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亮那霜白的鬓发,说不得的心酸让他几乎垂泪,他慌忙把目光退开,怕多看一眼,让自己更加伤情,低着头轻轻走了出去。

    沉浸在公事里的诸葛亮没有察觉到修远的异样,他又拿起第二封信,这一次却久久不落笔,笔尖上的墨汁滴答掉在案上,他却丝毫不知。

    门开了,进来的是黄月英。

    诸葛亮微愕:“有事?”

    黄月英走向他,先取来抹布将案上的墨汁擦去了,给他脚边的炭炉加了两块炭,火呜呜地燃烧着,映着她苍白的脸:“我刚刚去看过果儿。”

    果儿……诸葛亮的心一阵抽搐,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她还好么?”

    “还好,这场雪虽大,乘烟观只是前后门被雪堵了,屋瓦房梁都还好好的。雪最大时,果儿也没出门,故而身体也无恙。”

    “她没事就好,”诸葛亮松了一口气,“你领她回家来吧,元旦还是在家过,老在道观里待着作甚。虽不受大委屈,未免太清苦了。”

    黄月英低低一叹:“我知道,明日入宫朝庆后,我便去接果儿回来,”她望着诸葛亮,期望地说,“你若得了闲,陪陪她成么?你也该知道,她打小亲你。”

    诸葛亮很想说好,可便是这简单的承诺竟让他长久说不出口,别扭了许久,只能委婉地说:“我尽力。”

    黄月英叹息一声:“知道你忙,罢了,你忙你的,果儿有我。”

    诸葛亮深感愧疚,想说些弥补的话,又以为自己多事,沉默了一会儿,他轻轻扣着手里的信:“大哥来信,代问大家好。”

    “哦,你回信给大哥,也代问大哥大嫂侄儿们。”黄月英谆诚地说,“再有,正巧是元旦,我准备些年货,虽不值什么,权是我们的一片心,你随信寄去吧。”

    “这个自然,”诸葛亮顿了顿,语气慢慢地低落了,“大哥在信里还说了一事,他问乔儿的遗物,我们这里还有没有。若是剩有多余,寄给他们一份,他说大嫂去年总梦见乔儿,心中十分惦念。”

    黄月英伤切地念道:“乔的遗物……”一抹凄穆之色渐渐在她脸上染开,她强作镇静地说,“乔的遗物,我都收好了,我稍后选一两样。”

    “好。”诸葛亮低声道,又补了一句,“你费心了。”

    诸葛瑾的信缓缓地放开了,诸葛亮取来一片空白简牍,笔尖轻轻提起,却始终没有落下一个字,那轻软的毛笔仿佛掉着千钧铁,变得越来越重。诸葛亮以为自己握着的不是毛笔,而是沉重的死亡记忆。

    墨汁噼啪掉下来,在竹简上溅出斑驳的黑痕。

    他苦涩地叹了口气,将毛笔搁下了,看着那团墨越晕越大,像逐渐失去印象的一张脸。原本是熟悉的,却被时间的水墨洇染了,变得隔世般陌生。

    “孔明,”黄月英轻轻地说,“果儿真苦哪,你就不能,就不能……”

    “你想让我做什么呢?”诸葛亮安静地说。

    黄月英看着他,像个乞求照顾的小女孩儿,彼此的凝视长久而专注,仿佛能看穿彼此的心,却看不到快乐,只是让人疲累的苦楚,她衰弱地摇摇头:“没什么……”她别过脸去,泪已崩绝而落。

    诸葛亮轻轻地扳过妻子的肩膀,手指沾着她脸颊的泪,抚着她耳际的头发滑下去,滑下去。一抹银光止住了他的抚摸,仿佛被针刺了,指头微微一颤。

    哦,月英,你怎么也生了白发,眼角的皱纹竟似蒲草似的抹也抹不匀,那个言笑晏晏的十九岁少女去哪儿了呢?她仿佛风里亭亭玉立的洁白辛夷,有着不染世俗的干净,烂漫不掩饰的天真,她从春风拂槛的美好季节里跑出来,她向他招招手,笑弯了眼睛,笑得天空明亮如烟花绽放。

    还有呢,那个在夕阳西沉的乡间小道上送她归家的少年,他又在哪儿呢?他挽起衣袖,肩上扛着锄头,腰间挂着盛满了美酒的红葫芦,迎着晨曦走向忙碌的水稻田,迎面悠凉的风仿佛一个温情的拥抱,洗涤着昨夜沉酣的迷梦。少年欢喜起来,大声地念诵:“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可他们都不在了,他们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仿佛急速奔跑时倒伏的剪影,已在记忆中变得零落、残损、模糊。

    一生都在叹息回不去,因为真的什么都回不去,青春回不去,美好回不去,记忆回不去,当斩绝一切的死亡轰然来临,过去的一切都回不去了。

    诸葛亮捋了捋妻子的头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今生,委屈你们了。”

    “你知道就好!”黄月英流着泪笑道。

    诸葛亮半认真半调侃地说:“若有下辈子,别来找诸葛亮,让他自生自灭。”

    黄月英抹着泪一笑:“好,可是你说的,那我当真不来寻你,”她轻轻地叹息着,依依地说,“就怕到底舍不得,又来寻你……”

    诸葛亮轻淡地笑笑:“那我就不做诸葛亮,我们做一对寻常夫妻,在隆中住一辈子,躬耕、读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问世事,不求闻达。”

    “好啊,”黄月英露出了少女的笑容,“下辈子你得听我的,出门半步都得由我许可,谁敢来寻你出仕,我一概打出去!”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好个凶悍的黄家女儿,那我出门去会会朋友,你总该许可吧?”

    黄月英略想了想:“看是谁咯,若是那帮劝你经世济国的朋友,仍旧不准,我锁你在家里!”她说得开心,笑容飞扬起来,却像是断线的纸鸢,在冲上云霄的一刹迅速地坠落,“真像一场美梦……”

    泪水淌过她不再年轻的脸,仿佛红尘滚滚滑落,她泪涔涔地说:“来生别做诸葛亮。”

    诸葛亮凝视着她的泪,苦涩的微笑在眼睛里漫漫成雾:“好,来生不做诸葛亮。”

    悯孤女慈母求姻缘泄苦楚后主秽宫闱

    天不晚,只是门窗紧扣,光线便暗了下去,不得不点起灯。

    棉裙裹身的宫女微昂起头,拨了拨青铜灯盏里的灯芯,瞅着那火苗突突地跳了起来,一线亮光刺入眼中,视野里宫室内的景象变得混沌了。

    吴太后端了热水小口一啜,缓缓放了在玉案上,含笑看着身侧,灯光一闪,把两个小小的影子投在她的胸前。

    公主锦城和诸葛瞻半倚在她身边,四只小手拨弄着一个金色绣球,柔软似水的流苏在掌心飘荡,手上晃一晃,绣球发出丁丁的清脆响动,引得孩子时不时咯咯笑语。

    吴太后瞧了一阵孩子玩乐,转头笑道:“这俩孩子就是投缘,锦城在宫里天天念叨瞻小子,我这耳朵啊,都要被她念老了!”

    黄月英恭敬地斜坐在一侧,也是一笑,答得却很简短:“是!”

    “你以后可要常带了瞻儿来宫里,巴巴地来一趟,又是许久不见,这次回去告诉丞相一声,不要不舍得!”

    黄月英谦和地说:“太后说哪里话,太后垂恋瞻儿,是臣家之福,哪里敢不舍得!”

    吴太后佯怪道:“还说不是不舍得,那如何进得一次宫,便数月音信全无,非要我这里再三邀请,否则你们断然是不肯来!”

    黄月英听吴太后有谯让之意,忙道:“太后如此说,实实让臣妇无地自容,原是宫闱深重,礼秩已定,若无特旨宣诏,哪里敢随意朝觐,望太后体察!”

    “理是这个理,但难道没有请旨晋见的例?”吴太后啧了一声,“总是你们太过拘束,比如果丫头,我有快半年没见她了!”

    黄月英听吴太后提起诸葛果,开了笑颜说:“太后责怪得是,只是果儿而今拜在道玄门下,身体又一向违和,不便出入宫门。”

    吴太后不由得一叹:“果儿好端端一个丫头,做什么竟去做了女道士,想来真真让人心疼。修行向道也是好事,求得一个清静无为、慈心善念,还可延年益寿,只是修行归修行,红尘之事未必也要一并抛弃。一口气一活命,总还在这世上过活,欢喜悲愁都得过了一遍不是,不然那一生行来无滋无味,岂不遗憾?”

    她戚戚地感慨了好一阵,听见孩子笑声连连,不免勾起了一桩心事,随口问道:“果丫头是戊子年的生辰吧?”

    “正是,那年臣妇怀着她逃难,不想竟产在战场之上,生下来便气血不足,底子里就是弱的!”黄月英低声道。

    吴太后感慨道:“着实难为你了!”她默然片刻,心里暗暗琢磨了一下,“算算看,果丫头也不小了,”她蓦地望着黄月英,“丞相要把果丫头留在家里多久?”

    黄月英一震,心里沉沉地像是被细针轻轻一扎,痛却并不惨烈,她涩涩地叹口气:“太后,果儿一向体弱多病,加之性子执拗,臣妇才将其婚配拖延至今。再者,她如今一心向道,在家修行,半身已入玄门,心境寡淡,更不宜提及婚事。”

    吴太后不在意地摇头:“身子虚弱又怎样,果丫头纵然半身入玄门,也不是真的女道士,贵胄之家不知道多少人好尚玄老,又有哪一个舍弃凡尘呢,难道就不说人家了?这事上我得怨你们两句,果丫头好端端一个姑娘,偏被你们拘在家里,像她一般大的女子,哪一个不早已嫁为人妇,琴瑟和睦!”

    黄月英维持着僵持的笑:“太后有所不知,早年在荆州时,曾有道士夤缘,说道果儿要想一生平顺,便不可随意许配人家,不然恐会折寿!”

    吴太后展颜笑了:“丞相以儒者之风理政治国,竟不知道怪力乱神,子所不语吗?道士胡诌也自相信,倒让人笑话了!”她瞧见黄月英微窘的神色,宽慰地笑道,“别怪老妇人多事,我是心疼果丫头,不想眼见她韶华逝去,仍空守闺阁,于是才想问一问!”

    黄月英垂了头说:“谢太后体恤!”

    吴太后微笑:“莫先说谢语,我是郑重问你,果丫头的事你有什么打算?”

    黄月英黯然着:“先护养身体吧,再说,她现在一心求道,以后再说……”

    “以后?眼见一年过了又一年,果丫头可拖不得了!”吴太后急了声音,“丞相的意思我约莫也能猜到一二分,他是怕果丫头成了人家的负担!”

    “其实果儿她……”黄月英冲口而出,那隐瞒的心事差一步就要合盘道出,却终究还是咽下了。

    “其实什么?”吴太后疑问道。

    黄月英摇摇头:“没什么,果儿毕竟身子太弱,既嫁人妇,倘不能相夫教子,却得精心护养起来,想想总是不好!”

    吴太后一摆手:“那也无妨的,嫁一户好人家,养尊处优,病自然可以慢慢调养!”

    “哪有这样的人家肯要我们的病女儿?”黄月英嘲讽地苦笑。

    “丞相府的千金还怕嫁不出去么,只你们不肯给人家一个上门的机会!”

    “太后!”黄月英的眼睛里忽现清澈,她暗暗地捏了一下手掌,一股自心底爆发的力量融化着封堵结实的心灵外壳,她看着太后,微张了张口。

    吴太后还道她难堪,劝慰道:“你也不必介意,我也只是好心问一句罢了。倘若有了什么好的人家,我可以保媒,丞相若要责让,就说是我的主意!”吴太后笑吟吟的,又扭头去看两个孩子,还伸出手抚着孩子的脸,那乍起的念头似乎已经稀释了,似乎刚才的谈话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黄月英怔怔地呆着,巨大的矛盾冲突在内心里犹如狂潮翻滚,明灭的灯火映得眼前闪闪烁烁,仿佛她的决定般乍起乍落。

    “请太后成全!”黄月英忽然给吴太后跪了下去。

    吴太后惊愕:“你……”

    黄月英仰起脸,淡淡的光线流在她的眼睛里,泪光般晶莹透明。

    “梆梆梆!”三声清远明脆的更声疏阔弥久,顺着冬夜寒风悠然飘入宫闱。四周很安静,听见火焰剥蚀烛芯的轻声,好像一粒石子掉在无风的水面,溅起一圈涟漪,却匆匆地没了影子,短暂如一梦。

    刘禅带着三分醉意走进长秋宫,张皇后忙不迭地迎出来,吩咐宫女给皇帝褪去外衣,因笑道:“陛下气色着实好,想来是今晚的元旦宴很尽兴?”

第207章 鞠躬尽瘁(2)() 
刘禅乐呵呵地半躺在铺着毡毯的围屏软榻上,饮着皇后亲手捧来的醒酒汤,细细地品咂着酸甜的汤滋味儿,醉意像一团云似的沉沉地罩住头,却是一种令人舒坦的晕乎。

    “嗯,今晚高兴。”皇帝年轻的面孔上盛开着喜悦的酡红,“本来开年一场大雪,下得人提心吊胆,还怕出什么大差池。幸而只是雪大,民户没有受损,当真是天佑季汉。去年风调雨顺,收成比前年多了一倍,外无战事,内无大灾,朝政清明,国库充盈,这般太平日子,岂不值得抚掌相庆!”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