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水千山走遍_三毛-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伸延到哥伦比亚的南方才停止。印加帝国用一种社会主义的严厉手段统治了这一片高原不同的民族近四百年,直到十五世纪初叶,却被西班牙的征服者用一百八十个士兵便占了下来。 

    比较之下,印加帝国仍是又老实了一步。 

    广场上那个拿手提箱的人一直在被人拒绝着,一次一次又一次,他却不气馁,步子缓缓的又向另一个游客走上去。看来不像讨钱的样子,每一回的失望,使我的心便跟着跳一下,恨不得在这已经几十次的探问里,有人对他点一下头。 

    雨,便在同样的正午,撒豆子似的开始落了。广场上的人一哄而散,剩下远远的提着公事包的男人,茫茫然的站在空地上。 

    我坐在石阶背后是教堂的大木门,躲小雨是个好地方,再说,雨来的时候,便套上了桔红色的一大片塑胶片,又在教堂的门环上斜撑了伞。 

    这一来,坐着的地方即使在雨中,也是干的了。也许是水中的那一块桔红色过分鲜明,远远的身影竟向我走了过来。 

    我钉住那人渐走渐近的步子,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向我逼上来,这人到底在要什么? 

    还没有到能够讲话的距离,那张已经透着疲倦而淋着雨丝的棕色的脸,先强挤出了一个已经赔出过几十次卑微的笑容来。 

    我的心,看见他的表情,便已生出了怜悯。 

    “日安!”也不擦一下雨水,先对我鞠了一躬。“坐一下吧!这里还是干的!”我挪了一下身体,拍拍身边的石阶。 

    他不敢坐,竟然吓住了似的望着我。 

    那只势利的小白狗,对着来人狂吠起来。 

    既然我已是他广场上最后的一个希望,就当在可能的范围里成全他了。 

    “请问你喜欢音乐和舞蹈吗?”他问。 

    我点点头,撑着的伞推开了一些。 

    “我们,是一个民族音乐舞蹈团,想不想看一场精彩的表演呢?”这几句话,也说得怪生涩害羞的。“你也跳吗?”我问他。 

    “我吹‘给诺’!”他非常高兴的样子,急急的回答着我。给诺便是一种印地安人特有的七孔芦笛,声音极好听的。“音乐家呀!”我笑着说。 

    想到这个可怜的人还站在越下越大的雨里,我不敢再多扯下去。 

    “多少钱一张票?”赶快问他。 

    “不多的,才合三块美金,两小时不中断的表演,可以拍照——” 

    他紧张起来,因为价格已说出来了,对我又是贵不贵呢?“给我三张。”我站起来便掏口装,里面的秘鲁零钱折算下来少了一千,也就是两块美金左右。 

    不愿意当人的面到背后暗袋中去提钱,我告诉他钱暂时没有了。 

    “那么你晚上来的时候再补给我好了。”他迁就的说,竟连已付的钞票都递上来还给我。 

    “这些当然先付了,晚上再补一千,好吗?”眼看是个没有生意头脑也过分信任他人的艺术家,好不容易卖掉了三张票,怎么连钱都不知要先收下的。“我们的地方,有一点难找,让我画张地图给您!”他打开公事包,找了白纸,蹲在雨中便要画。 

    “票上有地址就找得到。您淋湿了,快去吧,谢谢了!”两个人彼此又谢了一回,他离去时我又喊:“别忘了我欠您的钱呀!” 

    回到宿舍去找米夏和埃度阿托,他们都不在,我便下楼去看电视新闻去了。 

    看得专心,头上被雨伞柄剥的敲打了一下。“做秘鲁人算罗!我们部长讲话,傻子听得像真的!”我见是埃度阿托这么说,便笑了起来。 

    “晚上请你看民族舞蹈!”我摇摇手中的票子。“请我?做秘鲁人一辈子了,还看骗游客的东西?再说晚上那种狂雨酷寒,谁愿去走路?” 

    “才三块美金一张呀!”我说。 

    旅行中,三块美金实在不能做什么,再说古斯各花钱的地方太多,一张大钞出去便化了。 

    “这个路要是再不修好,我们是被闷死,连观光客做的事情都会跑去了,民族舞蹈,唉——”埃度阿托又说。“不去玛丘毕丘我是绝不走的。” 

    为了对那座失落迷城的疾心,一日一日在等待着雨歇。旅馆内的早餐不包括在房租里,当然不敢再去吃了,外面便宜的吃饭地方太多了。 

    “票买了,到底去不去呢?”我又问。 

    “这算一个约会吗?”埃度阿托笑嘻嘻的说。“神经病!”骂他一句,还是点头。 

    “好,晚上见!穿漂亮一点啊!”他走了。虽然请旅馆傍晚六点钟一定唤我,又开了闹钟,又托了米夏,可是还是不能睡午觉。 

    索诺奇这种东西,别人发过便好,可是我每天午后仍是要小发一场,不得不躺下。 

    “紧张什么嘛!就算去晚了,也不过少一场舞蹈!”米夏说。 

    “我想早些去,把欠钱补给人家,万一开场一乱,找不到人还钱,晚上回来又别想睡了!” 

    “他那里会逃掉的,你头痛痛傻啦!”米夏说。“那个人吹吹笛子会忘掉的!”我仍坚持着。吵吵闹闹,黄昏已来了,而我的头痛并不肯好一些。风雨那么大,高原气温到了夜间便是突降,埃度阿托说他要看电视转播足球,无论如何不肯出门,赖掉了。“你要跟去的哦!是工作,要去拍照!”我威胁米夏,只怕他也不去。 

    那个市场地区白日也抢,晚间单身去走是不好的,舞蹈社的地方大致知道在那附近了。 

    多余的票白送给街上的行人,大家看了都说不要,好似我在害人似的。 

    也没吃晚饭,冒着大雨,冻得牙关打结,踏着几乎齐膝的泥浆,与米夏两人在风里走到裤管和鞋袜透湿。其实我也是不想看这种观光表演的,谁叫欠了人的钱,失信于人这种事情实在做不出来。 

    到了地址的门牌,里面悄无声息,推开了铁门,一条长长的走廊,每一扇门内都有人探头出来。 

    “看跳舞吗?再往下走——”有人喊着。 

    经过一家一家的窗户,里面的人放下了煮菜的锅子,张大着眼睛,望着我们穿过。 

    难道看表演的人如此稀奇,也值得那么张望吗?他们每晚都在表演的啊! 

    弯弯曲曲的走到了底,一扇毛玻璃门被我轻轻推开,极大的剧场厅房竟然藏在黑冷的走廊尽头。 

    没有人开灯,近两百个全新的座位在幽暗中发着蓝灰色的寒光。 

    看看米夏的表正是六点三十分——票上写的开场时间,而里面是空的。 

    我们不知如何才好,进退两难。 

    回到走廊上去站着,这才看见白天的印地安人匆匆忙忙的进来了,看见我们,慌忙道歉,跑着去开了全场的灯。“其他的客人还在吃晚饭,请你们稍稍等十五分钟,不然先去对面喝杯咖啡再来好吗?” 

    他的脸是那么的疲倦,那身旧西装已经全湿了,说话的口气尽可能愉快有礼,可是掩饰不住那份巨大的悲愁。“早晨欠的另一千先给您!”我说。 

    “啊!谢谢,不忙的!”他弯了一下腰,双手来接钞票。 

    三个人难堪的对立着,大家都不知说什么才好!“真的,我们的票,全卖给了一个旅行团,他们在吃饭,马上要来了——” 

    “我们去喝杯咖啡再回来,不急的。”我拉了米夏便往外走。 

    临行还是托了那人一声:“第三排靠走道的位子请留下给我,别给人占去了呀!” 

    “不会的,一定给您,请放心”他说着说着好似要哭出来了似的。 

    我快步踏到外面去。 

    对面哪儿有什么东西喝,一组电动玩具响得好热闹。我们才在街上,便看见那个提着公事包男人又在大雨倾盆的街旁,拦住了每一个匆匆而过的路人,想再售一张票。“您想他是不是骗我们的?没有什么旅行团的客人了?”我问米夏,两人便往广场的方向走回去。 

    “不会吧!游客那么多!” 

    到了广场的走廊下,那儿的地摊边全是买土产的外国人,外面倾盆大雨,走道上仍是一片活泼。 

    那个可怜人,竟还在拚命销票,彼此几次又快碰到了,都躲开去,看也不敢再看。 

    已是七点半了,我们不得不再走回跳舞的地方去。里面灯亮了,布幕的后面有人悄悄的偷看我们,一只辫子滑了出来,一双黑眼睛明丽如湖水。 

    我移坐到第一排去,米夏在我旁边。 

    这么深远的空虚,在静极了的大厅里,变成了一份看不见的压力重重压在我的双肩上。 

    除了我们,另外近两百张位子全空。 

    提着公事包的人匆匆赶回来,低着头,一手擦着脸上狼狈不堪的雨水,逃也似的推开通向舞台的小门,然后消失了。“哎呀!不要强撑了,退票算了吧!”我轻轻的捂住头,低低的喊起来。 

    便在那个时候,布幔缓缓的拉开来。 

    舞台的地竟是光滑的木板,正正式式的场地,在这样的老城里,实在难得了。 

    四个乐师坐在舞台后方凹进去的一块地方,抱着不同的乐器,其中那位销票的中年人,也在里面。他们的服装,换了蹦裘外衣和本地人的白长裤,下面是有风味的凉鞋,只有匆忙赶回来那人的长裤没有换。那时,其中一个大男孩子站出来报幕,问候欢迎观众在先,介绍乐师在后,有板有眼。 

    我与米夏尽可能给他们最大的掌声,四个乐师欠了一下身算做回礼。 

    那样的掌声,将大厅回响得更是寒冷空洞而悲伤。第一个表演不是舞蹈,合奏的音乐本是欢乐的节日曲,可是对看空空的台下,他们实在止也止不住的奏成了不同的心情。 

    特别细听那只芦笛,音色滚圆而深厚,不是乱来的。一面听着音乐,一面紧张的期待着突然而来的大批游客,只要外边的走廊起了一点声响,我都以为是导游带人进来了。不敢常常回头,怕台上的人分心,毕竟他们的演出,只是想承担那一分信,便是九块美金的收入,亦是不能失信于人的。 

    这样守信演出,是他们对观众的看重,便是这份心意,就当得起全心敬爱的回报。 

    给他们掌声吧!只要有一双手可怕,今夜哪怕是我一个人来,也必将全场弄热才干休。 

    一曲终了,我喊了起来:“好孩子!bravo!”这是西班牙文中看任何表演都可用的字——夸奖他们的演出。 

    台上的人,先是一愣,然后有了笑容。 

    我们狂烈的鼓掌不能使报幕的人继续,他站了一会等我们停,自己很不好意思的也笑了起来。 

    虽然场内的那份紧张已经消失,我深深的自责却不能释然,如果不是早晨自己的多事,这场演出也取消了。哪一种情况更令台上的人难堪?是今夜不表演,还是对着只有两个观众的台下强撑着唱出舞出一场并不欢乐的夜来? 

    舞台的后帘一掀,六对打扮活泼美丽的印地安男女,唱着契川语,脸上荡着淡淡的笑容。眼光一溜一溜的偷看台下也是梳着辫子,穿着蹦裘的人,载歌载舞的跳了起来。我偷看米夏的表,已经八点钟了,还会有人进来吗?还来得及,他们只演两小场。 

    算了一下。台上的舞者,乐师加报幕的,一共十七个人。九块美多十七个人能吃什么? 

    这么一算,什么也无法欣赏,盯住那坐着吹笛的人尚是透湿的裤管和鞋子,一直黯然。 

    表演出乎意料的紧凑和精彩,一场团舞之后,同样的舞者退去换衣。 

    那只笛子站出来独奏,悠长的笛声,安静了刚才的一场热闹,如泣如诉的笛,在那人站得笔直的腰脊上,吹出了一个没落印地安人悲凉的心声。 

    他们是骄傲的,他们不是丐者,这些艺人除了金钱之外,要的是真心诚意的共鸣。那么还等什么呢?尽可能的将这份心,化做喝采,丢上去给他们吧!” 

    “你的头还痛不痛了?”米夏问着。 

    “痛!”我简短的回答他,一面又向台上喊了起来:“bravo!bravo!” 

    这些舞者乐者,不是街上随便凑来的,举手投足之间,那深植在他们身体里的“艺骨”,便算只是跳给观光客看的东西,仍然挡也挡不住的流露出来。 

    已是九点了,台下冻得忍不住发抖,可是开场的空虚,却因米夏与我的热烈,慢慢溶化消失。 

    虽说米夏与我的掌声再也填不满一室的空虚,可是那天夜里,只因存心回报,强大的内聚力海水似的送上舞台,定要台上和台下结合成一体。 

    他们感到的力量和共鸣,不该再是两个孤伶伶的观众,我,也不觉得身后完全是空的了。 

    歌舞的人沉醉到自己的韵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