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奶奶生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

    爷爷是老党员,老革命。解放后,爷爷复员在乡政府当个小官,爷爷退休后,把职位转给小儿子。

    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的命根子”唐爸排行第二,不上不下的,唐爸又是笨嘴拙舌的人,从小受忽略,长大也是不受重视的。吃亏的事,爷爷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唐爸。

    前世是因为爷爷听信三婶的话,误会唐爸有钱不还,还去买自行车给孩子。爷爷堵家门口,狠狠地咒骂唐爸,说什么短命之类的。最后,陆陆续续的发生争吵,两人见面也不会打招呼了,关系僵得很。唐爸一直都不开心。

    唐杏还以为只要不跟爷爷借钱,爷爷唐爸的关系就不会像前世那样,看来是唐杏幼稚了。冰冻非一日之寒,一个人长期受委屈,心里就会不平衡,怨气逐渐增大。不是因为这就会因为那总会有爆发的一天,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沉默中爆发。

    “爸,你明天就带200斤稻谷过大伯家(爷爷与大伯家住一起),当着全村人的面,还大张旗鼓地告诉大家,你怜惜爷爷奶奶,给他送好的稻谷来了,他那600斤发芽的稻谷就喂猪吧,他有五个儿子呢!爷爷应该就不会找你换稻谷了。他最爱面子了”唐杏说。

    “爸你也不要跟爷爷说什么,他说什么你就打哈哈,好的稻谷给他,也是养大伯一家,再说大伯又不穷,杀猪的总比你种田强,堂哥给送城里上学了!学费老贵呢!”唐梅说。

    唐妈在一旁也说:“要是每家换200斤,也是可以的。大伯杀猪有收入,三叔开拖拉机也有收入,四叔困难点,五叔都吃上铁饭碗了,能差钱吗?你一种田的,要有收入,也是下半年种辣椒,番茄才能有收入。”

    唐爸沉默了,想了会,他同意唐杏的建议。

    …………

    夏天,天亮得早。才五点左右,唐爸就起床了,昨晚他一宿都没睡,隔壁床的唐杏听了一夜的烙饼声,痛苦啊,建房子,必须的。

    唐爸提着一袋谷种重新去育苗。台风把有些稻苗吹死了。

    撒完谷种,唐爸又去放牛了。这个小牛还是外公半价卖给唐家的。这是一头公水牛,要不是公的,也不会这么便宜。市面上小母牛比小公牛贵三分之一。

    唐爸牵着牛沿着田埂一路走走停停,小牛慢慢吃着沿途的草。唐爸看到凹陷的牛肚慢慢鼓起来,半饱状态时,就牵牛到宽敞的草地,插上铁钎,让牛在一定范围吃草,唐爸就回家了。

    …………

    铁钎就是一头尖的大铁棍。牛鼻子上铁圈接一根粗绳子,绳子十来米长,绳子另一端绑铁钎上。放牛时,铁钎绳子一起拿着。放牛人是通过牛绳来指挥牛的。人走前面,使劲扯绳子,牛就会走得快,不扯绳子,牛就不动。

    …………

    唐爸回到家里,开始装稻谷称稻谷。时下的称不像后世的方便,它就一根有量度的大木称,一头粗一头小。称粗的一头有大铁圈,称东西时,铁圈穿一个扁担,两个人左右挑着。铁钩勾住要称的物品。物品不能碰地,第三个人挪动称砣。这种大称多是杀猪人家备有,一般人家都是小称。唐杏35岁时,农村的集市上还有人在用小称。时代进步,消失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很多很多。

    …………

    唐爸和唐金一起去爷爷家。中午正好是饭点,村民们多会端着一碗粥,夹几根萝卜干,坐在村口大榕树下,休息聊天。看到唐爸挑着一担物品,村民唐伟嘴里含着粥,没吞下就好奇地问“阿富,你挑着啥”

    “伟爷爷,是稻谷来的。”唐金说完,想起临出发时,三背奶说的话,他又赶紧说,“妈妈说,爷爷奶奶老了,给好的稻谷他们吃。”

    村民听了,纷纷说,这媳妇娶的好啊。

    唐爸有点不好意思他本意不是这样的。

    唐金天真烂漫的说:“我家给两百斤,大伯叔叔都给的话,那不是有一千斤啦?要是我吃,估计能吃到我长大。”

    “呵呵,傻孩子,你爷爷奶奶吃的话也就将将够一年。”村民甲说。

    “哦,哦,哦没事明年再给就可以了,呵呵”唐金还挠挠头傻笑。

    “那可说不定,你爷爷又不是两人吃饭,大伯一家也吃,够吃三个月吧”村民乙发表不同见解。

    “啊,大伯自己没稻谷吗?”唐金眨眨眼,问。

    “呵呵”

    “……”

    村民不吭声了,大家都知道,不说破而已。

    一路寒暄,唐爸终于到大伯家了,大伯刚卖完猪肉回来。他看到唐爸,开心地说“阿富,我今天生意好,就留了点猪肉回来,一会你带点回家。养养三辈奶”

    “那多不好意思,你应该留了不多吧”唐爸说。

    “没事,杀猪的还能没猪肉吃?”大伯笑呵呵的说。

    “那好吧,我给爸200斤稻谷,你们看情况给吧。”唐爸对大伯说。

    “啥?我还缺那点稻谷,你挑回去吧,这几年你不容易,你炒股又亏了,阿金还要读书呢,三背奶又没件好衣服。”大伯情深意重地说。

    “哎,我也不想跟你客气,确实困难啊,我都打算重新杀猪卖。”唐爸无奈地说。

    大伯听了这话,顿了下,语气冷淡了些说“杀猪也不好做了,就挣辛苦钱,本钱又大,难啊。种田不好吗?呵呵,你都吃上香喷喷的新米了。”

    这话说得酸气直冒。唐爸就知道,爸爸不会无缘无故地提出换稻谷的。

    唐爸留下200斤稻谷,打声招呼,回家了。唐爸没拿那猪肉,大伯也没再提。

    后来爷爷过唐家,对唐爸不同意换稻谷意见很大,唠唠叨叨地埋怨大半天才走。都走到门口了又折回来,专门跟唐爸说“阿富啊,你就老老实实种地,你大哥都说了,杀猪也不好做了。你听你大哥的准没错。”

    在一旁的唐杏听了,很生气,什么人啊,还人大伯呢。据唐杏所知,后世村里建别墅,买小车的都是杀猪的。唐金就曾说过,表姐怎么嫁个大学生,要钱没钱,要房没房的,还不如嫁个杀猪的。

    ………

    爷爷的话引起了唐杏的回忆,后世丈夫家有个亲戚要借钱开小作坊,另一个也开小作坊的亲戚不肯借钱,他不但不借,还到处给亲戚打电话说:“某某,借钱来赌博的,大家不要借钱给他。”

    世人都有劣根性,对不如自己的朋友、亲人诸多宽容,表达自己的善意。但一旦他们想过好,就不乐意了,甚至百般阻挠。这就是农村人所说的“看不得别人好”。

13、插秧与抛秧()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晃二十多天过去,也到了缴下半年学费的时候。

    今年唐家四姐弟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别提多自豪。

    唐金跑去跟小伙伴炫耀,“哎,今天你们去交学费了吗?我们的学费可是自己挣出来的,厉害吧”一脸快夸奖我的表情。

    “你家没钱了,当然要去挣。可怜的娃,小小年纪就要打工,真可怜,啧、啧”唐珊珊的弟弟唐宏辉一脸欠揍样。

    就是他鼓动小伙伴孤立唐金。

    唐金对其是咬牙切齿。新仇旧恨一起来,唐金失去理智了,他猛地扑倒宏辉,两人扭打在一起。

    旁边的小朋友在鼓劲“加油,加油,打倒日本鬼子”也不知鼓哪边的劲。

    唐金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临走前,还特霸气凌空踢腿,大喊“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1995年《精武门》在内地热播,万人空巷。一时间,村里多了很多“英雄”,“大侠”。小孩子给自己起绰号,还非得喊他们英雄绰号,喊真名还不干。

    唐家早几年已经买了电视机,黑白的,屏幕小小,显示屏还是凸面的,在屋顶架个天线接收信号。

    唐杏四五岁时,电视上在播放《西游记》。她躲门后既想看又不敢看。那一幕至今还在唐妈脑海里,时不时拿出来调侃下唐杏。

    下雨天或者太阳大的时候,信号不好,画面不清晰,飘着雪花。

    家家户户,总有那么一幕出现。

    甲在楼顶摇天线,摇一个方向就大声问,“好了没”,站在电视机前的乙就会大声回答,要是电视机刚好那方向信号好,影象清晰了乙就回答“好了”。甲就可以将天线固定那个方向,下楼来一起看电视。换方位找信号,不是一下能找着,要经过甲乙多次配合。

    电视节目播放是有时间段,规定时间才有节目,没节目的时候是个显示时间的大钟。

    …………

    唐金打架的时候,唐爸两人已经到祁头头的办公室前。

    最近唐爸才知道,应该叫祁领导为祁教授。

    所谓的办公室就是租了池塘边一户人家的房子,以前是看鱼用的。旁边农科研究者新起了一排瓦屋住宅用。

    唐爸站屋外,不敢进去,唐爸对有学问的人,有着天然的敬畏。唐杏站在门前敲三下门,等了会,房门应声而开。

    开门的是一位老爷爷,带着金丝眼镜,眼镜都滑到鼻孔上方,也不嫌夹得慌。

    “哦,阿富啊,有什么事?”祁教授问,也没请人进去坐。

    唐杏见怪不怪,这些科学研究者都是工作狂。办公地方要不没时间整理,乱糟糟的,不是待客的好地方。要不就是属于保密区域,不能让外人进。

    唐爸胆怯了,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来请教,祁教授给人的感觉是拒人千里之外,不好打交道啊。

    “祁爷爷,我是阿富的女儿,我叫唐杏。我们想向您请教,请问您现在有空吗?”唐杏开口,打断冷场。

    “哦,好吧,问啥”态度好多了。

    “抛秧真的比插秧好吗?”唐爸问。

    “有研究说明是这样的,现在日本都流行这种方法。”祁教授想了想继续说“日本60年代开始研究,我国国内70年代开始小区域实验,直接是稻苗带硬土块扔进水田里,90年大面积推广,想想也快推广到你们这里。”

    “阿富,以后要问种植的事尽管来,还有啥事,没事我就回办公室,忙着呢。”

    “哎,好的”唐爸接着问,“那么,犁地要犁多深,水要放多少?施肥,除草什么的,与插秧有什么不同”

    祁教授想了想说,“不是什么地都适合抛秧,你们这泥土不错,挺适合的。”

    ,“只是犁地时,地要犁平,泥土犁碎放水量不能大,水差不多三厘米高,呵呵也叫‘一掌水‘,抛秧时候,注意植株,尽量做到均匀,抛秧后一周都要有水,注意了,台风要是来了,过后记得去把倒掉的禾苗扶好。”

    这有什么问题,要是遇上台风,插秧也是要去重新拔起来再插,那有什么。

    唐爸决定抛秧,也就一亩地。两亩地他留着种秋椒。

    …………

    缴费的两姐妹已经到学校了。

    唐梅去找校长,申请贫困生资助。唐杏去排队。

    缴费的地方设在一楼办公室门外,长长的一条队伍。缴费除了要带钱还要带户口本。

    队伍里大多是家长带着小孩一起,像唐杏就一人,很醒目。有家长问“孩子,你怎么自己过来?家长放心啊?”

    唐杏笑眯眯地跟对方聊“大叔,我不是一个人哦,我姐找老师去了。”

    很快唐梅就过来了,手上拿了张已经填好的表格。

    唐杏跟姐姐大声打招呼,冲队伍说,“叔叔阿姨们,我姐可不是插队,咱俩是一起的。”

    “呵呵,我说呢,缴费的大事,怎么交给一个小孩做呢,怎么着也要两个嘛!”先前的大叔说。

    “哈哈”

    “哈哈”

    一群人大笑起来。

    唐梅听了,“大叔,你不是“本善”大叔吧,搞笑小能手”

    要是唐杏在这,她会说“大叔是段子手。”

    唐家今学期免了附加费,60元一人,省了足足360元。

    …………

    唐梅她们到家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喝着粥。唐家一天煮两次,早上煮一大锅粥,早中餐就吃它。晚上煮饭,好菜好肉多在晚餐吃。也没“营养、养生”的概念,习惯就这样。只是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电视养生节目的流行,大家才慢慢有“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概念。

    唐金没跟家人提打架的事,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不是白看的。小孩子都有一股“侠义之风”,打架是不会跟家长告状的。

    大人在地里干活,小小的孩童就在边上荒地玩。直起脚在草地上跑,美其名曰:“我在施展凌波微步,水上漂”。手里拿着根长长的野草茎,辉动着,大喊“看招”,另外有小孩接口说,“八戒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