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后"上位指南-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知道的,我们国家在古时候,是实行分餐制的,后来受游牧民族统治影响才变成了和餐制,现在国人多以和餐制为主,如今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又流行分餐制。国人都觉得,一个盘子夹菜,热闹吗?很有传统的团圆是想。但是,在史仲竹所出的朝代,是实行分餐制的,而史仲竹这个人喜爱和家人在一起,又喜欢旅游,他的灵山秋一文里就提到过,他想和家人一起野餐,结果盘子不好摆放,所以想出了攒盘的主意。”

    “现在大家明白了,攒盘这个东西,就是他发明的。所以他小时候用仲竹做落款为家人烧制餐具是十分可能的,就像我们想在的diy和家庭手工一样。”

    一位专家这么啪啦啪啦的说了半天,主持人出来刷存在感道:“所以啊,人家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出家人,是个道士的,他还是侯爵之子呢,出身富贵。”

    “对,出身富贵,史仲竹做官做到过首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总理,是国家行政的最高领袖。”专家接口到,他把皇帝当成权利代表,把首辅当做行政口的头头了。

    另一位瓷器专家接着解释道:“我们为什么认为第二位藏友的宝贝,不是真的呢。大家看,这族攒盘颜色清淡,是淡淡的绿色,大家通过近期热播的穿越时空爱上你这样的电视剧,可能知道史仲竹最爱的颜色是绿色,当然,电视剧里杜撰的多。”专家还挺时髦的调侃了一句。

    “这种绿,称之为青色更恰当,这是很多瓷器都爱用的颜色,也符合史仲竹后期的人物性格。我为什么称之为后期,是因为在六十岁之前,史仲竹是作为官员,而且是最高官员存在的,他不可能有什么清静无为,都忙着国家大事呢,喜欢的也应该是富贵艳丽的摆件,要符合他的身份才对。”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史仲竹留下的诗文很多,其中有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大家都知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写梅花的名句。但大家不知道他在早年的时候也有一首诗,其中两句叫做: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首诗,就该了两个字,后一个就名传千古。写竹、桂的时候,史仲竹还是个富贵公子,全诗名叫庆登科,说的是他中进士之后,家里人给他庆祝,他喝得醉醺醺的,在家里后院看到的景色。写疏、暗的时候,他已经是妻子去世,出家做道士的时候,全诗名叫山园小梅,写的是独居人赏梅,心境已然大不相同。”

    “这是从文化背景上来说,再从实物上来看,落款灵山道人,用的是瘦金体,史仲竹本人早年写的是楷书,后来有行书流传,但从来没有写过瘦金体。当然,有人说,那是烧瓷匠人写的。这里又要向大家介绍史仲竹这个人多才多艺,而且动手能力强,他喜爱的瓷器都是自己烧制的。以前的中学课本里还有一篇文章叫瓷作,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学过,就是史仲竹描写自己烧瓷的情景。所以,如果是史仲竹心爱的攒盘,一定是他自己动手落款的。”

    “再看胎釉,很薄,很清透,这样的技术是建国后,借助高科技才能完成的。所以我们一致认为,第一位藏友的宝贝是真的。”

    专家解释完,主持人立马不停得恭喜第一位藏宝人、安慰第二位藏宝人,嘴里不停得念叨赞助商,请观众们不要走开,马上回来。

    插播广告的时候,看电视的祖孙三人也展开了讨论。

    “果然是大反转啊,开始时候我都以为第二组是真的了,国家博物馆还收藏过类似的呢。”老太太感叹道。

    “我就知道,史仲竹年轻时候就是个贵公子啊,他喜欢的当然是第一组那样的才对啊。”小姑娘道。

    “咦,你知道这个,你不是对这种老古董看的节目不敢兴趣吗?”老头子也很好奇,现在的小姑娘都是新新人类,小一辈说的话题,他这样的老家伙听都听不懂。

    “爷爷,你没看现在最火的穿越时空爱上你吗?里面的史仲竹真的好帅,我看电视剧的时候,觉得人物好苏,怎么会有这样人,家世好、能力强,还长得漂亮,最重要的是能干又专一,简直是好男人的代表!结果,我去查了查,历史上的记载比电视剧还夸张,史仲竹帅得突破天际,颜值报表啊!”小姑娘说到感兴趣的,吧啦吧啦就是一大堆。

    “说什么呢,一个文学大家、医学大家,在你嘴里怎么就和那些明星一样,靠脸吃饭啊。”老头子不太赞同的说道,就算是个历史人物,老头子还是习惯给人以尊重。

    “什么嘛”小姑娘瘪嘴,不理会自己的爷爷,摸出手机低头发消息:

    “啊!啊!啊!今天又追了一集穿越时空爱上你,女主角死了,男主角出家那一段简直催泪,我哭湿了三包纸巾。历史上的魏贞娘怎么那么好命,男主好深情啊!”

    帖子一发,下面跟帖的无数。

    “出身高贵、老公专一、儿子子出息,女儿还嫁的好,这才是人生赢家啊!”

    “人生赢家1”

    “1”

    “我说二楼的,女儿还嫁的好,你说的是谁,那个推广了古代孤儿院的慈恩夫人史明珠,还是昭敏皇后。”

    “既然11搂点名了,我就勇敢的站出来说两个都是!!”

    (省略关于两人的赞美三千字)

    “哎呀,大家别只看到好的一面,史仲竹这一支,不论男女都是坚持一夫一妻的,没有小妾之类的,都幸福啊!就是昭敏皇后,虽然贵为皇后,但是越中宗是有妃嫔的好不好,还有庶子。和她的亲人比起来,她虽然地位高,但明显不幸福啊!”

    “楼上说的对!1”

    “也不能这么说,幸福要看跟谁比。昭敏皇后人生的前十年,中宗可是只有她一个人的,而且庶出的皇子和他儿子年纪相差很大,最后登上皇位的也是他儿子,和历朝历代的皇后比,她已经很幸福了好不好!”

    “可是和她的家人比,她就明显要差很多啊!”

    “差很多,不解释,她爹可是千古痴情第一人啊,想想乞情书天啊,我也想穿过去!!”

    “穿过去的时候带上我!!”

    “尔康手,带上我”

    “带上我1”

    “我着咱们能不歪楼吗?回到正题,女人的幸福,也不能只用爱情来衡量,昭敏皇后的前半生无疑是泡在蜜罐里,当她知道自己的丈夫纳妃后,可能后很伤心,但昭敏皇后走出来了啊,她和她的姐姐慈恩夫人一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慈善事业,把孤儿院和敬老院铺向全国,现在皇家慈善会,也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口碑最好的,好不好。”

    “楼上说的有道理,历史上的有名的孝宗皇帝就只有一位皇后,但这位皇后还不是籍籍无名。”

    “又不是出名就是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楼上的怎么知道孝宗皇后不幸福。”

    “就像你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又怎么知道昭敏皇后不幸福!”

    “我说,怎么就掐起来了,为一个死了一千多年的人,何必呢!咱们还是愉快的讨论电视剧吧。”

    “滚,楼上的,马甲都不换一个,哪儿都有你,煽风点火的,肯定不是好人!”

    “不是好人1”

    “不是好人10086!”

    “不是好人身份证号!”

    帖子上乱七八糟的掐成一团,小姑娘收齐手机,准备看鉴宝的第二部分。

第 108 章() 
蜀中,南充。

    唐府锣鼓喧天,宾客盈门,整条街车水马龙,这喜乐声,传出半里地呢!

    却原来是营山县县令老爷的小孙女儿出嫁,嫁得还是南充同知的大孙子,这样的大喜事,简直轰动了整个营山县城,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门口唱名的小子,都换了三个,嗓子都喊哑了。

    即使嗓子都哑了,当差的也高兴,自家孙小姐高嫁,连得奴才们走路胸脯都挺得比平日高三分。

    贺喜的人太多,引路的婆子摆蒲氏祖孙引到二院门口,就告退回去领下一拨人的,奈何,二院接引的奴仆不在,可就不把蒲氏祖孙二人晾着了。

    蒲氏由孙女扶着,满面笑容的往唐府内院走去,即便心中不喜,可这面上还是笑着。扶着她的小孙女看着唐府的满堂富贵,悄悄问道:“老太太,这唐家如此富庶,咱们就这样来,好吗?”

    蒲氏拉下脸来,训道:“有什么不好的,咱们书香门第,就该和唐府这样的官宦人家交往,你大哥哥可是在京城入了国子监的,凭这一条,这营山县,哪个敢小瞧了咱们蒲家。”

    “老太太说的是,还是您有见识,孙女就是怕这唐家老太太不好相处,让您受了委屈。”小孙女巧嘴到。

    “唉,受点委屈怕什么,我的小幺孙儿今年考秀才,前途都在县令老爷手里掌着呢,奉承唐太太也是应该的。”蒲氏穿着朴素,今日来参加婚宴,难得穿了一声暗红衣裳,是最时兴的老妇人装扮。蒲氏嘱咐孙女儿道:“别叫什么老太太,叫唐太太,唐家现在还是唐太太当家呢,你叫老太太是咒县太爷早死,唐太太早日升作老封君吗?”

    “老奶奶,孙女儿哪儿敢啊,不过是顺口一句。”小孙女娇俏道,见蒲氏脸色严肃忙保证道:“孙女儿明白的,到正院见了唐太太肯定不会出错。”

    “嗯。”蒲氏应了一声,满意道:“你知道就好。这唐太太可不是什么村妇,那是正经的官家小姐,她爷爷做过太医,她爹当年也是咱们县的县令爷,如今唐老爷更是了不得,我可听说了,唐老爷今年任期满了,就要调到州府去做老爷的,那可是六品官老爷。待会儿见了面,得恭敬着,知道吗?”

    “知道了,奶奶,早就听说唐太太儿孙都出息,唐大爷还是个进士老爷呢,现在连小孙女都嫁到州府去了,天啦,唐太太这辈子是掉进福窝里啦。”小孙女儿感叹道,看着二院内的繁复花木,心中羡慕得紧。

    “嗯。”蒲氏不明不白的应了一声,小孙女儿是极明白她的人,立马小声说道:“奶奶,咱们在人家府上,我说这话也就是宽宽唐太太的心,要我说,还是奶奶您有福气,一个人把爹和二叔拉扯大,端的能干贞洁,营山县说到您,谁不竖起大拇指夸一句。”

    “也就那样吧,谁把功绩天天挂在嘴上说。”蒲氏嘴上谦虚,脸色却好起来,刚刚硬挤出来的笑容都真诚了许多。

    小孙女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打转,指着路上的盆栽道:“这唐府里的花儿还真多啊,奶奶您看,遍地都是牡丹花。”

    “你个小丫头片子知道什么,唐太太的闺名就叫牡丹,唐太太最爱的就是这牡丹花儿,你看,这花儿还得配个人专门看护呢!”

    “果然是大户人家,连朵花儿都比人金贵。”小孙女吐了吐舌头。

    两祖孙几句话的功夫,内院大厅就到了,蒲氏笑容更浓几分,进门给坐在上首的老太太福礼道:“给老姐姐请安,老姐姐儿孙满堂、多福多寿!”

    “快起来,快起来,沾亲带故的老邻居,多少年的姐妹了,还这么客套。”唐太太连忙起身扶住,这位唐太太就是吉牡丹。

    旁边哈有许多妇人也在陪着吉牡丹说话,都是营山县说得上话的富贵人家。以为头戴八宝梅花金簪的妇人道:“也就蒲太太这样的人,才能那个调/教出那样出息的儿孙,我可听说您家大孙子入了国子监,我的个天,咱们营山县能入国子监的有几人,走出去,我脸上都跟着沾光。”

    蒲氏心里受用,还是顾忌着在唐府呢,谦虚道:“当不得您一声夸,都是县太爷肯栽培他。”

    那个金簪妇人也反应过来了,“是啊,都说县太爷父母官,咱们唐县令对学子可真是如亲身父母一般,事事操心,可不,就培养了一个国子监学子出来。”

    “是啊,是啊。”“都是县太爷爱民如子。”

    一堆人也跟着话头奉承唐太太。

    说着说着,就说到今天的婚礼上来,唐太太的小孙女儿出嫁,明日才是送亲的日子,今天是请女方亲友赴宴,来赴宴的太太多带了礼物过来添妆,既是添妆,也是向父母官县令示好的意思。

    来人陆陆续续的拿了许多贵重物品,金银首饰,只有蒲氏没有动作。

    来人中就有那些家里有钱的,看不上蒲氏穷鬼一个,却好命有了个出息孙子,一位富商太太出言讥讽道:“咱们县令嫡亲小孙女出嫁的日子,蒲太太好歹来了,也该带点添妆吧。不是我说嘴,就是别的没有,也该带上一两副字画啊,你们这些读书人家,不是送礼都送自己写的字画的画儿吗?也得让我们开开眼啊!”这话说的有典故,大约是当年这富商太太来给县令送礼,结果县令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