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书评 选集-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Gramsci)的“文化霸权”,特纳(V。Turner)对“场域”(fields)
和“舞台”(arenae)的区别,福柯对权力的论述,以及布迪厄
(P。Bourdien)对场域、策略、惯习和各种资本形式的分析。这种地方
精英理论无论在理论深度和视界的开阔性上都大大超越了传统的士绅理
论,也为两门在社会理论的经典时代(马克思和韦伯)以后分道扬镳的
学科的重新会合做出了贡献。

最后,地方精英理论不仅有助于理解过去,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现


在。精英一词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也已广泛使用。维克托·倪(Victor Nee)
探讨了市场过渡过程中的精英循环过程;王汉生则进一步分析地方工业
化水平和方式对地方精英构成的影响。维维恩·徐(Vivenne Shue)分
析了精英权力斗争与中国政体的发展。孙立平则探讨了改革前后中国大
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而杜赞奇在《文化、
权力与国家》一书的结尾,暗示当代中国正重新面对国家政权、地方精
英与地方社会关系的问题。不过在近代史研究和当代研究中,精英的用
法是存在分歧的,近代史研究中的精英更多与地方社区的活动有关,而
当代研究中的精英,似乎与西方国家社会理论中的所谓“精英”模式更
为接近,强调精英与制度、组织的关联。不过这种分歧也许部分还与下
面要谈到近代史地方精英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有关。

用地方精英“代替”士绅,并不意味着解决黄宗智所谈的中国研究
的范式危机的全部问题,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精英活动与“市民社会”
或“公共领域”关系的问题以外,至少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倡导地方精英
理论的学者还未能给我们以令人满意的答案。首先,精英和民众的区别
究竟是什么,现有的地方精英理论是否忽视了民众对精英活动的某种限
制,而不仅仅是精英对民众的庇护。也就是说,地方精英理论只强调吉
登斯“控制辩证法”(Dialectic of control)自上而下的一面,而忽
视了自下而上的一面。其次,应用特纳的区别,地方精英有过于偏重地
方(权力斗争的)舞台,而忽视了纵向的国际——国家——地方的制度
场域的倾向,尽管并非所有的学者都如此,杜赞奇的理论在这方面的缺
陷就没有那么明显,但他和其它地方精英学者一样,未能发展出一套有
关国家和制度的系统理论;第二个问题引出了第三个问题,即理论的整
合问题;当杜赞奇说从局部制度出发的有关中国社会的“叙事”不可能
再提供一个识别单一主导性的社会变迁形式的框架。他无疑是对的,当
他指出社会史学者应放弃形成可证伪的命题的理想,他也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他因此认为,有关中国社会的理论图景,就只是无数色彩斑斓的
有关地方社会的“微型叙事”组成的“镜嵌画”,那他很可能错了。在
“士绅社会”的理论模式逐渐崩溃后,特别是国家——士绅——农民这
种“大一统”模式瓦解后,地方精英学者似乎只一味强调国家与地方精
英、民众不同的利益差别,而未能重新给出一个有关三者关系的新理论,
实际这正是地方精英理论缺乏“整合性”和相对“积累性”的原因。而
事实上在“大一统”的模式和简单的理论堆集两个极端之间存在许多可
能的理论模式,可以既避免传统理论的简单化、片面性,而又不陷入布
劳代尔所说的“破碎的历史”。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探寻中国历
史特殊性的一个好办法。

注释

'1'至少就杜赞奇而言,这样一个错误是来自孔斐力和琼斯的研究。参看杜赞奇一书的页
31。
'2'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Berkeley,1987,pp。1041…1501。 

'3'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页23。
'4'例如J。Hall,“General mentary”to The State,Routledge,1994。
'5'同上,页21,并参见页110以后。

'6'同'1'。
'7'同上,《儒教与道教》中也有类似提法。
'8' Gary Hamilton,“Why No Capitalism In China? Negative Questions in Historical,
parative Research”,in A。Buss ed。,Max Weber in Asian Studies。
'9'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10'参见《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11'T。 Skocpol,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a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and China,Cambridge,1979。


'12'孔斐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13'以上资料均来自张仲礼的《中国士绅:关于其在19 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的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这里的数字还应剔除许多对社会活动不积极的士绅,这部分士
绅在张仲礼所统计的时期内大概从14%到50%不等。实际上张仲礼的统计材料已经表明在士绅
的活动中更多与地方社会的利益有关,而带有明显“中介性”色彩的活动不超过20%。
'14' Keith Schoppa,“Power,Legitimacy and Symbol:local elites and the jute 
creekEmbankment case”,p。140,见周锡瑞和兰金编辑的文集。
'15'更全面的定义见杜赞奇此书的页68。
'16'例如页42。
'17' Ardant,“Finacial Policy and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of Modern States and
Na…tions”,in C。Tilly ed。,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1975,
Princetion,pp。164…242。
'18'费孝通:《乡土重建》,观察社1942 年版。
'19'同'12'页230 及以次。
'20'根据最早在社会理论中系统研究公民权理论的马歇尔(T Mashall)的观点,西方公民
权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历史进程,即18 世纪的市民权利,19 世纪的政治权利和20 世纪的
社会权利。
'21'同'2'页116。
'22'《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页22—23。
'23' Mann,“The Autonomous Power ofthe State: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vol。25:185…212。曼的观点实际上与我
们上面对国家政权内卷化和经济内卷化的相互关联的论述十分近似。
'24'A。Stepan,“State Power and the Strength of Civil Society in the Southern Coneof
Latin American”,in P。Evans et al ed。,Bring the state back in,Cambridge,1985,pp。317…343。


'25'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
局1989 年版。
'26'同'22'页18 以下。

评《中国民族特性的探索》

邓勇

从西方人最初认识中国以来,便对中国文明的凝聚力大惑不解,不
少早期的传教士和旅行者致力于求解这么一个谜:到底是什么力量把中
国凝聚在一起,历经几千年盛衰荣辱而绵绵不息?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
争以来,中国的传统秩序和特性首次受到致命的挑战,国人从此便开始
了寻找一个既是中国又是现代化的新民族特性的漫长而痛苦的历程。一
次次的努力均遭挫败,中国人付出了无数的代价,遭受了无数的伤痛,
东方的巨龙伤痕累累,却永远不失凌空腾飞之志。

伴随这一痛苦求索的是内政外交的巨烈震荡。一个多世纪内忧外患
后建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却并未能终止中国对于自我特性的探寻,相
反,自我特性的危机不断,中国更加猛烈、执着地追寻那扑朔迷离、界
定模糊的民族特性。外交上,中国被列强强行拖入国际体系以来,便从
未安份过自己的位置,而是不断地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地位。中国是冷战
时代唯一被美、苏两霸都曾考虑使用核武器攻击的国家。中国与国际体
系的关系历经了最深刻的变化,五十年代一边倒,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以推翻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目标;六十年代,
中国与两个超级霸权为敌,基本上退出了国际社会;七十年代末以来,
中国重返世界,开始利用国际体系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发展自己的经济;
但1989 年以后,再次使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出了“问题”。关于近代
中国以来的最重要问题便是:为什么中国寻找界定一个稳定的民族特性
过程是那么的痛苦曲折、充满激荡呢?

美国学者 Lowell Dittmer 和 Sammel Kim 最近主编的《中国民族特
性的探索》一书试图对上面的问题提供一些答案。National Identity
这一概念没有中文的对等词,在这里我姑且译为民族特性。爱米尔·杜
克海姆(Emile Durkheim)、席格芒·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乔
治·米德(George Mead)均对民族特性的研究有所涉及,但这一概念成
为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严肃课题则是二战以后的事,并直接受 ErikH。Erikson 四十年代中叶对个人心理社会特征分析的影响。但由于实证主
义和功能主义很快统领社会科学研究,使有关民族主义和民族特征的研
究不再时兴了。八十年代初以来,文化批评,后结构主义等学说兴起,
再一次引发民族特性问题的研究。冷战结束以来,种族纷争、文明冲突
的现象和学说进一步凸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本书便是这一学术思
潮背景下的产物。

本书共分十章,两位主编合作撰写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把对中国民
族特性的探讨置于更广泛的理论文献之中,特别对悉尼·维巴(SidneyVerba)和白鲁恂(Lucian Pye)早期关于民族特性的界定做了补充和修
正。维巴和白鲁恂强调民族特性的界定主要是划定国家的界线,即根据
地域、语言、种族、血缘、政治文化等因素确定谁应被包括,谁应被排
出。这一论点成为政治学中现代化学派的基本假设。Dittmer 和Kim 则认
为,民族特性的界定更重要的还应涉及为什么一个民族会认同一个国
家,什么是他们所认同的,因此,民族特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


过程和不断求索的旅途,是关系性的而不是孤立的特性和实体。

接下来每位作者对中国追求民族特性的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
Michael Ng…Quinn 关于古代中国民族特性的文章,基本上接受了费正清
和列文森(John King Fairbank&Joseph Leve…son)提出的“文化主义
到民族主义”论题的基本假设,认为上世纪之交,中国民族主义萌生并
彻底取代传统文化特性。但Ng…Quinn 并不认为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是相
互矛盾,互不相容的。相反,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往往是以国家为中心,
由国家干预并在与其他社会的互动中确定的。Michael Hunt 着重勾勒出
面对西方入侵,中国知识分子、政治精英们如何把建立维持一个强大的
国家(State)当成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

与别的作者不同,James。L。Watson 不从以国家为中心的角度,而从
自下而上的人类学角度去解释凝聚中华文明的文化因素。他认为,不管
朝代如何更迭,政治如何变迁,中国人还是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却连绵不
断,而这一文化特征的确立与维系,不是依靠什么高深莫测的信仰,而
是靠普通百姓参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仪式体系而完成的。换言之,
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不是因为他那样去“想”,而是因为他那样去
“做”。 Richard W。Wilson 又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支撑传统集体至上、
等级森严的儒家秩序的忠孝思想,如何逐渐被强调公平、个人自由和法
治的权利和义务观所侵蚀。

Merle Goldman,Perry Link 和 Su Wei 合作的文章探讨了邓小平时
代中国知识分子逐渐对国家幻灭的心路历程。中国知识精英们已开始将
党、国家、民族(或人民)的概念区别开来,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
被认为是对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决裂。Lynn White 和 Li Cheng 合著的
文章探讨了中国沿海三地即广东、台湾、香港的自我特性如何受到各种
力量的牵扯,及地区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特征如何并存,相互增强的现
象。Peter Van Ness 和 Robert Scalapino 的文章则把民族特性的探索
置于中国对外关系中加以考察。Van Ness 认为,中国只有在六十年代才
真正实施过第三世界路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