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枝花,坐过同一个蒲团。佛途经的地方,都是清凉国土。佛施爱的地方,都是菩提世界。

对于禅者,所有的因缘,所有的悲喜,都可以在阳光下晾晒。一个禅者,追求的不是内心如何地深邃,而是让心如何地清透如水。行走在刀口剑锋之上,依旧可以做到从容坚定;迷失在云海雾霭之中,依旧可以明心见性。

花开是有情,花落是无意。来者是缘起,去者是缘灭。三千世界,每一天都会有擦肩,每一天都会有重逢。修禅无须刻意,许多人为了一段情缘,甘愿往返在轮回道上,哪怕历尽数千年的等待,换来的只是一个仓促的回首,都无悔无怨。但也许就在回眸的刹那,于流年光影里,恍然顿悟。任何的执我,都是烦恼,唯有放下,方能自在。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虽有宿命之说,但生命中许多安排都纯属意外,我们无须为了一些意外去执著风月。修禅亦是如此,无须刻意,贵在天然。万物皆有佛性,就看你如何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找到那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那些远去的过往不是用来回首,也不是用来遗忘,只当做是简单的存在,当做是登岸必经的溪流。不去在意谁曾来过,谁又曾走了,擦肩虽只有刹那,停留也不会是一生。世事渺茫,当年依稀的旧梦早已化作落红无数。我们大可不必去捡拾一无所有的昨天。

泛舟江湖,遇红尘涛浪都无所畏惧。只要不被情感和名利的绳索束缚,任何时候都可以破水而去,乘风而行。红尘如逆旅,我们都是行人,是过客。在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尝尽风尘,行囊里背负的都是经年过往。而归程,究竟在哪里?世俗之人,认为放下肩上的背囊就找到此生的故乡。而修行之人,只要心如净水,便是了悟。

众生往返,无论遭遇怎样的劫数,任何一场人间游历都会戛然而止。那一天,世事水落石出,波澜不惊。世人走遍万水千山,那些晓风日落,花红柳绿,成了转身便忘的风景。而佛陀只须禅坐在菩提树下,不凭借外物,就可以感知自然,获得证悟。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如梦,凡尘种种皆是浮光掠影。用一颗菩提心,容纳众生众苦,万物皆纯和纯善。

禅是朴素的,无需美妙生动的修饰。禅亦是寻常的,不是渺远迷幻的神话。禅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人生经过的路口,在每一个擦肩的刹那。只要内心通透平和,任凭风云席卷,星残梦缺,也可以花好月圆。泡一盏茶静坐,世事山河尽落杯中,乱世浮烟都归于纯净,似皓月澄辉。这便是禅的境界,是彼岸最美丽的莲开。

这世上没有不解的经文,每一个渺如尘埃的生命,皆有不可言说的佛性。渡,世间万物都是过河的船。一片绿叶,一缕清风,一朵荷花,一只蝼蚁,亦可以修炼成佛。只是那时候,又是否还会有未了的前缘,等待相续。

有这么一句话:“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有些人认可了这句话,所以学会了惜缘。亦有人认为爱有来生,于是在情感的路途上继续漫长的远行。世间情缘飘忽不定,曾经深刻的相逢,到最后却抵不过一个擦肩的路人。

《心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无挂碍,澄净纯一。在修佛的路上,不必执手相依,任何时候都会有清风朗月相伴。那些曾经在红尘路上擦肩而过的人,有一天终会相遇,那时候,只需用一颗良善平常心相待就好。

今生只作最后一世

倚一扇小窗,看几件寻常旧物,闲置于庭院。案几上,清风翻起了书页,已辨认不出是哪个朝代的墨迹。时光就这样过去了,过去了。如今才明白,外界的风云只是一时,那些简洁而灵透的事物流经岁月变更,始终沉静,不受侵扰。

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可见素日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景小物,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修行。只因少了世俗刀光剑影的磨砺,少了红尘烈火烹油的熬煮,所以无有太多锋芒,反而更见悲心。来世这些灵性之物,化生莲花,必定为极品。而处身碌碌凡尘中的你我,却要多修炼几世,才可以功德圆满。

偶然间看到这么一句话:“今生,必须是最后一世。再来时,脚踏莲花。”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已无从得知,但可以看出其道心坚定,誓与尘寰断绝往来。在光阴逼仄的甬道里,众生皆怕经受无常轮回,不愿重蹈覆辙。众生芸芸,有一天都要消逝在茫茫人海,他们是否真的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的归宿?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曾经说好了生死与共的人,到最后老死不相往来。岁月是贼,总是不经意地偷去许多美好的容颜、真实的情感,以及幸福的生活。也许我们无法做到视若无睹,但也不必干戈相向。毕竟谁都拥有过花好月圆的时光,那时候就要做好有一天被洗劫一空的准备。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几次劫数,唯有历尽尘劫,才可以远离大千世界,免受沉沦之苦。生命是一场无法预测的旅程,无论你我走到怎样不可收拾的境地,都要淡定从容。每一次不如意,每一个不顺心,其实都会有预想不到的结局。风随云转,柳暗花明,就是如此。

红袖添香,情深不寿。明知这般,依旧会有人前仆后继地奔赴滔滔情海,不问下落。是我们要的太多,还是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或几段这样必经的路程。看惯了秋月春风,又怎会在意自然频繁的更替。尝尽了悲喜离合,又怎会轻易被某种情愫惊扰。

人生百味,世事洞明。佛经云:“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身处繁华俗世,太多色彩纷呈的诱惑让人难以抗拒。多少人,可以舍弃丝绸锦缎,而着粗布素衣;可以舍弃玉粒金莼,而食清茶淡饭。同在世间行走,有些人要尝遍市井烟火才肯罢休,有些人的心早已回归山林,愿与山水共清欢。

古人云:“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即是无欲,人若能无欲,品格自然高尚,而苦恼也会消散。但能够做到无欲无求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在风尘弥漫的人世间修炼,有人痴迷惊艳华丽的风景,有人独恋似曾相识的旧物。辽阔似海的人心啊,该用什么来填满,平凡的物质或是精神,足够吗?

佛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三生石,在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那些曾经奔走于陌上红尘的人因此而开悟,决意听信因果,不再争名夺利。他们愿意化作一株植物,在岁月山河里寂静地存在,从此无声无息。

从现在开始,与万物生灵一同修炼。无论过程会有多久长,无论时光是否清淡无味,都要坚定修持,淡看悲欢,善待生命,感恩众生。佛法没有深浅,深浅的是人心。佛陀没有爱恨,爱恨的是凡人。端然出世,飘逸离尘。任何的轻浮与贪念,都是自身修为不够。

过程是什么?过程是饮尽千江之水,赏遍万古明月。看一卷泛潮的书,重复几段老旧的故事,演绎几场注定的离合。素履之往,行走人间,看白鸟惊枝,落花满身,唯灵山是归途。一个人开悟不是因为有富足的家产,不是有深邃的思想,也不是有出众的才能,而是有玄妙的机缘,有朴素的禅心。一个感知自然、尊重生命的人,必先得到证悟。

行吟山水,一梦千年。看过姹紫嫣红,莺飞燕舞,又见竹风穿庭,碧荷生香;看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又见素雪纷飞、寒梅傲枝。其间有不少清凉冷落的场景,也不乏亲善温暖的片段。时光就这么老去了,老去了。那时候洗尽铅华的你我,只守着一扇小窗,看旧时庭院,飞雨落花。远处,钟声缥缈,隔世经年。

佛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可见只要拥有一颗平和宁静的禅心,便能阻挡世间一切浩荡风云、起落浮沉。就能看清一切灵透事物,哪怕置身茫茫荒野,也不会误入歧途,陷入迷惑。一无所有的时候,只守着自己的心,自可安然无恙。

禅是甘露,滋养众生;是妙药,普度万物。人间万事皆为寻常,也皆是无常,唯有走过,才能从容自在,才能体味梦幻泡影的空无玄机。光阴如露,日影如飞,见远山石径,萤虫明灭闪烁。再相逢,已是落叶空山,归鸿望断,人生近迟暮。

一盅清茶,喝到凉却。一出戏,看到落幕。一生要修的功课,也会在某个掩卷的时刻,写上结局。佛言:不可说。云水无涯,浮世清欢,这珍贵的世间,你来,在这里,你去,还是在这里。那便简单地存在,万物化尘,随喜赞叹。

就这一世了,无论前方是黄尘飞扬,或是静水无波,就这么走下去。来生,莲花台上重会。你溢彩鎏金,慈悲祥和;我洁白一身,端静安素。

第二章 风情古镇

如梦西塘

无论是来过西塘的人,还是不曾来过的人,都会觉得,西塘就是一个梦,一个属于江南的梦。它诗意古老,朴素宁静,曾经被世人遗忘,如今又被世人追寻。我总以为,走近西塘的人是一些放不下有情过往的人。因为这里的每一片风景,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动你的柔肠。在西塘宁静的风物里,可以做一个悠长的梦,梦醒时,也会有一些抓不住的时光。

来到西塘之前,我也只是一个偶然的路人,却不知早在千年,就与它有过些许的缘分。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以北之水直抵境内,因此西塘也称胥塘。也就因一个“胥”字,让我认定,我和西塘是有着命定因果的。尽管只是我一厢情愿,可心存这份感觉,我对西塘的一景一物,便有了许多不由自主的依恋。

宁静的光阴,在浆声四起的水波中微微荡漾。青瓦灰墙下,仿佛一眼就能看到西塘久远的历史。其实西塘并没有多少厚重深沉的历史,也没有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岁月就像这里的一条河流,一路缓缓走来,没有惊涛骇浪,只是平淡安稳。这座千年古镇,自一开始就是这般古朴的模样。从容地经过四季更替,从容地看淡人生离合,也从容地接受往来的过客和他们所带来的不同情怀。

临水的西塘,似乎一直萦绕着如纱的薄雾,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映衬出江南水乡的风韵。流水低吟,桨橹浅唱,两岸古典的民居,是小镇原始而真实的影像。多少年来,也经历过无数人事变迁,只是再多的轮回,都不能将青黛的记忆改变。长天之下,看不到城市高楼,只有装扮一致的老宅,年复一年讲述着几近相同的故事。

质朴的木楼有几扇敞开的轩窗,让我忘记旅程的疲惫,甚至多情地以为,有一扇窗是为我而开,有一个人是为我等待。却不知,西塘的风景,从来都不会轻易被人惊扰。这是许多人梦里的水乡,你可以在很近的距离感受它的呼吸,但没有多少人,能够永远地停留。只是刹那的拥有,亦能换取一生的回忆,西塘也不会辜负任何从它生命里走过的人。

来过西塘的人,一定忘不了那悠长的千米廊街。在江南,这样临水枕风的廊街随处可见,可只有西塘的廊街会令你一生难忘。因为那长度,走上去,仿佛可以抵达前世。你可以在这里随心地做梦,不必担心会被任何现实的物象惊醒。只静心感受流转在长廊的风,吹拂着心底淡淡的清凉,而江南的画卷、人生的故事,就这样徐徐地舒展。

有人告诉我,这长长的廊街有着一些美丽的由来。而我却不想知道那些旧事前因,只想在这命运转弯的长廊,平静地拥有这段相逢,一段与西塘的相逢。就算转身后,她会将我遗忘,我也会捧着这份不能割舍的牵挂,好好地珍藏。

我总是以过客的方式在行走,在西塘的渡口,我等待一艘船,将生命中的际遇安排。在相逢的这一刻,就预见了离别,只是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为了过程而匆匆赶赴。在注定的因果里,没有谁还会不厌其烦地计较得失。顺水而行,试图忘记自己背上的行囊,在流淌中寻找一份随遇而安。西塘的古桥,像是一架架横在水乡之上的古琴,同样的琴弦,每个人可以撩拨出不同的弦音和清韵。

关于桥的记忆,总会让人想起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而我总以为,站在桥上的人,未必知道自己成为别人的风景,坐在船上的人,也不会知道他已经装饰了别人的梦。

其实,人与人的陌路相逢,多半只是擦肩,他们所能记住的是那经年不变的桥,而不是游走的风景。又或许,多情的只是这些过客,因为桥,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