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后"上位指南-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也得让我们开开眼啊!”这话说的有典故,大约是当年这富商太太来给县令送礼,结果县令更看中一些无用书画,对自己带来的真金白银看不上眼,富商太太不敢埋怨唐县令,故此和蒲家结怨。

    蒲氏不为所动,淡淡一笑,从孙女手中结果一个匣子道:“让您说中了,我今天倒是真带了一副字画过来。”

    富商太太撇撇嘴,翻了个白眼道:“我就说,唉,这字啊,画啊,又是您那个叫私塾的儿子写的吧,还是您那个了不得的大孙子写的。”然后降低音调,但还是大家能听到的声音说到:“能值几个铜板,糊弄人罢了。”

    蒲氏还真不把这个富商太太放在眼里,高声道:“正要想唐太太说呢,您看看这字画。”

    蒲氏示意孙女儿,自豪的把画卷打开,画上画的是并蒂牡丹,上面题字“佳儿佳妇”,众人细细看过,吉牡丹突然指着落款,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是谁写的,可是可是”

    蒲氏高昂着头道:“还是您有见识,您猜的不错,正是史真人写的。”

    “史真人,可是那位史阁老。”金簪太太问。

    “除了史阁老,谁又敢担一声真人。”蒲氏自豪极了,仿佛她和史阁老有多大的渊源似的。

    “哎呀,居然是史阁老啊!”大厅中顿时热闹起来,刚才几人打机锋的尴尬都不见了,女眷们都热烈的讨论起这位史阁老来了。

    “这史阁老真是一等一的尊贵人,最重要的是痴情啊!”

    “是啊,当年的乞情书你们都知道吧,哎呦喂,这乞情书一出,天下的女儿都恨不得嫁给他啊。”

    “就是,可惜咱们史阁老痴情的性子,岂是那些小狐狸精能打动的,生生和史夫人过了一辈子,连个房里人都没有。”

    “你们的消息都过时了,我可是听我相公说,史阁老已经辞官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辞官守妻孝!我家相公说了,史阁老原本是想出家做道士的,结果圣人是苦苦挽留,家里儿孙也是跪地哀求,史阁老就先退一步,怎么说也要给夫人守孝。”

    “天啦,这史夫人也太好命了啊!”蒲氏也忍不住惊呼,她刚刚还在感叹唐太太一生顺遂,现在也不得不感叹人和人不能比。

    那位爆料的夫人似乎还嫌不过瘾,直接抛出个炸弹道:“我刚出门的时候,听到家里小子说,史阁老已经辞官让爵,在京城了灵山上修了道观,出家去了。”

    “真的?”

    “连儿女都留不住他了?”

    “圣人也让史阁老辞官吗?”众人七嘴八舌的问,那位爆料的夫人隐隐成了领头的,心中高兴,一点儿不藏的把自己知道的都说给大家听。

    “你们是不知道,史阁老有多痴情,说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心以死,徒留躯壳在红尘无用。他要辞官修道,立志行医呢!”

    “说到行医,咱们史阁老,唉,现在该叫史真人了,可是出了名儿的神医,当年在广元还救活过一个都断气了的孩子,就是广元城郊大柳树村那个陈家的,咱们这一辈儿的人可都还记得,自从史真人给陈家小子瞧过病,日后多少人病了都要请陈家小子去看看,就为了沾沾他身上的仙气。”

    “是啊,陈家那个不愧是史真人救过的,人也机灵,不过三十就考上了进士,现在都做官了,你们说说,他祖上八辈子都是土里刨食的,哪儿有读书的灵根儿,可见还是史真人给的福气。”

    “就是,就是。”

    “说到广元,唐太太,您娘家就是广元的吧,当年疫病的时候您还没出嫁,可见过史真人。唐太太,唐太太?”

    被人叫了两声才反应过来的吉牡丹愣了一下,好似没有听到刚才人的问话,金簪夫人善解人意的提醒道:“唐太太,咱们在向您请教呢,您有没有见过史真人啊。”

    “呐啊没见过,当时疫病呢,对,疫病,哪能见着呢!”吉牡丹支支吾吾的说了句。

    当然,在座的妇人也不是为了个确切答案,只是不想冷落县令太太罢了。

    转头又叽叽喳喳的说了些,道听途说,或者经过的想象加工的奇闻轶事,当然史阁老史真人离她们实在太远了,妇人们说嘴几句,又转回到今天的婚礼上。

    吉牡丹只觉得震惊不已,偏偏蒲氏在走的时候,还拉着她表功道:“这字画可是史真人在嫡长孙的婚宴上写的呢,因他写了一幅,旁人起哄,近日成婚的也多啊,史真人才多写了几幅,也是我家孙儿感激县太爷,才壮着胆子请史真人写了一幅。结果史真人问起我家孙儿,知道他是南充的,还慈悲给了他一幅书画,听说史真人的书画现在可是有价无市。我家孙儿是个念旧的,受人一滴水,当报涌泉恩”

    吉牡丹听着蒲氏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可却一个字也没有入耳,脑子里闪过的还是那幅并蒂牡丹和“佳儿佳妇”四个字。

    好容易送走了宾客,吉牡丹在老嬷嬷的服侍下,卸下头饰,躺上了床,如今吉牡丹和唐县令早已分房,老嬷嬷安慰吉牡丹道:“太太可是舍不得孙小姐,太太宽心,孙小姐嫁得是高门大户,是去享福的呢”

    “好了,出去吧,我自己躺躺。”吉牡丹打断老嬷嬷的念叨,说是贴身嬷嬷,可也是吉牡丹到南充后,父母才给她配的丫头,后来当了嬷嬷就一直在身边伺候,知道那段旧事的人,只有吉净和吉华士夫妇,如今,都不在世上了。吉牡丹也没有向一个不了解旧事的人诉说的念头,只默默躺在床上发呆。

    一晃儿三四十年过去了,还是第一次听到史仲竹的确切消息,魏贞娘像是突然揭开了面前的一层纱,听这嬷嬷奉承自己孙女儿嫁给六品官的白身儿子就是高嫁,魏贞娘突然想起往日听到过的消息,史仲竹为自己的孙女选婿的时候,嫌弃国公之子纨绔,不体贴,魏贞娘往日没放在心上,今天突然想起,若是当年嫁给了他,如今就享福了,儿子是侯爷,女儿是皇后,多大的福气!

    吉牡丹想着和史仲竹诀别后,很快就来南充备嫁,丈夫也是典型的读书人,绝对没有送花草,说蜜语的时候,婚前丈夫也有一两个房里伺候的丫头,成亲的时候,丈夫就做主配人了,吉牡丹当时想着,这样的丈夫,真是体贴。

    嫁人后,吉牡丹很快就有了身孕,婆婆也不是刻薄的人,就没让她立规矩,更没往丈夫房里塞人。但吉牡丹一心要做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做主买了两个丫头放在丈夫书房伺候。

    吉牡丹学过医的,为人也有手段,加之公公还在自己父亲手下做事,在唐家也过得颇为畅快。在吉牡丹的治理下,丈夫重来不用为后宅操心,侍妾也安分。吉牡丹连生三个儿子,在自己三十岁以后,才让妾室生子。对上孝敬公婆,对下慈爱庶子,又将丈夫照顾的妥妥帖帖,在营山县,那是人人都夸的好媳妇。

    平日的夫人交往中,吉牡丹也很少听到关于史仲竹的消息,京城离南充太远了,超品世袭罔替的侯爵,离七品官家太太也太远了。吉牡丹偶尔也会听到后宅女人用嫉妒的口气谈起“天下第一妒妇,非魏氏莫属”,当时有些吃惊,也有些自得,看看,自己是七里八乡交口称赞的贤惠人,史仲竹的妻子的名声却臭到了全天下。

    时间越往后走,吉牡丹听啊哦史仲竹的消息就越多,知道他封爵,知道他拜相,知道他女儿成了皇后,知道他为妻出家。

    吉牡丹想,难道我当时应该嫁给他?这样的想法,在见到六品同知太太都要赔笑脸的时候,越发浓郁。

    吉牡丹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了半宿,第二天一早,孙女就穿戴整齐的来辞行,先在内院谢过长辈教导,待会儿还要到正院举行正式的礼节。

    看着小孙女儿娇嫩的脸庞,吉牡丹长舒一口气,心道,自己果然魔怔了,被几句流言激起了不甘,其实,再多的不甘,在儿孙的笑脸面前都不算什么。

    吉牡丹的一辈子,是平常女人的一辈子,那些高大上的追求与她何干?吉牡丹闭眼睛的时候,对自己的选择,是不后悔的。

    小鱼只要一瓢水就能活下来,你非要给她一片海,她就只能淹死了。

第 109 章() 
陈昂轩是山西平阳府知府的嫡长孙,为人仗义,读书也厉害,如今已经是举人了,就等着到京城一搏,中了进士,就稳稳妥妥的做官老爷。

    陈昂轩准备上京赴考,已经再三辞过同窗好友,今日早家里指点丫头小厮收拾行装,突然祖母房里的琉璃来请。

    “琉璃姐姐,可是祖母找我有事。”陈昂轩对祖母屋里的丫头还是挺客气的。

    “不敢当昂大爷一声姐姐,老太太请您过去说说上京赶考的事情呢。”琉璃不是没规矩的丫头,做足了姿态。

    春晖园,这是陈家老太太陈史氏的院子,陈昂轩到了,陈史氏也不让他行礼,把他拉到前面的椅子上坐下,道:“乖孙儿,功课如何了,身子可好,下人有没有伺候得不称心的?”

    “祖母,孙儿一切都好的,您放心。”

    “就是老太太关心他,这臭小子得多大福气啊。”陈昂轩的母亲也在旁边坐着,陪陈老太太说话。

    “我啊,最疼的就是我这大孙子。今日叫你们娘俩来,是有是要嘱咐你们。”

    “谨遵母亲(祖母)教诲。”陈太太和陈昂轩同时肃立答道。

    陈史氏可以不理儿媳妇,可舍不得孙儿受委屈,立马叫起,道:“都是一家子,这么客气做什么。我呀,是想和你说说进京赶考的事情。”陈史氏把孙子拉到身旁,陈太太也顺势起来,接过一旁丫头的美人锤,给陈史氏敲肩膀。

    “我已经和京里写信了,你这次去,就住在保龄候府上。你也清楚,这科考试,是你二舅爷做主考官,你放心,我都去过信了,现在,礼单也备好了,你进京的时候,直接到保龄候府拜访。”

    “母亲,如今史阁老兼着主考官,是不是让轩哥儿避避嫌。”陈太太建议道。

    “避嫌,我这不是让轩哥儿到保龄候府住,我二弟那里,只上门拜访就是,若你嫌不好,忠嘉侯府的门也别上,连礼也不必送了就是了。人家担着主考官,只有举子巴结的份儿,还能看上你这样的破落户儿!”陈史氏张口就刺儿媳妇。

    陈昂轩看着,也不好求情,他知道他只要一求情,祖母肯定更生气,悄悄给母亲使了个眼色,陈昂轩对陈史氏撒娇道:“祖母考虑周详,孙儿长这么大还没出过山西地界儿呢,若是没有祖母事先安排,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你呀,祖母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啊,我娘家那可是满门显贵,你大舅爷身上是世袭罔替的保龄候爵位,你二舅不用说,身上有爵位,还担着首辅的差事,全天下这么尊贵的能有几人?你三舅爷也是爵位加身,四舅爷已经是兵部侍郎,就是五舅爷也是封疆大吏,两侯一伯,这么尊贵的人家,全大越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陈史氏又照例炫耀娘家。

    “要是没有这么尊贵的娘家,有怎么养的出祖母这样尊贵的人啊。”陈昂轩凑趣道。甜言蜜语一箩筐,很快就把陈史氏哄住了。

    等到了陈史氏午睡的时辰,陈昂轩才扶着母亲出了春晖园。

    到了正院,陈太太先领陈昂轩到小佛堂给公公上香,说是公公也是舅舅。

    只见佛烟袅袅的佛堂上,贡着一个牌位“故显考陈公礼之灵位”,一个简朴的灵位,没有官职称谓,落款是甥陈刘氏,显然是陈太太给自家公公兼舅舅供奉的牌位。

    陈昂轩给祖父上了香,母子两人才出了佛堂,在西花厅说话。

    陈太太翻着陈史氏给的礼单,对儿子道:“老太太给你指的倒是一条明路,只是我要嘱咐你,到了京城拜访时候,先看看你几位舅爷的态度,若是平平,就你搬出来住吧。娘在城南鸡爪儿胡同还有一套陪嫁的小院子,去哪儿住也行,到时候别人问起来,你就说为了避嫌,这样你的名声也好听。当然,要是能住在侯府,是再好不过。”

    “娘,为何”陈昂轩有些不明白,以为只是母亲出身文人家庭的清高。

    “唉,这些古话本不应该和你讲,但我怕你到了京城,言语不当得罪人,还是给你交代清楚。咱家老太太,你的祖母,是上上代保龄候长子的遗腹女,她出身的时候,父母俱亡,幸得上代保龄候夫妇教养,才能风风光光嫁给你祖父,你祖父娶你祖母的时候,已经是进士,在翰林院当差了。”

    “要说有这么显赫的娘家,就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也能嫁的如意郎君,自是不错的。可惜,你祖母啊,她那张嘴你也是知道的,后来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