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 作者:刘顺仁-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将当期39亿美元的电信维修费用,归类为资本设备支出,以便在未来40年间分摊提列巨额的折旧费用,虚增当期净利。
  2。 大幅降低公司先前提列的各项坏账准备、法律诉讼准备等项目,且不当地以相关费用的减少与收入的增加,虚增当期获利,总金额高达38亿美元。
  对经理人而言,上述个案提供的教训是:扭曲财务报表无法解决公司面临的竞争力及管理问题,只是将问题延后,并使问题恶化。对投资人而言,别太自信于自己能看穿企业的财务数字操纵(难度太高),应该专注地观察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变化,避开没有竞争力的公司。举例来说,即使在安然的做账事件被发现前,敏感、精明的投资人由财务报表就可估算其资金报酬率只有7%,远小于资金成本9%,显示它是一个在财务绩效上不具竞争力的公司。
  遵守一般会计原则也能做账
  除了以不法方式扭曲财务报表外,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也能达到做账的目的。例如对制造商而言,增加存货具有递延当期费用、进而增加当期获利的功能。以下将讨论《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过的实例(Sunbeam也用过同样伎俩),读者可看出利用存货增加来转亏为盈有多么简单。
  假设刘德华公司2003年生产且销售10万单位的产品,当年完全没有存货。在此假设材料及人工费用是变动成本,即多生产1单位的产品,该项成本就增加90元;工厂租赁费用则是固定成本,即不管增加或减少生产量,公司每年都必须付出固定的租金。以此案例推论,刘德华公司的租赁费用为2,100万元(210元/单位 ×10万单位,请参阅表9…1)。
  该公司2004年将生产增加到30万单位,结果只销售了10万单位,产生了20万单位的存货,则公司净营业所得会变成什么样子?(请参阅表9…2)
  由结果来看,短短一年内,刘德华公司的获利就转亏为盈,增加了1400万元,但是公司经营真有如此大的改善吗?观察以上的资料,两年间的营收及其他管理费用皆不变,差别是生产成本由3000万元变成1600万元,降低了1400万元。因此,我们将分析集中在生产成本的改变。
  2004年,刘德华公司生产30万单位,单位工厂租赁费用由前一年的210元,降低为70元(2100万元÷30万单位)。该公司只销售10万单位,因此生产成本中的租赁费用只有700万元(70元×10万单位)。由于存货有20万单位,因此2/3的固定成本(高达1400万元,即2100万元×2/3)会留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不会在费用中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存货增加可递延固定成本的承认,进而造成2004年获利暴增1400万元的假象。
  若这些存货持续无法出售,未来就必须承认存货跌价损失。《华尔街日报》所报道的这位经理人,在领取高额的工作奖金后,就向董事会提出辞呈,另谋高就了。
  当经理人把重心放在“盈余管理”上,通过种种不适宜的会计方法或会计估计提升盈余,而不是从改善管理活动着手,这种做法注定失败。盈余品质的背后是管理品质,只有真正地改善管理活动,才能创造竞争力,进而达到“基业长青”的目标。
  延伸核心竞争力,创造盈余品质
  2004年12月中旬,我前往哈佛大学商学院,参加由迈克尔·波特教授主持、有关提升企业及国家竞争力的讲习会。我离开波士顿时,在机场看到当地报纸商业版的头条,大幅报道哈佛大学图书馆将与Google联手,将哈佛收藏的1500万册藏书,逐步纳入Google在线全文搜索的范围,此计划也称为“Google书籍搜索”(Google Book Search)计划。参加此计划的还有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密西根大学与纽约公立图书馆等单位。然而在2006年7月时,Google因为把英、美两地图书馆藏书扫描、数字化和放到网上搜索的计划,与出版商再起冲突,出版商痛批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对著作权产生的影响。因此,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难免遭遇困难,这也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记者为此专访Google创办人之一的佩奇(Larry Page),问他这是否为了增加Google的竞争力,欲甩开微软、雅虎、易趣、亚马逊等强敌在搜索引擎上穷追不舍,所采行的新策略。佩奇淡淡地说:“这和竞争无关,我们只是想实现Google创立之初的梦想——希望能在网际网络无所不‘搜’的梦想。”不管他愿不愿承认所面临的严峻竞争,Google的确需要更多的“搜”主意和执行力,以确保获利的持续性及稳定性。盈余品质其实就是管理品质,如果竞争力不存在,就没有盈余品质可言。
  对华尔街分析师来说,Google一向采取特立独行的作风,严禁管理阶层向分析师提供任何财务预测,一切以实际交出的营收及获利成绩单为主。事实上,Google上市时创办人就曾宣称,他们不会为了迎合华尔街的预期改变管理作风,也会为确保Google的长期发展,不惜牺牲短期的获利。2005年2月9日,在Google上市后的第一次法人说明会中,佩奇清楚地说:“我们会毫不留情地追求最高效率的经营方式。”因为自创业开始,他一直热切地想证明一点——网络公司是会赚钱的。
  能赚钱不一定代表有竞争力,但是能持续、稳健地赚钱,就一定有竞争力。因此,盈余品质就是竞争力最有力的代言人之一。
  避开财务报表陷阱的九大贴士
  200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百万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叙述了一个激励人心但又令人遗憾的故事。片中的女主角麦琪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没受过什么教育,从13岁起就开始在餐厅打工糊口。31岁时,麦琪决心脱离这辈子永远当女侍的命运,她发现自己生命中最热爱也最有潜力的是拳击。于是,她以锲而不舍的毅力,感动了孤僻但经验丰富的老教头邓恩,受其指导,正式练拳。
麦琪既有天分又肯苦练,技艺不断增强,正式参加职业拳赛后势如破竹,总是在第一回合就把对手击倒,但教练邓恩对此却大为忧虑,因为没有经过多个回合的考验,就无法显现出拳手的缺点。当邓恩不断指出麦琪打拳时不懂得保护自已时,她不太服气地回答说:“照你这么说,我能不被击倒,还真是个奇迹。”
  麦琪终于等到她这一生最重要的机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Las vegas)向外号叫作“蓝熊”(blue bear)的世界女子重量级拳王挑战。
蓝熊不仅拳击技术凶狠泼辣,更以背后暗算对手的肮脏伎俩而恶名远播。在拳王争霸战中,麦琪在教练点醒下找到蓝熊的罩门,不断猛攻蓝熊背部的坐骨神经,逐渐取得优势。意想不到的是,恼羞成怒的蓝熊竟在第三回合铃响的休息时间,从背后偷袭麦琪,麦琪受伤倒地,头部大力撞上休息区凳子的边缘,造成脊髓严重受损,全身瘫痪。麦琪醒来后,充满悔意地对教练说:“我忘了您再三的告诫——最重要的是,要随时保护自己。”全身不能动弹的麦琪眼看着自己的身躯逐渐萎缩退化,甚至因为血液循环不良而必须截肢。失去人生希望的麦琪一心求死,而视她如女儿的老教练邓恩最后万般不舍地成全她,亲手拔掉她的呼吸器……
  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对投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美国最著名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曾说:“投资有两大要诀:第一,绝对不要赔钱;第二,请不要忘记第一条。”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巴菲特的忠告:假设你以100万元在股市进行投资,如果赔了50%,只剩下50万元,再要恢复原来的财富,必须要有100%的投资报酬率;而如果你不幸投资在发生财务报表弊案的公司,赔了90%,只剩下10万元,那么你必须有1000%的投资报酬率,才能回到原有的财富。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为了弥补任何一个投资的错误,我们必须要创造更高倍数的投资绩效,这难度极高。
  追求财富是股市投资人共同的愿望,但别忘了股市就像是《百万宝贝》中的蓝熊,它凶险狡诈,不按牌理出牌,经常在你不注意时给你一记偷袭,让你前功尽弃,吐出之前所获得的所有投资利润,甚至造成巨额亏损。
  在股市投资中,不仅要注意由于企业竞争力的消长所引起的风险,更必须留心人为的财务报表扭曲。当企业经理人刻意地操纵财务报表,甚至发生重大财务弊案时,财报就不再是投资人可以信赖倚重的“仪表板”,反而是造成错误投资决策的帮凶。由于财报数字是经营活动的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s),因此投资人想要预见财务弊案并保护自己,必须同时注意相关的非财务报表信息。本章提出九个贴士,就是希望帮助投资人结合财务报表和非财报信息,学会“随时保护自己”。
  贴士1:股价利多下跌的警讯
  所谓利多下跌,是指在有利多消息的情况下,股价却出现与趋势相反的滑落。一般而言,在出现利多消息时,股价应会随之上涨,以反映公司的成长性及获利能力。然而,股价若不升反降,很有可能是公司本身暗藏有某些隐蔽的问题。投资人应特别注意股价下跌背后所隐藏的负面信息,以避免地雷爆发所造成的巨额亏损。
  个案解析: 银广夏
  银广夏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属于医药生物产业,该公司上市时的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97亿元,7年的营运使该公司资产总额增加了20多亿。股价则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涨至2000年12月29日的37。73元,躍升为证券市场极具影响力的公司。
  2001年3月1日,银广夏宣称与德国诚信公司(Fidelity Trading GmBH)签订连续三年总金额为60亿元的协议。消息发布后,财经媒体普遍对于该合约的数量及价格多有怀疑,深入探究发现,该公司年报中也没有出口退税的项目。以此情况,如果不是银广夏财务报表揭露不详,就是有虚伪销货的可能。
  该利多合约公布一周内,股价却下滑1。09元,政府相关部门因接获检举开始介入调查,银行也提前终止贷款。后经半年的搜证,查出银广夏从1999年开始编造虚假盈余,假造不实财务报表。2001年8月,证交所发布银广夏停牌公告,2002年6月5日公告下市。
  操纵此骗局的幕后黑手即是银广夏总裁李有强等人。银广夏公司自创立以来,历年平均股价皆在10元左右。2000年4月,新聘总裁李有强及董事局秘书丁功民上任后,通过捏造虚假盈余驱动股价以中饱私囊(该年银广夏的利润及股价皆攀升至高点,股价达37。99元),且多次宣告分红以图自利。最后两人因财务作假弊案而遭解任,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其实弊案爆发前,银广夏股价已有警讯。请参阅图11…1,观察该公司股价图的变化,可知:1999年至2001年初,该公司股价逐渐向上攀升,吸引了许多的投资大众。自2001年3月媒体发布质疑信息一直到2001年8月该公司公告停牌前,股价的累计跌幅达16%。
  这5个月中,公司一再发布分红及转投资等利多消息。在这些利多消息之下,股价不但没有往上爬,反而分别在4月13日、5月10日、7月16日连续三次下跌。
  投资者如果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可于证交所或投资顾问公司的网站上查询公司股价的变化),并评估相关报道提供的消息,就应及早采取保护措施。
  贴士2:内部人大举出脱股票的警讯
  董监事是公司重要的决策者,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最为清楚,故他们对公司的持股比率常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另外,大股东及机构投资人皆属重要的内部人,也较一般股民具备专业知识和人脉,容易察觉公司的变化及获得相关信息。因此,当这些内部人开始大量抛售持股时,代表他们可能认为股价已超过公司该有的价值。
  个案解析:银广夏
  观察银广夏股价图,银广夏的股价自1999年开始向上攀升,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皆维持在30元以上的高价。然而,在股价行情最好的这一年中,银广夏的董监事却陆续出脱持股,于2000年下半年出脱了4 344 318股,持股比率由7%下跌至4%。
  2001年3月,《财经》杂志发布了对银广夏的相关质疑信息后,银广夏虽一再公开表示并无虚伪销货,且一再声称前景仍然看好,但由公司公告的重大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董监事出脱持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至2001年6月,合计持股比率仅剩1%,累计下滑共达85%;大股东持股比率也下降了8%。若银广夏情况真如管理者所声称,则董监事不应有出脱持股的动作;再者,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