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次花酒夜归时,胡达源将儿子一顿暴打,并甩下狠话:“你小子明年乡试要考不上,有你受的!”   暴力和以即将实施暴力为内容的恐吓,果然奏效了。胡林翼就开始铆足了劲儿念书,第二年乡试高中,第三年又连捷中进士点翰林,时年仅25岁。可见其智商绝非寻常人能比。诸位经历过高考的都知道,有极个别同学,高一高二喝酒抽烟玩游戏机,最后一年突击一下,结果,一摇身,上了名牌大学!小胡就是这种人。   考上了之后,小胡觉得可以伸腿休息了,就重操起吃喝嫖赌的旧业了。这时,他当上了翰林,比恶少时代有身份了,去的妓院更高级了。《花随人圣庵摭忆》里讲了这样一件趣事:有一天,胡林翼与善化籍同事周荇农一起逛妓院,正玩得高兴,外边警车响了,条子来查房了。周怕被劳教,急忙躲进厨房,冒充厨子,逃过了检查。胡则被抓了现行,弄进去了。他不敢暴露自己的公务员身份,怕通报单位,就编了假名,那时也没身份证,条子也重在创收,懒得深究,就罚款了事。小胡出来后,恨这个周同事不讲义气,就发誓再也不交善化县的朋友了。结果,胡林翼发达之后,也绝不重用善化人。     
  (二)扬长避短,始能进退自如   上一节讲的小胡,除了智商高之外,其他方面基本都不符合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这样的人,怎么就成事了呢?   关键是,他有了一个重大的转变。   真正使胡林翼大彻大悟、痛改前非的是四年后的江南乡试案。那一年,文庆任主考,他任副主考,一同主持江南乡试。不料,他们违规携带别人入闱阅试卷之事被告发。结果,文庆谪戍新疆,胡降一级左迁内阁中书。此事对胡的父亲打击很大,第二年便因郁病去世。胡林翼为此深自悔恨。父亲的去世,也使他顿觉家族的重任将压在他一人的身上。丁忧期间,他痛定思痛,反躬自省,下决心再不像过去那样荒废年月了。   要有所作为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但知道如何做却需要眼光,不然还是一事无成。胡林翼一出手就显示了其不同凡响的见识。他深知如果靠一步一步升迁那是希望渺茫,于是他就从亲友那借了一万五千两银子捐了个知府衔,很快就被分到贵州安顺县。当时安顺土匪猖獗,一般人都视之为畏途,不愿前往,而胡林翼因为捐的钱较多,本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地方任职的,但是他毅然前往,因为胡林翼根本就不想做个太平官,他要当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而安顺正是可以展现其才干的地方。果然,胡林翼在贵州和土匪打了六七年的交道。正是这段时间,他很好地锻炼了自己,他带兵打仗的才干,先被湖广总督看重,后又被正在湖南主办团练的曾国藩所青睐。   综观胡林翼用兵,和曾国藩一样都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咸丰四年(1854年)春,胡林翼擢贵东道,率勇数百人赴湖北、湖南抗击太平军。同年五月,占领桃源,寻趋常德。迁四川按察使,调防岳州。六月,补湖北按察使。八月,奉令率勇2000人援九江。年底与罗泽南合攻湖口、梅家洲受挫。五年二月,为湖北布政使,率军回援武昌。不久败退金口。三月,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再图反扑,攻武昌月余,太平军出城夜袭金口,军溃。七月,再溃。为扭转局势,于是去南康晤曾国藩,建议对武汉采取包围形势,奏调罗泽南由江西来援。在武昌城外交战数月,互有胜负。六年正月,罗泽南中炮死。   可以说,胡林翼的用兵并不见得比李秀成和陈玉成高明,一度还差点被陈玉成抄了老家,死无葬身之地。   胡林翼的岳父——两江总督陶澍   1861年2月,陈玉成攻克霍山,打开了西进的大门。然后,他率军翻越大别山,以横扫千军之势向湖北挺进,数天之内连克英山、蕲水等地。3月22日,袭破黄州府,离武昌只有200余里,骑兵转瞬即到。其时武昌城内只有清兵2000余人,胡林翼又急又气,吐血不止,哀叹自己“笨人下棋,死不顾家”!此时陈玉成如挥军直进,武汉当可一鼓而下。那么湘军后路已失,军心必乱。如回军救武汉,安庆之围可解;如不回军,陈玉成挥军夹击,湘军军械粮草来源已断,处境便很危险了。可惜的是,关键时刻,陈玉成误信了英国参赞巴夏礼的威胁,中止了向武汉的进军,使得胡林翼侥幸逃过一劫。但是胡林翼的高明在于其战略眼光非常高超。鉴于江北江南大营的师劳无功,以及历史上攻打金陵城的成功经验,他和曾国藩制定了扼控长江、锁定上游、沿江推进、步步为营的战略方针。   于是,胡林翼治下的湖北省,便成了湘军锁定长江上游的稳固根据地和前方给养的可靠供应处。当时朝廷财政窘迫,百姓生计艰难,筹饷一直是非正规部队的湘军的头等大事,也是带勇将领们最为头痛的大事。胡林翼重用从京师下放湖北的户部小官阎敬铭,协助他整顿湖北财务。阎敬铭这个人,号称“晚清第一理财能手”。此人后来得到慈禧太后的特别赏识,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执掌大清帝国的最高财权。当时,阎敬铭竭尽全力辅佐胡林翼整顿吏治,严杜贪污中饱,查禁走私,广开厘捐,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在疮痍满目、民不聊生的状况下,为湖北藩库积攒了一笔银钱。这笔银钱的大部分,用在苦战安徽的湘军身上去了。直到打下安庆,湘军大大地捞了一把,经济形势顿时好转时,好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似的,胡氏也闭上眼睛归天了。后来曾国藩回忆说要不是胡林翼每月40万元的粮饷供应,湘军不会有后来的局面。这应该是肺腑之言。可以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功,胡林翼至少可以占一半,可惜死得太早,未能参与后来的分功。     
  (三)“二奶路线”和“夫人外交”   为了巩固湖北作为湘军的根据地,老胡费劲心思,甚至不惜走“二奶路线”。枕头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风。老胡当湖北巡抚时,手握重兵,权倾一时。心胸狭隘又多疑的小朝廷睡不着觉,怕他造反,就“掺沙子”,派一个叫官文的大臣去监视他。来者不善,有头脑的人都替老胡担忧。   没想到,官文去了没几天,就成了老胡的哥们。老胡说啥就是啥,巨配合。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老胡通过“二奶路线”实现了“统一战线”。经过是这样的,官文有个可爱的小情人,快过生日啦。按照当时的规矩,小情人属于贱人,要是开party,大家够戗会来。于是,官文情急之下,就对同事们撒谎说是自己老婆过生日。结果,大家屁颠屁颠地来了。这种馅当然会漏了,大家纷纷要离席,个别脾气大的还骂骂咧咧的。可想而知,官文是多么地无地自容了。   这时,老胡来了。一进门就大声嚷嚷:“表示祝贺啊,生日快乐啊。”大家都以为他还不知道真相,就想通过他的秘书提醒他。他秘书却说:“俺家领导早就知道了。”大家一看全省最高行政长官都不在乎,自然也得纷纷表示一致。于是,晚会开得圆满成功。可想而知,官文是多么地感激老胡啊!混官场的,就好个面子,老胡这么照顾自己的面子,官文还好意思监督他吗?   此后,老胡又跟进投资,展开“夫人外交”。让自己老婆时不时地找官文的小情人玩,搓几圈麻将,逛逛商场什么的。渐渐地还请到家里做客。官文的小情人念过几天书,搁旧社会算有文化的女人,老胡的妈是名门出身,也比较“知性”,两人很谈得来,就干脆认当义女。   这下,老胡夫妇就成了小情人的兄嫂了,关系是相当地近乎了。中国人做事,就讲个关系。关系好,原则算个俅;关系不好,俅也是原则。   既然成一家人了,老胡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通过“妹妹”向官文展开“枕头风”攻势了。小情人就天天勾着官文的脖子发嗲,说:“胡大哥啥都懂,你就别瞎操心了。”官文就好好好地应承着,早把小朝廷眼巴巴的期望抛床底下了。从此,湖北的一切事,大大小小全归老胡“一言堂”了。   老胡有个大美德,也是大聪明,就是有好处大家分,不吃独食。平时有了好处,总少不了官文的,请功时则把官文的名字写在第一位。还有啥说的,躺在家里好处都会往下掉,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官文当了甩手掌柜,老胡就放开手脚大干起来,积极整顿吏治,增加厘金税收,革除田赋积弊,剿灭盗贼,募勇练兵,湖北大治。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深深地为行为能力超强的老胡感叹一句:“这家伙,太会办事了。”   一本正经的《清史稿》,当然是不好记胡林翼“拜寿释兵权”这种“轶事”的,但也算记录得比较客观:“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因此曾国藩赞扬他“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四)胡林翼的绝学精要   胡林翼也是个地道的经世致用之人,但是他比李鸿章高明,李鸿章过于狡猾,因此经世致用也就成了“痞子腔”,而胡林翼怀的是“血性之心”,他是个高智商大手腕的实在人。一些人,是从一亩二分地里找银子的;另一些人,是从大脑里找财富的。胡林翼,无疑是后者。   《胡文忠公遗集》   这个人很牛。他的牛,不是体现在一时一事,而是全方位的牛,系统化的牛。如今的部分领导和所谓的管理者,一讲话必定要将以下四点:一是属下或员工素质低,难以管理;二是自己责任重,压力太大,三是薪水低,积极性不高;四是事务杂,难以集中精力思考“战略”问题。至于自身的素质高不高,能不能当个合格的领导,那就不说了。也难怪,谁会怀疑自己的智商低呢?对于“将材”,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管理者”或“经理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的胡先生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曾胡治兵语录》第一章《将材》里面,他说:“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汲汲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这很在理,为什么呢?你作为一个领导,如果不能“才堪治民”,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属下都这么听话,都这么一致,那还要你干吗?换个傻子来也可以嘛。“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常理上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有时候却偏偏要趋害避利,为什么?因为你要领导别人,你要别人为你卖命,那你就必须有所付出,如果遇到点好处就去争,遇到责任就闪人,久而久之公信力全无,人心涣散,那还怎么领导?“身体羸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这说得就很实在,作为一个管理者,面临的事情本来就比较杂,承受的压力本来就比常人要大,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能“为祖国工作五十年”?   胡林翼是个非常理性的人,对于历史上那些个“高、大、全”的形象,他是不信的。在《曾胡治兵语录》第二章《用人》里面,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无所不能的“人才”现象的怀疑。他说:“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词,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斯先哲之恒言,虽愚蒙而可勉。”他认为“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明确提出了一个人要成才,必须给他机会锻炼,只有不断经受磨炼,才能最终成材。曾胡带兵打仗,屡败屡战,越战越勇,最终打败洪氏集团,取得巨大成功,应该是这个指导思想的最好注释。   有意思的是《曾胡治兵语录》还对当时的“人才”现状进行了解释:“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言语无此妨彼碍之弊。其失也,奄奄无气,凡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知人,言语则顾前不顾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议先腾。两者之失,厥咎惟均。人非大贤,亦断难出此两失之外。吾欲以劳、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