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淫贼到侠客-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天后,岱海湖的缺口已经全部挖开,河道也已经挖掘完成。岱海的缺口目前是用巨木,装着泥沙,草根的沙袋等一起堵住的。这样便于到时候打开缺口,且这些巨木将是洪水的水头,一路被洪水推着向前冲,其杀伤力不可小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只等匈奴的大部队进入藏月谷了。据探子回报,匈奴的后续部队将于明日黄昏抵达藏月谷。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84章 肘生变异

  温子君望着清澈碧绿的湖水,望着在湖水中嬉戏的将士们,心里感慨万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岱海中的湖水如此美丽,如此温柔,可以让将士们在其中尽情地享受,领略到生命的可贵;可是到了明日傍晚,美丽温柔的湖水,将变成死神的镰刀,收割着人的生命。

  人为何要互相残杀呢?大自然如此辽阔,何愁没有立锥之地?在湖中嬉戏的将士,说不定在明日就会丢了性命。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纵观历史上的战争,究其根源,都只不过是一些人争权夺利的手段罢了。管他正义也好,邪恶也好,哪一次战争不是以一方获得利益而结束?或者拓宽了疆土,或者攫夺了钱财,或者得到控制的权利而牺牲的,是那些冲锋在前的默默无闻的一个个士卒,他们也许在生前便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人,死后更是湮没在洪洪的历史长河里。

  一将成名万骨枯!并不是说这个将是多么地自私自利,为了成名而牺牲万人。这是历史规律,战争必然会有将士阵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牺牲了成千上万的将士,终于获得胜利,战场上浴血奋战后活下来的将士,自然成了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而那些将英雄托举起来的更多的无名将士,却唯有长眠于九泉之下。

  温子君突然对战争感到无比的厌恶,觉得自己的双手沾满了血腥,有敌人的,也有自己战友的。

  想到这,温子君衣裳未解,便跳下了岱海湖。他希冀这清澈的湖水能够洗涤身上的血腥,能够还自己一个赤子之躯。

  躺在青草上。望着蓝天上朵朵白云,温子君又想到,难道这次水淹匈奴就不去实施了?他想到母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把全身羽毛都竖立起来,愤怒地面对要侵害它孩子的猫狗;绵羊为了生存,会围成一圈,共同抵御恶狼的侵略。

  温子君下了决心。是的,他现在的确不喜欢战争,但是,还有许多值得他以及所有将士们为之牺牲的东西——为了捍卫国家的尊严。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亲人的关爱他以及所有将士没得选。只有以战止战,才能换来天下太平。

  太阳循着自然的轨迹从西边落下,留给大地地是一片黑暗。沉寂之后,它又将从东方升起。至于沉寂的时间有多长,有的人认为是一瞬间,有的人却认为是一个世纪。

  等待的时间是最长的。温子君等着夕阳落尽。

  再从东方放射出光芒。刚刚升起的朝阳给大地带回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只要等到朝阳变成夕阳,再次收回大地地五彩缤纷时,匈奴的大军也将是被收回的一部分。

  只要消灭或击垮了匈奴的后续部队,再集中兵力攻下青龙城,匈奴南下的计划只会成为空谈。

  到时,战争也将结束。

  结束以后干什么呢?温子君已经不想再做什么将军,他只想好好地享受一下美好的人生。

  不,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解决。温子君的脑海里划过无数人的面庞,或熟悉或陌生,或正义或邪恶的面庞。

  太阳渐渐偏西。温子君以及他的两万亲卫军都已着装齐备,只等一声令下了。温子君已经安排好人手,一千人守在岱海湖地缺口处,随时待命,一听到命令便拉开巨木。让湖水倾泻而下。其余的将士则埋伏在藏月谷两侧的高地,待洪水冲刷过后,再去袭杀逃过洪水之灾的漏网之鱼。

  温子君与一万将士潜藏在大黑河的河岸下,从该处可以望见藏月谷中地那条小道。小道消失的地方便是匈奴部队将要出现之处。另外九千将士则隐藏在对面的一个山头,那里地势陡硝,全是岩石。不用担心会被洪水冲毁。

  他们都藏在靠近藏月谷南口。匈奴的先头部队是要放行过去的,只有确定匈奴主力深入藏月谷中。才可以放水。

  一切都显得那么沉寂,除了偶尔几声不知名的鸟鸣,还有若有若无地涧水声。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个寂静地山谷里,隐藏着无限的杀机呢?

  龙队八人已经归队,他们负责藏月谷地北口。凤队则是负责南口,想来也快归队。

  龙一向温子君报告,匈奴的先头部队约七千人已经进入北口。不一会儿,温子君听到有鸟在扑翅的声音,然后是马蹄声响起。

  清一色的匈奴骑兵出现在温子君眼前,最前面的一个匈奴人有点眼熟,他很快便想起那人曾跟匈奴使团一起出使朝庭,乃是匈奴八骑之一。不过,当时此人并未上台,温子君看着眼熟,却不知叫什么。看此人的打扮,应该是一个万夫长。

  匈奴的骑兵刚刚出现,凤队的人归队了。可是凤一给温子君带来了一个有如晴天霹雳的消息:有一队约五千人的汉军正从南口向藏月谷冲了进来!

  “什么?!”温子君几乎要从潜藏的地方跳了起来,他压低着嗓音问凤一:“哪里的汉军?”

  凤一亦是低声在温子君的耳边答道:“不知道。看着装不像是我们的人,也不是定北侯的军队。”见温子君在寻思,她突然又道:“对了,其中有一个年青人,头戴玉冠,身着黄衫,像,像是当朝太子。”

  “什么?!太子?”温子君现在心里有点抓狂,“你确定吗?”

  凤一有点嗫嚅地说道:“今天上午收到定北侯的消息,说太子离开皇宫,可能到了天镇。叫我们多加留意,要保护好太子的安全。我以为这个消息跟我们偷袭匈奴部队没有关系,可以等偷袭了匈奴再报告,加上公子一直在岱海湖上面,所以没有来得及将这个消息报给公子。”

  温子君正要说话,就在这时,一阵急切的马蹄声从南口外面传来,并且是越来越近,声势越来越大。

  如此巨大的声响,匈奴的先头部队自然发觉了异常。万夫长一扬左手的大刀,所有骑兵都立即停止了前进。

  很快,便见一队汉军骑兵从南口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当朝太子!温子君曾经见过,一个书生意味极浓的年青人。

  距匈奴骑兵十七八丈时,太子勒住了马缰,他身后的汉军亦停止了前进。

  两军居然在藏月谷对峙起来!

  这是温子君极不愿意看到的。计划不如变化快。温子君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算到太子会带着一队人马出现在藏月谷,并且是刚好与匈奴的先头部队相遇!

  万夫长抽出了自己的长刀,他身后的骑兵亦全都拔出了自己的兵刃。

  太子见到对面的匈奴骑兵,脸色不由一变,他转身对旁边一个劲装打扮的人说道:“毕敬北,你不是说从藏月谷经过的是三千运粮的匈奴兵么?怎么却成了七千清一色的骑兵?”

  毕敬北便是随太子一同离宫的太子洗马,他一脸无辜地回道:“回太子,小的,小的当时探得的消息的确是三千运粮的匈奴兵,谁知现在才发现,原来那家伙骗了我们。”

  太子一甩手中的缰绳,气道:“唉!本王这次给你害死了。还以为能够在此立一军功,让父皇嘉奖一番。谁知现在现在该如何是好?”他在东宫熟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纸上谈兵尚或可以,但真正遇到这种阵仗,却不免有点束手无策了。

  毕敬北听了太子的询问,突然腰身一挺,脸色正道:“当然是冲杀过去!匈奴侵我疆土,掳夺烧杀我百姓,此等狼心狗肺之徒,恨不得扒其皮,喝其肉,喝其血!”

  太子听了,觉得甚为有理,但有点为难地说道:“我们只有五千人,而对方有七千人,怎会有胜算?”

  毕敬北应道:“太子明鉴,我们五千人乃是天镇的精兵,而看对方的七千人,只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

  真是如此么?

  似乎是为了证明毕敬北的话,对面的万夫长大刀一挥,怒吼一声,率先策马向太子这边袭来。其身后的匈奴骑兵亦挥着手中的兵刃,紧随其后,向太子这边杀来。

  毕敬北见状,大喝一声:“保护太子!”自己却率先拉马往后退去。

  五千汉军骑兵不用毕敬北吆喝,早已分出一部分兵力将太子保护起来。其余的将士也立马擎着武器,静待匈奴骑兵来攻。

  十多丈的距离,奔马之下转瞬即至。

  “杀!”

  “杀!”

  两边几乎是同时响起。顿时,两军便交战在一起。

  天镇的汉军也的确可以算是精兵,虽然没有温子君的亲卫军那么精锐,但毕竟是驻守在边境的部队,平常的训练一点也不敢偷懒。

  但匈奴的骑兵并不是虚有其表,一个个跟对手比起来毫不逊色。他们一个个如狼似虎,凶狠无比。

  两军甫一接触,便有将士倒地不起。鲜血刹时染红了脚下的泥土。

  看到这种情况,南宫麒询问正在拧紧眉头的温子君:“将军,现在怎么办?”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85章 弃车保帅

  温子君正在内心交战,进退维艰。

  长途奔袭三天,全军上下辛苦准备了一天,眼看就要大功告成,谁知却肘生变异,居然出现太子带兵奔袭藏月谷。

  如此一来,完全打乱了温子君的布署。

  眼看着太子的兵力越来越少,危在旦夕,怎能见死不救?可是一旦出兵,则一定会打草惊蛇,让匈奴后续部队的主力不敢轻易进谷。

  这样的话,他们几天来做的准备都将化作乌有。

  但是,当朝太子就在眼前,刚刚也收到了长孙守纪的来信,明确交待要保护太子的安全。

  温子君知道不能再犹豫下去,他一咬牙,对南宫麒说道:“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救太子要紧!你给对面的连璧发出信号,等我的命令。”

  温子君是在江湖中长大的,本来江湖的人最是不羁,管他什么皇亲国戚,我行我素便是。但是温子君饱读圣贤之书,深明君臣之道,却不能不顾当朝太子的性命。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此话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在其位,谋其职”。温子君身为朝庭命官,平南将军,无论如何都应恪守自己的职责,以朝庭为重,以皇帝为重。自然,太子的死活也得负责的。

  南宫麒听了,应了一声便走了。不一会,他便回来复命,说连璧已经收到。

  此时,太子带来的汉军只有三千人了,一部分还要保护太子。

  匈奴的勇士却还有五六千,正在步步逼近太子。

  两军的中间地带,堆积着无数残手断脚的尸体,有的甚至还在蠕动,喷着鲜血。

  温子君叫龙凤小队率了两千人绕到匈奴先头部队的后面,等到龙凤小队差不多赶过去了,才果断地发出命令。

  “杀!”一声令下。

  温子君的亲卫军从两处高地向谷中冲去,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呼出喊杀声,相反,一个个都紧闭着嘴。只有他们那双冷漠的眼睛,才说明他们要干什么。

  这是温子君的命令,每一个将士不许发出喊杀声,不能让匈奴的主力部队发觉这场厮杀。他把龙凤小队派到匈奴先头部队的后方,一方面自然是不放一个匈奴兵逃走,另一方面更是要龙凤小队把匈奴的斥侯兵给就地掩杀。

  如猛虎下山,如蛟龙出海。两队亲卫军就像两把尖刀,一下子就插向了匈奴的先头部队。

  正在厮杀的两支队伍都被突如其来的新力军吓了一跳。

  太子的汉家军精神大振。因为他们发现来者竟然是自己人。

  匈奴的先头部队却大吃一惊,难道刚才跟自己厮杀的竟然是汉军的诱饵?现在杀下来的才是主力?年青的万夫长见了,更是脸色大变。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汉军主力!看两边冲下来的汉军,不下万人,怎么不令他色变?更让他惊骇的是。这冲下来的汉军,不论从身手还是从气势来说,都比刚才厮杀的那支队伍强得多。

  南宫麒一马当先,挥剑向万夫长杀去。

  万夫长只好放开面前的一个汉军,转身迎战。

  南宫麒其实也是一个习武的料子,只是一直都被宠坏了,自小便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勤于练功。后来在温子君的悉心教导下,他的武功突飞猛进。虽然由于年纪有点偏大,但其成就不容小觑。温子君更是根据南宫世家的武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