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嘟嘟糖和小雪灯 屠再华著-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说,这银戒子是外婆给的,水乡的姑娘出嫁,都有银戒子作陪嫁产,为的是要时时刻刻注意爱惜我们水乡的一河好水。
  一经妈妈提醒,我就留意了这件事。打量着淘米、洗菜,上下河埠的婶婶和老大娘们,一看,果真都戴着一只银戒子。还按照家乡人的习俗,把戒子戴在右手的中指上。她们在洗东西时,明晃晃的银戒子与绿油油的水搅在一起,闪闪熠熠的,非常好看。
  老大娘和婶婶们下河埠时,见到河中漂着的脏物、杂物,总要随手把它捞上岸。而且约定俗成,用水分段:上游的水取来食用,中游的水洗菜、淘米,下游的水洗衣、被。可在洗衣、被之前,都要先把水舀在木盆里搓揉,去掉肥皂水倒入阴沟,而后才去河里漂洗。因此,我们村上的那条小河,到了夏天水还是绿油油的。
  我们孩子好玩水,大人见了总要唬住我们,不准我们往河里投泥块、杂物,或下河去搞混了水。
  我一见妈妈手上和家乡的妈妈们手上明晃晃的银戒子,也就想起了妈妈的故事,便能比较自觉地管束自己,不去弄脏河里的水了。
  直到现在,我还留恋着家乡,那一河绿油油的水。那时候,蹲在河埠头,把小手指伸进水里,便有小小鱼来“抢食”,仿佛挠痒痒似的。还能见到大石蟹,从石头穴里“叽叽咕咕”地爬出来。青虾呀,黄鳝呀,不大不小的鲫鱼呀,有时候都会在我们孩子面前,亮亮“相”呢。
  这会儿我才知道,我国是一个缺饮用水的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爱惜每一滴水,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木莲蓬蓬
  我家老屋后的一堵围墙,连祖母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砌的。没有砖用的是乱石子。看上去古色古香。祖母说,它这么久没有倒塌,靠的是木莲藤,把墙包裹得牢牢的。
  这墙边,是我儿时捉蛐蛐儿的好地方;木莲藤东攀西援一年四季绿葱葱,就像一只灯上的绿毛狮子,看着、看着,也很好玩。我和堂妹每天要去墙边蹲一会儿。
  一到夏天,木莲藤上结着一个个青青的木莲蓬蓬,如圆非圆的光秃秃。可一摘下来,便在木莲蓬蓬的蒂儿上,滴下白白的浆汁来,仿佛牛奶似的。开始乱采乱扔,也把两个木莲蓬蓬用一根不长不短的麻线儿连结起来,用双手划来划去挥流星玩。有小伙伴挥流星挥得好的,能“左右开弓”,“呼呼呼呼”地挥成一个个圆圈儿。木莲蓬蓬软乎乎的,即使挥流星失了手,把它打在别人身上,也不会伤人。
  后来才知道,祖母做的木莲豆腐,是挖了木莲蓬蓬里边的子儿,晒干后做的。木莲豆腐像冷却了的藕粉羹,加入糖、撒上几点薄荷叶汁,喝在嘴里凉滋滋,甜蜜蜜的呢!祖母说,在夏天喝木莲豆腐,清凉解毒,孩子不会生痱子。我和堂妹知道了这木莲蓬蓬的秘密后,我们就把老墙上的那墩木莲藤当作宝贝了。其实,村上的人都会做木莲豆腐,是我和堂妹俩不经意,只知道木莲豆腐是用一种青青、红红的粉末做的。祖母一大早起来采木莲蓬蓬,我们也没有看见。
  直到现在,我们老家那堵老围墙还没有倒塌,木莲藤依旧绿绿葱葱,可已长不出木莲蓬蓬来了。
  但那“呼呼呼呼”的木莲蓬蓬流星,那晶莹莹又甜又凉又润口的木莲豆腐,仿佛还在眼前。

  妈妈钓大鱼
  我家老屋前有个小河的“弯儿”,对面树荫下有一座长长的河埠。我每年放暑假回家,总喜欢看着对面的毛孩子钓鱼。一站就是好一会儿。那时,小河水清清的,游来游去的野鱼很多。他们稍一会儿,“吱—”地钓起一条鳑皮鱼!又稍一会儿,“吱—”地拎起一条鲳条鱼!我想回屋去了,可总是被他们的钓鱼新收获吸引着。但这些野鱼最肥也很小。鲳条鱼细细长长的,现在还能见到。
  那小鲫鱼似的鳑皮鱼几乎绝迹了。他们中钓野鱼最多的,却是个唤秀珍的小姐姐。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我妈妈是一位钓大鱼的能手!原本以为每次款待客人的大鱼,是爸爸从街上买来的。再说我平时不在家里,一读初小第四册就当“住校生”了,也不清楚家里的“柴、米、油、盐”。有一回,我的王老师来看望我,时间已接近午餐。我可着急没有好小菜招待先生!但妈妈却不慌不忙的,给王老师端上了茶,便去到菜园里割蔬菜,割来了就关照我去洗。这时候,我见妈妈找出了一根长长的钓鱼竿,线儿粗粗的,弯弯的钓儿也很大。而后她从天井里的瓜棚上摘了个南瓜藤蔓儿,在香油里泡了一下,就缚在钓鱼钩上。随即,妈妈轻轻地“吱呀”一声,推开边门,就到宅后的自家池塘里钓鱼去了。
  我还没有洗好菜,妈妈就把一条二三斤重的大草鱼钓回来了。我可高兴啦!谁知道王老师崇尚素食,只吃蔬菜不吃鱼的。但打这以后,我就要跟着妈妈去看钓鱼,可妈妈不让去。她说,大鱼很狡猾,不像小鱼那么轻狂,一听到声音就沉下去了。但我还是要蹑手蹑脚地去偷看。妈妈见草鱼咬住了钩,不是“吱—”地一下划起来的,而是慢慢地拉上岸的。如果鱼要挣扎,她就用小网兜把它捞起来。
  我慢慢长大后,也知道妈妈有本“钓鱼经”,倒不是一本书,是妈妈和家乡人钓大鱼的经验,这叫“混水里好钓鱼,肥水里藏大鱼”。
  这回,我已经有了一杆一拉有三四节儿的现代化钓鱼竿。可在家里都藏着五六年了,至今仍没有系上线儿和钓鱼钩。我还在学习着妈妈和家乡人的“钓鱼经”:我要钓不钓毛毛鱼,要钓就要钓大鱼!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