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哀王印-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坤儿,此事真真再无半分回转之机了吗?”“君无戏言!难不成,如此郑重之事,父皇还能出尔反尔吗?”

    叹了口气,承坤接着说到:“这些日子,自毓亲王一系上书谏言之后,想必父皇也一直在斟酌;其间,虽然十五叔与十七叔做了不少功夫,但终未能改变父皇的决定。”

    “你的岳丈章衍!他为何不向皇上谏言?如今,朝堂之上,章衍可是皇上格外倚重之臣啊!”雀贵妃紧跟着说到。“母亲怕是思虑有失吧!无论父皇再如何器重,章衍他也是外臣;皇家内事,他又如何能毫无自知、置喙妄言呢!”

    听此言,雀贵妃凝眉不展、沉默不语。

    “母亲且歇一歇吧!稍后,待消息在宫里传开了,儿子还要到麟德殿向二哥当面道贺呢!”

    说着,承坤站起身准备离开。

    “坤儿,或许或许事情还”“母亲安心,儿子自可平复心绪,不会因这一件事便失了精神的!”

    “好!那就好!”“母亲留步,儿子告退!”

    “再有一会儿,二皇子即将主理祭祀大典之事便会在宫中传得尽人皆知了!”

    此时,青玉湖边一处堆山之后,承汲对毓亲王说到。

    “是啊!承泰能得到这样的体面,本王之前的心血就没有白费!”

    转过头望向承汲,毓王爷继而说到:“姚护卫,你”“王爷,您还是同从前一样唤奴才宝天吧!”

    “宝天,多亏有你在皇上身边时时尽忠侍奉,如此,本王才能审时度势、顺圣意而为!”“王爷谬赞了!奴才卑微,不过是尽己之能,为皇上效忠、为王爷尽力!”

    “宝天,你自安心,待得功成之日,本王断断不会忘了你立下的大功!”“奴才不敢!”

    “敢问王爷,近来,紫云母女在宫外可还可还安好?”这一刻,立在毓王爷身后,承汲按捺住胸中乱撞的热血,以满怀期待之情问到。“她们都好!她们一切都好!”

    “宝天知道,虽同在皇城之中,自己却不便出宫与紫云相会;若王爷允准,下一次,可否将紫云亲笔之书信带给奴才,也好一解彼此牵挂惦念之苦。”“好!下一回,本王一定将书信传给你!”

    “你若是想,这一回,本王可先将你的传情之物带出宫,随后命人交予紫云小姐。”

    此刻,望着毓王爷平静而笃定的神情,承汲心底的恨与痛几近喷涌之极。

    “来得急,现下,奴才身上没带着什么,就先不劳王爷了!”“呵呵!也不急着这一次!来日方长,咱们以后有的是机会!”

    伸手拍了拍承汲的肩膀,毓王爷笑着说到:“圣意难测!代本王在皇上身边处处精着心!现今,眼见承泰一步步逼近储君之位,咱们更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是!奴才记下了!”

    “来日,若承泰真真继承皇位,那本王便是无可争辩的第一功臣!到那时,莫说是一个紫云,就算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儿,本王亦能遂了你的心愿!”“奴才叩谢王爷!”

    就在毓王爷转身离开之际,这时,承汲忽然开口道:“王爷,奴才思来想去,还是还是想请您代为将信物传给紫云!”“哈哈哈哈!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本王懂你的心思啊!”

    紧跟着,承汲取下了手腕上的一串木珠。

    “劳烦王爷将这串檀木念珠转交予紫云!”

    “这是”“此物乃天师所赠,随身佩戴可保平安康健。”

    “好啊!天师之物可都是沾染了灵气的,若紫云小姐随身而用,必能保得安泰!”“是!”

    “放心吧!本王自会将你的心意全全交付!”“王爷成全,奴才感恩不尽!”

    五日之后,这一天,皇上与太后同用晚膳。

    “都说太后是最最有福气的!哼!那都是些不明就里的外人说的!事实上,作为母亲,为了能和自己的儿子吃上一顿家常便饭,我这老婆子已然盼了许多日了!”“国事烦忧,儿子实在是抽不出身来,还请太后体谅!”

    饮下皇上亲自奉上的一盅酒,太后长长地舒了口气。

    “后日便是先帝之祭了,一切可已准备妥当?”“太后安心,泰儿做事一向谨慎稳妥;今早,他向朕回禀了诸事之筹备;朕听着,其一样样思虑周详、安排轻重得宜;最最难得的是,他还精心着银钱之用,处处筹算,没有半分的过度之费。”

    “好啊!承泰初理宫中大事,能让皇帝满意便是最好的!”

    手执汤匙轻轻搅动着紫米羹,一时间,太后未再言语。

    “这加了砂糖的紫米羹乃是太后平素最爱,怎的今日迟迟不见入口啊?”皇上问到。“方才,许是厚味之物食得有些多了,现下倒喝不进这羹了!”

    “楚维盛!”“奴才在!”

    “给太后奉一盏清茶上来!”“是!奴才遵旨!”

    “不必了!人老了,本就夜里睡不实在,若再饮些提神的茶,晚上便更难安然入眠了!”

    皇上一个眼神,楚公公随即退了下去。

    “食而不下、寝而不安,太后可是有心事?”“既然皇帝这样问了,母亲也就不好不说了!”

    “母子之间,太后尽管直言!”

    “后日先帝之祭,不知皇上是否允准四王入宫尽礼?”“若朕没有猜错,此事已然在太后心中反复思量过许多次了吧!”

    “再如何思量,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母子连心!太后所思必也是朕所思!朕既以仁孝治天下,就绝不会令太后、令天下人失望!”

第213章仁孝成全,再遇四王() 
“皇上,您陪太后说了许久的话,怕是已然累了吧!”承天殿内,楚公公一边奉上茶饮,一边说到。“国事家事,一桩桩、一件件,朕的确有些乏了!”

    “皇上既觉疲累,奴才就早些服侍您安寝吧!”“哎!朕哪里有那样好的福气!这么多的奏文,朕彻夜不眠也难阅尽啊!”

    “取朕的九炼凝红丸来!”“是!”

    “用了天师所献的凝红丸,朕便能气血充盈、精神抖擞了!”

    以半盏温茶送下凝红丸,随后,皇上舒了口气。

    “楚维盛!”“奴才在!”

    “方才在太后宫中想必你也听到了,后日先帝祭祀大典,朕已然准了四王入宫尽礼。”“是!奴才听到了!皇上不但恩准四王爷当日行孝致礼,还特允其明日入宫留宿,也好陪一陪太后。”

    “太后老了,朕不忍心让其难过、令其失望。”“是!皇上乃天下仁孝之表率,世人皆为称颂!”楚公公应和到。

    “晚膳之时,太后还说,有意亲自做媒,为四王再纳新妾。”

    听此言,楚公公并未作声。

    “朕听着,似乎太后已然选好了中意之人,只待朕降旨成全好事了!”“太后做媒、皇上恩谕,如此,四王爷真真是好福气啊!”

    “有太后时时惦念,四王的确是厚福之人啊!”“是!是!”

    “朕已然准了大事,又怎会在微末小节上悬而不决呢!且随了太后的心意吧!四王迎娶新妇之日,朕自会送上一份厚礼!”

    执起朱笔,皇上刚要写下什么,却又忽然停住了。

    “楚维盛!”“皇上您吩咐!”

    “你说,祭奠大典之上,先帝在天之灵见了四王,会不会感到安慰啊?”“会!一定会的!”楚公公即刻回应到。

    “先帝是君王,朕也是君王!先帝会懂得朕的心意,亦会体谅朕的苦衷!”

    次日辰时,遵圣谕,四王爷自安贞门入得皇宫。

    正当其来到太后宫门前之时,承坤恰好迎面而出。

    “臣见过三皇子!”“四王免礼!”

    “臣”“晨起,太后便在等候四王入宫了;既然到了,就快些进去向太后问安吧!”

    “是是!”四王爷诺诺而答。

    再没给四王爷半分言语之机,随即,承坤拂袖而去

    此后,一两个时辰,承坤独坐青玉湖边一处不显眼的廊亭之下;他在心头不断设想着明日承泰主持祭祀大典的样子,身为皇子,那份带有极强昭示之意的恩荣令其心底阵阵作痛

    晚膳之时,承坤食不甘味,那素日最爱的香醇美酒亦觉入口苦涩。

    “事已至此,夫君郁郁伤怀亦是无用啊!”命婢女撤下酒饮,忠王妃轻声说到。“此刻,我头痛欲裂,仿佛已是气血凝滞、皮肉分离。”

    “夫君且到榻上缓一缓吧!稍后,妾身用些药酒,施推按之法以解不适!”“也好!”

    一番熟稔的推按刮抹之后,忠王妃渐渐停了下来。

    “现下,夫君可觉得好些了?”承坤耳畔,娇妻轻言细语。“好些了!相较之前,真真是好了大半啊!”

    说着,承坤自锦榻上坐起身来。

    “今夜要好生歇息,明日祭祀大典之上,夫君断断不能失了精神!”“是!不仅是在王公大臣面前,尤其在父皇与二哥面前,我袁承坤绝不能露出半分颓废之色!”

    握了握忠王妃的手,承坤微微笑了笑。

    “时辰还早,我且出去走走!”

    “可需妾身相陪?”“不必了!爱妻体弱娇贵,已然入夜,莫要着了风寒!”

    “漏夜而行,夫君自要早归啊!”“爱妻安心,为夫不会有事的!”

    暗夜之下,独自而行;一时间,席席凉风拂面,倒令承坤颇觉舒爽。

    不知不觉中,承坤走到了永康宫前;这一刻,他不禁忆起昔日的如玉,而她惨死天牢前的最后一句话,忽的一声声回响耳畔

    继续前行,再走不多远,承坤便到了从前他与如玉私会的地方;彼此各怀心事,却又抑不住情欲,烈火干柴、肌亲厮磨;时过境迁,这样的回忆令承坤心中五味杂陈

    暗生思绪之时,突然间,承坤察觉出身后有人。

    没等其作出反应,那隐在暗处之人先开了口:“三三皇子!”

    闻声,承坤猛然回过了身。

    “三皇子莫要出剑!臣臣绝无半分歹意!”

    “四王?”“是!臣见过三皇子!”

    紧跟着,四王爷行宫中大礼。

    “父皇准四王留宿宫中是为了陪伴太后,可此时,你怎的于皇宫之内夜行不归呢?”稳住神,承坤冷冷说到。“回三皇子,晚膳之时,臣陪太后饮了皇上御赐之酒;怎奈臣不胜酒力,实觉胸中炙热难耐,这才求了太后的应允,暂且出来散一散酒蕴之气!”

    “哼!这可真真是巧了!宫里宫外,每每遇到四王爷,您总是酒后独行,以求沁心夜凉疏解醉意!”“三皇子怕是记错了吧!臣从未在宫外与三皇子谋面。”

    四王爷此言一出,顿时,承坤心中重重一颤;借着清冷的月光,于寂静无人之地,他望着不期而遇的四王爷,从未有过的一种特殊之感油然而生。

    “今晚在太后宫中,臣有幸见到了前去问安的二皇子。”“噢?四王见到二哥了!”

    “臣还记得,二皇子自幼体弱;可没曾想,如今却是挺拔俊秀、英姿勃勃。”“是啊!得父皇之垂爱,二哥自然安泰无忧!”

    稍稍一顿,承坤接着说到:“许是二哥生来就得了个好名字吧!承泰,承皇恩之护佑,享厚福之安泰!”“相较二皇子,三皇子的名讳亦毫不逊色啊!”

    “承坤,承宿命之哀、无力回转乾坤;细细想来,得此名,断断算不上有福之人啊!”“依臣之见,扭转乾坤往往就在一瞬间,时未至,自然不见情势回还。”

    “一瞬间?人生苦短,这样的一瞬间又可得几回呢?即便得了,能不能真正把握住还要看个人造化啊!”“是!天地为炉、造化为工,最终可否煅铜成物还要看关键时刻的炭火能不能熊熊不息。”

    “四王所言何意?”“夜深了,三皇子快些回宫歇息吧!明日先帝祭祀大典,三皇子是断断少不得的!”

第214章太后之怜,承泰不测() 
“孙儿给太后请安!”“泰儿!你来得正巧!快!快见过四王!”

    “见过四王爷!”“臣万万不敢受二皇子如此之礼!臣见过二皇子!”

    “难得一聚,咱们且不论那些君君臣臣了;都是自家人,都是自家人!”

    说着,太后命婢女奉上了茶饮和各色果子。

    “今日,太后的气色看上去很是红润光亮啊!”“许是方才饮了些酒,这才红了双颊!”太后笑着说到。

    听到“饮酒”二字,承泰微微侧过头看了四王爷一眼;而此刻,四王爷也恰好望向承泰。

    “明日便是先帝的祭祀大典了,一切可已安排妥当?”“回太后,为免疏漏,孙儿已然着人一处处细细地核查多次;特别紧要之处,更是亲力亲为、严格督办。”

    “你初次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