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哀王印-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在秦妈妈的陪伴下,李夫人乘马车离开了王府。告别之时,承汲吵着要去送娘,却被一旁的端王妃拦下了。她告诉承汲,去栖云寺要走一段山路,道路崎岖颠簸,小孩子不便跟随。

    这就样,承汲与自己的生母分别了;他永远忘不了母亲依依不舍的眼神,这成了他幼小生命中最深的一次悲伤记忆

    李夫人离家的数日里,端王爷每晚都同承汲一起用膳,只不过,每一次用膳都安排在了端王妃的房中。

    “承汲啊,你娘虽不在府中,但你不能无人照料;自明日起,你就搬到王妃这边住吧!王妃是你的嫡母,她一定会对你十分喜爱的!”晚膳后,端王爷对承汲说到。

    “是啊!承汲,我已命下人为你打扫出了房间,格局布置都比你现在所居的西苑要好;只要你愿意,今晚就可以过来住。”端王爷话音未落,端王妃接着说到。

    “谢爹和娘的细致关爱,承汲明日便搬过去。”此时,承汲勉强露出了笑容

    李夫人所言不错,她刚一离府,端王妃就把承汲招到了她的中苑。就在其搬过去的当天,端王爷便告知府中诸人,即日起,次子承汲正式过继到端王妃膝下;因为端王妃是父亲的正室,承汲便顺理成章地摆脱了庶出的身份、成了端王爷的嫡子。

    为此,端王爷特意在府中举行了一个仪式,让承汲下跪叩头,正式拜端王妃为母。父亲还叮嘱他,鉴于政治风波,日后,对外其不能再称李夫人为生母;人前人后,必须把端王妃视作自己的亲生母亲。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端王府受政事牵连;二来,这对他个人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毕竟,在这个嫡庶尊卑分明的朝代,能成为亲王的嫡子,这是人人得求的尊贵与荣耀。

    一夜之间,朝廷之上突发的政患,让承汲从庶子变成了嫡子。为此,他的哥哥承平羡慕不已,甚至对其产生了嫉恨。同是侍妾所生之子,弟弟却有福气脱胎换骨、凤飞枝头,这让承平心中愤愤难平。

    事实上,承汲并不稀罕这“嫡子”的地位。许是自小就对“庶出”认了命,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夺嫡”。然而,命运偏偏跟他这个随缘之人开了个大玩笑,让他不得不骤然承受与生母的别离之痛,但与此同时,也赐给了他一个世俗眼中的莫大尊荣。

    成为嫡子之后,承汲才深切体会出了嫡庶之间的天壤之别。除了华衣美服、肥甘厚味,父亲还亲自挑选,给他请了两位非常有名望的私塾先生。父亲似乎不再那么忙碌了,他时常会到书房来,询问自己的功课、关心自己的起居。

    承汲一天天用功读书,也一天天数着日子。明日就是十五了,他终于可以出府与母亲相见了。

    这天晚上,用膳时,借着端王妃短暂离席之机,承汲对父亲提出了明日去看母亲的要求。

    “承汲,你娘不!是李夫人!李夫人刚刚入寺不久,你这就急着去看她,是不是不太稳妥啊!”此刻,端王爷微微皱起了眉头。“爹,您忘了?您是亲口答应过的。”

    “是!爹是答应过,可是”端王爷看上去似乎有难言之隐。

    话音未落,端王妃托着一盘糕点回来了。

    “王爷,既然承汲想去,您就随他心愿吧!见上一见,孩子也就安心了。”

    此时,端王妃的话令承汲有些意外。

    秦妈妈曾无意中对承汲讲起过一件事,她说睿王府的正室王妃也曾过继收养过睿王爷侍妾所生的儿子;不过,自从她夺了这孩子,就百般阻拦,再不让孩子与其生母见面了。睿王妃就是怕孩子对生母念念不忘,反与自己这个嫡母不亲了。

    可眼下,端王妃却没有这般自私与刁蛮;在端王爷并不赞成承汲与生母相见的情况下,她主动开口求了情。

    “哎!那就去见吧!见一见,承汲表一表孝心,彼此也就都安心了。”在端王妃的劝说下,父亲答应了承汲的请求。

    “儿子谢过爹娘!日后,儿子一定恪尽子责、敬孝双亲,以报爹娘养育之恩。”

    晚上,承汲把自己这段时间写的字一张张卷好放在了包袱中。他想,如果母亲见到儿子这般刻苦用功,她一定会高兴的

第005章生母殒命,皇后过府() 
一大早,端王妃带着承汲上了马车;临行前,王妃身边的张妈妈将一个大包袱放到了车上。

    “娘所居的栖云寺有多远?半个时辰能到吗?”路上,承汲对端王妃说到。“府中车马利落,如果顺畅的话,一个时辰应该可以赶到。”说着,她摸了摸承汲的头。

    “承汲,你是不是还不大习惯称呼我娘啊?”“不不是!您待我极好,儿子丝毫没有不敬之意。”承汲连忙答到。

    “无妨!日久见人心,相处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习惯了。对了!今天早膳的玫瑰糕喜欢吗?”“喜喜欢!玫瑰糕细腻甘甜,儿子进得很香。”

    “好!你喜欢就好!只要你喜欢,为娘就天天下厨做。”“儿子不敢!您贵为王妃,岂能如此劳累!您万万当保重贵体,不可再亲自下厨了,儿子承受不起。”

    事实上,虽然端王妃待承汲极为亲厚,但要让他打心底里称呼她为娘,他实在难以做到。李夫人才是他的生身之母,是他日思夜想、牵念不舍的亲娘。

    不知几时,马车停了下来。

    “娘!娘!”承汲一边喊着,一边窜下了车。

    “承汲!”眼前,秦妈妈满眼含泪地望着他。

    “秦妈妈!我娘呢?她怎么没出来迎我?”承汲立刻问到。“承汲,你怎么才来?你怎么才来啊?”说罢,秦妈妈的泪水奔涌而出。

    “秦妈妈,先不要哭了;既然承汲都来了,就赶紧带着他去见夫人吧!”端王妃的话暂且止住了秦妈妈的哭泣,她擦了擦眼泪,拉着承汲的手进了寺庙。

    栖云寺的香火不是很旺,寺中的姑子似乎也不多;偌大的庭院里,只有寥寥几人或提水、或洒扫。秦妈妈一直引着承汲,而承汲则觉得自己跨过了好几道门。

    “后院到了!承汲,你娘就在里面,进去吧!”

    秦妈妈话音未落,承汲便迫不及待地用力推开了后院那扇高大而破旧的门。

    可当门打开之后,映入眼帘的一幕却是其万万没想到的。后院虽宽阔,却是一派颓废之象;枯枝败叶,废弃古井,还有一座孤零零的石碑。

    “娘?”此刻,承汲糊涂了。

    紧跟着,端王妃提着那个大包袱跨进了门里;她缓缓走到石碑前,然后示意承汲过去。

    “承汲,这就是李夫人,就是你娘!跪下吧,给你娘上柱香、磕个头。”说着,她开始解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样样东西,贡果、蜡烛、香坛等等。

    承汲走近石碑一看,上面赫然刻几个大字“袁氏李夫人之墓”。

    “承汲,王爷怕你伤心,所以一直没敢告诉你。其实,你娘早就不在了。离府那日,快行至栖云寺的时候;不知哪来的一声巨响,马匹骤然受惊,恰逢前日刚下过雨,山路曲折湿滑。结果,马匹失蹄跌入山下,车子也随之坠入山间。万幸,秦妈妈在下坠中被岩石里伸出的树枝托住,保住了性命,在其高声呼救后,被路过进香之人搭救;可你娘就没这般幸运了。”此刻,端王妃道出了他们一直对承汲隐瞒的真相。

    “娘呢?娘是坠亡了吗?”他强忍着没有哭出来。“是!是!夫人坠亡了!出事后,栖云寺的姑子们去山下寻你娘来着,可可只找见了夫人的尸体。”说完,秦妈妈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再一次哭了出来。

    “娘!娘!”

    承汲“噗通”一声跪倒在母亲的墓碑前,失声大哭。

    没想到,数日前的一别竟成了他与母亲的最后一别。自此,他与母亲阴阳两隔、人鬼殊途。

    祭拜之后,端王妃告诉承汲,将李夫人安葬于栖云寺是端王爷决定的,为的是让其魂魄安宁,不再受世俗纷扰。

    离开寺院的时候,承汲央求秦妈妈一同回府,以便日后可以代母亲继续陪伴、照料他;可秦妈妈拒绝了,并对其说了这样一番话:“承汲,你娘在这里;你娘是我一辈子的主子,我得留在这里守着她。如果哪日你娘的魂魄回来了,得有人迎着她。日后,端王妃就是你娘了,她必会将你视如己出、诚心相待,你娘在天上看着她呢。”

    由于李夫人是罪臣之女,端王府中并没有为李夫人举行任何哀悼仪式;作为李夫人唯一的儿子,承汲未被允许为其披麻戴孝。后来,端王妃趁王爷出府的时候,带着承汲偷偷给母亲烧了纸钱。她说自己并不怪罪承汲难忘生母,也不曾为他和她之间的隐约隔阂而不悦;她说喜欢有情有义的孩子,还说自己没有识错人。

    就在从栖云寺回府的第三日,皇后娘娘突然驾临端王府。

    “端王妃携家眷恭迎皇后娘娘!不知娘娘大驾光临,妾身有失远迎,还请娘娘恕罪!”“王妃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皇后入正殿落座,下人奉茶后,她屏退诸人,独独留端王妃与承汲相陪。

    “近日天象不吉,皇上日日忙于政务,遂差本宫到栖云寺代为拜佛上香。从寺中返回,路上,本宫一时兴起,便到王妃这里叨扰了。”“皇后娘娘驾临寒舍,蓬荜生辉;能得如此之抬爱,王府上下万分欣喜。”端王妃再次行礼。

    “王妃近日身体如何,之前的咳疾好全了吗?”“劳娘娘挂念,妾身康健无余。”

    “那就好,王妃安泰,本宫就安心了。对了,之前本宫所赠之方剂,王妃可与王爷同服?”皇后继而问到。“妾身与王爷日日都照方调服,自用此妙方,王爷的气色越发红润了,精神也愈加矍铄了,妾身也感觉甚佳,比原先更加滋润了。”

    “好!王爷与王妃本就恩爱,如此夫妇同补,想必无需多日,王妃必定能为王爷再添一子。不过,现下王妃也不必心急了,有承汲承欢膝下,也算是莫大的慰藉了。”“是!娘娘所言极是!”端王妃连连应和着。

    “刚刚到栖云寺进香,本宫瞧见李夫人的墓碑了。哎!李家获罪,顾及王爷体面,圣上并未治李夫人的罪。她虽有心到寺中念佛赎罪,可怎奈天命不顾,竟让她葬身山下。本宫见此也是心生感叹,万般皆是命啊!”“皇上仁慈,王爷与妾身感恩不尽!李夫人遭此劫难也是命中注定,任何人都无力转圜。”

    就在皇后驾临端王府后的第三日,栖云寺差人来报,秦妈妈在寺中悬梁自尽;端王爷感念其忠心不二,下令将其葬在了李夫人身旁。

    自此,秦妈妈永远守在了自己主子的身边;黄泉路上,李夫人不再孤单

第006章王妃有孕,雀妃专宠() 
一转眼,两三月过去了。承汲对母亲的思念依旧没有分毫消退,只是,他必须把这份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对谁都不能表露。

    除了学堂上的诗书礼义,端王爷另为承汲请了师傅,专门教授骑射之术。承汲喜欢在广阔之地驰马,这能让他感觉舒畅许多。

    这一日,天气晴朗,涂师傅带承汲和哥哥承平来到了马场。

    “承平,你是哥哥,可要加把劲儿了!现在,你弟弟承汲的御马之技已然超过你了。”涂师傅笑着说到。“师傅,承汲弟弟天资聪颖,又格外刻苦上进,我当然比不上他了。”说完,承平冷笑了一声。

    “怎的比不了?你若勤学苦练,定能日日进步!”“进步又能怎样?我娘是爹的侍妾,我虽为长子,却是庶子,这是如何都改变不了的!试问,哪个王爷会把亲王之位传给自己庶出的儿子?我没有弟弟那样的好福气,亲娘死了倒成全了他的嫡子身份。别说弟弟刻苦了,就是不刻苦,将来也能承袭爹的爵位。”

    “承平,你这是什么混账话!因为是庶子,你便自轻自贱、自毁前程吗?”此刻,涂师傅面露厉色。“自毁前程?皇叔是先帝的嫡子吧,所以,他才能顺利继承大统。试想,如果皇叔是先帝偏妃所生,他还能有今日吗?”

    “住口!当今圣上岂可妄议!承平,为师要告诫你,万万不可信口雌黄,殊不知,你的轻慢之语会给王爷招来祸患的!”

    听了涂师傅的话,承平一脸不悦;他抬手一挥鞭,骑着马跑走了。

    “师傅,我”此刻,承汲欲言又止。“无妨!有什么心里话尽可对为师讲。”

    “师傅,其实我并不稀罕亲王嫡子的位份;如果可以选,我宁愿不要这尊贵的身份,我只想有亲娘陪在身边。当然,端王妃待我极好,这也是难求的福气。一言蔽之,天降祸福,承汲不可逆天、只能顺受。”

    从马场回到王府,还未跨进中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