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哀王印-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逆天、只能顺受。”

    从马场回到王府,还未跨进中苑的大门,柳夫人身边的庄妈妈便迎了过来。

    “哎呦!承汲,你可回府了!端王妃方才晕过去了,现下,郎中正在王妃房中诊病呢!”

    承汲一时顾不上回应她,三步并作两步地进了中苑。

    “娘!”他来到床榻近前,轻声唤着。“承汲,你驰马回来了!”端王妃缓缓地睁开了眼。

    “娘!您怎么了?究竟哪里不舒服了?”承汲急切地问到。“傻孩子!娘没事,就是早上侍弄花草时间久了,有些累了。”

    “给您诊病的郎中呢?他怎么说?”他接着问到。

    没等端王妃回应,此时,张妈妈开口了:“承汲,你放心,王妃没生病,刚刚郎中诊过脉了,是喜脉!王妃有身孕了!”

    “是吗?儿子在此给娘道喜了!”“先别急着道喜,若能给王爷生下个儿子,那才真真是大喜呢!”端王妃笑着说到。

    “王妃,依老奴看,这一胎保准是个儿子!王爷王妃福泽深厚,老天定会降下一位贵子的!”

    很快,王妃有孕之喜府中皆知。端王爷更是下了严令,即日起,王妃的饮食起居必当服侍得仔仔细细、妥妥帖帖,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当晚庆贺家宴上,端王爷指腹赐名;就这样,一个未知男女、尚未出世的孩子得了一个好名字——袁承耀。

    家宴中,承汲离席小解。返回厅堂之时,迎面走来了柳夫人和庄妈妈。

    “柳姨娘!”作为晚辈,承汲主动问好。“哟!这不是王爷嫡嫡亲的儿子嘛!”此时,柳夫人怪声怪气。

    “晚辈若有何不妥之处,敬请姨娘指教。”承汲微微欠身一躬。“不敢!我是王爷的侍妾,你是王爷的嫡子,我怎有资格指教你呢?不过,世事难料,眼下端王妃有了身孕,倘若她生下一个儿子的话,那你的尊贵地位怕是难保了。”

    “姨娘,承汲自知出身,万万不敢与未出世的弟弟相争相较。”“呵呵!难得你小小年纪这般懂事。嗯有自知之明就好,也免得来日失了王爷的喜爱,落得担受不起。”

    晚宴后,承汲回到房中;打开卷轴,抚摸着母亲的画像,他黯然神伤。

    这时,门外面传来了端王妃的声音。“承汲,还没睡下吧?娘给你端来了一碗燕窝。”

    承汲吃着燕窝,端王妃则坐在一旁望着他。

    “娘瞧你晚膳进得不多,是饭菜不合口味吗?”“不,不是!晚膳很可口,特别是那道蒸鱼,儿子进得很香。”承汲回答到。

    “承汲,娘明白你的心事。”“心事?娘多虑了,儿子很好,没有心事。”

    “好了,我们母子之间有何不可言说。承汲,娘跟你保证,无论娘诞下的是儿子还是女儿,你都是娘与王爷的嫡子。李夫人不在了,娘会一直悉心地照顾你,直到你长大成人、娶妻生子。”

    在父亲和嫡母的关爱下,承汲过了几个月的太平日子。

    端王妃怀孕五个月的时候,皇后入府探望。

    “王妃,近来身子可安好啊?自得知王妃有喜,本宫十分挂心,一直想入府探望,怎奈宫中诸事繁杂,迟迟没得闲暇。”“托皇后娘娘洪福,妾身一切安好。妾身有孕还要感念娘娘昔日所赐宝方,若无照方调养,妾身怎会这么快就有了胎气。在此,妾身叩谢娘娘大德大恩。”说罢,端王妃行大礼。

    “使不得,使不得!王妃快快请起,快快请起!若是弯腰时不慎动了胎气,可怎么好啊!”“谢娘娘!”

    “娘娘,您近来在宫中可好?小皇子贵体可还康健?”落座后,端王妃问到。“皇子一切安泰,本宫也还算还算好吧。只是,现下,本宫想要见皇上一面是真真不容易啊!”

    皇后的回答是有深意的。早在一月前,端王爷曾在一次晚膳时提及后宫之事:皇上新纳了一位美人,封为雀妃;雀,依人小鸟也,以显示此妃娇小玲珑、温和柔顺。自雀妃入宫之后,皇上便开始独宠她一人;对此,后宫怨妒丛生,就连一向宽仁大度的皇后都颇有微词了。

    “娘娘,皇上一时兴起也是有的,您是正宫皇后,岂屑于与一位偏妃计一时之短长。”端王妃连忙安慰到。“哎!理儿是这个理儿!本宫倒也不是计较皇上偏宠于她,只是忧心自此后宫会生出大小风波来。”

    “依妾身来看,有娘娘这样贤德之人镇守后宫,想必不会有什么大碍。”“但愿皇上只是一时之性!世人皆知,后宫与前朝盘根错节、丝丝相扣;若因后宫之事而扰了前朝,那本宫可就不能袖手旁观了。”

第007章父赠锦囊,毓府探亲() 
傍晚,承汲同父亲、端王妃一起用膳。

    “王爷,今日皇后娘娘驾临王府了;为着我有孕之喜,娘娘还送了许多补品;其中,那株老山参尤为珍贵。”“嗯。”此时,端王爷的反应很淡漠。

    “对了!听皇后娘娘说,新入宫的雀妃很是得宠;近来,为了她,皇上冷落了六宫。”端王妃接着说到。“雀妃?皇后跟你提及雀妃了?”端王爷问到。

    “是啊!雀妃专宠,引得妃嫔怨妒,皇后为此颇有些担忧啊!”

    说着,端王妃给承汲夹了一块鱼肉。

    “那你知道这雀妃的来历吗?”“妾身不知,想必是当朝重臣之女吧。”

    此刻,端王爷顿了顿。

    “雀妃并非名臣之后,而只是中等官宦人家、一位侍妾所生之女。”“中等人家?还是庶出?这样出身的女子竟入宫陪王伴驾,还速速封了妃?”此刻,端王妃不经意的一句话触动了敏感的承汲。

    “听闻,雀妃虽出身不够荣耀,却天生丽质、能歌善舞;此外,她还颇通诗书,出口成章。可以说,在她的光环之下,皇上身边的女人都黯然失色。照眼下这态势,雀妃有孕是迟早的事;若再生下皇子,她可就与皇后比肩了。”“啊?想不到这雀妃如此了得!难怪皇后娘娘会面露愁容。”

    “皇后表面淡然宽和,实则心机深重。为长久稳固其中宫地位,她日日筹谋,不曾有一刻停歇。现在,雀妃成了她的心腹大患;若此女真成了势,皇后就岌岌可危了。说到这里,我要问王妃一句了,你可知这雀妃是何人向皇上举荐的吗?”“妾身不知,还请王爷明示。”

    “是你父亲——郑昌龄!”“爹?雀妃竟是竟是我爹举荐的?”端王爷的回答令端王妃惊讶不已。

    “是!我老岳丈眼光独到啊!先是收了雀妃为义女,然后推荐入宫。现在,你父亲也算是半个国丈了!”“爹一直是朝廷重臣,所系之事也都是邦国安危、社稷民生。可眼下,他怎么琢磨起后宫之事了?还费心思给皇上选女人?”说完,端王妃摇了摇头。

    “王妃有所不知,后宫之事往往就是前朝之事,甚至比前朝之事还要波云诡谲、还要环环相扣。你父亲之所以这样做,一定是有他的思虑的。”

    晚膳后,承汲回到了书房;刚念了半刻,端王爷走了进来。

    “爹!”承汲赶忙起身。“承汲,爹来看看你。”

    说着,承汲给父亲奉上了茶。

    “听你娘说,你每日苦读至深夜。”“爹有心栽培,为儿子请了最好的师傅,儿子不敢不用功。”

    “好!难怪王妃格外疼惜你,的确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端王爷拍了拍承汲的肩。“爹,最近您瘦了,气色也大不如从前了;是不是朝中政事繁忙啊?为免儿子忧心,还请爹多多保重身体。”

    听了承汲的话,端王爷微笑着点了点头。

    “承汲,你皇叔赏你的那方印可一直收好啊?”“儿子一直好好收着!以前娘在的时候,是娘替儿子保管;自从娘不在了,儿子便自己藏着了。”

    此话刚一出口,承汲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漏。

    “爹!儿子儿子失言了!不是”他急着解释,端王爷却示意他不要惊慌。“无妨!你思念你亲娘,这是人之常情,爹不会怪罪。只不过,这话尽量不要对王妃说起;作为你的嫡母,她很疼爱你;而作为晚辈,你不要让她伤心。”

    此后,端王爷细细询问了承汲的功课,还看了他写的字,并赞其写的字大气而有筋骨,说长子承平不及其十中之一。

    “承汲,爹以前对你不够关心,对你亲娘也颇有亏欠;现在想来,心里挺不好受的。”

    不知为何,端王爷忽然向承汲表达了昔日有失关爱之歉意。

    事实上,对于父亲,承汲不可能一点怨言都没有。一想起父亲曾经对自己以及母亲的疏离与冷落,他心里就一阵阵的刺痛。

    “你是大孩子了,是男子汉了!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波折,你一定要咬牙挺住;爹虽贵为亲王,却不能陪你一辈子、不能保护你一辈子。三岁看老,你哥哥承平难成大器;若他日遭遇祸患,你一定要设法帮助他。”

    这一晚,端王爷与承汲言说了许多;其中,他的很多话年幼的承汲并不能十分明白。

    离开书房前,端王爷交给承汲一个红色的锦囊。

    “儿子,你要牢牢记住,这个锦囊是为父的心血;万分紧急之时方可打开它,千钧一发之际,里面的东西可以救你一命。”

    第二日早上,端王爷像往常一样离开王府、入朝议事。之后,承汲陪同端王妃一起来到了毓王府。

    毓亲王,先帝的次子,偏妃庶出,端王爷的二弟、当朝皇上的二哥。

    毓王妃近日身子不爽,端王妃特为此前来探望。

    “端王妃来了!前一阵,你日日遣人来问候,想不到,今天竟亲自登门了。”

    此时,说话的人正是毓王妃;她倚靠在床榻一侧,面色有些苍白。

    “别动别动!你身子不好,千万不要客套。”说着,端王妃坐到了床榻边上,一旁的下人则为承汲搬来了凳子。

    “我染疾多日,病气缠身;端王妃身怀有孕,怎还过府探望啊?”“我很好,毓王妃莫要挂心。若不是亲自来看过,我也实在不安心啊!”端王妃随手为其塞好了被子。

    “哟!旁边的这个小人儿就是承汲吧!哎呀!长得真是俊俏!难怪,难怪端王妃逢人便夸。我若有这样的儿子,也得当宝似的!”

    接下来,便是两妯娌间的闲话家常。承汲在一旁闲得无聊,便随意看着这房中悬挂的字画。

    “我这病来得也是蹊跷,本来好好的,可突然就食不下、卧不安了。王爷先后请了好几位郎中来瞧,多少药都喝了,可就是迟迟不见好转。自昨日起,我觉得头更沉了,昏蒙蒙的,总似饮了酒一般。”毓王妃叹到。“是不是有什么忧心之事?忧思则脏腑不合啊!”端王妃随声到。

    “哎!照理说,也没什么忧愁之事,不过就是身子不痛快。不巧,昨日晚上,我养了五六年的猫死了,为着它,我又掉了不少眼泪儿;夜里,便更加难以安枕了。”“难怪毓王妃的眼睛红肿了,原来,是一只猫儿弄得!这知道的,是主人思念猫宠;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妃伤心是因为吃醋王爷宠爱侍妾呢!”

    毓亲王偏好女色,此事朝中尽人皆知;就连皇上都曾在皇室家宴上打趣毓亲王,说他是爱美人不爱功名。对此,毓王妃倒是很看得开;她并不十分在意王爷的宠妾有多少,只要自己正室王妃的地位不动摇,她便能安之若素。

    “男人嘛!多几个服侍的女人也是常事,况且咱们所嫁的是亲王,哪个亲王府不是妻妾众多呢?我呢,与王爷感情还好,且有出身、有儿子,自然不怕那些姬妾们觊觎正室地位。只不过,眼下的这位谢夫人,当真是不好应付啊!”

    此时,毓王妃的这句话令端王妃一惊。

    “谢夫人?毓王爷的这位宠妾难不成是”“对!想必,端王妃也猜中七八分了。这谢夫人来头可不小,是当今皇后同父异母的妹妹。”

    谢,乃本朝氏族大姓;皇后娘娘便出身谢氏贵族。但凡选入宫中或嫁入王府的谢姓女子,几乎都与皇后是同族亲眷。

    “如此看来,这谢夫人是不可怠慢的。”端王妃低声说到。“平日里,她对我这个王妃倒也友善恭敬。不过,仗着自己是皇后的妹妹、又颇得王爷宠爱,她多少还是有些傲气的。王爷的书房,连我这个正妻都不能随意出入,她一个侍妾却进出自如。”

    正说着,一个穿着艳丽的女子走了进来。

    “哟!瞧瞧!妾身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姐姐这里有客啊!”“哪里话?妹妹是贵人,姐姐请都请不来呢!快!快给谢夫人搬个凳子!”

    原来,眼前这个美貌的女子便是谢夫人,她果然和皇后有三分相像。只不过,比起端庄持重的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