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奥马哈之雾-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与大多数企业情况不同的是,伯克希尔公司债务资金的来源并非是商业银行或是其他部门的信贷,而是旗下保险公司所产生的高额浮存金(客户向保险公司缴纳的保费中可供用于商业投资的流动资金)。对巴菲特投资生涯有一定了解的读者都知道,其在介入伯克希尔公司经营的早期就已经通过对保险公司的收购而开始拥有保险浮存金。之后,随着巴菲特逐渐将伯克希尔公司打造成一个保险集团,浮存金也逐年增加。这些每年源源不断流入的、具有债务性质的保险浮存金,撬动了公司净值的大幅提升。表2…5给出了相关数据。表2…5保险浮存金占比(1967~2007年)(单位:亿美元) 
  年度类别1967年1977年1987年1997年2007年保险浮存金0。201。7115。0873。86586。98公司净值0。361。5628。43314。601241。20浮存金占比(%)55109。6153。0423。4847。29我们看到,在过去的40年里,保险浮存金在伯克希尔公司资产净值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数值上。因此,只要其资金成本低于公司的投资回报,保险浮存金就会因“杠杆”效应而提升公司每股净值的年度增长比率。成本越低、占比越大,提升的幅度就会越高。那么,一直以来伯克希尔公司的保险浮存金有一个怎样的成本结构呢?请看巴菲特为我们作出的解答:“自从1967年我们进军保险业以来,我们的浮存金每年以20。7%的复合成长率增加。大部分的年度,我们的资金成本都在零以下。”(巴菲特1995年致股东信)“真正重要的是取得浮存金的成本。如果成本过高,那么浮存金的成长就可能变成一项‘诅咒’而非幸福。在伯克希尔公司,我们的记录算是不错的了,32年来我们的平均成本远低于零。”(巴菲特1998年致股东信)需要注意,我们在这里之所以仅关注伯克希尔公司前30多年的浮存金成本,是因为那段时期是巴菲特的“股票投资蜜月期”(这以后则转入“企业收购蜜月期”)。因此,期间浮存金的规模与成本对我们讨论的话题来说相对最为“敏感”,也最能说明问题。 
  摘自《滚雪球》。至此我们已不难看出,正是由于每年都有巨额并且是“零成本”的保险浮存金流入,才使得伯克希尔公司的每股净值每年都可以在“增厚”效用下,以高于其股票投资回报率的幅度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对于其创造财富神话来说最为关键的20世纪70年代,其股票投资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由浮存金构成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巴菲特的大部分投资资金都来源于一个流动的金库,这就是保险和优惠券。”巴菲特在当时利用这些资金分别买入了华盛顿邮报、盖可保险、首都/ABC、通用食品、联众集团、奥美国际、联合出版以及喜诗糖果和水牛城晚报等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后来为伯克希尔净值的快速增长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保险浮存金来增加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回报的做法,不仅由来已久——巴菲特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收购保险公司以及蓝筹印花公司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看上了它们的浮存金(正如1967年收购保险公司那笔交易的经纪人查尔斯?海德所言,巴菲特比全国任何一个人都更早地领悟了浮存金的性质),而且它本身就是巴菲特为自己和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打造创富神话的一项基本策略。在1995年致股东信里,巴菲特曾清晰地表述过他的这一指导思想:“总的来说,1995年我们规模适中的保险事业交出漂亮的成绩单,而展望1996年,在盖可保险加入之后,在维持保险事业原?的品质之下,规模与成长皆可期。较之以往,保险事业已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More than ever; insurance is our core strength。)。”国内有不少投资者由于忽略了巴菲特通过浮存金打造伯克希尔公司的传奇事业的这一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因此当发现巴菲特长期持有的几只股票的投资回报低于公司的每股净值增长时,便将其解读为可能是“短炒”股票作出了贡献,显然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细心和深入一些,就不难看出其中的奥妙所在。本节要点:(1)每年源源不断流入的保险浮存金,为伯克希尔公司的净值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财务杠杆?(2)巴菲特几只重仓股票的投资回报长期低于公司净值增长,原因就在于保险浮存金对公司资产净值起到了增厚作用。(3)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说法,持有巨额并且是零成本浮存金的保险事业,已构成伯克希尔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第二部分倾斜的视角(7) … 第二部分倾斜的视角 … 奥马哈之雾 
  误读五龟兔赛跑主要误读:即使已经过去了50多年,人们还是经常以短期表现去评估巴菲特所做的一切。我方观点:只有到终点,我们才能知道谁是最?的胜者。2000年11月16日《今日美国》刊登的一篇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8个月之前,很多人都在谈论着富有传奇色彩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已经不复存在了。在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翻了一番的同时,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却损失了近一半的市值。更有甚者,他在1998年以220亿美元巨资收购再保险巨人——通用再保险公司,也是他有史以来进行的最大收购案,同样也未能逃脱人们的指责。但是现在,巴菲特似乎真正地扮演了伊索寓言中的乌龟。巴菲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为他总是能够在纷繁残酷的商场里,寻找到真正有利的投资机会。这只世界上最聪明的乌龟,总是在不停地奔跑,因而总会有新的收获。”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08年时,巴菲特又一次面临了同样的“礼遇”。在波诡云谲、一夜乾坤的金融海啸风浪中,因为巴菲特的几次“抄底失败”,因为巴菲特的“买进美国”没有让可能的跟随者们在短时间内赚钱,也因为巴菲特确实作出了一些被他自己称为“明显失误”的决策,于是又有不少人站出来指出巴菲特这次是真的不行了,甚至就此宣布企业估值已死、价值投资已死。面对着这些似曾相识的指责、批评、讥笑与嘲讽,不禁让我们又一次想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尽管类似的事件一次次地重复出现,但人们还是那样快地就给出了结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人们为何总是那样容易地失去记忆并总是信誓旦旦地说“这次不一样”呢?我们认为,除了人们用于判断的“标尺”有误之外(请看相关章节),还似乎总是忘了一个基本的逻辑:只有在终点,我们才能知道谁是胜利者。现在不妨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看一看依短期表现进行投资选择的结果,见表2…6~表2…8(相关数据摘自《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与巴菲特2008年致股东信)。表2…6年度百分比变化——切斯特基金与英国市场年度切斯特基金(%)英国市场(%)1928年0。00。11929年0。86。61930年-32。4-20。31931年-24。6-25。0表2…7年度百分比变化——红杉基金与美国市场年度红杉基金(%)标普500(%)1972年3。718。91973年-24。0-14。81974年-15。7-26。4表2…8年度百分比变化——伯克希尔净值与美国市场年度伯克希尔净值(%)标普500(%)1967年11。030。91975年21。937。21980年19。332。31999年0。521。0依据上述表格所展现的投资记录,我们认为绝大多数投资者会在业绩较差的第一年或第二年选择离开由倒霉的梅纳德?凯恩斯管理的切斯特基金以及由罗纳?卡尼夫公司管理的红杉基金,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庆幸自己的选?;如果你不巧在1967年、1975年和1980年年初买入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你大多会在一年后因其糟糕的业绩拂袖而去。假设投资者从此忘记这3个“失败”的投资管理人,全身心投入右方的指数投资阵营,接下来的情况不仅始料未及,而且对你的财富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参见表2…9~表2…11。表2…9年度百分比变化——切斯特基金与英国市场年度切斯特基金(%)英国市场(%)1932年44。8-5。81933年35。121。51934年33。1-0。71935年44。35。31936年56。010。2过去18年平均13。2-0。5表2…10年度百分比变化——红杉基金与美国市场年度红杉基金(%)标普500(%)1975年60。537。21976年72。323。61977年19。9-7。41978年23。96。4过去27年平均19。614。5表2…11年度百分比变化——伯克希尔净值与美国市场年度伯克希尔净值(%)标普500(%)1968年19。011。01969年16。2-8。41976年59。323。61977年31。9-7。41981年31。4-5。01982年40。021。42000年6。5-9。12001年-6。2-11。9过去43年平均20。38。9巴菲特教导我们,一个真正的企业投资人应当忘记股票价格的短期变化,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公司的经营层面;即使你的目标是获取资本买入与卖出的差价,也应当以5~10年为一个周期来规划你的投?。     
第二部分倾斜的视角(8) … 第二部分倾斜的视角 … 奥马哈之雾 
  巴菲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如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用短期市场表现来评估巴菲特或其阵营中的其他投资者某项投资或某段时期的好与坏、对与错、行与不行,我们将会一而再地重蹈覆辙。在中国,以短期回报论成败的情况更为显著。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最为津津乐道的是过去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的时间内,谁的回报排在前面,并据此来选择下一阶段的资金流向。可想而知,这样下去的结果自然不会太理想。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些朋友,以短期排名来选择投资基金并不停地进行转换,过了几年才发现回报甚至还低于市场整体水平。当然,不仅仅是在投资领域,在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看待任何事情时其视角都不应太过短期化。本节要点:(1)巴菲特从来都是以至少5~10年的?间来规划自己的投资。以短期表现去评判他的投资成败,只会再次上演龟兔赛跑的故事。(2)股票投资既然是一项长跑运动,我们为何要在100米处宣布谁是胜利者?(3)问题还在于,巴菲特原本是一个农场主,而我们却总是习惯于以农场在交易市场中的最新报价来评判他的经营是否成功。 
  误读六今不如昔主要误读:伯克希尔公司的净值增长一直低于巴菲特在合伙公司期间的投资回报,这可能意味着过去的投资方法更加有效。我方观点:由于存在众多的不可比性,这一看法的本身就不够严谨,而且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表2…12显示的是巴菲特在1956~1969年经营合伙公司期间的回报统计。表2…12年度百分比变化(1956~1969年)(单位:%) 
  年度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合伙10。440。925。922。845。913。938。7道指-8。438。519。9-6。322。2-7。620。6年度1964年1965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69年1956~1969年合伙27。847。220。435。958。86。829。54道指18。714。2-15。619。07。7-11。611。53资料来源: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我们可以看到,在巴菲特经营合伙公司的13年里,年复合投资回报率为29。54%。而从巴菲特1965年开始掌管伯克希尔公司到2008年年底,公司净值的长期年复合增长率是20。3%,远低于合伙公司期间的回报。有投资者对其背后的原因有所不解,并进而思考这是否意味着早期的投资策略更加有效。实证研究是检验一项投资策略是否正确的有效方法,但前提是它必须是科学和严谨的。我们认为,将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净值增长与巴菲特在早期阶段经营合伙人公司时的回报作简单对比,这本身就难言严谨和科学,由此产生出的疑问以及结论也将有所偏误。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1。评估对象不同由于伯克希尔净值增长至少由三个部分组成:①股票市值变化。②经营性利润滚存。③新股发行溢价。因此,将资产净值增长与早期单一的?票投资回报进行对比是不合适的,结论也不具有太大的说服力(越是到伯克希尔公司经营的后期,越是如此)。2。评估期间不同将两种类型的投资回报进行相互对比,不仅需要评估的对象相同,考察的时间段也应大体一致。如果我们依此逻辑对评估时期及评估对象作出修正,并提出以下两个限定条件:第一,考察期均为13年。第二,该期间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同样表现出“从低到高”的特征,我们就会得到以下一组数据,见表2…13。表2…13伯克希尔每股净值增长率年度1974~1987年1975~1988年1976~1989年1977~1990年年复合增长率(%)30。4730。3229。3427。31年度1978~1991年1979~1992年1980~1993年1981~1994年年复合增长率(%)28。4827。2926。8725。4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