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淫贼到侠客-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仲廉见了,心里立即觉得不妙,找来东宫的太监总管一问,说太子天一亮便偷偷出了宫。郭仲廉联系到太子手抄的戴叔伦的《塞上曲》,心里一惊,便直接赶到议事大殿里来了。

  众臣大多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入仕的,这首《塞上曲》用豪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打击侵略,建功立业的壮志情怀。

  太子不断地抄着这首诗。他的心思不言而喻。想想也是,太子已经年届二十有四,正是年少气盛,青春热血之时,却天天关在东宫太子府里读着书,习着武,就像困在笼中的金丝雀。

  如今匈奴大举压境,四海男儿都已奔赴前线。或许太子觉得这正是自己为国出力的时候,于是一时心血来潮,私自出宫去。

  皇帝听了郭仲廉的禀报,龙颜大变,他立即喝道:“叫禁卫军城尉司马怒来见朕!”

  禁卫军城尉管的便是整个京城地城卫。京城的城卫极为重要,城尉之职乃是皇帝亲派,虽然只是一个城的尉官,却是堂堂正正的大将军。听说皇上找,城尉司马怒便立即明白所为何事了。他带着太子留下的玉佩,直奔皇宫。

  皇宫议事大殿。

  “回皇上!太子的确是今天凌晨出城的。这是太子留下的玉佩。说是皇上的旨意!”司马怒手捧着一块玉佩,跪在殿中说道。

  皇帝不用叫太监总管将司马怒手中的玉佩呈上来,便知道那是他给儿子的。那玉佩雕着一条龙,只要示之于人,便是有如皇帝亲临。因此。皇帝也没有怪罪司马怒给太子放行,他此时想知道的,是太子去哪了。

  皇帝沉声说道:“司马怒你站起来说话,太子他,到底去哪了?”

  司马怒站起来,接道:“回皇上。太子带着太子洗马毕敬北往天镇方向去了。微臣觉得他们人单力薄。还配了二百禁卫军给太子。”

  皇帝听了,闭着眼默想了一下,才缓缓说道:“罢了,就随他去吧,让他见见民生疾苦也好。”

  这时,礼部尚书纪云舫却站出来,对皇帝行礼道:“皇上,这万万不可呀!朔州离匈奴边境最多二百里左右,而从太子抄的那首《塞上曲》来看,太子可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想去抗击匈奴啊。”

  许多大臣亦纷纷附和纪云舫的话。高晋德与俞献礼见状,不得不随声附和,但他们心里却在暗自得意。

  在云中城往西进七十多里,有两座大山,一为青日山,一为黑笼山。两山之间,有一南北纵深四十里的大峡谷,如一蜿蜒长龙。南边便是汉家江山,而一出峡谷的北口,却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

  青龙城便是依山而建造在大峡谷的南口。其东西两边分别是青日山与黑芜山地山壁。所以青龙城唯有南北两座城门。城门的城墙高耸云端,就是一只飞鸟,也难以过去。

  长孙守纪与温子君望着青龙城的南门,眉头紧皱。

  兀也信坚守在青龙城里,拒不出战,不管长孙守纪怎么派人骂战,可他就是不为所动。温子君与长孙守纪都无可奈何。

  汉家军已经攻打青龙城五天了,可是除了不断地死伤将士,还是一无所获。

  匈奴之地,草原辽阔,戈壁滩广。匈奴人亦是善射人,其中的神射手称为射雕手,说明其射箭之精,能够射杀天上翱翔的大雕。

  虽然匈奴人的弓箭没有温子君的诸葛弩那么厉害,但是青龙城城墙极高,从下面难以射上去,而匈奴人居高临下,箭如雨下,把冲锋的汉家军射杀无数。

  汉家军只有一次冲上了城墙墙头。那次是长孙守纪下了死命令,强攻了一天一夜,终于有近两百汉军上了城头。可是匈奴居然在城墙里冲出一队骑兵来,几下便将二百汉军冲散,结果是全部牺牲。

  五天下来,汉家军死伤近十万,而匈奴兵也死伤六万有余。

  可是,听说匈奴的单于部队再过十天左右就要抵达,届时与兀也信的天狼军汇合,只怕长孙守纪与温子君的五十万大军,都难以抵挡。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83章 水攻之计

  温子君的岭南军与长孙守纪的北部守军汇合后,统称为定北军。

  自然,定北侯长孙守纪便是这支队伍的一把手,而温子君则是副手。因此,近来的攻城都是长孙守纪策划的。并不是说长孙守纪攻城方法太差,相反,他在攻城方面的经验极为丰富。温子君见了,都自叹弗如,觉得自己有许多借鉴的地方。

  其实,长孙守纪这次攻城也有点郁闷。以前进攻匈奴兵抢占的城池时,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便可成功。可是攻打青龙城时,却受到了前所未有抵抗。

  一直以来,匈奴南下争城掠寨,都是抢一个城便彻底地烧杀掳掠一番。想要让他们管治一座城,实在是难为他们了。以至于他们的守城术也是马马虎虎的。汉军最不怕的就是进攻匈奴守的城池。

  只是这次匈奴南下,却不像以前一样都是纯匈奴人。他们的作战指挥部里,已经有汉人参与其中。青龙城里天狼军中的李信便是汉人之一。有了汉人的出现,匈奴那种单一的战术便开始丰富多样起来。毕竟,所谓的拿来主义,是不无道理的。

  回到军帐,温子君便对长孙守纪说道:“侯爷,青龙城久攻不下,天狼军再加上匈奴的后续部队抵达后,整个形势就会逆转过来。届时,攻防转换,就不是我们攻匈奴守,而是我们守匈奴攻了。”

  长孙守纪听了,叹道:“老夫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知子君有什么看法?”他在考温子君。

  温子君应道:“子君认为,不能让匈奴的后续部队跟青龙城里的匈奴汇合。因此,我们想办法消灭匈奴的后续部队。”

  长孙守纪一拍手掌,然后笑道:“好好好,子君的想法跟老夫想的一个样。只是。我们如何截灭匈奴的后续部队呢?”并非说长孙守纪矫情,他作为定北侯,作战无数,这些战略方面的东西还是看得到的。

  温子君拉着长孙守纪走到地图面前,指着一处地方说道:“侯爷你看,从青龙城往西有一处叫天镇的重镇。

  其正北约一百八十里便是国界的城墙。而城墙外面的这里,有一名为藏月的山谷,乃是匈奴后续部队必经之路。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阻击他们。“

  长孙守纪听了,不停地抚着自己的胡子,微微点头。说道:“藏月谷林深树密,的确是一个利于阻截的地方。只是,据说匈奴的后续部队有近四十万人,我们哪来那么多人?除非把这里的兵力全部调过去。可是,一旦这里抽空,便可能会受到天狼军的攻击啊。”

  温子君笑着答道:“不能力敌,便唯有智取了。我们可以用水攻。”

  “水攻?”长孙守纪听了,望着地图默不作声。过了一会才说道:“不错,藏月谷地西面的确有一条大黑河。可是这条河的水流量并不大,怎么能够对付匈奴的四十万大军?”

  温子君又笑了,他指着大黑河的西北方向一处说道:“侯爷你看,这里有一个名叫岱海的湖泊,我们只要把岱海湖地水引到大黑河,到时,大黑河的水流便有如滔滔黄河一般,还愁不能将藏月谷冲平?”

  听了温子君话,长孙守纪眼睛一亮。甚是高兴,乐道:“子君的眼界果然比老夫要开阔啊。看来老夫的确是老喽。不过,这件事非同小可,子君认为派谁去最为合适呢?”

  温子君淡淡一笑,指着自己的鼻梁。一声不吭。

  长孙守纪见了,会意道:“子君你是说你亲自带兵去?”

  温子君点头道:“正是。此次阻截匈奴的后续部队不容有失,子君想自己去。”

  长孙守纪也知道事关重大,也没有再说什么客套话,他点了点头,问道:“那么,子君要带多少人过去?”

  温子君用右手伸出两根手指。

  “二十万?”长孙守纪问道。

  温子君笑着摇摇头。答道:“两万。”

  “两万人马?”长孙守纪听了,大吃一惊。“匈奴的后续部队有四十万人,你只带两万人去?是不是太少了点?”

  温子君答道:“我们此去乃是偷袭他们,又不须跟他们力拼。只要把岱海湖的水引了过来便是。哪用那么多人?再者,此去乃是秘密行动,绝不允许消息泄露。如果带着十万八万人赶往藏月谷,只要被匈奴探子知晓,岂不是全功尽弃?”

  长孙守纪听了,想想也甚为有理,便点头道:“好吧,就依你所言。那你打算何时启程?”

  温子君果断地说道:“我今晚便走。”

  长孙守纪有点意外,说道:“这么快?”

  温子君接道:“不快不行啊。匈奴的后续部队十天左右便可抵达青龙城,那么他们经过的藏月谷大概在七八天后。而我们赶到藏月谷需要两三天,中间只有五六天的时间来布置,因此是越快越好。再加上,为了尽量不被人发现,我决定晚上行军,白天则减缓行进的速度和休息,这样一来,到过藏月谷的时间可能还会多上一天呢。”

  长孙守纪听了,不由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看子君你的了。”

  当晚,温子君召来匡正和,程力,李尚东等几员大将,将他的行动计划说了一遍,嘱咐匡正和他们要带好将士,听从定北侯长孙守纪的指挥。

  王进,晁海他们都表示愿意跟随温子君一起去藏月谷阻击匈奴的后续部队,但都被温子君否定了。

  温子君带着龙凤小队及他的两万亲卫军,乘着夜色,开始向藏月谷方向潜行。天痴地狂二人却不在行列当中,他们二人已经被温子君派走了。

  温子君带着两万亲卫军,专挑人迹罕至的山岭行进。开始时的速度一般,原因是他们还没有适应在夜间的荒山野岭里长途奔行。后来,温子君总结了一下,叫人白天先去探路,夜行的时候对地形有所了解,便渐渐提高了行进的速度。

  两万亲卫军乃是岭南军中的精锐,一个个行动敏捷迅速,纪律严明。饶是如此,两天下来,个个都像是深山地猴子。他们从军营出发后,衣衫从未解开过,休息也是就着地形在枯枝败叶上倒头便睡。醒来后便听从指挥,迅速向前行进。有些将士都甚感吃不消,但是没有一人有怨言,没有一人的步伐有丝毫减缓。

  三天后,温子君所率亲卫军到达藏月谷。

  藏月谷,谷中树木参天,灌木丛生,杂草亦是差不多有一人高。谷里遮天蔽日,阳光甚少能够穿射下来。山谷的左边有一条山涧,其水源便是上游的大黑河。

  温子君仔细观察了一番,只有谷中央有一条山道,一路都有被踩踏倒致的枝折草断。从断痕来看,正是天狼军经过谷中所致。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有人到过的痕迹了。

  山谷不用布置,以免打草惊蛇。只要水能够从这条山涧冲下来,必定能够水漫山谷。

  温子君带着两万人绕了一个弯,到达了山涧的源头,没有在藏月谷留下任何痕迹。他知道,最多只有五天的时间布置一切,或许只有四天。

  在山涧的源头要做的事有两件,一是将大黑河的河道修改一番,除了加深加宽,还要让河道直直地对着山涧;二是将山涧的源头削薄,到时大水冲过来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冲垮,让洪水能够迅速通过。温子君只留下五千人完成这两件事情,由南宫麒负责。另外,龙凤小队负责密切监视藏月谷,留意匈奴大部队到达的准确时间。

  最为艰难的是,要将岱海湖水引到大黑河来,就必须开凿出一条河道来。值得庆幸的是,岱海地势较大黑河高,且距离不算太远。

  用了半天的时间,温子君到达了岱海湖畔。

  岱海是一个呈椭圆,形似一只虫蛹的湖泊。不是很大,但里面的湖水足够将藏月谷冲刷两遍。岱海中的湖水清澈无比,映着蓝蓝的天,水亦变得蔚蓝蔚蓝的。湖的四周都长满了碧绿的水草,靠近汉家长城这边是葱芜苍翠的树林,而在靠近匈奴的另一边的远处,却是黄色的沙地。

  绿的树,蓝的水,白的云,黄的沙,全都极有层次地跃入眼帘。

  温子君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只觉得是那么的温柔,清澈,空灵。

  但他很快就收起了这份对岱海湖的陶醉,他非常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于是,休息了半天的亲卫军开始挖掘河道。由于这个河道并不是用于百姓灌溉的,因此,温子君并不需要河道一定要有什么路线,遇到岩石时也没时间去开凿,这个时候便唯有绕道而行,大不了重新计算水的流速。

  四天后,岱海湖的缺口已经全部挖开,河道也已经挖掘完成。岱海的缺口目前是用巨木,装着泥沙,草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