?怎么竟有这么大魔力,这天底下就没有一个人敢与它对抗,所有人都跳不出它的手心儿?    
    说到底,那一纸文凭是什么?不过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在你身上盖的一个戳,表明你被他验明正身,这与那产品检验合格的戳,本质上意义相同。你的一生,从此就获得一个通行证,一个不再处处受阻的通行证。    
    


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7)

    可这一纸文凭,又不仅是一个戳,是中国人早已渗透到骨子里的对考试制度的敬畏!若说这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可是源远流长的,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而中国传统文化的鼻祖、大圣人孔子也早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