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光之心-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筑群的花费仍然相当可观,却不是叶韬所来自的那个时代动不动就是天文数字了。大家想通了这一节,讨论立刻就热烈了起来,最后决定了暂时让叶劳耿和大师兄关海山,四师兄钱顺继续留在宜城打理叶氏工坊,宜家家居和弈战楼的事情。二师兄索庸,三师兄赵大柱,则带一批学工和一些愿意出去闯闯的学徒一起去京城建立工坊、宜家家居和弈战楼的分支机构。原来,叫来杜风池是为了让杜风池对于这么大批去京城的人给些照应。毕竟杜家在京城也有客栈和酒店,人面要熟的多。可杜风池听了叶韬的话,却最后拍板说,他要将杜家的酒楼客栈的旗舰店开在弈战楼旗舰店对面!叶韬不声不响,看了看杜风池。好家伙,真是有胆色。这年头还没看见什么能称得上星级的酒店,要不,撺掇着让杜家成为这方面的大亨?恶意地这样想着,叶韬做出了决定。=======今天更新晚了点,不过这章有平时两章的量了,晚上还一章
  
 ⒈⒈第二十一节 暂别
      第一集 第二十一节 暂别  
叶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太子爷会来到宜城催着谈玮馨回京了。原来是掌握着内币的谈玮馨用经济手段狠狠发泄了一下自己的不满。的确,谈玮馨无力阻止一个极为讨人厌的家伙嫁给自己的父亲成为王妃,那毕竟是两国之间的大事,代表着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虽然人选不怎么样,也只好将就了。但是她却可以抒发一下自己对于此事的意见。春南国是富庶,奢华得有些奢靡的。当春南国的使臣信誓旦旦地开列出大堆的陪嫁之后,的确,东平国主需要做出相应的表态来表示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陪嫁百莲郡主而来的除了各种物品和特产之外,还有诸多的宫女,女官,乃至于戏班子,歌姬舞姬等等多达数百人。随行而来的侍卫队,将在东平驻留一年之后回国。还有那些代表着春南国的鼎盛文治的读书人和学者,也将在东平国逗留一年到数年不等。虽然东平国的各类工匠水平甲于天下,但春南国还派出了一些顶级的工匠来炫耀一番,也表示自己不图东平国的这个,至于是不是真的图这个,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为了成就这件事情,东平国不得不花钱修建宫室,兴建供春南国来的人居住的够档次的行馆等等。而且,这也算是面子工程,还必须要能充分展示东平国的风貌,花钱那是少不了的。东平国虽然国库充盈,财政结余仍然是不够做那么多的工程的。商讨之下,终于决定,国库和内库各负担一半。得到这个决定,谈玮馨叫来了户部工部官员定出了大致的预算,转眼间就把所有的费用一下子拨付到位,爽快得不得了。好像对于她先前提出的量入为出,不必过分铺张的意见被驳斥毫无芥蒂似的。正在国主觉得这样好像有些对不住女儿为自己打算的一番苦心的时候,谈玮馨就扔下所有事情,来了宜城。她将手里的所有事情交给了大内总管李思殊李公公。原本李公公以为账面上剩下的那么多银子足够让公主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回来再处理了。没想到各种费用接踵而来。初夏季节本来就是王宫里进行一年一度的防火处置和防备夏季暴雨等等工程进行的时候,而恰好这一年原本就要进行一些宫室的维修和改建。当初谈玮馨建议不要太奢侈,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手里的确没有可以奢侈得起来的钱。而这样以来,陆续到来的请款单几乎形成了挤兑风潮。如果谈玮馨在,哪怕手里没足够的钱,她也会想方设法腾挪。应付必要的款项,砍去不必要的开支或者将一部分的款项延后支付,她知道其中的轻重缓急。而李公公是个很单纯的人,开始到来的几个请款单他都一一付了,而后当他意识到不好的时候,他索性什么都不付,而将这摊子事情全都交还给了国主。这下子可就叫苦连天了。谈文佩长于军略和法治,经济上的事情几乎是不懂的,而内库的事务又不能假手大臣。将这摊子事情交给王后卓秀,似乎也没起到多好的效果。卓秀以前打理内库也不过是把着一个稳字,尽量减少开支而已。何况,她面对的还是为了增加透明度,减少贪渎的可能性,已经被谈玮馨狠狠折腾过两次,经过细化了的项目请款。一时之间她都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什么。于是,国主和王后,后来还拖上太子,和另外两位王子,每天晚饭后开始算帐,将大家都觉得比较要紧,不能拖延的款项支付掉。这样的日子几天还好,当谈玮馨经过了差不多10天慢悠悠的旅程抵达宜城的时候,他们彻底崩溃了。对于谈玮馨,大家都是极为宠爱的,身体不好,当年用身体为太子挡下一掌,还有她很好地维持管理着王宫的气氛,始终让这东平第一家庭保持着温馨和谐的气氛,没有让权谋渗入到家人之间,更是很好的教育几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让大家和睦相处,互相明白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生活,将为了王位兄弟手足相残的情况基本扼杀在了萌芽之中。她偶尔这么发发脾气,大家反而觉得她更可爱,不是那个除了身体之外一切都是完美的公主,而是一个真真实实存在着的少女。国主和王后开始的时候还勉力坚持着,后来,当手里的钱越来越少,请款越来越急,而谈玮馨却在宜城交上了朋友过得极为惬意,似乎一点也没有想回来的意思的时候,他们实在忍不住了。太子只好千里迢迢来促驾回宫,解救内库财政的危局。“嗯,好吧。反正我气也消了,这些日子过得也不错。再说,那个傻女人不来,对着你们发脾气也不是办法。等那傻女人来了,看我怎么收拾她。”谈玮馨在答应回京的时候,是这样说的。父母和弟弟妹妹的低姿态给足了她面子了,再闹下去以后就不好办了。要是在宜城多待10天,新一批的关于皇庄的除虫,修补农具等等的请款一到,恐怕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妹妹都要考虑节衣缩食了。想到这些,谈玮馨就觉得很是好笑。太子爷终于松了口气,但却也通过这件事情好好上了一课。一个内库就有那么多事情,一个城市呢?一个国家呢?一笔笔的开支如何调度条配,实在是门高深的学问,绝不是户部报出几个数字来就可以算数的了。送行的人群中自然少不了叶韬的。奉上给公主的礼物之后,却发生了极为好笑的事情。谈玮馨拆开了精美的绸缎,里面包裹着的一个方方的楠木盒子。她横了叶韬一眼,对思思说:“去,冲着这个混蛋的屁股踢一脚。”果然不愧是公主呀,这种事情也能代劳的?叶韬无奈被踢了一脚之后冤枉道:“馨儿,怎么了啊?”“馨儿”的称呼让太子爷和闵越、彭德田眉头一皱,但当事人却好像什么感觉都没。“送行,你居然送个骨灰盒给我?”指着那个体积相当大的木头盒子,极为不满地说。这个时空还不兴火葬,大家听了公主的话一时没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骨灰盒?”叶韬皱着眉头说,“那是我千辛万苦弄出来的16和弦音乐盒好不好?16和弦,4种音色,你以为这些机构不要体积啊?”“哦?什么曲子?”谈玮馨问道。叶韬耸了耸肩,挤了挤眼睛。那意思分明是,你听了就知道了。公主这才乐呵呵地将盒子收进了马车。直到马车离开宜城相当距离,再也看不见送行的人群的时候,太子忽地跳进马车,说:“叶韬送你那东西呢?我看看?”说是骨灰盒的确有道理,盒子的体积有些大,外面密布的都是各种花鸟虫鱼的雕刻,极为精细。在盒子底下的右下角,则以银线勾勒出两个字:“沧怀”。打开了盒子,里面还是标准的首饰盒的布局,只是在里面有一个发条。谈玮馨熟练地上满发条,憧憬着松开了手,盒子立刻发出悠扬的旋律来。果然是16和弦4音色啊,音质的确不错。只是不知道,管乐和弦乐音色是怎么做在这个盒子里的。要几个月后再见了吧?谈玮馨这样想着。公主驱走遐思,看了看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小的太子,呵呵笑着,说:“好玩吧?这是个很好听的曲子呢……有了,我想到了歌词。”太子说:“你以为你是谁啊,七步成诗?”一副我等着看好戏的样子。而后,他听见了这个从来没有那么开心过的姐姐以轻柔的声音唱道:红尘多可笑时事多无聊目空一切也好……(第一集完)=====……好像发太快了,一集已经完了
  
 ⒈⒈第十四节 父亲
      第一集 第十四节 父亲  
从闵越嘴里说出的内容对于叶韬还是有些触动的。王室里长大的公主,自然不同于他这个生于平民之家的工匠出身的商人。如果说叶韬将原本平实简单的叶家木匠铺发展到现在宜家家居和弈战楼为主,以为码头和军队进行修配为辅的大商号并不简单的话,那么,一个现在还能称为小女孩的人在宫廷内要能够找出各种各样的机会来将自己的触角探出去,展示出自己的理财能力却又要能够被信任,那就更难了。叶韬不会去想,昭华公主插手商业,盘下店铺,进行投资的种种行为到底违背了多少所谓的训导,反正对于他们这两个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人来说,这种训导有和没有区别不是很大。可想到其中要处理的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现在“执掌后宫”的公主要面对的局面,叶韬就升起了佩服之心。或许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吧。此刻的公主却也在赞叹叶韬这短短几年里的辉煌业绩。固然,东平国的各类工种的技艺甲于天下,但学习一门技术和从诸多技术中平衡发展,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完全是两个概念。要将技术和商业完美地结合起来,还能将自己在现代的那些想法,那些念头付诸实行并且获得别人的认可,这其中的难度又何尝低了。或许,这两人的相互敬佩的心情,会从此刻一直持续到很久之后吧。叶韬年龄尚小,闵越一杯连着一杯豪饮的劲头几年里恐怕还波及不到他身上。可叶韬回到家中也已经快是子夜时分了,而父亲叶劳耿还在等着他回来。家里的小工坊里还点着一盏牛油灯,橘红色的灯光伴随着很有节奏的悠长的刨花声,显示出一种特异的,极有叶家风格的让人安心的气氛。父亲叶劳耿虽然这几年里哪怕是对于原先自己最熟悉的打造家具的事情都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原先,叶劳耿凭着自己一手扎实的木工活和相当不错的雕工,虽然说不上多富裕,但在宜城大大小小的各类匠户里,却也算得上是前几块牌子。置备下的小院子据说是以前一个书香门第所建,虽然有些陈旧,但却雅致有书卷气。叶劳耿购下院子和青梅竹马的女子成了亲,满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好好读书,出人头地。虽说东平国并不歧视商人和匠户,但在那些读书人眼里,在那些趾高气昂的官吏眼中,商人和匠户也算不得什么。可从小就沉默寡言似乎总有些闷闷不乐的叶韬在自己开始收了徒弟教木匠活的时候却硬是挤了进来。想着子承父业或许也不是坏事,叶劳耿也就没强按着让叶韬去读书,和自己收下的那几个徒弟一起教。伴随着自己亲手打造的一套小锯子小刨子小锉刀,叶韬开始了自己的学艺之路。叶劳耿的几个徒弟,现在在宜家家居、在叶氏工坊也都是独当一面的手艺精深的大匠了,可和自己的这个儿子比起来,却笨得和石头一样。不管多难的活计,只要讲一遍,叶韬就会了,小时候力气小,有的活计做不出来,可叶韬也一样能别出心裁地以其他的办法做到。叶韬想出来的那些工具,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弓钻被换成了曲柄手摇钻,原先完全靠着手底下的功夫来做的锯、刨、打磨等等工作,因为工具分类变得越发细致和五花八门而变得轻松简单。可渐渐地,从选材一直到上漆可以一手包办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说起纯粹木工的手艺,叶劳耿还是宜城的头块牌子,可他已经不管选材,也不管漆工,更是将整个叶氏工坊的经营完全交给了自己14岁的天才匠人儿子——叶韬。而自己,则每天专心地在叶氏工坊里管着所有木工活,保证每件东西在这个环节上不要出问题,那些他现在也有些弄不懂的复杂的工艺流程。看着叶韬从无到有将叶家的木匠铺子拓展成今天的规模,看着原先只能仰视的杜家,总督彭大人和水师闵大人现在都常来常往,闵越闵大人更是经常跑到自家的小院子来找叶韬,说完了正事不好拉叶韬喝酒却经常将自己扯着去那些酒楼里喝上一盅。看着宜城大大小小的老板对自家人的态度一点点变化,叶劳耿知道,从现在起,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叶家在叶韬手里必将成为宜城新的大户人家。而叶韬,才是现在叶家,和叶氏整个产业的主心骨。叶劳耿不知道叶韬的那些想法和手段从何而来,不是出自于自己,而看着叶韬长大知道他不可能学旁家的技艺,也唯有归结为天赋其才,说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