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属狂想-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发现了末雪眉宇间那抹深深的哀伤和迷茫,忽然有些同情起她来,也不恼她的无礼,转过身,在车厢角落里一个巴掌大的小箱子里翻找起什么。

    片刻后,他竟从小箱子里抽出了一件白色的裘皮大衣。

    末雪的脸色依然没什么变化,只是双眼在李弘抽出裘皮大衣的时候亮了一瞬。

    李弘察觉了她眼里的变化,拿起小箱子,微笑着解释起来:“怎么样,没见过吧?这可是只有专攻空间方面的术道大师才能制造出来的空间法器,别看它只有巴掌大,里面的空间可大着呢,把这辆马车装进去都没有丝毫问题!”

    自打认识以来,末雪还是第一次见着李弘对自己微笑,比较着平日里他冷着一张脸的高贵神态,她感觉心头微暖。

    这时候,一阵风将门帘掀起,刺骨的寒风径直吹向了末雪单薄的后背,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李弘连忙将手中的大衣披到末雪身上,又用手理了理她额前散落的发丝,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下好看多了,我忽然发现你比我宫里的那些姐妹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公主。”

    末雪有些不好意思,脸色却因为连日晕车一直没有好好吃饭而没有泛红。

    说起晕车……她的脸色忽然变了,猛地用手捂住了嘴,急抓抓地找起了盆子。

    李弘额上的青筋跳了跳,偏着脸将一个铜盆递给了她。

    ……

    十二月十二日,于风雪的簇拥下,末雪终于结束了这个颇为恐怖的旅程,来到了她神往已久的大唐的国都——长安。

第309章 通力合作() 
长安城是一个很奇特的城市,作为大唐的核心,它却并没有像其他城市一样筑起高高的城墙,边缘处虽有守军,但却并不对来往的人进行盘查。

    无数建筑成片铺展,连绵百里,居民、生意人自由来往,交谈声、吆喝声充斥着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市井气息浓厚。

    更深处,王公贵族的宅邸,以及大唐权力的中心——皇宫巍然耸立,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府巷深处没有一点嘈杂声音。

    长安就是这样一个城市,世俗与高贵并存,既然人觉得亲近,又让人畏惧。

    跋涉万里,好不容易回到长安,李弘却没有第一时间赶去大明宫,也没有前往自己在长安城里的居所,而是马头一转,直奔开元寺而去。

    开元寺是大唐最大的佛宗寺庙,亦是整个天下四方所有佛宗信徒心中的圣地,也是慧普大师以前出家的地方。

    死者为大,尤其是慧普大师这样的得道高僧,更应该在死后回归故土,这是对他的一种尊敬。所以,李弘才在回归长安的第一时间去往开元寺,将慧普大师的尸身送归故土。

    长安城太大,即使各条街道都是整齐划一,宽阔平坦,马车也足足跑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抵达开元寺。

    开元寺坐落在长安城西,足足占据了方圆五里的地皮,与大明宫、国术院一起并称为长安三大建筑群。

    开元寺寺门高达三丈,门上的朱漆因为岁月侵蚀,早已不再鲜艳,显出一种深沉的颜色,两旁院墙上的朱漆也有些黯淡,仿佛在向世人展示佛宗的庄严以及历史的悠久。

    李弘早已遣散了剩余的暗影卫,只留下末雪和自己一起赶着承载着慧普大师尸体的马车来到开元寺。那些暗影卫无不是手沾无数鲜血的死士,他们身上的血腥气息和杀气难以遮掩,跟着来开元寺只会叨扰佛门清净。

    雪已经下了两天,早已将长安城内外染成了一片素白,今天看来也没有丝毫要停的样子。长安城外,寒风越来越大,从天空中落下的雪似乎更密集了些,这一场雪还要下得更大。

    末雪蜷缩在裘皮大衣里,坐在无棚的马车上,盯着开元寺的寺门愣愣地发呆。

    这座寺庙仅仅是寺门就要比小镇上的清凉寺宏伟得多,不要说它后面还有殿宇庭院无数。但是看着寺门的时候,末雪却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远不如那座生活了七年的小小庙宇。

    这一瞬间,她忽然有些后悔,或许不该将大师送回这里,那座小小的清凉寺也许是更好的长眠之所。

    这座寺庙太过神圣庄严,定有无数的香火门徒,看着这么多的人,大师会不会觉得很吵?

    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末雪开始纠结起来。

    忽然,她意识到,人应该都是恋旧的,就像她自己一样,过了这么多年,始终认为当初那个闭着一只眼带着柔和笑容的男人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即使大师安眠于清凉寺,他的灵魂或许也会飞回长安,飞回这座开元寺?她歪着脑袋,这样想着。

    在她的手边,慧普大师躺在黑幔中,神态安详,脸上没有一点衰败的痕迹,简直就像睡着了一般。

    在路上,她早就听李弘说过,这是修习佛法至高深境界的得道高僧才能做到的,尸身千年不腐。

    从马车上下来,还未走到门前,便有两个小沙弥迎了上来,恭敬地说:“殿下,请稍等,住持方丈马上就到。”

    李弘摇了摇头,说:“慧空大师他老人家年事已高,慢点是应该的。”

    等了片刻,末雪便看见一群深褐色布衣的和尚从开元寺深处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僧,每一步都走得颤颤巍巍,看上去竟比慧普大师更为苍老。

    “慧空大师,李弘有辱使命,未能将慧普大师安然请回长安!”三步并作两步,李弘快速走到慧空大师面前,深深地拜了下去,话语中满满的都是自责。

    慧空大师伸出微颤的双手,要将李弘扶起,一面动着,一面叹了口气:“殿下说的哪里话,慧普师弟命中当有此劫罢了!”

    李弘却不肯起身,仍然自责地说:“可是……慧普大师是因救我而死……”

    慧空大师身上的气势一凛,很快又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他面露悲苦之色,缓缓闭上双眼,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师弟罪孽深重,这样做才是遂了师弟他的心愿,殿下何错之有?”

    见李弘仍没有起身的意思,慧空大师扫了一眼身后的众僧,沉声说道:“明净,还不快将马车牵进去,难道让六皇子殿下一直在这雪中站着不成?”

    “是!”最先来到门前的两个小沙弥的其中一人应道。随即他小跑着冲到了马车边,轻轻抚了抚马儿的鬃毛,轻声说:“马儿马儿,快随我进去吧。”

    那匹马舒服得打了个响鼻,然后就被明净牵进了开元寺。

    伫立在开元寺前的风雪中,末雪没来由地被一阵恶寒袭身,她居然潜意识里开始害怕起这座大唐第一,甚至是天下四方最大的寺庙。难道是因为里面有着什么不好的东西,或者是……人?

    “发什么呆,快进去啊!”

    李弘的声音打断了末雪的犹豫,她四下望去,发现周围仅剩下她一人,李弘正站在门边回头喊她。

    没有应声,末雪提起裘皮大衣稍长的下摆,蹬着细碎的步伐追到了李弘身后,然后似乎是下意识地躲避着什么人的目光,缩在李弘的身后,颇为拘谨地走进了开元寺。

    不管这座寺庙中有着什么样恐怖的物或人,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让慧普大师入土为安,其他的一切都可暂且不论。这样想着,末雪便努力将心底的不安压下。

    ……

    慧普大师的葬礼定在十二月十五日,天微微亮,众人就来到了开元寺后山的佛塔林中。

第310章 直取敌首() 
佛塔林里,数十座石塔林立,高矮不同,最高的九丈,最低的只有三丈,却每一座都是七层,象征着佛宗传说中的七级浮屠。

    塔身洁白,如同一座座丰碑,其实则是与墓碑相似的东西。一座座佛塔下面埋葬着开元寺建寺以来那些极负盛名的得道高僧,开寺住持和上一任主持都埋在里面,如今,慧普大师的尸身也要被埋进佛塔林。

    能够埋进佛塔林,是很多僧人毕生所求,但是最终被埋进去的往往是那些根本就不曾在意名声的僧人

    佛塔林外,群枫环绕,几日的大雪,火红的枫叶早已凋零,如今只剩一片银装素裹,说不出的萧杀。佛塔林里倒是十分干净,洁白的塔身和灰色的土地上几乎看不到积雪,因为开元寺每天都会安排僧人打扫。

    今天的日子比较重要,一干打扫的僧人早就退了出去,整个佛塔林冷冷清清,本就清净的佛塔林显得有些萧索,直到众人的到来才稍好。

    跟在人群中,末雪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姑娘,本来像她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进来佛塔林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重要的日子,但是因为慧普大师养了她整整七年,视她为徒弟后人,这才被允许跟进来。

    慧普大师一生凄苦,在世俗里没有成家立业,出家后也没有收徒,如今就只有末雪一人勉强称得上徒弟或者后人,自然得要她来送行。

    末雪眼睁睁地看着慧普大师的尸身被装进一个鎏金的大水缸,一块漆得油亮的盖子盖在了缸口上,慧普大师的身影彻底从她的眼前消失。

    据说只有尸身不腐的高僧才有资格在死后被装进缸里,然后被埋进塔林,千百年之后成为肉身菩萨,受人供奉。

    佛塔林前,一名老僧扶着扫帚站在那里,双眼微闭,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了。他的须发尽皆白了,就像此时仍在下着的雪一样,他脸上的皱纹很多,一层层的皱纹竟像一道道的沟壑,他身上的僧衣就像他的人一样苍老,补丁很多,并且洗得泛白。

    慧空大师领着众僧,护着那个鎏金大水缸来到佛塔林前,他上前几步,走到扫地老僧面前,深深鞠躬:“师叔,师弟的尸身已经回来了,按照我开元寺的规矩,师侄打算将他葬入佛塔林,望师叔成全!”

    慧空身为开元寺住持,仍对这老僧如此尊敬,如此看来这老僧必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不仅仅是辈分高,在修行或者其他方面也必定有着极高成就。

    老僧凝望着被众僧簇拥在中央的大水缸,良久,他叹了口气,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慧空可以带人进去了。

    众僧的目的地是佛塔林西南方向的一个角落,在那处,一座洁白的佛塔矗立,高五丈,看上去明显是新建的。紧靠佛塔的空地上,被挖出了一个大坑,黑乎乎的,看不见底,不过从走势上可以看出,这是通往佛塔地下的坑道。

    走到这里,便是末雪和大多数人止步的地方了,就连慧空也在抵达此地之后停下了脚步,前方的坑道是那些抬着大水缸的僧人通行的道路。

    五丈佛塔之前,装着慧普大师的水缸被放到了地上,众僧将水缸围成了一个圈,只有慧空站在水缸前,面露悲戚,垂首不语。

    默哀了一炷香之后,慧空抬起了头,脸上仍然是说不出的凄苦,却不再看水缸,转过身来,沉声说:“好了,时辰已到,让我们送师弟一路走好!”

    众僧的口中念诵起往生咒,阵阵诵经声似乎化作了一个个精灵,紧紧缭绕在水缸周围,再远一些的地方丝毫的声音都听不见。

    超度的声音,往生的咒语,这段佛经的作用据说有着为死人灵魂引路的作用,洗清他们生前的罪孽,最终将灵魂引向西方极乐世界。

    诵经结束,慧空念了声佛,道了声辛苦,低声自语:“师弟,你虽曾犯下罪孽,但是那也只是无心之过,而且你为了赎罪,也过了多年的苦日子,所以……师弟啊,你就在这佛塔林好生安息吧,不要再来缠着师兄了……”

    说到最后,慧空的声音已经低若蚊吟,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不可能听得到。

    大水缸被四名僧人抬进了坑道,剩下的僧人有些开始各自诵经,有些则向着佛塔的方向躬身行礼,然后就开始散去。

    直到慧空离开,末雪都还站在原地,任由片片雪花落在自己身上,未曾挪动一步,从始至终,她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按照道理,她这个慧空大师名义上的后人总该说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但她却一直沉默。

    其他人似乎也将她这个小女孩给忘记了,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事,没人与她说上一句话,即使是经过她身边,也只是和站在她旁边的李弘打声招呼,直接无视了她。

    自从进入开元寺,李弘便一直跟在末雪身边,一路上,他都在注意她的脸色,有些担忧,却不知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段时间,他完全不似一个举止有度的皇子,倒像是一个小男孩,看着受伤的小女孩,只能手足无措地干着急。

    后来,慧空离开的时候,邀请了他,他也不好拂开元寺住持的面子,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