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陈恪对巨额的债务问题,并不太担心,因为一来。他并没有真正出钱,而是从汴京钱号贷款出资,债务人也不是他。而是各家商号本身。所以十八管事会比自己更着急,肯定尽心竭力、把生意做大做强,争取早日摆脱巨额债务。

而且他不担心控制的问题,因为通过复杂的股权设计,只有青神财团和蓝帽商会同时反对,他才会失去决策权。如果一个决定,会让自己的两套铁班底都反对,那么这肯定是个坏主意,不去做也罢。

陈恪相信,以这种设计搭建的战舰。有一赐乐业人掌舵,有青神财团的人监督航向,不需要自己再做什么,便能在这个商业时代乘风破浪、前程万里。

至于小妹和月娥的工作,无非就是盯好自家的钱袋子。以免出现青神财团和蓝帽商会相勾结,自己却毫无所觉的情况。算是给他的设计打上最后的补丁。

处理完了后顾之忧,陈恪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大干一场了。

“所谓大干一场,只怕又要花钱吧。”周定坤都笑不出来了:“大人,你那天刚保证了。不会乱花钱的。”

“可你也说,该花的钱不能省。”前书房中,陈恪笑眯眯道:“你是这么说的吧?”

“是……”周定坤苦着脸道:“先说说要干啥吧?”

“嗯,”陈恪点点头,拉一下手边的垂线,陈信便走进来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沈先生来了么?”陈恪问道。

“来了,正在前厅等候。”

“快有请,”陈恪说着又站起身道:“算了,还是我去吧。”

他快步来到茶厅,沈括听到有动静,赶紧起身施礼道:“下官拜见大人。”

“存中兄,让你久等了。”陈恪走过去,亲热的拍拍他的肩膀道:“不过你也让我久等了。”

“惭愧……”沈括尴尬的笑笑道:“下官不当人子。”话说去岁离开大理时,陈恪本想把沈括弄到京城做官,无奈他审时度势,拒绝了陈恪的好意,以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不过他的理由倒也充分……他说自己深切体会,在官场上,进士才是硬道理。所以暂时不准备再做官,想专心用功两年,考出个进士来再说。

陈恪自然不好说什么,只是嘱咐他,有暇的时候,多看看自己给他的那些书,另外还请他帮了个忙。沈括对陈恪是有感情的,说两人惺惺相惜也不为过,因为不想惹麻烦,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便已经深感内疚了,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用了八个月时间,沈括将陈恪拜托的事情办好,本想借着参加婚礼的当空交给他。谁知在路上却因病耽误了几日,等赶到京城时,婚礼已经结束五天了……这就是陈恪说,你让我久等了的原因。

“好久不见,怎么生分了?”陈恪把臂将他让到书房道:“咱们里面说话。”

两人在书房落座,周定坤在一旁陪坐。因为多了个人,而且长得非我族类,沈括有些不知该如何说起。

“这位是我的好友周先生。”陈恪为他介绍道:“他的兄弟,就是周定乾。”

“哦。”沈括和周定乾没少打交道,一下子明白了。既然那周定乾是陈恪的心腹,这周先生肯定也没问题了:“幸会幸会。”

三人寒暄几句,陈恪便打破闷葫芦道:“存中兄在信里说,活字印刷已经大大改进,我找了个财主来,你跟他说说,到底有什么进步,要是能打动他,周兄就买下你的设计,在汴京开办活字印刷场!”

说起活字印刷,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就诞生在这个时代。但任何一项发明,在问世之初,都可能要经历无人喝彩的局面。当陈恪问身边的人,知不知道有活字印刷术时,无一例外,得到的都是否定答案。

但陈恪清楚记得,毕昇就是这个时代的人,而且年纪很大了,应该已经发明出这项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所以他一直觉着,把活字印刷推广开来,自己责无旁贷。

当他有了足够的力量时,便命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毕昇。然而关于毕昇的生平事迹,史书无考,只有沈括在几十年后写成的《梦溪笔谈》中有记载……

且沈括只描述说,毕昇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所以还是等于没说,陈恪还是得大海捞针。

不过他相信,既然是布衣,就不存在吃饱了撑的,纯属因为爱好而研究印刷术的情况。所以毕昇肯定是在印刷行业工作的。只有熟悉印刷技术的人,才会意识到雕版印刷术的缺点,从而试着去改进。

只是宋朝文教大兴,全国每州每县都有印刷作坊,想要找到这个人,还是得大费周折。

直到去年冬天,才在蕲州英山县,找到了这位生时籍籍无名、死后光耀千古的大发明家。可惜毕昇已经去世六年了……

不过幸运的是,毕昇并没有将他的发明带到坟墓里,而是无私的传给了他的弟子王大山。

于是陈恪派去的人,将王大山,并全部工具带到了东川城去。

陈恪马上命他制作活字,王大山便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一枚枚泥活字便造好了。

当时陈恪捧着这些泥活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的优越性,实在高出太多了,有了这小小玩意儿,他就能深刻影响宋朝人的思想!

但是试用的结果,却浇了他一头冷水。事实证明,活字印刷的质量不如雕版,泥活字又不能使用太多次,于效率上的改善也并不显著,成本降低也很少。

见他反复吹嘘的神奇技术,就这么个效果,沈括苏颂等人都大为失望,陈恪却坚持道:“活字印刷肯定要比雕版印刷强,就算是泥活字,当印刷数量上去后,好处也会显现出来!”

因为雕版印刷的缺点,实在太大了,一是,刻版费时费工费料,每一页都需要刻印一版,就算差一行字,也得重新刻板。所以刻板工人的数量和熟练程度,直接限制了出版业的发展。

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一本论语的雕版就需要一屋子。一个印书社,能有几十本书的雕版,就算巨头了。

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这三点活字印刷正好可以克服。

至于活字印刷本身的问题,陈恪一点不操心,因为他有沈括和苏颂。这两位千古卓绝的科学家、发明家,可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而且他也有大体的改进思路——一个是高级的铅活字,一个是初级的木活字。从泥活字到这两种活字,理论上没有什么障碍,关键是看他们能不能把理论变成实际了。

陈恪将铅活字的任务交给了守着铸造场的苏颂,木活字的任务,则交给了沈括。

分隔

年前保证更新,要累死人了……求几张月票安慰一下。

第三三七章失蹄唯退后(中)

陈府书房中,沈括谈起了他的研究成果:

“经过下官和王大山实验,发现木活字确实比泥活字要结实耐用,而且取材比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来简单迅,是可以将活字印刷发扬光大的但缺点是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沾水后容易变形,且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这几个月来,下官实验了不下百种木料,最终选定用棠梨木来刻木活字因为这种木头纹理够细密,又韧又硬雕刻起来方便,而且不出水,能保存很长时间算是很理想的材料了”

说着他从随身携带的褡裢中,摸出几根木条,分给陈恪和周定坤道:“这就是棠梨木,经过日晒雨淋自然干燥之后,遇水不容易变形就能用来做字模了先是锯成一条条的,然后做成小的字模,然后就可以在上面写字雕刻了”

陈恪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下,也看不出什么端倪,便笑道:“你觉着,这种木活字印刷,能比雕版快多少?”

“恕下官直言,怕是快不了多少”沈括摇摇头道:“活字固然较之雕版便利数倍,然仅以活字排版,只怕用处也不会太大卷帙浩瀚之书,一面排版,一面印刷,稽时既久,活字必不足用,其不便一也印竣之后,售罄再印,又需重排,其不便二也雕版则无此二弊,是活字未必胜于雕版矣我想,毕升之泥活字未能发扬光大或为此二弊所致”

“是这个理”陈恪点点头,自己之前过于迷信所谓的‘四大发明’了他笑望向沈括道:“不过存中兄肯定有办法的”

“下官也无良策,”沈括道:“无非折中尔”

“折中?”陈恪笑道:“怎么讲?”

“就是将活字和雕版结合起来”沈括道:“雕版之不便,主要在于雕刻费时费力,其余都还能克服”顿一下道:“所以下官便设想,能不能改成与直接印刷完全相同的活字版,再将其复制成雕版这样虽然多了道工序,却可以克服活字与雕版,两者最大的不便”

“好主意”陈恪点头道:“存中兄这个思路很好啊只是不知,实际效果如何?”

“下官试验了用胶泥拓印下来,然后再浇铸成铅版效果令人满意”沈括以科学家的严谨,吹毛求疵道:“但是这样一来,泥版必碎,只能一次性使用,无法保存而铅版一经损坏,亦无法再行浇铸要重印,则需再重排版,还是不能尽善尽美下官想寻找一种,能反复浇铸铅版而不破碎的办法,只是还没有头绪”

“这就很好”陈恪却已经知足了:“泥版易碎我们就在排版之后,多拓几个么,不费多少时间的”

“那样比雕版占地方”沈括苦笑道

“岂能尽如人意”陈恪摆摆手道:“你继续研究,周员外先用这个法子印着等到有了法子,咱们再技术就是”

“也好”沈括感到陈恪的急迫遂又道:“下官还琢磨出一种排字架以日常所见的三十本书为依据,将文字按使用频率分为十五类再将这十五类文字归纳、划分为常用字、备用字和罕用字三大类,搁放在三角架上三脚架分左、中、右三部分其正面居中设二十四盘,这二十四盘又分成上、中、下三层各八盘,中八盘装常用字,上八盘和下八盘装备用字;两旁设六十四盘装罕用字各类活字均以大人《字典》的‘部首检字法’分部排列排版时,拣字者于中站立,就架取字,颇为便利,可以大大提高活字排版度”

“不愧是存中兄”陈恪赞许的拊掌道:“你的方法,已经大大出乎我的预期了”

沈括答应等印刷作坊走上正轨再离京,陈恪便安排他在家里住下沈括犹豫的片刻,还是吞吞吐吐道:“下官还是住驿馆,大人婚燕尔,我不便打搅”

陈恪虽然说‘不碍事’,但沈括还是坚持去住驿馆陈恪无奈,只好放他离去

“这个人,似乎不想跟大人走得太近”沈括走后,周定坤有些不爽道

“正常,这时候,稍理智些的家伙,都会跟我保持距离的,”陈恪却不以为意的笑道:“只是,这世上只有我能欣赏他,给他施展才华的平台,所以他还不能和我划清界限”说着看看周定坤道:“对他的发明创有何看法?”

“这位沈大人,果然是少有的奇才”周定坤道:“其发明机巧之处,令人赞叹不已,”顿一下道:“可就算咱们凭着这门技术,一统汴京的出版业,又算得了什么呢?”周定坤只对大额的海外贸易、金融生意感兴趣,出版业那点薄利,实在入不了他的法眼

“凡事不能只算小账”陈恪摇摇头道:“这件事,关乎千秋万代,不计成本也要做好”

“那好”周定坤毕竟只是个账房,具体怎么办,还得听老板的:“我明天就去收购一家印刷作坊,给沈大人折腾去”

“一家不够,起码十家”陈恪却摇头道他设想的,是一个几百人规模的大型印书工厂,有字模车间,有排版车间,有校字员,有印刷车间、有装订车间,合理分工按流水线作业这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不二法门

“大人还真打算,一统汴京的出版业?”周定坤苦笑道:“这下削减开支的计划,又泡汤了”

“时不我待啊,老周”陈恪站起身来,对自己的心腹,道出了此中真意:“人要成事,需要有机遇,但是机会稍纵即逝,把握不住的话,再想起势就难了”

“大人是想,将《尚书伪经考》印出来?”周定坤恍然道

“是”陈恪点点头道:“辨伪这档子事,光靠在经筵上讲,是无法深入人心的还是得把考证印成书,让天下读书人来审视只要我禁得起审视,那被我批驳的《尚书》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这个,传统的雕版印刷,完全可以胜任”周定坤道

“我要趁热打铁,后续还会发表一长串的文章,”陈恪摇头道:“日后,还要办报办杂志,雕版就太慢了”

“大人……”周定坤见陈恪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好像要埋头苦干,不解道:“你怎么改作学究了?”在他看来,陈恪的性格,应该是喜欢风光排场的,与学究格格不入?

“我问你,”陈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们一赐乐业人千年流亡,为何没有消散,反而愈加团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